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请把女孩培养成“女强人”

2016-03-30 咪咕学堂

应该把女孩儿教育成什么样儿?这是个关乎全人类幸福的大问题。最近很火的影视作品似乎已经道出了大家潜意识里的答案:就像《太阳的后裔》里年轻有为的女医生姜暮烟,《疯狂动物城》里勇敢正义的兔警官朱迪,这个世界欢迎女强人。


1更新你的词库,重新定义女强人


长久以来,“女强人”给人的印象是能力很强,但个性自私冷酷,没有女人味儿,因此也不能被爱(婚姻不幸)。这真是大大的误解。女强人之“强”,在于内心,她们优雅、独立、正直、有激情,她们热爱事业,热爱生活。女强人不等于强势的女人,强势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说的都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女强人不强势,但强大。


她们是近年来广为人知的女强人代表:

                                              
艾玛·沃特森: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前不久宣布为了读书和女权事业息影一年



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两个孩子的妈妈



米歇尔·奥巴马:来自贫寒家庭的第一夫人,致力于全球女童教育



柴静:她诠释了一句话——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与我有关。



赵薇:当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人用“戏子”定义艺人,用“嫁入豪门”衡量女明星时,她说,我是一个演员。现在,她也是导演。


当然,你心中肯定还有许多人选,她们或许没那么有名,比如你的母亲,你的老师,你的公司前辈。她们无疑拥有这样一些品质


拥有梦想


就像兔警官朱迪,从小就立志做警察,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最终成为动物城有史以来第一位小型动物警察,即使被歧视,被派去管理交通,也全力以赴地开罚单,并且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办大案的机会。


热爱自己的工作


美且自知的姜医生,认为生命高于一切,把医院当家,睡觉都在手术室,年纪轻轻就具备评教授的实力,面对没有背景而受打压的现实,没有怨天尤人,哭过之后更加勇敢地接过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继续用实力证明自己。


正视自己



迪士尼出品了一系列公主电影,每个公主都会经历坎坷然后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2014年的《冰雪女王》再次掀起公主热,但这一次,公主的敌人不是后母、巫婆,而是自己的超能力,公主的愿望不是嫁给王子,而是做个合格的女王,守护自己的国民。艾尔莎公主从隐藏自己的超能力,到正视并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完成了自我认可。


误区:全职妈妈不是工作


人们总认为在外面打拼才是事业,关于“高学历全职妈妈是不是浪费”的讨论也很热烈,女性回归家庭到底是家庭需要还是逃避职场压力,每个家庭具体情况不同,当事人自己明白就好,外人不必下定论。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家里的劳动也是劳动,如果做全职妈妈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让家人过上更加舒适、更加幸福的生活,不也是一种成功?


新校长传媒曾经介绍过一位凭借高超的整理术走上人生巅峰的日本女孩近藤麻理惠,她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家庭主妇,把家整理得干净漂亮。后来,她因为整理而成为《时代周刊》2015年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她介绍整理经验的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不同国家热销。


2为何要鼓励女强人


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强人,会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什么?我怎样去获得?让女生成为女强人,不是让他们不顾生理和心理差异,去变得和男生一样;不是让他们把男生当敌人,以打败男生为傲。而是让女性抛开男性的审视,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做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年三八妇女节引发了一场全民反思(至少对关注此事的人有所启发)。几年前,首先在大学里开始流行“女生节”,三八妇女节前一天,男生们会集体向女同学献献殷勤,比如给全班女生写贺卡、送鲜花,拉横幅歌颂几句是保留节目,甚至还有社团组织晚会来庆祝。后来在商家的推动下,女生节走向社会,直至今年有媒体公然号召要把妇女节改成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于是,终于有人忍不住发出了批判的声音。




由新媒体女性发起的“反三七过三八”活动,让不少女性意识到,嚷嚷着要过女生节、不过妇女节,原来是潜意识里仍然不认同自己女性的身份,尽管其中有商家的诱导,但也说明自己潜意识里的偏见。女生代表年轻、貌美、惹人怜爱,妇女就是年老、丑陋、让人嫌弃。比污名化“妇女”一词更严重的是,对女生和妇女的描述,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然而最严重的是,大多数女性也被这样的想法裹挟了。


这样的反思,令人欣慰。


现实:女生自我评价比男生低


有统计表示,大学毕业生面对第一份工作时,男生有一半以上会和雇主谈判薪酬,而女生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当你问一个男生为什么能把事情做好时,他心里更倾向于自己优秀,而女生则会想到别人的协助。


