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中国美术史考察重点

2017-06-10 GSCNAA艺术研究院考研助手


明朝

(一)绘画:

1、明前期:

虽仍有少数画家承袭元代山水与墨竹的文人画风,但前期画坛主要以崇尚宋代院体画风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名手遍于宫廷和民间。

(1)宫廷绘画:

明代没有设立画院,但有宫廷画家。宫廷画家大多编入锦衣卫,授予武职,供奉于仁智殿、武英殿等处,归太监管理,地位较宋代远画家低下。(06P)明代宫廷绘画呈现了取法南宋院画兼师北宋名家的面貌,人们称之为“院体”。明初院画仍多延续着元代旧貌,宣德、成化至弘治年间,宫廷画家人数众多,成就最大,形成了颇为鲜明的“院体”风貌。

ⅰ.宫廷人物画题材主要有三类:一是帝后肖像与行乐图,如商喜《明宣宗行乐图》;二是歌颂皇帝文治武功,如已佚的《太祖起家战伐图》;三是借古喻今、颂扬君王礼贤下士和臣子的忠心耿耿,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和倪端的《聘庞图》。反映现实生活的有谢环的《杏园雅集图》。传统题材有刘俊的《刘海戏蟾图》、朱瞻基的《武侯高卧图》。

ⅱ.花鸟画创作代表了明代宫廷绘画的主要成就,既有统一之处又呈现出多种面貌。共同之处在于:继承宋代院体画传统而又有变化,多取其观察入微、描写精细,又能弃其萎靡柔媚之处,擅作大幅,构图饱满完整,动物饶有生意,常常把花鸟之于特定环境中,用工、写结合的手法使细丽的花鸟与粗放的木石互为映衬,在堂皇富丽中不失浑朴端严。

边景昭,字文进,擅长工笔重彩,更多承袭了宋代院体传统,代表作《双鹤图》。

孙隆(一名龙),专攻没骨法,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代表作有《花石游鹅图》。

林良,字以善,长于水墨写意,尤善画鹰,亦能工笔重彩。写意作品有《雄鹰八哥图》与《双鹰图》,工笔作品有《山茶白羽图》。

吕纪,字廷振,私淑边景昭,远学两宋院体,也能治林良、孙隆于一炉,工写结合,花鸟精丽、树石粗健,别具一格。工笔作品有《桂菊山禽图》、《狮头鹅图》,写意作品有《残荷鹰鹭图》。

ⅲ.山水有的效法马、夏,有的形成了明代院体山水格式,以丰郁、雄劲、繁茂取胜。重要画家有:李在,兼法两宋,有《阔渚晴峰图》;王谔,《江阁远眺图》;朱端,主要宗法郭熙,有《烟江晚眺图》。

(2)戴进、吴伟与浙派:

院体与浙派的杰出代表是戴进、吴伟(00P),二人都曾进入宫廷任职,山水画风主要渊源于南宋院体。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初为银工。山水以取法马、夏为主,上溯北宋李、郭,并及元人。尤善于在山水实境中安排略有情节的人物活动,粗看有气势,可“卧游”,细看又有情味,如《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人物画作品有早期的《达摩六代祖师像》。花鸟画有《蜀葵蛱蝶图》。追随戴进画风者极多,如夏芷、李在、朱端等人,论者以戴进籍贯,称之为“浙派”。

吴伟,字次翁,号小仙,山水远师马、夏,近则“源出于文进”,但“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也更概括整体。戴进画山石用斧劈,吴伟则横涂竖抹,似若随意。他的不少山水画,每有较大的人物,实为山水为衬景的人物山水画,如《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等。他也擅长人物,作白描《武陵春图》。其追随者有张路、蒋嵩、汪肇等,形成浙派的支派,被称为“江夏派”(01T,吴伟派别)

(3)文人画:

山水画家王绂、杜琼与刘珏,墨竹画家夏昶,墨梅画家陈录等。他们的意义在吴门派时期终于显现出来。

(4)其他:

王履,以《华山图》和在《重为华山图序》中主张“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而著名(02X. 05T),其画法虽渊源于马、夏,但并非浙派画家。

杜堇、周臣。

2、明中期:

自成化、弘治而后,随着院体、浙派的极盛而衰,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吴门派,取代了院体与浙派在画坛上的地位。

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其浓郁的以复古为更新的文化空气,以及日益勃兴的收藏鉴赏法书、名画的风尚,促成了远承元代文化传统的地方画派——吴门画派的崛起。相对自由的政治空气,繁荣富庶的经济生活,由此造成的文人荟萃的优良文化环境,以及文人中鉴赏成风的习尚,都为吴门画派的艺术创作准备了客观条件,而自明初即绵延于此地的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则为他们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昭示了道路。

吴门派虽崛起于明代中期,却是有明一代声势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人画派,一般认为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属于吴门画派的画家,大多是文徵明的子侄与学生,著名者有文彭、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陆师道等。此派主要成员大多诗、书、画三绝,崇尚高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旨趣,进而体现出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1)沈周与文徵明

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于山水、花鸟、人物兼能,而尤以山水见长,大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表现文人读书会客、宴集送别、优游泉林等生活场景;画法绍述元人之外,亦能追踪五代北宋,很少受南宋院体影响。在刻画物象方面不及北宋大家,在凭借诗书画三位一体以抒写情怀上比元人自觉。水墨及水墨淡着色作品更引人注意,且都有粗细两种面目。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山水画以粗笔为多,但早期主要承受家学并师承杜琼、刘珏,所作多小幅,精工缜密,40岁后始拓为大幅。晚年尤醉心吴镇,并上溯董、巨。其作品反映出来的审美趣味和笔墨意蕴,代表了明代文人画的美学追求。粗笔作品有《夜坐图》、《江村渔乐图》、《东庄图》册等,细笔作品有《庐山高图》(台故)(作者),此图是为他的诗文老师陈宽祝寿所作,开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沈周花鸟画以水墨写意见长,参酌苏轼、法常等人,为明清水墨写意花鸟画的繁荣开辟了门径,代表作有《写生册》、《枯树八哥图》等;木石代表作有《虞山三桧图》。

试比较赵孟頫所作《鹊华秋色图》和沈周《庐山高图》在主题、理念、风格和样式上的特点和异同。(04W)

文徵明,初名璧,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出身官宦之家。山水画以细笔为主要面目,宗法赵孟頫,旁参王蒙,与繁密中见工致文秀。抒情意味胜于沈周,气度格局却不如。细笔作品有《江南春图》、《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粗笔作品有《古木寒泉图》。

文徵明花鸟画多画竹兰,来自元人传统。亦擅人物,师承赵孟頫、李公麟并上溯晋唐,代表作有《湘君湘夫人图》。

(2)唐寅与仇英

他们分别代表了吴门画家中另外两种类型。他们不同于沈、文等人之处在于:一出身于下层社会;二均以画为业;三师承相近(李唐、刘松年——周臣——唐、仇)(03T);四均擅人物。

他们以画为业,兼善多能,代表了当时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一类型的风尚,体现了滥觞于此时而尤盛于清代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画的融合趋势。

唐寅,字子畏,另字伯虎,晚号六如居士。作品题材范围较广,山水、人物、花鸟、楼阁无所不工,既宗李唐、刘松年,又融合元四家,形成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笔墨意趣与气格的自家面目。作品尤能通过诗书画的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如《江南农事图》、《李端端图》、《西洲话旧图》等。人物有两种面貌,一为工笔,承继唐五代人的传统,如《王蜀宫妓图》;一为写意,如《秋风纨扇图》。山水出入宋元,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南游图》等。花鸟画喜用水墨随意点染,作品有《古槎鸲鹆图》。总之唐寅的艺术在文人画家的风流洒脱中不乏职业性的严谨缜密。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专画传统题材,临古功力深厚精湛。艺术概括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又不失于民间一脉相通的欣赏习惯,尤长于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闪现文人画的妍雅温润,在当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工笔人物画《秋原猎骑图》。《桃源仙境图》将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巧妙结合为一。小写意人物有《松溪高士图》、《蕉下弹琴图》等。

