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纽大校友与你分享本科申请及就读经历 | 2018届朱华&张驷庆

上海纽约大学招办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 2022-11-08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招办早前推出了“上纽大,线上见——与校友面对面”在线活动,邀请了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三大学科领域——文理学、商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分享本科就读体验,以及目前就业深造方面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们整理出“与校友面对面”活动的文字实录,希望能让更多对上海纽约大学感兴趣的同学和家长,通过每位校友的独特经历与视角,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所学校。


第二期活动邀请到了2018届毕业生朱华和张驷庆。朱华本科就读于金融学专业,目前在摩根大通上海办公室投行部担任研究分析师,并拿到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项目的录取通知书。


张驷庆本科就读于数学专业,现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项目。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名在内的多项榜单,都将该校数学博士项目列为数学领域的前20名。“几何”这一数学子学科,更是在各项榜单里位列前五,这也是张驷庆目前的研究方向。


 

张驷庆

2018届


毕业中学: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本科专业:

主修数学  辅修哲学


毕业去向: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数学博士项目


 

朱华

 2018


毕业中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本科专业:

主修金融学  辅修数学


毕业去向:

摩根大通上海办公室

研究分析师


与招办对谈


招办:上海纽约大学刚入学时不分专业,同学们最晚可在大二结束前确定专业。首先,想请两位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是怎么逐步确定专业的?


朱华:我其实是2013年作为首届本科生入学的,后来因为个人原因休学一年,所以是跟此后一届的同学们一起毕业的。在作为首届学生入校的时候,上海纽约大学的专业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在选专业时,我的考虑是要选一个可以背靠美国纽约大学强势学科领域的专业。我知道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在全美乃至全球都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在大一的时候,我先修读了商科的几门基础先修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这一学科领域确实符合我的学业兴趣。


我也跟其他同学以及高中时期认识的学长学姐聊了聊,了解到在商学领域里,金融学的实用性相对广泛,以后的出路选择可能也稍多一些,所以在大二下学期确定了这一专业。


学校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了学业咨询顾问,我们可以跟他们就专业情况、未来发展、选专业、改专业等各方面进行了解沟通。因为我很确定自己的兴趣,所以没有在不同专业中尝试或者切换。但之后选择辅修专业时,我和我的学业顾问进行了咨询,并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发现自己很适合数学,所以从大三开始辅修了数学专业。


朱华(右一)与同学在毕业典礼期间



招办:所以,朱华其实算是比较早就明确了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未来规划。那么对于一些高中同学来说,他们可能对于专业选择还比较迷茫。作为过来人,两位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朱华:虽然我比较早地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但如果要给大家建议,或者说,我可以回到四年前,给当时的自己分享经验的话,我希望可以在大一的时候尝试其他专业的课程。


虽然我现在依然对金融学很感兴趣,但到了大四的时候,我发现我对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方面都非常感兴趣。这些专业也涉及现在很多工作中所需的常用技能。所以,我建议大家尽早多尝试一些专业课程,不要提前给自己设限。哪怕一开始你以为它不是你的兴趣点,但只有上了一两门课之后,你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专业,也许会发现自己其实更擅长或更喜欢这个专业。


张驷庆:我觉得上海纽约大学一开始不用选专业这一点非常好。我在高三的时候,其实最感兴趣的方向是逻辑。逻辑是一个“骑墙”的学科,一半是数学,一半是哲学。所以刚进大学时,我不确定自己要学什么,我可以学数学,也可以学综合人文专业。


于是,我和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都有很多的接触和互动。例如,在大一暑假,我跟着数学教授Pierluigi Contucci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投票系统组合数学的研究;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哲学教授Brad Weslake开设的哲学研讨班,探讨研究数学哲学,以及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索尔·阿伦·克里普克的著作《命名与必然性》。一学年下来,我确定自己是想学数学的,所以在大二一开始就确定了专业。因为上海纽约大学就专业选择赋予的灵活度,我才能对这两个方向做了探索、比较,选定更心仪的专业。


张驷庆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做报告



招办:驷庆现在在攻读数学博士项目,为什么会选择本科毕业后直博?


