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环境解读 | 吕全斌老师课程全记录
作为一名公益从业者,你真的了解什么是社会组织么?你知道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么?他们面临着怎么样的困境和机遇?他们今后的出路何在?你对以上种种了解有多少?你是否曾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马上为您呈上本次授课内容的精编版。
【讲师简介】
【课程记录】
吕全斌(以下简称吕):
各位苏州的以及全国各地的公益小伙伴大家晚上好!这是一个愉快的周末,大家工作了一周终于可以放松了,但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在微信群里去学习。我是二黑粑粑吕全斌,今天晚上由我来给各位分享。特别抱歉,上周三因为可能最近比较劳累,心脏有一点小问题,然后去医院看了一下,没有大碍。实在抱歉耽误了原计划的课程,也建议公益朋友多注意些自己的身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个课程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苏州社会创业家联盟主办,益+学院联合主办的。所以特别感谢苏州的这些伙伴提供了这个机会,能让我们一起给伙伴们提供这样的课程,也给我这个机会给大家去做些分享。今天晚上是第四次线上课程,第一次请何莉君博士讲“公益慈善的基础概念”,第二次请朱健刚老师讲“公益组织的社会使命”。上次请壹基金的秘书长李劲老师讲“公益组织的职业能力”,而我今天所要讲的是公益组织目前的整体环境以及它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呢?因为社会组织其实跟整个大的社会背景联动在一起的,它需要有自己的一个定位、一个行业的特点。要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去看问题。通常我们都把自己放到一个所谓的公益圈中来看自己所做的工作,但这可能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做的事有很多连接点的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强调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之类的。而且这两年我们也老是谈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之类的话题。那在这个大的政治背景下,经过这么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可能现在是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需要做调整,同时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发展比较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资源有可能会减少。
那对公益组织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且社会问题会继续凸显,贫富差距有可能增大,生态环保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老医疗等等之类的是整个国家也在推动它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现在讲的“双创”。尤其今年,慈善法经过十年酝酿后出台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事情。慈善工作是否到了一个新阶段或新高度,整个社会重新来看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是什么。
基于此,如果我们要做公益工作或者创业的话,这些就是我们要放在大背景下去思考问题,尤其是在今年这么关键的一年中。所以我今天晚上会分几个模块跟大家做简单的分享和互动。第一个是社会组织的价值、社会组织的现状、这些行业信息的来源以及社会组织定位、外部资源及偏好、未来可能的趋势。因为我也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者,只是一个公益行业的实践者,所以今天晚上更多的是引导大家去思考和讨论,特别想和那些这两年刚做公益组织的或者是刚从事公益行业工作的小伙伴们来讨论。所以如果是已经工作好多年的朋友欢迎一起来互动和分享。这是我们刚才讲的课程的定位。
下面我们开始说第一个模块社会组织的价值。要讲社会组织价值,首先可能要有理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理解的社会组织或者公益组织或者是慈善志愿服务呢?,可能大家会给它们叫不同的名字。譬如从我的角度来讲,公益是一个公共利益,是作为一个平等的公民权利的交换。比如这个地方的人穷不是他活该,而是他的公民权利在发展的过程中被遗忘、被损失掉了。所以我们已经发展的地方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些权利,我们只是通过做公益这个工作去交换,而公益其实可以作为一个职业。
慈善更多的是物质上的给予和帮助,它更偏向是一种像财富通过私利去救济,这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财富有一定的规模或者是有一定的基础后,才可以持续做些慈善的事情。
志愿服务更多的是自愿自发的,基于你认同这种价值观或者使命而去做的事情,这其实是可以人人参与的事情。而且现在这两年特别火的概念就是公益的市场化,让早几年大家都不是特别了解的社会企业成为一个新的概念,进入一个普通从业者的视野里。前两天推的文章中讲到大公司里的活死人,还讲到未来十年中国的企业都可能是社会企业。以前我们可能觉得社会学都是公益组织在谈,就是公益组织如何转型为社会企业;而现在,传统的企业在看它们自己如何变成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公益的组织形式:通过商业手段,以先解决生活问题为目的。
所以包括今年慈善法出台之后,它重新界定一种组织类型,就是慈善组织,它更加推动的是社会服务。这种服务类型的组织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企业、包括社会组织等不同的称呼其实都是一个大同的概念,不同的称呼都反应了不同的立场,但是大家在解决生活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它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第二个小点,我想讲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所谓第三部门,它和政府、企业这个三驾马车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那作为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历史上它经历过哪些发展的脉络呢?
