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2021年第2期目录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 2023-0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1年第2期  总第207期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目录

特别策划 ·最新影视艺术现象述评 

7 2019—2020年中国现象级影视作品之观察/胡智锋 何昶成 

19 “走进电影院”行为驱动分析及 5G环境应对/郝 雨 郑立蓬 

32 生产未来:感性共同体中的“网红”直播主播和短视频创作者/苏 展 孙佳山


聚焦·传统曲艺观的传承与新解 

44 存亡继绝返本开新——写在苏州评话名家唐耿良百年诞辰及说演的长篇话本《三国》出版之际/文科 

56 老舍的曲艺观及其特点与渊源/林 宇


视点·技术冲击与文化自觉 

64 数字艺术视域下的文化传播逻辑/关雪仑 

75 造物与传心:“人造之心”的文化五问/冯 原 

85 时空视角下非遗数字化问题与策略研究/廖  丹  李  奇


舞台印象 

96 共形·共话:当代大型主题歌舞的艺术话语与文化形象/仝 妍 黄际影 

104 中国古代舞蹈的当代实践比较研究——以两岸四舞为例/李 超

115 由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排练引发的思考及演唱研究/杨 蕾


视觉

123  石鲁三幅代表作中宝塔山图式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解读/马 敏 

136 论当代工艺的功用性:为“美好生活”而创作——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主题阐释/王 焕


传承

145 魏晋清谈艺术论/朱海坤


封面 音乐剧《在远方》剧照 

封二 唐晖艺术作品《太湖石》 

封三 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 

封底 谭勋艺术作品《彩钢板 -70度角 》


特别策划·最新影视艺术现象述评

20192020年中国现象级影视作品之观察/胡智锋 何昶成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了 2019—2020年度在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市场效应等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六部中国现象级影视作品:《流浪地球》《都挺好》《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国》《八佰》《我和我的家乡》来进行观察解读,并围绕这些作品所引爆的艺术创作、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方面话题作出分析探讨,以此留下我国影视创作的时代性印记。

【关 键 词】影视作品;中国影视;现象级;观察

▼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走进电影院”行为驱动分析及5G环境应对/  郑立蓬

【内容提要】随着大众消费文化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电影院。2020年,经历了半年“空窗期”的电影院在复工后仍焕发出生机活力。电影院是最合适电影播放的地方,它为观影提供了完善的视听设备、独特的感知氛围,也为集体观影仪式提供了公共空间。而电影的上映期限与交流特性促使“怕错过什么”的观众心甘情愿购买电影票去一探究竟,享受电影与影院共同创造的观看体验和消费满足。 5G时代的到来更是给电影院创造了新发展契机。电影院需主动出击,固化和强化观众黏性,力破 5G可能对其存在造成的“威胁”。

【关 键 词】电影;电影院;5G

 

生产未来:感性共同体中的“网红”直播主播和短视频创作者/  孙佳山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的网络“影响者”群体经历了从互联网初始阶段,以微博为主要平台,以对时政热点、公共事务进行观点表达和传播为主要表达内容的精英群体,逐渐转化为以从微博扩散到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应用为基本平台,以对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知名直播主播、短视频创作者群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影响者群体向更为广泛的圈层拓展。他们在进行内容创作的同时,也逐渐通过审美范式的创造、审美风尚的引领将影响力辐射到艺术和公共文化领域。这样的转变既与媒介的迭代、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及其在全球市场地位的转换等因素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从表达、传播观点到分享日常生活感性经验的转变过程,也和哈特、奈格里描绘的“帝国”图景构成了微妙的同构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主播、短视频创作者群体在当代中国的登场和爆红,不仅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情感结构已经发生了内在转变,更揭示了在新的感性组织形式下当代感性共同体的诞生及其不可小觑的文化潜能。

【关 键 词】网络影响者;移动互联网;感性共同体;“帝国”;诸众

 