我们总是鼓励男孩去冒险,却对女孩有诸多限制。女生更怕被孤立,于是不敢表达不同的见解,不敢做与众不同的事。女生比男生更早进入青春期,在身心迅速发展的中学期间比男生更加在意异性的目光,因此变得更敏感、畏缩,更难集中精力学习。


全世界对于女性的歧视都很严重。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明下,人们就能自信地认为“女生没男生聪明”“女生学不好数学”“女司机开车不如男性”,至于中国独家的“女生过了25就不好嫁人了(现在似乎已经提高到28,本质一样,算不上进步)”“女博士是第三种性别”就是赤裸裸对女性价值的歧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生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个生在开明家庭的女孩,即使父母爱她如珍宝,如果她的街坊邻居、三亲六戚中有人重男轻女,如果她明明样样都比男生强,却听见“到了高中就会被男生比下去”,如果她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以千万计的女婴和胎儿因性别而失去生命,很难说这不会让她产生自我怀疑。谁也不可能逃离大环境的影响。


世界需要女强人


不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女性领导者远远少于男性。在科学领域,男性担当的角色也更重要,诺贝尔奖百年来女性获奖者的比例仅占5.7%。如果我们因此判定,男性优于女性,而不试着去追究导致现象的原因,将是全人类的损失。


数千年来,女性被困于家庭,至今仍有许多地方女性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职场女性一旦结婚生子,就面临继续奋斗和将更多精力用于家庭的两难抉择,多数女性选择后者。如果全世界女性获得和男性平等的学习、工作机会,如果把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多少潜力将被开发出来为世界所用。



屠呦呦:中国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


许多人对女性崛起有担忧,比如,女性投入职场,家庭怎么办?现在许多女孩子很强势,男孩子反而显得弱了,怎么还在呼吁培养女强人,难道不是男孩教育问题更严重吗??


关于照顾家庭,这是夫妻双方的责任,应该一起分担,如果女性愿意承担更多,甚至成为全职主妇,完全没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女性在这件事上缺少选择权,社会默认家里的事该女性负责。其实这对男性也不公平,如果他就愿意做家庭煮男呢?


至于男孩教育,假如男孩真的变弱了,那也不是因为女孩变强了,不能因为男孩教育没做好就搁置女孩教育。这本来不矛盾。


3学校应该怎么做?


告诉女孩,你能行!


在这个社会,我们总是对男生抱有更大的期待,相对来说,女生压力小些,但这也让女生失去抱负。学校应该鼓励女生追求卓越,让他们去尝试、去冒险,去创造,让她们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而且这种鼓励需要坚持,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不能一等到她大学毕业,就告诉她好老公比好工作更重要。


消除偏见




一个女孩顽皮,通常会得到比男孩更多的批评甚至厌恶,因为她触犯了人们的认知,她的不乖、不温柔会让人觉得有攻击性,因为人们心理上没有做好接受一个女孩顽皮的准备。学校应该想办法消除这样的偏见,男孩哭泣、安静、喜欢手工,不代表懦弱、娇气、女性化,而女孩不温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想做领导者,不代表没礼貌、爱出风头、霸道。


加强青春期教育,提供心理辅导


女孩内心更敏感,更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男生可以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扮丑搞笑,但女生一般做不到。因此女生心理包袱更重。尤其到了青春期,女生更容易焦虑、多疑、自卑。给女生科学的指导,帮助女生稳定情绪,集中精神在学习和自我发展上,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成效。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可以从身边来,也可以从书上来。



梅厄夫人


著名传记作家、《褚时健传》的作者周桦说,她小时候,父亲常给她讲著名人物的故事,其中就有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听过梅厄夫人故事的人,对人生的要求会大不一样。”周桦在一篇文章中说:“一个儿童或者少年,获得自我感悟和自省的途径,最直接便是他看到的榜样和榜样的故事。”


著名出版人童书妈妈三川玲说:“一个人成为现在的样子,其实都不是偶然的。那些激荡过我们内心的故事,那些使我们笑对人生的内心力量,也会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


我们培养女生,也是在培养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当我们培养坚强、独立、自信、豁达、爱读书、有追求的女生时,也是在培养坚韧、自强、乐观、善良、爱思考、敢创造的子孙后代。


其实即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人们内心深处,喜欢的仍然是女强人。不然如何解释,花木兰、穆桂英、李清照、黄道婆等真假历史人物会流芳百世?我们佩服强大的人,喜欢活出自己个性的人。


那就培养更多的女强人吧!

转载自新校长传媒


有兴趣者可以加QQ交流群: 156875769 咪咕学堂学客汇    欢迎您的加入!

— 猜你喜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