其实在传统的社会里是有慈善的,比如南方的山塘,包括对于以前那种“皇权不下县”,就是基层社会都是有乡绅、宗族来治理的,有困难或灾害时大家都会互相救济,所以传统社会其实是有慈善这个基因的。加上儒家文化推崇“士”这种精神,民间其实也是有社会的担当的,所以也会把事情通过传统的方式做起来。
1949年以后,我们因为实现了解放,人民大学的康晓光老师说1949年以后我们国家就进入了一个总体性的社会。总体性的社会就是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由政府来管。大家可以去问问自己父母,在一些国有企业的工厂,尤其是去矿山工作的话就发现国企有养老院、幼儿园、医院、甚至还有法院。它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社会生活,基本上政府包揽了我们所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们发现,如果政府再大包大揽所有事情,那它就会崩溃。因为有些地方不是它最擅长的,也不是它最有效率的地方,但是它承担了那么多的责任。所以1978年经过经济改革开放,政府开始释放经济职能,陆续就出现了一些个体户、民营企业,乃至今天的阿里巴巴等等之类的,民营经济的出现让中国经济在这几十年中快速腾飞,也让中国重新屹立于这个世界民族的强林之列。
同样的是,又过了30年,大家知道2008年除了奥运会还发生了5.12汶川地震,这一震,一下震出了整个民间社会救灾的热情。据说当时志愿者特别多,都需要去管理协调他们如何去做救灾。这一年被很多学者称为公民社会元年和志愿服务元年。原来老百姓之间可以自己运行管理整个社会,或者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去服务这个社会。所以这个时候爆发这么多的救灾的热情,尤其是那一年爆发的很多灾害民间都会自己去救济、去帮助。
这也让政府也意识到关于管理社会的职能民间社会也是有自己的办法的。所以从“十七大”开始陆陆续续地提到社会治理。最开始从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到后来形成汪洋到广东提到的社会建设。从前都提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现在提社会建设了,把它拔到跟社会一样的高度。1978年,政府给社会释放了经济职能,2008年又开始给社会释放社会职能,让社会自己去组织、运行和管理,慢慢的开始有了一个第三部门的感觉。在大的历史发展背景中,作为一个原来我们不认知的事物,开始慢慢走向一个有独立发展可能性的第三部门的这么一个发展轨迹。
第二大点,我们刚才讲了社会组织的价值,我们现在讲整个社会组织在国内的现状。第一小点,先简单讲一下它的发展脉络和历史。
整体上民间公益组织的发源应该是从90年代开始,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是在95年,世界妇女大会要在北京召开,但是当时大会要求,一定要有NGO出席大会才行,当时中国政府就懵了,什么是NGO?还要有这种组织出席才可以?但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刺激了一些对社会关怀的社会精英,开始通过从妇女关怀这个角度进入公益行业。这批前辈我称他们为第一代公益人,他们普遍都是社会精英, 因为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开始半路出家。但是他们在这些领域内都是专家、参与式社会领域的学者,比如“自然之友”、“陕西妇源汇”包括现在北京的“红枫”,都是当时前前后后出现的这一批以“95世妇会”为代表的第一代公益人开始关注整个的社会问题,从他们原来的工作里面,从公益角度开始重新关注社会的问题,但是80年代其实也有一些零星的基金会或组织。
第二批是从2000年到2008年这一阶段,我把他们叫做第二代公益人。在这一阶段有一些节点性的事件,比如:中央连续几年的第一号文案都讲三农问题;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现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一些发展不错的公益组织,比如:西部阳光、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绿色大学生营……这样的一些组织开始跟高校社团互动、合作,带着青年学生去做支农、支教、环保……带领一帮热血青年、理想主义青年通过给公益组织做志愿者、实习生等开始进入公益、理解社会议题,尝试做一些行动。
这一批人中有很多在毕业之后成为公益行业的从业者,甚至成为公益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比如:扶贫基金会的秘书长助理颜志涛老师,早年就是农业大学农研会的负责人;我自己当年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管理三农协会的会长,通过做志愿者服务和西部阳光等公益组织活动后,把公益行业当作自己的职业生涯来做选择;我们的合伙人谭红波老师也是当时我们学校三农协会的发起人,大学时代陆陆续续地参与这些事情;我的爱人从1997年开始做环保社团,2001年毕业之后就进入“自然之友”从事环保的工作。这一批人现在是行业的中坚力量。 41 38055 41 15793 0 0 3649 0 0:00:10 0:00:04 0:00:06 3649
目前整个非营利组织大概的体量是多大?2013年年底,民政部数据显示现在整个社会领域有636万从业人员,大概有30万社团、30万民非、5000多家基金会。非营利组织去年被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创造了600多亿的GDP。
