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2023年第7期目录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
2024-0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3年第7期 总第236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目  录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7期 

专题策划
音乐经典与音乐评论8    试论歌剧《原野》创作对艺术经典性的启示

徐文正 

27    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的广度、深度与效度——兼及中国古典文学音乐改编现状 

邱桂香

40    解释的“游戏”:20世纪音乐经典化中的诠释学

李鹏程


观察与思考
53    影像·虚构·叙事的金字塔 ——关于《镜中宇宙》的延伸阅读 
贾磊磊63    AR技术与文学表达 ——AR叙事的新理论与新实践李  斌


艺界时评
75    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书写——评歌剧《长征》 
肖  艳85    红色经典的现代阐释与审美意蕴——谈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的艺术创作

刘  彦96    二人台的美学特点论略李志远 

108    龙江剧《萧红》艺术创作的现代观念毛海英 

117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的多重价值

任  哲
史学与评论
128    “意笔”“晶莹”——吴山明人物画教学的历史方位与起承转合 

葛玉君136    鉴藏与审美:西谛藏金陵版小说戏曲插图述略颜  彦
书  评
149    透过世界理解自己——《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述评

饶  曦
艺术作品

159    沈蕾艺术作品 

160    吴建青艺术作品


封面    颜文樑  《南湖》(局部) 布面油彩

封二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剧照

封三    《中华美学精神丛书》介绍

封底    郅敏艺术作品《立表测影——未来的光芒》



篇目提要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7期  



专题策划

音乐经典与音乐评论
策划:本刊编辑部
音乐是艺术当中重要的门类,古今中外也沉淀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如何判断和认定音乐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有着怎样的标准、尺度与建构过程?这是音乐学界长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这其中,音乐评论在经典的产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当代的音乐评论家有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背景和较高的理论素养,这些评论往往建构在扎实的音乐本体分析基础上,辅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文化背景、思想内涵、时代意义、发生学意义等多维度的展开,进行综合评述,可以说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揭示了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真谛。这些评论对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进行了有益的反馈,有助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进一步提升,尤其在优秀作品的经典化构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艺术评论》编辑部主办的“音乐经典与音乐评论”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期刊发其中三位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的刊发能够引发学界、评论界对于音乐经典与音乐评论更深刻的思考。

学术主持:任方冰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研究》副主编



试论歌剧《原野》创作对艺术经典性的启示/徐文正
【内容提要】歌剧《原野》(万方编剧、金湘作曲)是根据曹禺先生同名话剧作品进行的改编之作。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肯定。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发现经典作品的必备品质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艺术形象的生动刻画与深度的人文关怀;对本艺术品种特性准确而生动的演绎;立足民族与时代的创新追求。从“经典性”视角对歌剧《原野》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可为探究艺术经典生成的必要条件、中国歌剧创作和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歌剧;《原野》;经典性;生成

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的广度、深度与效度——兼及中国古典文学音乐改编现状/邱桂香
【内容提要】浮士德题材音乐在文学的音乐改编中非常突出,并且由于创作历时长、作者众多,因此作品数量高达600余部/首。如此众多的作品呈现出创作题材内容广泛、体裁形式丰富、音乐风格多样的特点,充分展示了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的广度。其丰富深刻的立意折射出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忠实、创新与解构中呈现多维立体的改编思维,其中还有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西方音乐风格,由此彰显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的深度。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则呈现出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的效度,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相较于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音乐改编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改编的广度、深度与效度仍有待拓展。 

【关 键 词】浮士德题材音乐改编;中国古典文学音乐改编;改编广度、深度与效度


解释的“游戏”:20世纪音乐经典化中的诠释学/李鹏程
【内容提要】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几乎都要经过多重诠释才会成为公认的杰作,广义上的音乐诠释包括作曲以及围绕音乐作品的表演和言说。音乐诠释重在主观体验,音乐批评则重在价值判断,这两者是音乐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世纪音乐家以游戏的姿态摆脱功能需求,催生出五花八门的新音乐,至后现代音乐时期则以彻底敞开的姿态与既存的声音实现互文性。构成音乐史基石的经典之作并不全然取决于其审美地位,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裂痕在20世纪音乐中更加清晰。在多重诠释中,会有更多中国音乐作品得以历经真正的经典化过程。

【关 键 词】诠释学;20世纪音乐;经典化;音乐批评


观察与思考

影像·虚构·叙事的金字塔——关于《镜中宇宙》的延伸阅读/贾磊磊
【内容提要】祝虹《镜中宇宙——影视网虚构文本生成机制研究》一书参照托多洛夫的故事层级的理论,以及麦茨的次要故事(episode)和故事段落(sequence)的理论,提出文本分析是一个意义“缝合”的过程。作者将文本与作者、文本与社会、文本与历史相对分隔的文本分析法与作者创作意图的阐释方法结合起来,进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电影意义的“文本分析”路径,并且建立了影像符号的文本分析与作者的意图分析相互整合的电影批评框架,进而提出了影像虚构的“叙事金字塔”理论。
【关 键 词】影像;叙事;金字塔


AR技术与文学表达——AR叙事的新理论与新实践/李  斌
【内容提要】AR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形成虚实结合的混合场域,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对于叙事而言,AR技术拓展了语义表达方式,展现了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空间有效融合的叙事特征,创新了多故事与多媒介叙事模式,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维度重构叙事空间,形成立体化、可视化的阅读体验,展现数字时代的叙事新方向。未来,AR叙事将继续塑造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模式,模糊“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读者获得更真实的阅读体验。

