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志结业为何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共鸣?(下)
Fashionsnap.com
紧接头条的内容,本篇将继续与以下 12 位不同领域的业内人士讨论日本杂志质量的变化、如何看待 MEDIUM 破产、杂志销量的重要性、日本杂志对自身工作的影响,以及个人认为杂志这个工业最大的挑战和问题。
据你观察,近年日本杂志的质量是否有变化?有哪些优劣之处?
Jeffery Zhang : 我第一次接触是因为香港媒体《东 Touch》和《milk》里面有大量转载日本杂志的内容,至今我还一直有购入不同的日本杂志。就我看过的杂志来看,我觉得它们本土的内容变少了,内容上变得相对更国际化。优势是跟上了全球化的列车,不足之处就是缺少了日本杂志在一直以来的国外文化转变成本地文化的灵魂,某程度上变得跟西方杂志内容类似,但可能视觉设计和传播力上还不及西方杂志。
Tea Watanabe :我觉得日本杂志的质量由于教育文化的影响,整体来说依旧维持高水准的表现。能够在市场上存活杂志里头,最大的优势在于这里有太多的教育培养出许多中规中矩的人才,只要有创意的领头羊指挥,所带出来的规格总让每本杂志都有其收藏价值。
不足之处的话,可能会是无法面对当今社会的「分众市场」与「速食文化」。但对媒体传递,在内容上要同时追求「深」与追求「广」往往是天差地远,难以并进。要不你就像是《Smart》专心服务年轻朋友,每期附录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超高的赠品小物;或是《POPEYE》背后早已「勾结」好所有买单的品牌,制作出让读者、编辑、广告主……都皆大欢喜的刊物。
《POPEYE》 2020 年4 月刊
Avenue & Son
Kidsosoul : 近年来我买的日本杂志已经不多了,因为球鞋特刊最近出的不是特别多,而 2010 年到 2012 年有好几本球鞋特刊都做得很不错。拿自己手里有的书来看,我觉得 2015 年出的《New Balance Book》就不如之前的几本 New Balance 特辑。然后也买了《OUT OF STOCK》,噱头比较足,但仔细一看,其实还是比较无聊的。总体来看,我觉得日刊的优势就在于挖掘和整理总结,他们有时候就像在做考古那样,感觉他们做的不是杂志,是资料库。不足的地方就是有点死板,就是他们都是按照一个流程走好几年,没什么变化。
今年 2nd 与 New Balance 联手打造的《New Balance Bookf》
2nd
Cocu : 从我开始关注日本杂志这十余年,我个人觉得在我感兴趣的范畴内的日本杂志质量一直都非常高,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所谓进步或者退步的发展时期或「变化曲线」。不过其实编辑团队都会在制作编纂中不断总结经验来进行很多调整,我觉得在长期的认真工作中必定是逐步提高了日本杂志的整体质量。能够不断思考进取,改善不足永远是任何行业的重要优势之一。
Xiaopeng : 我觉得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是日本杂志最好的时期,那时候看日本主流杂志会觉得类型非常丰富,市场非常多样化,觉得他们总是能以很低的成本做出精致又有话题性的内容,成本控制很厉害,另外就是能看到人脉资源的重要性。
这几年已经不太看日本杂志了。没什么变化,当季的消费导向资讯太多了,我不再需要通过印刷品去获得这些资讯。
《Ollie》2 月刊
Ollie
如何看待这次 MEDIUM 破产结业的事件?
