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耳边评测】水到渠成:山灵Majestic旗舰耳塞体验谈

閑雲散人 耳边事 2024-03-19




散人按:

山灵推出耳塞产品至今已经有五年之久,期间为烧友们带来了多款入门到中端级别的塞子,烧友圈中也不乏关于“山灵是否会推出万元耳塞”的讨论。近期,山灵新品耳塞Majestic终于问世,为山灵粉丝们提供了一个组建“旗舰西装套”的机会。

-外观设计采用黄花梨木、回字纹等传统文化元素,国风色彩浓重;

-关闭静电单元开关时,高频已然十分华丽,打开开关后极高频的表现进一步加强;

-用山灵旗舰播放器驱动时,搭配的效果和谐、耐听。






引子:旗舰之路




不少玩HiFi的朋友在组建自己的音频系统时,喜欢基于手头的器材,优先考虑是否能组成同品牌的“西装套”。除了某种认知上的“神秘加成”外,也是因为品牌在研发器材时,大多会拿自家的器材来搭配,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器材的声音。除了出自同品牌外,参与搭配的器材档次要匹配,才能发挥“1+1>2”的效果;万一匹配不了,比如手持旗舰播放器却没有旗舰耳塞可选,套装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比如近年,山灵的粉丝们就有过类似的疑惑。

我从2018年的ME100开始一路看着山灵耳塞系列产品线发展到今天。五年的时间里,山灵ME、MG两系列耳塞逐步覆盖了入门级到中端价位,让许多烧龄不长、主要玩便携设备的朋友逐渐认识到这个国内老品牌的创造力。

而在关注山灵的烧友群体中,关于“万元旗舰”的呼声从大约一年前ME900上市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到现在一直就没断过。在这个各家品牌都在快马加鞭冲击高端的年代,山灵耳塞的档次也在随着后缀数字的不断变大而提升,但“万元级”这道无形的门,山灵距离迈过去,还差了最后的一步。

不过,仔细想想,烧友们对山灵旗舰耳塞的期待倒也不是瞎起哄,而是实实在在的迫切需求。在山灵推出的前端器材中,且不提传统的桌面、台式设备,仅仅是万元级旗舰播放器就已经经历了M8、M9、M9 Plus三代了,其他的桌面前端如EM7、M30等等也都定位不低于万元档。可相对应的耳机器材,却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我当然不是说ME900、MG800这些塞子实力不足,只是塞子的定位和旗舰前端之间多少会让人产生落差感。于是,“组一套山灵旗舰西装套”,关键就看山灵什么时候推出万元级耳塞了。

在烧友们和前端器材的双重等待下,山灵Majestic在2023年的年底“姗姗来迟”。



开箱:国风古韵




尽管在网上看到Majestic的信息时已经大概知晓它的模样,但当我拿到Majestic的时候,一开始反倒有点小失望:Majestic采用树脂外壳、类公模造型的腔体设计,很难将它和其他相同或更低价位的耳塞拉开档次上的差距——要知道此前的ME900就已经用上纯钛金属腔体了。

不过,对于旗舰耳塞的外观,山灵显然下了一番功夫,并未草草应付了事。Majestic的面板部分采用了黄花梨木材质制成,接触过家居用品行业的朋友,对于这种材质一定不会陌生。黄花梨木有着稳定不易变形的特性,木头纹理致密、细腻,常作为高档的硬木家具材料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我手上的这副塞子,面板木纹深浅相间、错落有致,虽然称不上是最上等的纹理,但保留住了那股韵味

在面板的下端,镀有一角金色的回字纹。回字纹是古典家具、瓷器上源远流长的经典装饰图纹,与黄花梨木之间的视觉效果也比较协调。从ME900的山水画镂空设计,到Majestic的黄花梨木搭配回字纹,山灵把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大胆应用到HiFi器材设计上,效果很独特。

耳塞标配的线材是一根8股18芯单晶铜镀银线,采用250D*4C防弹丝屏蔽Litz结构编织而成。这种规格的线材,算得上当前主流万元级耳塞标配线的常用配置。不过,线材只有4.4mm平衡头一种配置且不能更换插头,包装内也不配3.5公转4.4母转接头,用起来可能会有所不方便。考虑到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中高端播放器都配备了4.4平衡耳机口,这个问题倒也无伤大雅。