聚焦·传统曲艺观的传承与新解

存亡继绝返本开新——写在苏州评话名家唐耿良百年诞辰及其说演的长篇话本《三国》出版之际/吴文科

【内容提要】唐耿良先生是 20世纪中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苏州评话艺术家。 2021年 1月适逢他百年诞辰。有关方面适时整理并出版了据他典范传承和创新编演的长篇传统苏州评话本《三国》(100回)。这对保存和传扬苏州评话艺术、研究并总结唐耿良的艺术贡献,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值得特别关切和肯定。

【关 键 词】唐耿良;百年诞辰;苏州评话;《三国》;整理出版

 

老舍的曲艺观及其特点与渊源/林宇

【内容提要】老舍是享誉国际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杰出的曲本作家和曲艺评论家,他对曲艺的相关思考和阐释,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曲艺观念的现代转型和建构;他对曲艺许多艺术属性及特点的阐发均有卓见,而其曲艺观念的理论来源亦渊源有自。数十年间,他对曲艺的“参与”不仅反复为曲艺“正名”,提升了艺术影响力,而且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曲艺创演及整个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梳理并总结其论述,对于深化曲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老舍;曲艺观;内涵;特点;渊源

 ▼老舍▼


视点·技术冲击与文化自觉

策划:于溟跃

【编者按】技术从来没有如今天这样,对人们的生活及艺术产生着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我们在沉浸于技术推动文化形式衍生,而使文化艺术产品变得愈加丰富的愉悦中时,更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技术与文化在相互碰撞、相融共生、彼此成就的过程中,其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应体现出的价值。本刊特邀设计领域研究者从数字艺术视域下的文化传播、人工智能之于人类文化、非遗的数字化传承等角度,提出在技术不断冲击的当今时代,技术与文化艺术之间关系的各家之言,以期引发读者对文化如何自觉、技术与文化携手走向何方等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数字艺术视域下的文化传播逻辑/关雪仑

【内容提要】现代意义上的数字艺术介入我们的生活已近三十年,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艺术加速渗透至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同时,数字艺术的边界也更加模糊,产生了超过其他艺术变革对广义上和狭义上的文化的影响。其中,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本质的,是结构化和多元化的。本文并不试图探究数字艺术对文化传承与保护、对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是通过对与数字艺术相关的诸因素进行研究,呈现数字艺术视域下文化传播的基本状态,以及这些状态背后的文化传播逻辑。

【关 键 词】数字艺术;文化;传播;逻辑

▼图3▼

造物与传心:“人造之心”的文化五问/ 

【内容提要】要思考人工智能之于设计的意义,必然首先会触及人类心智的特征以及心智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正是心智的演化导致了人心与人造物的相关性——心与物的设计演化进程既构建了物质产品的设计史,也映射了人心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可以把物质产品看成是内在心智的媒介。基于此,就有理由进一步来思考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核心命题——衍生于生物之心的人类文化如何能被人工智能所延续或扩张,或者说,超级人工智能是否必然意味着“人造之心”的出现?亦或相反——人的文化是否只能由人类心灵所传承和延续?

【关 键 词】人造之心;传心;民族之心

 

时空视角下非遗数字化问题与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工业革命 4.0数字化发展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时空变革。数字媒体概念提出的几十年时光中,历史记忆载体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理解的差异。将非遗数字化、视觉化,置入虚拟空间,再将文化内容映射到意识空间,在这来回穿梭的过程中非遗的意义是否发生改变?非遗数字化不仅仅是呈现形式,本文将以时空的角度透视数字化后非遗的意识特点,定义数字化非遗的传播空间,思考数字化问题的本源,探讨非遗数字化传播的体验策略与发展空间。

【关 键 词】非遗文化;数字化;时空;艺术传播

 ▼故宫博物院藏品“宋代汝窑瓷器”


舞台印象

共形·共话:当代大型主题歌舞的艺术话语与文化形象/  黄际影

【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后,以宏大叙事、语言杂糅为核心特征的大型主题歌舞,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元素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以更有力、更丰富、跨门类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完成更为复杂的审美范式与文化形象的塑造。在世界范围内,大型主题歌舞以形式审美为话语形态,强调身体经验的同构与差异,超越了语言逻辑的隔阂,更易唤起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情,使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审美情趣及艺术形象一方面呈现出艺术语言自身的跨界融合、杂糅等现象,另一方面也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形象,成为舞台表演形式“中国气派”的典型代表。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与理解大型主题歌舞这一艺术样式的审美特征、类型划分、文化认同等。