Tea Watanabe : 其实创办人谷合贡于 1988 年年纪轻轻就能创立《Ollie》,至今 30 个年头,2013 年时 MEDIUM 的营业额,杂志销售高达八亿五千万日币,实力绝对是有。同时他能够懂得用滑板招数来命名杂志名称,街头的《Ollie》便是取自滑板招式「豚跳」,后来《Grind》则是「辗磨」(轮架的一部分与障碍物摩擦),尔后还有展现「女力街头」的《PERK》以及生活风格杂志《nice thing’s》进攻文青市场,如此创意的表现也凸显出这家公司满满的创意与活力,任谁都无法料到这间公司会一夕之间倒闭。
当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Ollie》和《Grind》的关键人物千叶琢也,他在杂志迈向 30 周年的 2018 年初做完了《Grind》 Virgil Abloh 封面的一期之后,就率众离职另起炉灶创立了新杂志《Silver》。
当然这次的 MEDIUM 倒闭事件,日本网民有人谩骂前员工自立门户还挖角实在忘恩负义,也有人说可见这老板没有能力留住好人才。我只想说他人的家务事我想外人永远看不清,有时候并非时代的洪流淹没你我,懂得珍惜好人才,有共识再共事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便没有后浪涌起,身为前浪的你我自身化为死水,死在沙滩上也只是迟早的事。
MEDIUM 旗下生活杂志《nice thing‘s》
nice thing's
Cocu : MEDIUM 的结业确实挺惋惜。因为在我个人情感来说还是最喜欢有「实物感」的纸媒杂志,而且 MEDIUM 旗下的《Cycle Headz》也是我最喜欢的日本机车杂志,因为我觉得这是把机车与服饰文化结合的最好的一本杂志。
MEDIUM 旗下的机车杂志《Cycle Headz》
Cycle Headz
England Summer : 每一个出版社结业都有惋惜的感觉。不知道他们破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只能说新世代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和上一个世代很不一样,没有办法做好线上策略的出版社,可能也会遇到很多瓶颈甚至是危机。
千叶琢也主持的最后一期《GRIND》
GRIND
Hero : 继《Free&Easy》休刊之后,最遗憾的就 MEDIUM 破产这个消息,对我来说《GRIND》是造型教科书,《Oliie》是街头传承者,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公司接盘 MEDIUM 。
离开 MEDIUM 后,千叶琢也创办了《Silver》
Silver
一本杂志的销量对你来说重要吗?
Xiaopeng : 重要,但不是判断杂志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
Fiona & Kos : 作为读者来说的话,自己喜欢看的杂志销量有多少一点都不在意,当然希望它卖的好一些,生存的久一些。
Kidsosoul : 我觉得还是重要的。如果说内容是一个主观评价这本杂志做得好不好的标准,那销量就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条件。销量还是可以反映一些问题的,你不能只是「自嗨」,完全脱离实际地去做东西。
England Summer : 非常重要。没有销量就是没有人喜欢买。没有读者群(受众)就没有客户埋单,没有人埋单就没有成本去做产生有质量的内容,是一个恶性循环。
Hero : 对我来说内容是否吸引我更重要,与销量无关。
千叶琢也
Fashionsnap.com
日本杂志对你目前从事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Jeffery : 它们改变了我的审美和未来的职业走向,目前工作上基本是 50% 创意资料参考的来源。
Hypebeast
五郎 :打从 2001 年加入媒体工作开始,前辈们也会建议我多看日本杂志寻找专题灵感。基本上所有跟潮流文化有关的日本杂志都要追看,单是看杂志就已经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有时候甚至会「抄袭」他们的专栏主题,重新制作一编比较适合香港读者口味的故事,举例好像「利用一件外套配搭出整个礼拜不同造型」又或者「以有限金钱也搭配出最流行造型」的文章,其实都是参考日本杂志的专栏主题出发。
另外在我心目中,日本杂志对于产品的推广手法亦是最专业最成功的,例如 2001 年 10 月号的《RELAX》,想不到因为 BAPE 与 PEPSI 的联名系列,能够以一整期杂志内容完整报导整个企划的来龙去脉;为了推介最新的 Nike Air Max,又或者最新的 Levi's 牛仔裤,不但会搜寻日本每个角落,抽丝剥茧地由系列的首件作品从头为读者详细解读一次,而且当中更加会加插不同的专家访问,以及邀请明星名人作亲身示范,令读者们对于该件产品印象特别深刻,掀起大众讨论之余更产生浓厚的购买意欲。
现在 432Hz 店内最高人气的几个品牌都是来自日本,而且大部分在香港地区都是独家发售。每当需要进行造型拍摄的时候,我仍会找些日本杂志出来翻一翻寻找灵感。
2001 年 10 月号的《RELAX》全本介绍BAPE 与 PEPSI 的联名系列
