查看原文
其他

【耳边评测】继承与进化:飞傲Q15解码耳放体验分享

张蛋蛋 耳边事 2024-03-19


01

楔子

2023年,对于HiFi圈来说算得上是新品频出的一年:频繁举办的展会,层出不穷的新品,让烧友们几乎全年都处于一种目不暇接的状态。而在众多忙于推陈出新的品牌里,飞傲又是最突出的那一类。纵观飞傲全年的动作,从桌面音箱、平板大耳到HiFi键盘,几乎每隔一小段时间就要来个大动作。对于飞傲粉丝来说,2023年注定是眼花缭乱的一年。

不过,作为飞傲粉丝比较幸福的一点就是,无论你想要的是新鲜感还是怀旧感,飞傲几乎都能够满足。尽管2023年它们家一直在持续开拓大耳、音箱这些更广阔的领域,但对于传统的产品系列,他们也从未放弃,而是选择了多线并进。像19年推出的M15、Q5s这些口碑不错的经典产品,在今年也迎来了更新换代。Q5s的继任型号被命名为Q15——看数字好像比Q7还高端,其实不然~这是一款定价2699的进阶解码耳放,和当年的Q5s定位相似,从外观来看则是类似一台缩小版的Q7。


02

“进化”与“下放”

Q系列的解码耳放,其实是飞傲早些年最广为人知的系列之一,虽然更新换代不算特别快,但Q1、Q3、Q5这些产品在它们各自的年代都称得上是表现相当稳定、全面的经典作品。以我个人的标准来看,Q1(现已更新为Q11)、Q3系列虽然性价比不错,但论推力和素质终究还是差口气,不够“HiFi”。去年推出的Q7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款“跨界”解码耳放,驱动力堪比小台机,硬素质直逼自家旗舰M17,可玩性很强——当然,价格也着实不低。对于大部分烧友来说,两千价位的Q5应该算是体积、声音素质和价格平衡得比较好的一个型号,多年来也称得上是Q家族的“扛把子”了。

回想起来,Q5s已然是4年前的产品,Q15这回来得着实是有点慢。不过,4年的时差也让Q15几乎进化成了一台和Q5s截然不同的产品,除了体积有点近似,两代机器的外观和功能可谓天差地别。Q5s采用飞傲上一代产品较为常用的金属拉丝工艺,模样就是传统耳放的“大铁块”外观;而Q15采用了更加细腻的磨砂工艺,并且首次采用了AG玻璃后板的设计,机身上还搭载了一块1.3寸彩色240×240的屏幕。而在功能的侧重点上,两者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取向:Q5s本身是一款可玩性很强,可以更换不同耳放模块的解码耳放,迎合的是当年烧友们总想“一机多用”的需求。而Q15则是设计了便携和台机两种模式,实现了“跨界”用法。虽然也是朝着“一机多用”的发展方向,但免去了烧友们选择耳放卡的纠结,选择直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机器的使用场景。如果你把两台机器的参数拿出来对比一下,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Q15在支持的音频格式、推力数据等方面,其实已经远超Q5s的水准了,与其说它是一款“继任产品”,不如说是在同一系列里全新打造的一款产品。

如果将Q15拿来和飞傲现有的更高端的产品相比,我们会发现它“偷”了不少自家大哥大姐的配置和技术。在解码芯片这块,它使用了在各类中高端播放器上比较常见的AK4191+4499EX组合;XMOS 16核心XU316+QCC蓝牙平台,正面彩色屏幕以及便携桌面双模式的设计,都是和Q7同样的配置;而它的模拟架构和散热系统,又是来自于M15s的同款。当然,这些配置的下放并不足以让Q15拥有越级打怪的能力,但如果和同级别的产品相比,这些来自高端产品的经验则是让它在使用体验和声音上的细节表现都有所提升。屏幕的加入配合机身上的按键+旋钮,让它可以完成更加直观和细致的设置,例如切换滤波模式,调节亮度和输入/输出模式等等,几乎类似一台纯音播放器。而便携+台机双模式的选择在我看来是“声价比”较高的一个设计。虽然在如今的解码耳放和播放器身上,这样的设计已经越来越多见,但更多还是出现在较为高端的产品上。Q15作为一台定位两千档的解码耳放,能够有一个专门用于伺候高阻耳机的模式,可以说是大大满足了当下玩家们“啥都想要”的心态~

整体而言,从产品形态来看,Q15相比上一代的Q5s称得上是一款脱胎换骨的产品,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飞傲这两年高端型号的优势,在配置和功能上都更加符合如今烧友的需求。


