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参赛:水仙已含苞待放(书信)

北欧模式Arwen 北欧模式 2022-03-28

请点击上方蓝色“北欧模式”关注本公众号!





本文为“我的北欧故事”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水仙已含苞待放


作者:达妈


亲爱的达:


今年这个春节你就要在丹麦度过了,想来,这也是全新的体验吧?

还记得2019年8月你坐上北欧航空来到童话的国度丹麦入读CBS吗?那时的你,眼里满是好奇和憧憬。


如你所愿,蒙上天眷顾:


初到哥本哈根,所遇人良善:房东那碗暖心的绿豆粥,烟火气十足的烧烤,香气扑鼻的牛肉饭,暖胃又暖心。


初入CBS,所组队强大:凡组队之课程都变得生动有趣,且GPA都令人笑逐颜开;队员也很稳定,以至于一旦组队,两年都是战友。


新入职场,所见所闻皆新鲜,工作内容多样又挑战,公司文化丰富且高雅,同事耐心又和善,餐食营养且均衡,通勤路途虽遥远倒也听了不少三国故事。


妈妈欣欣然听你言到----


班里30多个同学,只有你一个亚洲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迎新的时候彼此还比较拘谨,但是几周后,大家一起去美术馆参观、去shopping mall进行商业调研,就迅速熟络了起来。在和几位欧洲同学组队之后,你们共同承担起reading materials的重担,一起准备课堂展示和考试。虽然每节课各种paper、proposal铺天盖地,但学习节奏有条不紊,一篇篇英文review读下来,你能感觉到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飞速进步着。

更难得的体验是:你也从来没想过在留学的第一学期就要和来自全世界的同学竞争上岗。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让这段找工作的过程异常艰难。有时候不单单是考验个人能力,更多的还是在考量学生的勇气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积极主动性。


幸运的是你也顺利进入了实习工作的阶段。


一年后,妈妈静静地听你讲道:


从三月中旬开始,因为疫情的原因,丹麦大部分学校和公司都进入了隔离期,大家居家上课、办公。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都是人生第一回。头几个星期的感觉是既紧张又兴奋,仿佛卷入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一样倍感郑重。独自在海外,特殊时期分外需要温暖,和家人、同事、同学之间的问候远胜过正常时期。

因为缺少与外界的现实联系,学校方面的online class、group discussion、mentor program meeting,工作上的daily morning meeting、weekly 1-1 meeting、webinar……各种大大小小的电话与视频会议成了连接你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也使得你在那段困难时期能保持稳定的社交,不至于陷入孤立封闭的心理状态。

工作和学习都要继续,铺天盖地而来的morning call、online class,使你逐渐在各个会议软件之间切换得游刃有余,听到“嘟嘟嘟”的电话提示音也不会再立刻汗毛直立,淡定从容了不少。

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很好,和manager打电话的时候,她也会提醒你要经常出门走走,绕着湖边跑跑步。每周五部门还会有Virtual Bar的活动,虽然大家不能见面,但可以在电子屏幕前举杯喝酒,聊一聊最近看过的电影和书,互相汇报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很暖心的一件事。


不过,妈妈最喜欢的还是你描述的这种场景-----


丹麦是个非常强调Hygge文化的国家,每每走在放学或是下班的路上,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浓浓的暖意。华灯闪烁着柔和的光芒,鸽子在房檐下打盹儿,教堂的钟声在街道上悠扬回荡,爸爸妈妈们推着婴儿车慢悠悠地散步。

亲爱的达,今天家里的水仙开了,清新淡雅。


三十年前,我爸爸对我说:水仙已含苞待放,等待女儿的归来。

三十年后,我对你说:水仙已含苞待放,等待女儿的归来。

 

妈妈

20210205



支持本文获奖,请点击右下方的“赞”!

一等奖有1000瑞典克朗奖金的哦~


大赛细则:

北欧模式牛年春节“我的北欧故事”征文大奖赛火热征稿中!


其他参赛稿件:

参赛:我很好,您别牵挂(随笔)

参赛:陈姨和秀姐(小说)

参赛:芬兰桑拿(散文)

参赛:挪威阿尔塔“调研报告”(游记)

参赛:漫笔闲潭(诗集)

参赛:西方不是天堂(散文)

参赛:瑞典,中国中产最后的净土?(杂文)

参赛:搬向北方(随笔)

参赛:徽北集(诗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