Relax
Cocu : 日本杂志对我目前工作的影响或者帮助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概括的,对眼界、审美、思考方法其实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之前做过快 10 年的杂志设计工作,现在的职业是刺青师,看起来与杂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其实很多东西是融会贯通的,尤其是在从事与流行文化相关或者任何形式的设计工作我觉得基本上都能从日本杂志中汲取到很多营养。
Tony : 《Ollie》帮助我了解到不少日本的街头文化,而从事日本买手店行业就是因为看了日本杂志。
Hypebeast
Tom : 早年间影响很大,不过近 5 年来感觉已经没那么厉害了。因为我们的潮流媒体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而且中国媒体一直都有在报道外国潮流资讯,所以我也不用去看别的国外媒体就能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其实一直都在说,国内媒体是更需要推广国内的一些潮流信息而不是一直Copy & Paste 一些信息,这样我们才能出现像 2000 年的日本这样的黄金时代。
Hero : 很多人说杂志不算书,是用来消磨时间的,但对我来说日本的杂志大部分都是教科书。像 Levi's 这样的品牌都要来日本找自己品牌的历史,那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追根溯源、设计还是造型,都有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Lightning》推出的 VINTAGE DENIM 特刊
Lightning
England : 看日本杂志学了很多「讲故事」的方法,讲故事的能力对一个从事传播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日本杂志某程度上是我的恩师。例如写一个品牌故事的套路(思路),做一个专题的基本组成元素等等,都是从日本杂志学的。还有的是看一个故事宏观的态度,通常我想一个故事或专题都会想想这个是来自什么文化,对什么文化有影响,而非单单讲一个事件的故事。
第二是对细节的执着也是我觉得很值得学习的精神,细节往往就是赢人一步的地方,这一点一直对我的工作影响很大。另外还有美感教育,看着日本杂志的平面设计和拍摄长大,在我以前做媒体的时候也经常拿日本杂志来模仿和参考,也有点耳濡目染。
《Silver》拍摄的造型片
nice thing's
从所从事的行业出发,你认为杂志这个工业最大的挑战和问题在哪里?
Cocu : 我认为杂志工业最大的挑战和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归到最根本的一点:如何做出一本好看的杂志。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容易才能做好的事也是根基。如果连这件事都没有做到或者没有以这个目标去做,那所谓的整个「杂志工业」和体系就很可笑了。
Tom : 全世界都在变化,改变大多都是因为网络。对这一代的人来说为什么不直接打开网络,还去翻页慢慢找想看的东西呢?电脑或智能电话都知道我想看什么,自动给信息我。
以前我们都会因为某些独特的观点角度而翻阅杂志,也期待着下期他们会说些什么,这是因为杂志团队会给到读者一些新鲜感。但现在因为网络发达了,到头来好像是读者在逼着杂志写一些不是杂志行业的人想告诉你的内容。
回到国内,我觉得应该有给到行内人写故事的平台。在日本,没经验是不能称之为潮流编辑的,或者说没怎么容易有这么大权利去做一个专题、文章。国内给我的感觉是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好像是潮流的婴儿班。
England Summers : 日本杂志类型十分多样化,有很多针对不同年龄和类型社群的杂志,虽然个别消费群可能比较小,但感觉还是有一批忠实读书。但现在大家都能以很低的价钱甚至免费,在线上看到喜欢的杂志。有些 App 付月费就能无限阅读他们目录上面的杂志,这样其实慢慢都会变成线上杂志,不需要印刷那么多实体杂志。
另外的问题,就和全世界的杂志一样,变得比较商业化了。多了很多商业合作的内容,编辑自主权少了,难免会影响质量。日本杂志现时为了生存大部分内容都是客户埋单的内容,完全变了一本 Catalog。客户部变了编辑部,编辑只是傀儡。我试过有一些非商业的故事想要和杂志合作,那个总编辑还没听完我要说的是什么,就已经说「没有稿费不能做」。给我感觉是缺乏人才,且有很多态度永远比水平高的编辑。这对我们要做沟通的人来说是很大挑战。
Xiaopeng : 现实是,除了业内人士还在购买一些相对新的,小批量制作的杂志,几乎没人会买杂志和阅读杂志了,这是最大的挑战。
tryout.co.jp
就在截稿前传来消息,Tryout 正式收购了 Medium 的出版业务,旗下《Ollie》、《GRIND》、《PERK》三本杂志将交予到新公司进行编辑制作及出版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