【关 键 词】大歌舞;宏大叙事;现实主义;类型范式;文化景观

▼《云南印象》剧照▼

中国古代舞蹈的当代实践比较研究——以两岸四舞为例/李超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古代舞蹈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比较艺术学视野下对唐乐舞、汉唐、敦煌、汉唐乐府在问题思考、实践途径、舞蹈形态和艺术指归等几个方面的异同进行平行研究。上述四种中国古代舞蹈的当代研究和实践从不同维度关照并借鉴了音乐学、图像学、考古学、艺术哲学等不同视域的研究方法,并在各自的实践成果中体现出峰岭嵯峨的动态特征与审美风范,彰显出殊途同归的、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追溯。

【关 键 词】唐乐舞;汉唐舞蹈;敦煌舞;汉唐乐府

 

由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排练引发的思考及演唱研究/杨蕾

【内容提要】《假扮园丁的姑娘》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早期的三幕喜歌剧作品,其音乐特征与创作语汇均明确反映出莫扎特早期的音乐风格,并贯穿和影响着作曲家整个创作生涯。本文以参与该剧整个排演过程为契机,以序曲为切入点,对其音乐特征及作曲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又对演唱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借此更深入地了解该剧的创作特点,对演唱及排演该剧提供了现实的、可操性的指导。

【关 键 词】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排练;音乐剖析;演唱研究

 ▼谱例▼


视觉

石鲁三幅代表作中宝塔山图式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解读/马敏

【内容提要】《转战陕北》《延河饮马》和《东渡》是石鲁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代表作,三幅作品均运用了宝塔山作为基本图式。宝塔山的图像属性,由低到高,第一层为其自然属性,它象征着石鲁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他昨天、今天、明天的情感连接;第二层为其传统属性,它是山水画的载体;第三层为其本质属性,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当时国家政治等因素凝聚在画家和大众精神里的基本态度。宝塔山作为图像范式,承载更深层的图像学寓意,为形式语言提供更开放包容的载体。本文试图从宝塔山图式切入,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将其中丰富的时代信息、文化内涵和历史情境一一还原,挖掘作品背后的图像学意义,分析图像与形式语言的关系,重建石鲁的创作过程,探索时代名作中蕴含的图像力量和感染力源自何处。

【关 键 词】石鲁;革命历史题材;图像学;《转战陕北》;《东渡》

 石鲁《宝塔山》纸本水墨 15×20cm 1959


论当代工艺的功用性:为“美好生活”而创作——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主题阐释/王焕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主题阐释以及部分作品的解读,探讨当代手工艺的功用性,及其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技艺创新、题材选择、材料应用等内容,挖掘当代手工艺创作的深层意蕴,分析其创作的审美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手工艺创作的未来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关 键 词】当代;工艺;功用;美好生活

 

传承

魏晋清谈艺术论/朱海坤

【内容提要】清谈作为魏晋时期士族群体的重要文化活动,具有多重属性和研究路向:一是政治属性,着重探讨清谈与魏晋政治的关系问题;二是哲学属性,即把清谈作为魏晋玄学的生发途径;三是审美属性,主要关注清谈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这是目前魏晋清谈研究值得深入的话题。本文尝试在中西美学的比较与对话中全面地概括和提炼魏晋清谈的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魏晋清谈将求知与求美相结合,在理趣的驱动下,以探求玄理寻求精神愉悦;其二,魏晋清谈具有创造精神,以玄理与辞采的双重创新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其三,魏晋清谈是一种综合性活动,以表演性的动作或神态彰显名士风度;其四,魏晋清谈符合审美公共性原则,超越了宗派、门第等庸俗观念,实现人际的融通与平等。

【关 键 词】魏晋清谈;艺术精神;理趣;创造;表演;审美公共性


《艺术评论》2021年第2期

封二 

唐晖艺术作品《太湖石》


封三  

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



封底

谭勋艺术作品《彩钢板-70度角》



延伸阅读

《艺术评论》2021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