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每周送礼丨傅莹:16岁被迫辍学,64岁身居高位,被誉为最优雅发言人!她惊艳了全世界!(文末有福利)

2017-03-07 咪咕学堂

上周获奖名单


俊宝贝                     送“小熊酸奶机”一个


PS:请以上获奖者将“收货姓名+联系方式+地址”发至公众号后台,我们会尽快将礼品寄出

20岁女人的美丽,是父母给的,60岁女人的气质,是自己给的。


新近,最近一位中国女官员在德国又火了!


201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片段流出,中国前副外长傅莹代表中国发声,舌战群儒,见招拆招,十分精彩!!!



衔着风润儒雅的微笑,语气轻柔,语速不疾不徐,却给人一种无法反抗的压迫力,她四两拨千斤,有力地反击了对方的强盗逻辑。


记着问了个非常刁钻的问题,“中国是否对朝鲜失去了控制?” 


回答“是”或者“不是”,都等同间接承认了中国在试图控制他国主权,于是她面带微笑温柔回应:“这种用语很西方”



当记者说中国“偷窃”美国时,温柔的她,笑脸立刻变得严肃,回应到:“这个词很不敬”



心平气和却又分毫不让,一针见血又刚柔并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75mby69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傅莹舌战群儒视频


很多人说看完这个视频被这个言辞犀利,语气温柔的女性圈粉了。


她的这套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处处将东方女性的气质与神韵发挥到极致的风格,被誉为是典型的“傅氏style”。


她云淡风轻,却又不容置疑;温文尔雅却又不失锋芒,谈笑风生间与西方学者的机智交锋,尽显大家气派。



她意气风发,笑容温柔,说话得体,风采迷人,面对外媒的刁难,谈笑风生间就能犀利,机智地化解危机,维护好中国的利益与形象,绝对的秒杀众人,难怪她突然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令所有国人想直呼她为真女神!



把傅莹与外国人的交锋整理成册,简直就是一本经典外交教科书。


当日本记者提问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时,她严肃回应:

当外国对西藏问题纠缠不清,她用一个个反问,让质疑者闭上了嘴巴:


低调,优雅,有内涵,她从内到外的气质,是用衣物无法包装的,她是对气质最好的解读,女人学习的模范。


20岁女人的美丽,是父母给的,60岁女人的气质,是自己给的。


傅莹谈笑间的魅力和风采,是自己一点一点拼出来的,若一路顺风顺水,哪里会有这等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的魄力?



热爱阅读,知识的不断累积,让她具备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傅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阅读。

艾思奇(哲学家 云南蒙古人)

“你刚才问到我们共同的兴趣,那可能就是阅读吧。一有时间,我们都愿意坐下来读书;一有新的书、新的讯息,她都想学习。”

丈夫郝时远说,知识的不断累积,让傅莹具备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养成了思考总结的好习惯。


“上山下乡”经历让自己能够吃苦、更加坚强,也变得更豁达

“文革”期间,因为父亲蒙冤被关押,傅莹中断了中学课程。


1970年,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年仅16岁的她,来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一待就是3年多。

在广播站工作期间,她毫无文弱女孩的娇气,而是像男人一样,经常携带沉重的放映设备奔走于兵团的各个站点,爬电线杆、架银幕,为战友们放映影片。

“当年电话很少,消息都通过广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广播室广播,播报天气和其他消息,还是电影放映员。” 

日后,每每回忆这段经历,傅莹总说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身体的各种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精神磨炼。

“这些体会,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我能够吃苦、更加坚强,也让我变得更豁达,做事情不那么斤斤计较,乐于也敢于奉献。”


没有特别的预期、规划,只是一直努力、再努力

工作的艰苦却并没能磨掉傅莹对学习的渴望与斗志。那几年,她硬是靠着自学,学完了高中各科目的知识。1973年,她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 

对傅莹来说,能重新获得专门的学习机会太难得,她非常珍惜。除了英语,她又选择法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 

傅莹和丈夫郝时远都是蒙古族人,自大学时代相识至今,夫妻俩已携手走过数十年。

记者想从郝时远口中问出更多二人间的往事,他“吝啬”地说,那么多件,没法挑出哪一件来仔细说,但有一点,妻子的性格的确一直没怎么变:“大家都说她温婉,我看也是。还有努力,这是她最大的特点,从小就是这样。”

郝时远(中间身穿蒙古袍者)

