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荣!彝族军人沙子呷荣立二等功,军地联合千里送喜报

今日彝族 2020-01-28

肩披绶带,胸戴奖章
二等功臣载誉归来
军队领导不远千里
登门送立功受奖喜报、奖励证书
“二等功臣之家”牌匾、慰问金

1月21日,西昌市安哈镇洛古波村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放眼望去,“热烈祝贺沙子呷同志荣立二等功”的多条横幅,从村头一直拉到家门口。


上午10点,96781部队政治委员蒋刚彪,凉山州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杨太荣,西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开莲,凉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聂国俊,西昌市人武部政治委员庄伟宁,西昌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宋云超等军地领导率领送喜报的队伍来到安哈镇洛古波村沙子呷家中送来了沙子呷荣立二等军功的喜报、“二等功臣之家”荣誉牌匾,锣鼓声响起,村民们簇拥在道路两旁拍手喝彩,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


仪式简短而隆重。一张喜报,一块牌匾,承载着军人视之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军人荣誉。



沙子呷,男,彝族,西昌市人,2002年12月从西昌市洛古波乡洛古波村入伍,2005年7月入党,2010年9月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提干,现任某部五营营长。入伍18年来,沙子呷先后参建了10余项工程任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当战士时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当连长3年,所带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2014年),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2015年),连队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所在营荣立集体一等功营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18年,沙子呷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12月底,被表彰为十大砺剑尖兵,荣立二等功。


沙子呷常说,成为一名军人,是他最大的幸运和幸福。入伍之初,他抱着“在被种植的地方成长”的念头,把军营当作人生的另一所大学,开始了艰难的冲锋。从小生活在山寨里的沙子呷,不会说普通话,刚到连队时,时任指导员叶国迎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送给他,教他跟着广播练习普通话发音。好学上进的沙子呷入伍第一年就报考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的函授,取得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叶指导员鼓励他说:“你真的很棒,一定要坚持下去。”5年后,沙子呷又报名参加了全军自考,取得了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火热的军营点燃了彝家男儿敢打硬仗的血性,不管角色如何转换,沙子呷始终以冲锋的姿态打好每一场战斗。他担任副班长那年,班组受领了紧急拆模任务,由于最深处的作业面空间狭小,只能依靠人工拆模。子夜时分,侧墙处一块松动的钢模板突然倒下,上百斤的重量砸在了他的右脚上,导致3根脚趾骨断裂,沙子呷依然忍着剧痛连夜完成了任务,战友们称赞他为“阵地铁人”。“彝族雄鹰”勇猛顽强、不畏艰险的超动力,为他赢得了一串闪光的荣誉:同年度入伍的战友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任班长、第一个立功,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成为连队的“强军名片”、彝家人的骄傲。

沙子呷始终认为,基层是成长进步的沃土,连队是干事创业的舞台,连队主官更要当好“领头雁”,在强军征程上释放青春正能量。远在大凉山的莫小梅与丈夫同心合力攥成拳,始终把连队官兵冷暖挂在心上。2013年8月,时任排长的沙子呷奔赴西北高原参加被复会战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战斗力,他将全排分成编筋、立模两个作业队,推行“白天早起抢时、中午轮班休息、晚上交叉倒班”的作业模式,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作业面被评为“样板段”。2015年2月,沙子呷带领连队承建某特殊施工任务,由于断面曲折回环,机械装备无法开进,全程依靠人工作业,工期仅10个月。面对浩繁的工程量、紧迫的时间表、全新的建设要求,全连官兵在超常地域陌生环境条件下打响了一场超常规攻坚战。该任务提前4个月完工,摸索出伸缩式拱架和可变跨式水平撑两项技术革新成果。当年9月,总部在该工区召开施工安全规范化现场会,三连承建的被复样板段被指定为观摩试点。当年底,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从列兵成长为营长,沙子呷先后参加了10余项工程任务,10余次立功受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双跃升”。2010年9月,他被保送入学提干,成为所在部队组建以来第一位彝族军官,实现了军旅人生的逆袭。2016年底,沙子呷荣立个人二等功,2017年3月,莫小梅(沙子呷妻子,西昌市大箐乡人)被丈夫所在部队表彰为“强军路上好军嫂”,凉山州妇联为他们颁发了“最美家庭”的荣誉证书。回望从军经历,沙子呷说,组织哺育我成长,助力我飞翔,党的恩情比天大。现如今,走进营区,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官兵自己动手修建的“感恩亭”,立柱上镌刻着“人须报本常思反哺”“一生向党永献红心”“人生因感恩而精彩”“生命因感恩而伟大”的对联。沙子呷在自己的理论学习本扉页上记录着军旅感言:“没有攻不克的险,没有闯不过的关,只有跟着走的信念!”2017年9月5日,沙子呷和莫小梅应凉山州军分区邀请为预定新兵作报告。满载荣誉的夫妻俩结合成长经历讲述强军故事,为应征青年上了两小时鲜活生动的役前教育课,他们越听心里越敞亮,纷纷表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砥砺青春,报效国家。9月30日的《解放军报》喜迎十九大特刊发表了该彝族夫妻返回家乡受到应征青年热情点赞的图片。

来源:西昌发布如果你有原创文章、视频、音频、图片等,欢迎大家投稿给我们,投稿邮箱:lvrenweixin@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