今年慈善法出台,99公益日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以及随着各个地方对整个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视,从中产阶级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闲,到整个政府职能的转移,乃至年轻人对于公益行业职业的选择,整个所谓的行业或者领域体量现在不断增大。前段时间,腾讯举办了公益互联网峰会,马云邀请潘基文出席XIN公益大会,凤凰公益也联合公益小伙伴做了很多事情。从政府到企业,越来越多的主流开始跨界做公益,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体量会变得越来越大,关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所以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第三点我特别想谈的是公益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目前社会最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从我的角度来看,经过政府对社会这么多年的管理,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是不需要思考很多其他问题的,我们就相信党和政府,把所以事情都交给党,依托他找一个铁饭碗,一辈子能从头干到尾。但是突然进行了经济改革开放,变成各管各的,没有人管你了,自谋生路、自寻发展了。这一方面释放了人的创造力,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信仰的缺失。包括现在你要是倒在地上都没有人扶你。整个社会出了这样的问题,原来是特别纯粹的相信集体,后来都极端个人主义。对于集体的关怀、对于社会的关注都没有以前多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是个人的“原子化”,每个人都跟别人没有链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学者口中的“互害型”社会,卖羊肉串的可能卖的是假东西,吃的人有可能是做别的生意的,这是一个恶性循坏。有钱的人都飞到国外去了,剩下走不了的人都一样呼吸着非常糟糕的空气。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意识的提升,我们现在的社会成了这个样子。
在这个维度下,其实我想提的是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社会组织最重要的工作是组织社会,把一个个“原子化”的人组织起来。德鲁克也曾经说过,社会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的工作结果是那些经过改变的人类。我们跟商业机构比较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目标或者说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工作是致力于对他们的影响和变化。所以我们通过去将一个个“原子化”的个人去组织起来,去和另外一个群体去沟通,这样就有可能去避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为什么这么讲呢,如果是“原子化”的个人,他的权力有可能被侵蚀掉,如果他没有一个沟通手段的话,很有可能走向极端,采取一些暴力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处理办法。但是如果你是隶属于一些组织或部门,可以做博弈或者沟通,你就可以逐渐实现群体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组织的问题或困难,如果只是作为“原子化”的个人去对待、去沟通的话,这些问题其实很难被关注到。
就拿免费午餐这个例子来说,尤其是这次我在贵州,包括我10年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很多地方的公益组织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因为大家都发现,中国经过一段时间“撤点并校”后,孩子们的上学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但是学校又没有及时提供就餐的条件,所以导致很多孩子的午餐成了一个问题。这在很多城市中根本无法想象在这个时代居然还存在这种问题。但很多公益组织当时都做着类似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没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一顿午饭。邓飞他们这个团队出来以后,就用一些新的组织方式来推动这个问题。比如说,他们采用各个地方的志愿者网络去做执行,同时设计了一套透明机制去做管理,及时地向捐赠人汇报,把公益项目做成产品化,3块的3块、4块的4块,大家都很明白、也容很容易地去接受,可以方便人们去捐赠。在这一套清晰透明的流程之后,他的捐赠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