张驷庆:在选择了数学专业之后,我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读博。在大二暑假的时候,我跟着物理学教授Tim Byrnes做了和量子计算机相关的暑期研究,发现自己对于做科研很感兴趣。


更重要的是,到了大三海外学习的时候,我前往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学习,修读了很多研究生级别的课程。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多教授,经常向他们请教数学学习以及未来规划方面的问题,他们很乐于与我分享见解。我非常喜欢这些教授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也很喜欢柯朗数学研究所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就确定了要读博这条路。


招办: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都要进行一到两个学期的海外学习。当初是怎么选择海外学习目的地的?


张驷庆:我当时就是冲着柯朗数学研究所去的。这里的很多教授都是已被载入数学史的大牛教授,上他们的课真的很有收获。我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实一共在这里学习了三个学期。


大三暑假,因为参加了柯朗数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活动,活动要求第三个学期必须留在这里做研究报告,所以我又争取申请了多一学期的海外学习。


朱华:我的大三两个学期都选择了纽约大学。作为金融学的学生,斯特恩商学院有着丰富的专业课程以及知名教授,对学业上会有很大帮助。纽约大学更是有海量课程供我们选择。在这一年里,我一共上了10门课,除了商学课程,我还修读了数学、天体物理课程,甚至还学习了法语课。


朱华(左二)在纽约海外学习期间与室友们一起



招办:朱华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你在本科期间都做了哪些实习?这些实习经历对你之后的就业有什么样的帮助?


朱华:我在本科期间一共做了5份实习,其中有两份实习是同时进行的。我属于那种闲不住的人,兴趣点又比较广泛,所以在快消、商业银行、咨询等不同领域都实习过。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同行业的知识,碰到不同的工作内容都可以快速理解并解决问题,对之后找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招办:要兼顾学习和实习,压力是否会很大?


朱华:对我来说,我的本科四年比高三备战高考时还要忙碌。从学业方面来说,我觉得高三的同学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上海纽约大学的学业压力和强度还是很大的,作业任务的难度也大,形式也多,除了要写论文,还有小组讨论、演讲展示、课堂发言等等,还是很有挑战的。


此外,学校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参与校园和校外活动的机会,并鼓励同学们去创建、发起新的项目,或是举办之前从未有过的活动。这些校内外活动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来进行。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多探索不同领域的专业以及活动,但尽快地确定自己的兴趣点,锁定某一学科领域,在这一方面精深,或者专注做好某个社团或某一类活动,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招办:两位当初是怎么了解到上海纽约大学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刚刚建校不久的学校?


朱华:对于传统大学的生活,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觉得和我的高中生活没有太大差别,我希望能追寻一种改变。


2011年,我在报纸上读到了要成立上海纽约大学的新闻,就开始关注它的消息。2012年,上海纽约大学来我所在的高中举办了宣讲会,我有机会和校长以及教务长面对面沟通。我觉得学校的教育理念非常吸引我,也和我向往的大学生活很契合。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置身在上海,又能接受国际化教育。


张驷庆:这一点我和朱华特别像,我高三的时候也很想要寻求改变,不想走一条常规的大学之路。父亲的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上海纽约大学独特的培养理念,当时听了就很向往、很心动。参加了校园日活动,感受到上海纽约大学的校园氛围之后,就非常确定要来这所学校。老师和家人也都很支持我的决定。


张驷庆面向上海纽约大学师生分享研究海报



招办:说到校园日活动,两位当时是应该准备的?能否和可能要受邀参加校园日活动的同学分享一下?


张驷庆:针对校园日活动的面试,其实我不建议做太多的准备。你可以练一练口语,让自己的英语表达再流畅一些,但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呈现真实的自己。


校园日活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做了一些伪装,那么即便被学校选出来,可能最终也会发现不太适合。


朱华:我也觉得是要表达真实的、自我的想法,这很重要。在面对面沟通时,假装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其实是很容易被看出来的。


在参加校园日活动之前,可以梳理一下过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经历,把自己做过的事、上过的课、参与过的活动、兴趣爱好、未来志向规划等都在脑海里过一遍,据此提炼出自己对不同问题的思考,沉淀自己的想法。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想清楚,在校园日活动当中才能表现得更加自如。


招办:回想当初刚入校时,一下子进入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是如何适应的?