【关 键 词】AR技术;AR叙事;虚实结合;文学叙事


艺界时评

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书写——评歌剧《长征》/肖  艳
【内容提要】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座移动的“长城”,它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文艺界涌现出许多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优秀作品。由国家大剧院制作,之后多次上演的歌剧《长征》不啻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对长征历史与长征精神的时代演绎、艺术语言的丰富多元与守正创新、艺术人民性的践行与传承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准确把握歌剧《长征》的创作特征、艺术品质、时代精神。

【关 键 词】歌剧《长征》;时代精神;真实性;音乐主题;人物形象

红色经典的现代阐释与审美意蕴——谈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的艺术创作/刘  彦
【内容提要】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着力于书写个体生命对日常生活、革命战争与生存世界的体验,呈现出大众化、传奇化的叙事特点。而贯穿全剧的革命与道德传统、革命与家庭亲情的语境设置,展现了“骡子”一样的普通民众对于革命的体验和认知,也实现了对宏大革命的重新解读。《一个人的长征》在舞台创作中继承传统赣南采茶戏的表现手法,自觉探索戏曲艺术语汇的更新,形成了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寓言式的风格,体现了新时代戏曲现代化趋势。

【关 键 词】《一个人的长征》;革命叙事;现代阐释;审美意蕴

▼《一个人的长征》剧照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供图▼


二人台的美学特点论略/李志远
【内容提要】二人台是流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随着时代美学的转变,其美学特征更为多元、丰富。统观其代表性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可以发现其美学特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充溢着豁达乐观积极向上之美,充满炽热的生活气息美,适用为美的彰显,浓郁的乡土味道。今后二人台的发展,除要坚守其所固有的戏曲美学特点外,还要跟上时代审美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美学内蕴,积极观照观众新的审美需要。

【关 键 词】二人台;剧种;美学;审美需要


龙江剧《萧红》艺术创作的现代观念/毛海英
【内容提要】龙江剧《萧红》运用黑龙江特有的戏曲形式,展现了中国现代作家萧红传奇的人生经历、艰难的精神跋涉及卓越的文学成就与追求。整部作品呈现出龙江剧艺术建构中立体的舞台叙事、“乐”的审美追求,以及守正与创新双重观照的现代观念,为萧红题材的戏曲舞台表达提供了启示。

【关 键 词】《萧红》;龙江剧;艺术建构;现代观念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的多重价值/任  哲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的首展,“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汇集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特邀艺术家作品以及面向全国征集评选出的小幅美术作品近千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各个艺术门类。该展以新颖的策展理念,使展览的学术性与大众性有机融合,将平时较少有机会集中展示的小幅美术作品纳入学术研究范畴,为广大观众呈现优秀艺术作品的同时,以学术展览引导美术创作新风。分析展览主题阐释、策展思路、层次结构和展陈设计,可梳理、研究此次展览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馆藏经典;研究;空间;策展;创作

▼“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展厅 张超摄▼



史学与评论

“意笔”“晶莹”——吴山明人物画教学的历史方位与起承转合/葛玉君
【内容提要】吴山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画大家,他的“意笔”人物画实践与“宿墨法”探索已成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重要学术资源。吴山明的艺术成果可以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来探讨,以阐明由潘天寿教学体系到吴山明水墨“纯化”的内在理路;以当下视角进而在新时代多元化艺术语境中,反观吴山明的艺术实践与“宿墨”之思,以及吴山明意笔教学所带来的文化根性与现实张力之间的启示。

【关 键 词】意笔人物画教学;(淡)宿墨;晶莹;文化根性;现实张力

▼吴山明《小菊》 设色纸本 1978  吴山明美术馆藏▼


鉴藏与审美:西谛藏金陵版小说戏曲插图述略/颜  彦
【内容提要】郑振铎酷爱版画,尤喜剧曲、小说诸书之插图,所集曲类和小说类皆有六百余种,其中有不少金陵刻本,这些插图堪称金陵版画中的精品。收集这些版画的过程并不容易,充分展现了他识书的功力和爱书如命的癖好。这些刊本一方面作为珍贵古籍得到保存并传世,另一方面也为他的版画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郑振铎的版画研究为建构版画史和解析地域特色提供了卓越见解,正是在这条不断延伸的线索中,金陵版画的艺术史地位和风格史意义逐渐明确。

【关 键 词】郑振铎;金陵;版画;插图

▼《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陈氏继志斋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



书  评

透过世界理解自己——《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述评/饶  曦
【内容提要】“博物馆”一词由希腊语“缪斯”演变而来,陈列乐器的音乐博物馆如何冠以中国式的独特表达,既能够一听便知,一目了然,又足以撑起与博物馆有关的一系列文论。张振涛撰写的博物馆游记《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就是一本与游览有关、与经验有关、也与记忆有关的乐器学著作。作者打破学科界限,以各国博物馆为参照坐标,对比分析中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景观,将实物、文物、理论有机结合,相互印证。更为重要的是,该著作在力求阐释文化本相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从全球眼光审视本土,透过世界理解自己。

【关 键 词】《响堂》;乐器;博物馆;文化现象

▼《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书影▼



封二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剧照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供图


封三 

《中华美学精神丛书》介绍


封底 

郅敏艺术作品《立表测影——未来的光芒》


延伸阅读

《艺术评论》2023年第4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5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6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赵金领

审核:孙茂利

终审:王瑜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评论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