他们也会出一些传播的文案,让更多人看到,尤其是让更多政府决策人看到他们所做的事情。事实上政府是有缺位在里面的,原先很多公益组织都是一个个的个案去做,但是他现在这样做能极大的动员整个社会的能量。 各种明星、专业志愿者、捐赠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资源的出资源,把孩子吃饭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话题,把整个社会都组织起来重新探讨这个问题。后来政府用了170多个亿把中西部需要覆盖的孩子们的免费午餐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否则你就是在小打小闹,在做慈善和社会服务,只是把公益变成满足自己情怀的一件工作,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一件件的去做具体工作,你有可能会觉得疲惫、没有成就,而只有放的长远一点,明确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持续的有动力的把整个事情做下去。
今天针对的是来了解这个行业的新的小伙伴,所以第三大部分我简单讲一下目前了解行业信息的一些来源。我介绍几个媒体平台,第一个是善达网,他们是一家致力于跨界新媒体传播的网站,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他们会做一些行业大咖的采访,一些活动的及时传播,它在商业和公益跨界做传播。第二个是NGOCN,这是一个非常有态度、有价值观、有民间立场的行业媒体,它的评论很犀利,很引发人的思考。第三个是中国发展简报,这是一个以研究见长的媒体平台,他们还在做很多行业的招募。大家可以看到公益行业职业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了有招聘平台以及还不错的薪水的程度。财务工作方面,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聘用一个全职的财务人员,可以找一个工蚁坊,他们会做财务托管工作,在全国各地他们有很多拓展的平台。“金动未来”是霍庆川老师创业做的一个通过金融手段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理财能力或者抗风险能力的平台。还有益宝,是针对公益人的社保、体检、基本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平台。这些平台成本都很低,但是能保障大家基本的生活。平台信息能够促进这个行业的信息流动。作为公益新人,我建议大家多关注、多交流、多讨论,这样才能扩大你的视野,才能更快去适应一个行业。
讲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来源之后,第四部分想跟大家讲一下公益组织定位的问题。有这么多资源、这么多环境的变化,到底我们要做什么,组织应该怎样定位,我觉得大概可以有三个点。第一点,机构是谁发起的,有什么清晰的愿景、使命,做这个机构是为了什么,想推动和改变的是什么。第二点,外部是否有需求,整个社会是不是现在已经发展到对某些产品、某些服务有需要的程度。第三点,你的团队及有核心能力能满足需求。要是没有能力,就相当于我们经常说的大爱低能,我很有爱心但是我能力很差,很多时候反而办了坏事,还不如不做。把愿景及使命、外部需求、团队能力分别画圈,这三个圈重合的地方就是着重应该开展工作的地方。拿我们这个机构和团队举个例子,我们机构叫益+学院,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使命是促进公益行业信息的自由流动和知识共同生产。之所以要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发现,大家都希望有一种能彼此陪伴、成本低廉并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加便捷地去分享知识和获取信息,而不把知识当作一个通过收费或各种壁垒垄断起来的局限。我自己也组织各种活动和爱学习的小伙伴去交流。所以我个人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推动一些事情。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但是社会有没有这个需求?2014年,我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后来在社区活动后,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新生公益组织出现,我居然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但是他们对于信息的渴求又是那么热情和激烈,所以我就顺应这个形势,去互动交流,慢慢开发一些产品,做一些线上及线下的分享,结果反响效果很好,证明这个需求是很旺盛的。有需求及使命,也需要有能力。早期,大家都是下了班之后做事,都有自己的工作。上半年的“high翻联合国项目”是由来自全国48个社群伙伴共同完成,那时的核心能力是运作社群的能力,这是跟我的团队早期的发起人有关系,发起人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在认认真真做事情,就能吸引一群有同样价值观的伙伴。转变为全职团队后,大家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定位在公益行业的成人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要思考发起人的愿景及使命是什么、社会需求是什么、自己的能力能达到什么程度。