朱华:其实我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英语外教课,有很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英语比较好,进入上海纽约大学之后应该没有太大压力。


事实证明,我确实可以用英语进行正常的日常沟通。但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特别是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需要上文科的通识核心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在学术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写作方面,一开始觉得很有难度。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花时间、花精力多读,多去适应和积累,慢慢攻克阅读英文学术经典的难关。等到了大三、大四再上一些阅读量很大的课时,我发现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提升了很多。


招办: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未来要进入一个全英文学习环境的话,现在要做哪些准备?


朱华:从现在申请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英语口语是第一位的。但练习口语的目标不是练成像英语母语那样的发音以及流利度,更重要的是,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信地与对方交流就可以了。


语言最终都只是一个工具,你要运用它去工作、去学习,用它去实现沟通目的。


张驷庆:我也这么认为。大家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口音标准,其实只要自己说得舒服就好了。具体到如何提前适应全英文环境,我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就是一直在看美剧。


记得当时很喜欢看《纸牌屋》,但字幕组很难及时更新,所以只能看没中文字幕的剧,就这样一点点地提高了听力。口语的话,我一开始确实不太好,但你只要“豁出去”,大胆地说,说着说着就行了。


我们那一届正式开学之前,安排了两周迎新活动。这两周完全不上课,就是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互相交流了解。这两周让我很快地适应了全英文听说环境,到了开学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很大的听说障碍了。


至于阅读方面,正如朱华同学所说,一开始的文科通识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术阅读的机会。当时我们要读康德《道德形上学基础》以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两部著作里的选篇,我花了很长时间来读懂文章的思想内容,虽然那个时候觉得很痛苦,但回想起来真是受益匪浅。一旦啃过最硬的骨头,后面再读什么材料都不会觉得难了。


毕业典礼期间,张驷庆与数学教授许惟钧合影留念



招办: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上海纽约大学,你觉得你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朱华:可能是非常微妙且难以描述的不同。在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深入交流,这里的多元化程度和多样的视野、想法,让我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从别人的经历和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我更具有同理心和包容心。


见识过不同的人,去过不同的地方,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客观。通过这四年的学习积累,我在工作过程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更加好,这样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


朱华与朋友们在玻利维亚旅行



张驷庆:如果我没有来上海纽约大学,我可能难以申请到现在的博士项目。在上海纽约大学,同学们享有的人均资源非常好,从小班化教学到1比6的师生比,都让我们的学习成效更好,和教授也有更紧密的互动。我们可以跟着教授做科研,获得他们悉心的指导帮助,很早就开始积累研究经历。


还有一重优势就是,申请博士项目很看重教授的推荐信,你能拿到的教授推荐信的质量和说服力,都对你申请博士起到很大的帮助。


朱华:我有一点想补充一下,虽然我工作了,但现在也申请了研究生项目,目前拿到了四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决定会去斯坦福大学。


在申请美国研究生项目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受到上海纽约大学作为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组成部分所给我带来的优势。这些院校会将上海纽约大学等同于纽约大学,因为我们的课程体系完全统一,学分互认,师资水平一致。


就推荐信方面,因为我们的教授都有海外工作及研究背景,他们的推荐信也会获得申请院校的高度认可。你在大三海外学习的那一年,正是规划是否要申请研究生、博士生项目的一年,你也可以和纽约大学的教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推荐信。因为上海纽约大学依托纽约大学全球体系和资源优势,对于同学们日后深造是非常有利的。




推 / 荐 / 阅 / 读




上海纽约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简章正式公布!



上海纽约大学2021年本科入学申请你问我答——文书写作



2021年本科招生宣传手册带你了解上纽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上海纽约大学本科招生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