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在昌航 | 给你介绍个获得国家一等奖的团队

新时代的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7-24

十一月中旬,由教育部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18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落下帷幕,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校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和全国二等奖5项的骄人成绩。其中,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喻德生老师指导的汤陈石、范传念、康登光荣获1项国家一等奖。他们从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和台湾)及新加坡、印度和美国的1449所院校、42128个队(本科38573队、专科3555队)、超过120000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展现了“昌航学子”傲人的风采。


 


A

团队初建 精诚合作    

“数学建模”这个词,在旁人看来,无疑是高深的。但在汤陈石,范传念,康登光三人的眼中,它却可以变得生动起来。他们介绍道,“数学建模主要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一个数学模型,而目的则是找出最优解。因为找出来的解一定是根据所建立出的模型得出,所以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模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或许数学建模的魅力也就在此——不局限于固定的套路,而是给予一个自由的平台。

说到他们团队的初建,这似乎是一场偶然中存在的必然。汤陈石与范传念二人都为数信学院的学生,课程相同,每天都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而来自软件学院的康登光,则与范传念相识在教官队的选拔训练中。机缘巧合下,三人一拍即合组建了建模团队。虽然在团队成立之初,出现过一些问题,也少不了队员间的相互磨合与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三人配合次数的增加,建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建模的工作中,汤陈石是作为主要的模型建立者,范传念负责论文的编写,康登光则是担起编写程序的任务。三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数学建模。

B

师恩厚重 难以忘怀    

获得此次国奖必然少不了老师们的悉心培育与教导,他们三人也忍不住感慨道“老师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大了”。原来,在暑假期间,当众人还在休息放松之刻,他们的老师就已到了学校,为他们的比赛做最后的指导。在辅导的十五天中,甚至还有一位老师在来的路上中暑了。培训时,老师们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将自己负责的板块教好,并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的作业。比赛时,老师也对建模提出了参考性的意见,并帮助他们对于最后的论文进行完善。

他们还回忆说,在比赛的那3天中,虽然时间看上去很多,但是一旦投入进去,就会发现时间其实非常紧张。比赛的最后的2个晚上,他们几乎都是在拼命的赶进度,甚至到最后只能睡一两个小时。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老师在深夜还为他们特地送去了夜宵。也许对他们来说,那份夜宵真的是筋疲力尽之后的一份再生能量吧,协助他们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去继续战斗。

C

心有热爱 足下千里    

被问到是什么使他们获奖时,康登光表示“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实际是关键”。在比赛中,他将平常上课学习到的电脑任务系统调度,巧妙的转化为建模所需。于他而言,即便课上所学与比赛用的软件完全不一样,但编程的语言一通百通,如果基础好的话,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另一门语言。所以,学好自己该学的专业知识很重要,尽管你不知道何时会用到,但一旦用上了就受益匪浅。他还表示,“可能学的时候很枯燥,可当你了解了原理,一切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现在还有很多学子抱怨高数难,编程难,但汤陈石、范传念、康登光三人却有着与之不同的看法,“如果你热爱你的专业,并愿意投入进去,这其实根本不是一个负担”。康登光表示自己编程时经常编得忘记吃饭,一编就是6、7个小时。当编写好之后,心中的那份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而汤陈石、范传念也说,“对于这些知识,首先不要在心理上觉得它难,如果不会的话,书上有很多例题,多练习几道题或者一道题多练几遍。定理不明白一定要多做题,因为定理看多少遍都不如做题来的更加直接,做完后再反思,理解才会更加透彻’。不难看出,他们三人所传达出来的学习态度,都是踏踏实实,而非好高骛远。


这个世界,成功者只是少数,成为成功者的都是能够达到极致的人,可首先,要找到对的舞台。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几位昌航学子用自己的经历,做出了最好的回答。那就是热爱自己所学,当初既已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就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而不是去抱怨。用你的所学,为以后的人生铺下一条星光大道,前方,一定有万千星辰为你加冕 。


-THE END-

 NCHU1952·依技术为媒·藉网络发声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采访、文字 / 严家豪、黄昭荣

编辑 / 杨春丽

-

值班编辑 / 杨春丽

审制编辑 / 卜启明

责任编辑 / 李言金

-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荣誉出品

加入我们/投稿:nchuxmt@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