除了这三点,还需要仔细分析。如果你做助学、助老、助残的机构,那你跟别人的不同点是什么,比如儿童,一个是留守儿童,另一个是流浪儿童,还有的是孤儿的。大家必须搞清楚项目的侧重点是什么,找到与别人的不同点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宝洁公司旗下的洗发产品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他们的成分99%都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定位却不同。飘柔是柔顺、海飞丝是去屑、沙宣是时尚。自己组织的“一句话定位”是什么,比如我们机构的定位就是公益行业的成人职业技术学院。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定位》,书中写到关于王老吉的一个故事,某个咨询公司给了王老吉这样的定位“怕上火喝王老吉”。凉茶,原本是广东夏天清热去火的中药,现在大家即使在冬天吃火锅的时候也会喝上一罐王老吉,这是为什么,因为“怕上火”啊。这种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定位,能让消费者很快记住你的产品。
因此,当看到现在的公益小伙伴今天做助老、明天做志愿者,什么都做。那你跟别人的区别是什么,你的竞争力是什么。能理解大家早期创业的时候因为安全感等问题,跟着资源走,什么活都去接。但是,当度过了生存期之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与别人做好区分。这样你的组织才能具备专业性,才能有所发展。如果都想做平台,没人做具体服务,但是平台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还是要细分领域,锻炼自己的能力,做自己专业的事情,将它品牌化,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因为公益组织的定位是要尽快调动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让自己的组织越来越庞大。要用自己精炼的团队来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团队,解决社会问题。清晰地价值观和品牌定位才能吸引那些真正想做事情的人来加入大家的团队,推动事情的变化。
一般组织在界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缺少资源。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外部资源及其偏好。
🔼政府近两年,各级政府开始意识到社会组织的价值及作用,首先是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原先政府做的一些事情现在通过购买的方式让社会组织去竞标,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社会服务成本。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基础的社会服务领域,不仅能提高办事效率,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等。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政府的偏好在于提高它的政绩,组织大型的社区活动。所以活动类的、有规模的,能帮政府提供模式、经验建议的组织是被政府所青睐的。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政府的资源不要索取太多,否则的话如果资金比率占用过大就会影响你自身的独立发展。
🔼企业 企业关注公益,比较重视的是自己的品牌形象。所以企业看中的是组织的传播能力、推广能力、能不能帮自己的企业增值。
🔼基金会,尤其是独立的资助型的基金会,他们看中的是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首先会问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目标是什么。所以基金会是项目思维,从需求调研、评估到方案的设计、执行及监测,考验的是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人众筹需要的就是触碰到对方内心的柔软之处,产生链接。比如大家刚刚说的免费午餐。项目产品化就需要清晰、明白、标准、可复制,就能跟公众产生链接点。
不同的资源背后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建议大家去调动各种各样的资源,实现多种目的。所有的资源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大家必须搞清楚自己正真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在不同的阶段,比如在创业初期是不是政府的资源更容易获取,到了一定程度需要专业性的提升,这就需要跟基金会打交道,到了需要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的时候,众筹可能是更好的办法,因为这不仅是筹钱,更是筹集人心。我在二、三线城市发现,一些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非常强,但还是要资源的多元化。对于我来说,非营利组织的钱是一批有愿景的,带着价值观的资源,所以大家要好好去利用它。也要去分析资源的偏好,需要去分析资源的偏好,才能更好的匹配自己的发展。
