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关孩子教育,我想写一篇反鸡汤的文章

2017-12-06 xv 许都之花


有关教育,近年来各种流派、新潮观念风起云涌,我也来说说我个人的几点想法。

有关教育理念、公立还是私立、要不要学奥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孩子该学什么。



有关快乐教育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正在苏州市调研,白天去了苏州工业园考察机器换人的进展,也和六家企业进行了座谈。有些事情,虽然一直知道,但是亲眼看到还是内心颇感唏嘘。

调研看到的场景稍后再说,先讲一下,下午问企业的一个小问题:“你们觉得,目前招来的大学毕业生,有哪些职业素质你们比较看重,或者觉得目前仍有所欠缺?”

企业回答:“现在的学生很多抗压能力太差,逆商不够,一点小挫折就受不了。目前我们开始招‘宽松一代’了,就是九几年出生的,从小快乐教育长大的一代了,预计未来逆商更差。”






那我们能怎么做?告诉孩子先苦后甜,逼孩子小时候学习,以便长大感受到自豪的快乐?

其实不是的。我们总是太低估孩子自身成长的力量。

每个孩子身体里,与生俱来都带有对自己的自豪。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看见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样保护起来,让它发芽。相信他自身的力量。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相信,他也会学着相信自己,进而期许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以孩子的成长和优秀作为目标,那是肯定可以批评和管教的,但这种批评和管教不等于压抑和压制。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你带着挑剔和嫌弃管教,内心的话语是:“这孩子怎么这么烦人?”“这孩子故意给我添乱。”“这孩子天生脾气太差,得管。”

而如果带着相信和期许管教,内心的话语是:“不行,你完全能比这做得更好。”“你只是偶尔这样,我相信你能更好。”“你这么棒,再做到这点,你就更棒了。”

父母所有的内心态度,孩子都是能感受到的。他们会按照父母心中的潜台词生长。



实际上,孩子最恋恋不忘的成长的引路人,不是那个对他撒手不管的人,而是那个发自内心认可他的人。完全撒手不管的状态,孩子感受不到自己被信任;永远说“你喜欢就好”,潜台词就是“我也不期望你能做好”。然而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被期许,期待他人认可自己的天赋,期待看到自己的进步,期待在挫折与困境中有人能锲而不舍地说“别放弃,你可以的,你就差一点点了”。

一旦孩子感受过被人信任和自我进步的喜悦,那么他将不会把努力当作快乐的敌人,因为他能感受自己的内在生命在生长。那是他未来抵抗困境、破茧成蝶的唯一力量,也是最长久的快乐源泉。


这是我想说的反鸡汤第一条:放手不管不等于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需要能让孩子找到不断超越自己的路。








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

说到人工智能时代,既然说起数学学习不能丢,那其他还有什么学习是重要的?

说到这里,就再说回今天的调研。我们到了一家电子零配件加工厂车间参观。他们自前年开始机器换人,买一台日本生产的设备25万,使用十年,可以替3-4个工人工作,每个工人每年成本8万。即使算上维护费用,不到两年也已经回本。自动运行的机械臂不知疲倦地工作,效率提升了,良品率也大大提升。

据工厂副总讲,他们这两年已经减少了三四千人雇佣,预测再过5年,现在的2/3人员应该都不需要了,智能管理系统让他们连管理岗都可以缩减。


在和另外两家更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座谈的过程中,他们也表示确实有机器取代工人,但是有很多其他岗位并不会缩减。原因是:目前AI确实能替换不少简单重复性工作,但除非一个人的工作只有这种简单重复性的部分,才会被裁掉,否则对于多数复合型职位,只是他平时工作里的体力活被替换了,他可以专心去做更复杂的工作。系统越高级,很多工作越复杂。

企业谈到,未来几年研发设计岗位会大量扩张。当我们问到有关创新与研发的部分,一家企业讲:实际上创新研发更多是积累,是要在企业中熟悉整个技术过程和研发过程,靠经验积累,逐渐浸润技术开发的文化,最终推陈出新,不是靠灵机一动的拍脑袋。

这是工程研发非常典型的传承过程,现在在科研中也越来越多遵循这种浸润与传承。这和我们很多时候在生活中提到创造力的过程并不一致,有的时候当人说起创造力,往往想到的是“突发奇想的能力”,还会觉得知识学多了人会受束缚,不要学比较好。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一个人学了知识之后缺乏创造力,那不是知识的错,只是这个人没学好。

真正的创造力是在丰富知识基础上的灵活思维,肚子里没货,创意也只是胡思乱想。创造力是知识峰顶的一抹白雪,晶亮靠白雪,高度靠山峰。





简而言之,我今天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学习重要,未来学习更重要。

我每每看到“孩子不需要好好学习”之类的鸡汤言论,都觉得误人子弟。“学习好可能反而不幸福”,是这样吗?我认识的学业顶尖的人,现在家庭事业生活多半都挺幸福。

我心中的快乐教育,不是“我不管你,你快乐就好”,而是能用快乐的方式学习,让学习和不断超越自己成为生 48 27939 48 13527 0 0 7870 0 0:00:03 0:00:01 0:00:02 7869中最大的快乐。有自我超越的心愿,自律都不是问题。

我头脑中的理想父母,是不打不骂、鼓励孩子的温暖父母,但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和期待。没有要求和期待,孩子感受不到自我的力量。

父母在孩子人生最初的岁月里,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之路,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知识,熟悉这个世界的符号。要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理解,在每一个小的结点都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孩子渐渐为自我感到骄傲,为接纳新知识而感到跃跃欲试。到这个时候,走入学习之门,只会是一场令人兴奋的探险远征。


说到底,人类文明在向未来远征。文明顶点从来不等所有人跟上,只是自顾自突破。谁能跟得上着远征的速度,谁就能在下一个时代分享航海的收获。

更详细的内容不多说了,最近会找时间在童行的群里分享。童行要做的就是面向未来时代的航船,我们希望带上每一个孩子。


文:郝景芳,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