在配件方面,Majestic准备得较为完备。打开外包装纸盒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玫红色、仿鳄鱼皮纹路的真皮大盒子,内部耳塞收纳盒也由同样的材质做成;不同种类和尺寸的14对耳塞套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而清洁刷、清洁布等等对于山灵而言也算“常规操作”。



声音:灵动意境




Majestic在刚开箱的时候,声音还比较闷、声底有毛刺感,我花了超过100个小时煲机,塞子终于逐渐进入稳定的状态。

这副耳塞声音里始终透出较强的鲜活感。它的能量颇有凝聚力,并呈现一种跃动的状态,“放”与“收”之间平衡得比较微妙。Majestic声音里带有一点音染,整体不改变音色基调,但感染力颇强。它和过往山灵推出的大多数器材那种独特的温润风格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更显中性,甚至可以说带有一丝凌厉,声音有着比较明显的线条感

风格&玩法

Majestic设置了两个调音拨杆,分别对应低频增益和静电开关,这个设置与此前的ME900对比起来有区别。两两组合的话,可以获得4种不同的声音效果。

如今市面上很多设置了调音拨杆的耳塞基本上都有一个开关作用于低频上,烧友们也都比较熟悉这种开关切换时效果的不同。Majestic这个开关关闭时,其低频的表现控制得非常轻盈,力度几乎是点到即止,量感也不太多,整个频段的声音呈现出一种收束的状态——当然也不至于是“敲铁皮”。打开开关之后,低频的弹性、力量、残响都有明显增强,下潜深度也听得更真切,氛围感也有所提升。但这时候Majestic的低频倒也没有变得很重,仅仅是比关掉开关的时候在质感与量感上都稍微增强了一点,或许“低频爱好者”们依然会认为它不够有力,更别说达到“动次打次”、令人摇头晃脑的程度了。

一言以蔽之,无论怎么调,Majestic的低频都是比较克制的。关掉低频增益开关的Majestic,声音整体是干净清爽、内核清晰的;打开低频增益开关,则乐感更丰沛。

虽然Majestic没给中频设置调音拨杆,但我倒觉得它的中频本身表现已经相当成型。这一频段的厚度不错,人声的位置略为靠前,口型十分清晰,该有的齿音也没有过多削减掉。关闭低频增益开关,低频的占比明显小于中频;打开开关之后,两个频段之间较为均衡。

静电单元开关则是Majestic的一大亮点。在关闭静电单元开关的时候,Majestic的高频表现已经足够动人。其声音非常明亮,甚至称得上华丽,管弦乐中这一频段的乐器被展现得光泽亮丽,信息量饱满。并且,高频的演进顺滑流畅,只是到极高频位置时逐渐自然衰减。

而在打开开关的时候,烧友间俗称的“静电味”立刻涌入耳朵:它带来了更好的高频延展性,在极高频部分完成了声音明度上的点缀,特别抓耳。此时的Majestic整个高频到极高频段穿透力非常强,再搭配较高的透明度,整个耳塞的声音透出了几分“高冷”的气息。

这一处差别,在演绎一些有小提琴或者三角铁声部的曲目时,对比会比较清晰。比如阿卡多版本的帕格尼尼小提琴曲《La Campanella》(钟),Majestic能够将第一小提琴快速拉弓时弓压的强弱变化、连跳弓时弓与琴弦的细腻摩擦感一并呈现出来,临场感强烈。而到了全曲几处用最高音体现钟声神韵的位置,关掉静电单元时,Majestic展现出来的小提琴和三角铁泛音稍有些喑哑,打开开关之后,声音明显饱满了不少,几声泛音丰盈在耳,扣人心弦。

当然,Majestic静电单元的惊艳表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不假思索直接将其打开。静电单元这种高亢的声音自身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多多少少会降低声音的耐听度。是追求极致的表达,还是更舒畅自然的听感?这就见仁见智了。