关于未来趋势,我认为第一是要走向市场,考虑资金的来源的多元化、单一资金的不确定性、社会企业的发展等因素。从社会人去了解需求,精细化的做出自己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个我认为可能是要走向专业。这也跟刚才的资源分布的发散有关系。所以我们要从组织的使命出发,清晰的定义你的目标,你工作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比如我要做事实孤儿,我想把他们改变成什么样子是我们组织真正想实现的目标和方向。而且大家很多人最开始做的时候所谓的情怀都是有点基于人性的因素的,再慢慢往下做你必须有走向公益的专业精神,这样才能持续下去,变成一个可以长期做的工作。现在员工的薪酬越来越职业化了,包括筹款的市场都有倒逼的竞争。我们如果不做专业、不做职业化的发展,那肯定是不行的。
第三就是必须走向公众,开始进行社区互动。因为新新人类已经开始登场了。他们对于这种苦情的东西已经不是那么喜欢了,不愿意消费那些特别苦的东西,中产阶级也已经崛起了,他们也很想参与公益,体会公益带给大家的人生价值和快乐。而且所有组织都应该在这个时代,从小米的参与感模式开始,要把组织打开,然后做社群,建立一批核心的追随者。让他们降低组织的运营成本,同时带来极大地传播力量,为组织的流程再造、模式再造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还有你必须从远方的资源开始,把一些资源和动员能力在地组织起来。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开始走向公众,跟社群互动,慢慢开始带动很多专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第四是得走向网络,学会传播。因为所有公益组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现在我们公益行业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向整个社会传递我们自己理解的什么是正确的公益的市场环境建设,这是每一家公益组织除了解决具体问题以外应该担当的一个历史阶段的使命。而且所谓互联网+的时代,你必须做一个好玩的组织才能留住员工,才能让大家有创造力。这是一个组织内外都要有的一个要求,必须要让组织好玩,有激情有传播力,而且现在项目活动同质化也比较严重。
向外传播既能获取资源,又能获得机会,所以也要开始走向网络,走向传播。还有就是走向竞合,就是竞争和合作,这需要你提高核心能力。这两年公益行业的各种联盟空前火热,你看咱们苏州也有社会创业家联盟,北上广有筹款人联盟,社企联盟,因为大家需要抱团取暖,争取把影响力做大,这也是需要把大环境做一些改善和推进的。同时也有筹款和服务市场的竞争,所以大家必须挽起袖子来一起去做一些事情,我要讲的大概是这些内容。感谢各位小伙伴今天晚上的聆听,我更多是分享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经验,不知道是否正确。
吕:这周日下午,我花270多块钱听一场培训,培训内容讲的是甲乙双方如何撕逼,在撕逼当中如何建立各自专业能力的一个过程。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提这个问题背后的假设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里面是有些矛盾,比如说要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满足政府部门的需求互相促进。其实现在正在探讨的是政府在购买我们的社会服务,某种程度上,政府就是甲方,我们就是乙方,由我们来提供他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产品,只不过刚好这些事情我们也正在做罢了。如果是购买的话,其实首先得确定关系,确认购买的是不是我擅长的事情,而且正好的是结合我正在做的、具备核心能力的。
但实际情况是,在和政府合作的时候,政府一贯表现得比较强势,所以我觉得如果是渡过过创业期的社会组织,我们需要有自己品牌化的项目和核心能力,不见得所有事情都必须追着政府屁股后面走,政府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于只满足他的需求。所以,我不建议我们社会组织纯粹作为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机构,而是我们本身要有核心推动的一些议题和专业能力。所以我个人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还是定义好你自己想的问题,以及你的能力所在,然后慢慢树立起专业化的形式。另外,我觉得提升你的专业化能力或者品牌的其他路径,可以尝试寻找政府之外的其他资源,比如和行业的其他组织多互动、多交流,这样才有可能提升你资源多元来源的通路及能力,才有可能在将来不单依赖政府或者接受政府的购买服务,而更多地和政府“谈条件”,甚至是相互促进。但同时,我们的社会组织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带动或者帮助我们本地区的政府尤其是政府里面开明的政府官员,提升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组织作用的一个责任。带动开明的政府人士,提升他们看待社会组织的能力,看到更多社会问题解决可能性的一些办法。我知道很多地方的一些伙伴,带着地区民政的领导出来看,出来学,也能推动一些地方的环境的发展。
总而言之,概况起来就是说:第一,提升你的能力;第二,别一贯地依赖政府;第三,促进政府向外看,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营造出和当地政府好的互动环境。
问题二:社区社会组织及草根社团如何寻找相关资源渠道?比如如何寻找相关企业、获得企业信任并对接上企业资源?