在郝时远看来,“傅莹对未来并没有特别的预期、规划,只是一直努力、再努力,这才有了今天的她”。


2001年4月4日,马尼拉,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傅莹参会前


温婉高雅,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

现在,人们一提起傅莹,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温婉高雅”这个词。傅莹总喜欢根据不同的场合,以简约的素色长围巾搭配各种彩色西服外套亮相。


她的穿着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更有人称她为“时尚外交官”。她的发型总是保持得很好,银色而微卷,衣着也很讲究,连小饰物也同样考究。


不过,虽然穿着得体,傅莹其实很节俭,并不买很贵的衣服,买衣服时会讨价还价,还爱和家人开玩笑。


接受外媒采访 

傅莹第一次“惊艳”了广大群众的亮相是在4年前首次任全国人代会新闻发言人之时。那时,一袭亮蓝色的衣服加上一头银发,加之柔和的笑容,成了她最有魅力的形象。

傅莹的朋友说她“很有女人味”,已经年过六十的傅莹,容貌秀丽,温文尔雅,刚毅果断,说话柔声细语,不卑不亢,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 

6年前英国《金融时报》对她专访,文章由这份全球知名媒体的总编巴贝尔撰文,当时正值傅莹结束驻英大使任期之际。“这位朝我们餐桌缓缓走来的女士仪态优雅,没有中国官场上常见的那种严肃表情。身着粉红格子上衣和裙子,戴着一串粉白相间的珍珠项链,笑容灿烂。”之前,鲜有中国官员在西方媒体面前能够如此表达中国。 

傅莹离开悉尼时,欢送宴上,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赞誉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2003年12月28日,韩国汉城,中、韩、日三国外交部亚洲区负责人就朝鲜核能力问题在汉城举行“三方会议”。时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傅莹参加。


2009年3月29日,伦敦,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和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参加了BBC电视中心的“安德鲁 玛尔脱口秀”栏目。 

2009年,英国《外交官》杂志授予傅莹“年度亚洲外交官奖”,称赞她“以难得的坦率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充分显示了中国希望通过合作寻求和平发展,在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的愿望”。


爱穿民族服装,喜欢喝奶茶,爱听长调,能歌善舞

不管走到哪里,傅莹总忘不了内蒙古,她喜欢喝自己熬的奶茶,喜欢听内蒙古的长调,喜欢选择蒙古族歌曲CD当作外交礼物。内蒙古这片广袤的草原赋予了她开朗、热情的性格,也让她变得坚韧。 

“在一些隆重的场合,她总是身穿民族服装。她喜欢喝奶茶,爱听长调,有时候也会讲蒙语,能歌善舞。”

2013年8月,傅莹回到呼和浩特市送女儿出嫁。“吃饭的时候,她给大家挨个敬酒,唱了一曲《送亲歌》,还跳了蒙古族舞蹈。”表弟周堂海说,“虽然60岁了,但她舞步娴熟,舞姿很优美。”


丈夫郝时远:“有时很晚才回家,不论多晚都会给她留盏灯”

有记者问:“你们在家里会不会也因为小事而吵架?”

郝时远顿时笑了起来,他说:“你们把我们这样的家庭想得太神秘了,其实我们和所有普通的家庭一样,别人家里会发生什么,我们家里也会发生,只是可能比别人家日子过得更简单。”

郝时远说,平时傅莹的工作很忙,有时候要很晚才会回家,但不论多晚,他都会给她留一盏灯。两人一般一周只能在一起吃一顿晚餐,一般都是自己主厨,做些家常便饭。

“吃的很简单,就日常的小菜,别人家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郝时远说,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内蒙的家乡菜。但即使这样,觉得日子过得也挺不错的,很和睦、很平淡也很温馨。

在家里闲的时候,郝时远不太愿意和妻子去谈论工作,特别是“外交大事”,两人只想平静地呆一会,聊一些平常人家都会说的琐事,或者看看电视。“有时候我自己看电视,她还会忙一些家务,比如清理衣服啊,打扫一下房间。”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灼见(penetratingview)、外交财悟(waijiao_caiwu)等


在【咪咕学堂】公众号后台留言,留言所得赞数最高的一位,将获得“15寸笔记本电脑包”一个。


本次活动截止时间:2017年3月14日

获奖名单公布时间:2017年3月14日


PS:

1、送礼福利会持续进行,每周一次,每周所送奖品种类数量不定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2、本次活动完全免费,奖品发送邮费由活动方承担,获奖用户不需负担任何费用。


3、因公司快递流程所需,每次奖品发送时间可能持续有点久,望大家谅解。


— 我还想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