如果问我这4种声音模式里面最推崇哪一种,我可能会给出一个“博爱”的回答——关低频、开静电的通透明亮感,欣赏古典音乐尤其是管弦乐效果极为出彩;开低频、关静电的氛围感,又能让我在流行人声尤其是女声乐曲中找到快乐。Majestic本身的底子足够好,支撑得起宽泛的音乐适配性和丰富的玩法,只是应对爵士乐、蓝调乐,以及港台老歌这些曲目种类时显得不够浓醇、松弛。除此之外,烧友们完全不必将其局限于某一种音色、某一类曲目之中。

素质

在素质方面,Majestic则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一款万元旗舰耳塞应有的实力。其对于空间感的营造是最让我喜欢的:横向声场自然伸展,纵向声场保持层次;动态将乐曲情绪的变化反映得十分到位。解析力是Majestic另一个擅长的维度,它在演绎一些声音元素较为复杂的乐曲时,呈现出来的细节量相当大。

除此之外,Majestic的结像体型适中、边缘有一定棱角,分离度较高。整体上,我觉得它除了瞬态响应速度还不算快之外,倒也没有其他明显的短板了。

搭配

在给它找了多款主流旗舰或前任旗舰播放器尝试搭配之后,我最后推荐的还是山灵家的器材——M8。M8温暖、润泽的声底,加上较强的安定感和控制力,能够让Majestic保证丰富乐感的同时能量趋于平稳,没有过于突兀的部分冒头。譬如用这套组合演绎Nightwish的《Last Ride of The Day》时,打开耳塞低频增益和静电单元开关,这首节奏明快、配器复杂的哥特金属曲目全程按部就班稳定行进,躁动的音符被控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复杂的声音元素融合得很到位,听感趋于圆融。

实际上,换用山灵现役旗舰播放器M9 Plus驱动Majestic时,搭配效果同样不俗,甚至在素质的表现上也盖过了M8+Majestic的搭配,但两套组合的风格还是有不小的区别:M8的韵味更浓郁;M9 Plus保留了Majestic更多“个性”。以我个人的口味来说,我相对更倾向于用前者为这条塞子灌注柔和的风韵。

我认为,想要把Majestic的素质发挥到万元级耳塞应有的水平,绝对充足的驱动力是不可或缺的。从标配线材只有4.4平衡插头这一点也可以猜得出,山灵将Majestic设计成了一款驱动门槛不低的塞子。即便是用小尾巴、入门级播放器之类的前端来驱动它,也并不难达到足够的声压,但显然声音会过于单薄,密度完全撑不起来。想要把Majestic推好,少不了中高端乃至旗舰级播放器。再考虑风格方面,从“器材互补”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给Majestic选择声底温润、安定感比较强的播放器应该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尾声:水到渠成




在Majestic刚公布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烧友注意到一个问题:Majestic的单元架构是二圈六铁四静电,巧合的是,此前的ME900则是二圈六铁架构。看似有些接近,但仔细听下来,我认为Majestic声音基底比ME900提升显著:最为直观的是其解析相较于ME900有了更进一步的明显加强,对粗细不同的细节梳理得更加清楚;声场的营造也更强调整体的规整与协调感;此外,三频之间的衔接更为顺滑,高频的感染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技术实力已经成熟,自家器材有着搭配上的缺口,烧友的呼声日益热烈……就像是一个前期铺垫了很久的故事一样,Majestic的诞生,算是水到渠成;而它与M8、M9 Plus这些同家族播放器珠联璧合般的搭配效果更令人相信,Majestic正是山灵送给喜欢这个品牌的烧友一件精致的礼品。对手持山灵播放器的老粉丝们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组建真正的旗舰西装套的良机。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往期回顾



【耳边评测】古典与流行的“双子星”:解读Campfire邦纳维尔&清晖



【耳边评测】全能且百搭的“巨无霸”:Astell&Kern KANN ULTRA体验分享


【耳边评测】动机:LETSHUOER铄耳S15平板耳机评测


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耳边小公举

哔哩哔哩:耳边小公举

新浪微博:国砖吧_耳边事

酷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

网易新闻:耳边事


官方微信群:耳边小公举

(erbian0220)

(扫码添加好友)


官方QQ号:耳边小公举

(2080243490)

QQ群:国砖吧&耳边事

(628722494)

(扫码加入QQ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