03

风格与搭配

Q15的声音一耳朵便能让人感受到充沛的驱动力和密集的信息量,在中增益模式下它就能把不少有一定驱动门槛的旗舰级动圈推得相当到位了,即便是在便携模式下,开高增益也可以将不少便携头戴推得有模有样。作为一款体积刚好一手可握,且发热量不算明显的便携设备,Q15这个驱动能力让我颇为惊喜。它的声音风格整体偏直白,中频的能量感相对突出,音色微暖,没有很明显的染色。人声的位置适中,口型略微偏大,齿音控制得还不错,对于男声和女声的呈现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表现比较均衡。它的低频有着不错的层次感,即便是在演绎“鼓诗”这类比较复杂的低频测试曲目时,也能做到井井有条,听感干净不拖沓。只是其下潜深度不算很深,虽然氛围感不错,但在力度上还是稍有欠缺,不属于“拳拳到肉”的类型。
Q15的空间感是比较开阔的,声场呈椭圆形,定位相当准确,能够很好地还原一些LIVE演唱会和室内乐的场面感动态表现比较中规中矩,在演绎大部分流行乐、小编制器乐的时候基本够用,但对于大编制古典乐这类更追求大开大合的动态表现的曲目,它演绎起来就显得清淡了些。

在便携模式下,我觉得Q15最合适的搭档是各类有一定驱动门槛的旗舰级或准旗舰级动圈耳塞,尤其是和暖厚声底的耳塞搭配食用更佳。它的驱动力可以轻松将动圈单元推得极其饱满,相对中性内敛的音色又能够让耳塞本身的声音特点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像山灵的MG800就是我觉得和Q15契合度非常高的一个选择。MG800本身是比较刚猛扎实的风格,低频力道十足,中频饱满醇厚,而它的这种风格需要依靠拥有充沛驱动力和信息量的前端才能得到比较完整的呈现。MG800和Q15的组合有着比较充足的流行味儿,中频有着优秀的密度,顺滑润泽且富有感染力,非常适合用来聆听欧美和华语流行,尤其是男声的表现韵味十足。低频的氛围感恰到好处,铿锵有力且毫不拖泥带水。

如果你偏好的是更加细腻通透的音色,以聆听器乐和女声为主,飞傲自家的圈铁静耳塞FX15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款耳机的能量相对集中在中上盘,高频延展度不错,对于前端的控制力要求比较高,在风格上和Q15有一定的互补性。得益于本身良好的驱动力和控制力,Q15基本能将FX15推出一个明亮但不刺耳的音色,中频清丽柔和,高频具备了优秀的延展度和透明度,对于女声的呈现有着独特的美感,对于小提琴、吉他这类乐器也能还原得相当到位。

对于Q15这类器材而言,我相信便携场景应该是大多数烧友用得最多的模式。而外接快充时增加的超级大耳模式,我觉得更多是作为一种补充。对于手头一些比较难推又暂时不方便用台机伺候的大耳,使用超级大耳模式可以推出比便携模式更好的框架和动态,至少不至于疲软发闷,声音顺滑度也还不错。但毕竟受限于本身的信息量和模拟部分的配置,要论声音的安定感和饱满度,Q15还是比Q7逊色不少。

如果你是主玩大耳的用户,同价位还是选择K7这类台式解码耳放更有“声价比”。但对于便携用户来说,Q15中正均衡的音色和多种增益的选择足够伺候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耳塞,又具备了适中的体积和丰富的功能,无论是使用体验还是搭配性,都堪称两千价位的翘楚。


04

写在最后

平心而论,在2023年琳琅满目的飞傲新品中,Q15不算是创新性特别突出的一个型号,它的大部分亮点几乎都有飞傲过往优秀产品的影子。但放在2699这个价位,综合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它作为Q5s这款经典产品的继任者,又已经表现得足够完美了。论声音水准,它完全可以媲美价位比自己高一档的播放器,桌面模式的加入更是让它拥有了很多更高价位的便携设备都不具备的广泛适配性。同时,它的体积又控制得相当紧凑,而且在使用体验上做得较为完善、贴心。对于想要在HiFi道路上更进一步的烧友而言,Q15这款产品无疑是极好的引路人。



往期回顾




【耳边评测】闲话少说:先驱者——NOBLE FoKus Prestige

【耳边评测】再续前缘:森海塞尔牛仔蓝MOMENTUM 4图文+视频体验分享

【耳边评测】HiFi的信、达、雅:拓品旗舰一体机DX9听感



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耳边小公举

哔哩哔哩:耳边小公举

新浪微博:国砖吧_耳边事

酷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

网易新闻:耳边事


官方微信群:耳边小公举

(erbian0220)

(扫码添加好友)


官方QQ号:耳边小公举

(2080243490)

QQ群:国砖吧&耳边事

(628722494)

(扫码加入QQ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