吕:我觉得首先需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找这些资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找这些资源?就我个人理解,社区或者这些草根社会组织,或者说草根社团,它们都有很强的社会资本,不见得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用资金来解决。其次,我们需要理清目的。政府、企业、个人、基金会看待事情的视角,或者说看待资助对象的视角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自己必须要先理清自己找这些资源的目的。有时候找这些资源,它是有助于我们推动事情的解决,但有时候它反而会让你变得更加忙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只有先确定目的是什么,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哪些资源,它们应该是什么;
第二点,我觉得现在找资源的机构太多了,我们还是需要具备自己的核心能力,刚才我已经强调了许多遍了。但是我还想强调一点: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和草根社团,最重要的资源应该在你的社区附近,这需要我们去探寻。比如说:当地是否有一些做的不错的企业有在社区里工作的需求,我们可以帮助它拓展社区的市场。包括当地政府,它是不是需要在社区开展一些工作,我们是否能成为政府在社区的好帮手。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小组织,没有规模化,我建议你先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寻找那些可以动用的资源,不单单是资金,如果它能变成一些资源置换、乃至是专业的人力投入,都是很好的事情。
问题三:吕老师,刚才你也谈到了社会组织的定位及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我们也感觉到了,但是目前对我们组织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匮乏,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吕:对人才的追求是一个公益行业普遍都面临的问题,或者说,这是所有想做事情的机构都面临的问题,甚至于企业也是一样。21世纪最大的资源是人才,这是普遍存在的现状或问题。其实这两年“双创”鼓励大家创业,所以但凡有点能耐、有点想法的人都自己去创业了,不愿意打工了,包括90后,这批“新新人类”的出现:为什么我要给你打工,我自己玩不就好了么?玩的也有快乐,也有价值,为什么要给你去打工呢,这是第一个背景。整个社会的就业市场及就业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临的挑战。当然好处也有,这些“新新人类”把公益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选择,无论他是长期的一个职业还是一个间隔年。
另外一方面来说,大家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有许多公益组织做了许多年,它的专业化却没有提升,它们给员工的薪酬、成就感及其他保障比较少,所以我们现在能吸引人,但吸引人才就有点力不从心。吸引人才的前提是你这个组织做的特别不错。
我这有几点分享:
第一,我觉得社会组织或者说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不会领导人,这些负责人具备很强的使命感,都匆匆忙忙的赶路、拓展资源,老是在机构外面,在机构办公室的时间比较少,真正花在员工身上的时间——无论是培养他还是陪伴他——其实都不够。这些负责人总是希望人来了就能“作战”,就能产生价值,但是忽视了对他们的陪伴和成长。因为毕竟在公益组织里,我们获得不了太多的薪酬,那从机构负责人角度来说,陪伴一个人的成长,让他在机构里有空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点其实我常在公益机构里,看见一些负责人经常出席各种会议,而他们的员工却没有机会出来露面。所以我觉得大家都需要去重视培养机制。
第二点,我认为在互联网思维下,降低组织人力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社群,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方向,去吸引那些专业志愿者来解决问题。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大的公益组织的梦想还是免费午餐,都是有很多专业志愿者在作为他们的人才来补充到机构里。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社会组织的功能就是组织社会,需要动用各类社会资源。但是它的资金却是有限的,聘请不起那么多专业人才。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也没有必要把一个团队做的那么大,你要做组织而不是做机构,所谓组织你可以做网络形式、志愿者形式,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全职形式,既要管理它又要服务它。对于一些非核心功能的,我们甚至可以外包,也通过志愿者网络去实现它。这是在考验我们的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以及一个好的服务体系和智力架构,来吸引专业人士解决问题。
吕:我不知道这位伙伴提到的志愿服务组织的概念,你是注册还是未注册。如果已经注册,那可能是民办非企业或者是社会团体,如果没有注册,可能更像是一个志愿者网络。其实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组织,现在中国法定的社会组织注册有三类: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当然现在在社区中也有叫备案组织的,或者在各个地方也存在原来10多年前流行的BBS,现在的微信群,一些社会精英搞的志愿者网络。其实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如果你提倡志愿服务,我理解的志愿服务组织,首要满足的是志愿者本身,他想做什么事情。所以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他会发现他什么活动都做,因为志愿者的需求是多样的,他和成型的社会组织不一样,成熟的社会组织需要满足特定的需求,他是为别人在做服务。
如果要做区分,我觉得社会组织的有他明确的服务对象,比如他界定的老人、儿童,他的服务对象比较明确。而志愿服务组织他认为他首要考虑志愿者本身,他要创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去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样是一个重要的区分,他是满足自己从事公益活动的一种需要。与成型的社会组织,他有这么一个区分。做的好的扶贫的志愿服务组织,我还真的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做的好的成型的社会组织,比如扶贫基金会等,我觉得做的都不错,外国的话,诸如美国和平队,这个不太像志愿服务的扶贫组织,而是做志愿者的全球网络,做的不错。
end
社会创业家联盟
益+学院
本文转载自: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
(微信号:SID6288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