(3)其他吴门派名家

文嘉,字休承,号文水,作品有《石湖小景图》、《夏山高隐图》等。

文伯仁,字德承,号五峰山人,工画山水,学文徴明细笔一路,参以王蒙,作品有《溪山仙馆图》、《太湖图》。

钱谷,字叔宝,号罄室,代表作品有《竹亭对棋图》、《虎丘小景图》等。

陆治,字叔平,号包山子,其花鸟画开创文人画工笔花鸟新格,传世有《竹林长夏图》、《花卉册》等。

陆师道,字子传、号元洲,后更号五湖道人,代表作有《乔柯翠林图》等。

王谷祥,字禄之,号酉室,代表作有《桂石图》、《花卉卷》等。

谢时臣,字思忠,作品有《虎阜春晴图》、《江山胜揽图》等。

3、明后期:

(1)花鸟画

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山人,绘画出于文徴明门下,是吴门派著名画家。除擅长融合米友仁与高克恭为一的米氏山水外,尤长于写意花鸟,师法沈周与文徴明,写意花鸟造型精当,严于剪裁,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也时作草书题诗。作品有《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与陈淳同时或稍后的花鸟画家还有陆治、周天球、周之冕、孙克弘等人。周之冕,字服卿,号少谷,“勾花点叶体”,作品有《芙蓉鸭图》。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他的花鸟画,兼收吴门派与林良写意花鸟之长而不为所束,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他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代表作品有《杂花卷》和《墨葡萄图》。他所创立的水墨写意花鸟画风,对清代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有深远影响。

(2)人物画

ⅰ.南陈北崔(01M)与变形主义

晚明人物画大家在浙派与吴派之外,别树一帜,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反映了明末清初书画艺术共同追求的一股时代风尚。

崔子忠,字青蚓,一字道母,人物描绘精细,气息古朴,尤擅白描人物,代表作有《云中玉女图》、《伏生授经图》。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在从事卷轴画创作与版画创稿方面,卓有建树。入清以后,改号悔迟,卖画为生。人物早年师法蓝瑛,取法李公麟,并上溯晋唐,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图》、《杨慎簪画图》。与徽州版刻黄氏名手合作的版画成就异常突出,重要版画作品有《九歌图》(黄健中刻)、《水浒叶子》(黄君倩刻)、《博古叶子》(黄子立刻)(02T. 04T,作者)和《张深之正北西厢记插图》(项南洲刻)。其花鸟画兼擅工笔与写意,代表作品有《杂花册》、《莲石图》。

丁云鹏,字南羽,别号圣华居士,积极投身于民间版画与墨谱绘稿。人物画擅长道士人物及古代高人逸士,尤长于白描,早年用笔娟秀细劲,晚年略变粗劲苍厚,代表作有《漉酒图》、《玉川烹茶图》。

吴彬,字文中,号枝隐头陀,代表作有《达摩像图》、《山阴道上图》等。

ⅱ.曾鲸与波臣派

曾鲸,字波臣。当时江南民间肖像画家重色染,先以淡墨勾出五官轮廓,然后全用粉彩渲染。曾鲸创为墨骨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深入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其作品文质相兼。最擅长描绘文人学者的肖像,曾为诸如董其昌、陈继儒、项子京、葛一龙、王时敏、黄道周等画像。代表作品有《王时敏像》、《张卿子像》、《葛震甫像》等。

当时追随曾鲸者甚多,有谢彬、沈韶、徐易、张远、徐璋等人,在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肖像画派——波臣派(02M)

谢彬,字文侯,作品有《渔乐图》等。

4、明末:

明末吴门派与浙派产生不少流弊。不少画家仅仅着眼于师承形貌,既无师造化而来的胸中丘壑,也无包孕古人长处的识见与修养,所以大多偏重于笔墨形模的仿效。吴门派出现了以碎石积为大山的板结之风与空疏恣意的流弊,浙派也多有一味追求粗放简率的风气。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上海地区涌现了若干更重笔墨总体表现力与文化修养的文人山水画派,如以沈士充为代表的云间派、以赵左为标志的苏松派和以董其昌为标志的华亭派,其中尤以董其昌影响最大。三派相互交融,在观点、方法、主张、意趣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董其昌绘画理论的影响,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因为三派所在地区皆归松江府管辖,所以又被统称为松江派(05M)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其他地区性山水画派,浙江地区以蓝瑛为首的武林派,嘉兴地区以项元汴、项圣谟为代表的嘉兴派,以及同属文人画体系的“画中九友”等。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董其昌对文人山水画的重要贡献,在于他进一步提纯了绘画语言,即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不再仅仅作为营造图像的手段,而是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使笔墨的组合成为单独的审美客体,使笔墨的精妙与趣味成为画面的中心,由此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画面结构。

为了克服板结与粗简两种时弊,他主张绘画创作应从学习古人的作品入手,在熟练掌握古代大师笔墨与图式的基础上,进而以秩序化的图像程式的重新组合为媒介,以充满个性化的笔墨操作抒发出个人的情味,最终化古为我。鲜明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中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得势、笔墨中的虚实和“画欲暗不欲明”的生动性与含蓄性,也发展了墨法,推出了以前人母题作画,结合有关画史画论题记而发挥笔墨个性的表现方法。以王蒙《青卞隐居图》为母题的《青卞图》和自称仿黄公望的《江山秋霁图》是传世名作,设色《秋兴八景图册》一般也认为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取胜。

“南北宗论”,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建构了以南宗文人山水画为绘画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

松江派其他重要画家:

顾正谊,字仲方,《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尤长于水墨梅花,《云山卷》;

赵左,字文度,《仿大痴秋山无尽图》;

沈士充,字子居,《仿古山水图》。

5、绘画理论著述:

前期主要散见于文人文集和题跋之中,宋濂《画原》,力主绘画应“助名教而翼群伦”,对人物画教育作用尤为强调。王履《华山图序》,阐述了书法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传统和创新、“形”与“意”等关系发表了具有辩证因素的观点。

明代中期出现了较为完整的画论专著:王世贞《艺苑卮言》代表了以吴门派为中心的文人画家的艺术主张;何良俊《四友斋画论》推崇文人画,但对行家戾家的看法较为通达;李开先《中麓画品》是一部断代画品著作,品评方法自创,推崇浙派而贬低吴门画派。

晚明画论以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最有影响,书中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其“南北宗论”(00T)借用唐代禅宗分南、北两宗来解释在唐以来数百年的中国山水画史演变(05P),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身份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尚率真,轻功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轻丘壑,尊变化,黜刻画。虽然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其提倡的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篆刻:

明代书法呈现出集晋、唐、宋、元书法之大成的鼎盛局面。

1、明初书法:

尚未形成自己特色,草书楷书成就较大,书法家以由元入明的“三宋”及稍后“台阁体”主力“二沈”为代表。

(1)三宋

宋克,字仲温,擅楷、草,尤以章草擅名,代表作品有《草书急就章》;

宋广,自昌裔,专擅行、草,师法张旭、怀素,作品有《草书风入松轴》;

宋璲,字仲珩,精于篆、隶、真、草各体,尤擅小篆,作品有行草书《敬覆帖》。

(2)台阁体和二沈

台阁体讲求书法端严,整齐如一,姿态雍容婉媚,影响直至清中期。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作品成为台阁体书风的典型范例,《敬斋箴》;

沈粲,字民望,号简庵。

2、明中期书法:

“吴门派”书法成为当时书坛主流风格,他们回归帖学正途,宗法魏晋法帖,形成讲求畅神适意、追求形式美、注重书法个人情怀的新书风。

(1)吴门三家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作品有《唐宋四家文》,草书成就最高,有《草书唐诗》等,晚年有《李白歌风台卷》。

文徴明,尤以小楷最为人称道,晚年小楷精品《真赏斋铭并序》,行书《西苑诗册》。

王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代表作有《晋唐小楷册》、草书《李白古风诗卷》。

(2)陈献章与徐渭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白沙子,明代著名理学家,人称“白沙先生”,晚年自创用茅草束笔作字,时号“茅龙书”,代表作有《大头虾说》、《自书诗卷》等。

徐渭,擅长行、草,尤以狂草著名,代表作品有《草书杜诗轴》、行草书《七言律诗》等。

3、明晚期书法:

各种书法风貌竞相争艳,并立书坛。

(1)晚明四家

董其昌,尤以楷书见长,其用笔秀逸生涩,布局疏朗匀称,结体秀媚,时作欹侧之态。晚年楷书《储光羲五言诗》,行书《苏轼重九词》;

邢侗,字子愿,好来禽生,作品有《晚晴赋》;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行书《五言律诗轴》;

米万钟,字仲诏,号有石,作品有《草书轴》。

(2)倪元璐与黄道周

二人书风有相近之处,即都追求“气骨”的表现。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行书七绝诗轴》;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楷书《石斋逸诗》、行草《自书诗》。

4、篆刻:

明代中叶开始文人书画家广泛的参与到篆刻创作中来。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被公认为文人篆刻的先导、明清流派篆刻的奠基人。主张以六书为准则。他的印章以朱文印最有特色,篆刻首开用双刀法刻行书边款的风气。由于文彭等人的努力与倡导,篆刻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文彭一派也被称为“吴门派”。《琴罢倚松玩鹤》。

何震,字主臣,号雪渔,仿汉满白文印《谈笑间气吐霓虹》。边款创为单刀。作品有明末人编辑的《忍草堂印选》。

苏宣,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

明末以汪关、朱简二家更为突出。

5、书法篆刻论著:

陶宗仪,《书史会要》;丰坊,《书诀》;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何震,《续学古编》,偏重于文字学;徐上达《印法参同》,偏重于篆刻技巧。

(三)壁画、版画、年画:

1、壁画:

壁画数量、质量均大不如以前,寺庙壁画较墓室壁画发达。画法风格主要继承了唐宋传统。

北京西郊法海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主要题材是唐宋以来流行的《帝释梵天图》,既反映了宫廷画家对唐宋壁画传统的继承,也显示了宫廷画风的特点。

山西稷山青龙寺腰殿壁画,题材是元代以来流行的“水陆画”。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后殿壁画,水陆画题材。

山西新绛稷益庙正殿壁画,以歌颂传说中的大禹、后稷、伯益等英雄事迹为题。

山西汾阳圣母殿壁画,内容为道教题材,为传统沥粉堆金技法。

2、版画:

明初南北两京便成为版画中心,流行建安风格,一直延续到万历时期,以南京刊刻于万历九年的《王商玉玦记》插图颇有代表性。万历时安徽徽州地区版画异军突起。同时江苏苏州、浙江吴兴以及杭州等地也成为版画生产的中心之一。明代后期版画印刷几乎达到全国普及的程度,版画艺术呈现出相当繁盛的局面。

(1)徽派版画插图

明代中叶以后,版画得到了空前发展,至万历年间达到高峰(06T)。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的刻制即闻名于时,以黄(黄应麟等)、汪(汪忠信等)两个家族最为突出。黄键刻《目莲救母戏文》。徽派版画代表作有《养正图解》(丁云鹏绘图,黄氏刻,体现了徽派版画成熟时期的面貌)、《古烈女传》(丁云鹏绘,黄镐刻)、《人镜阳秋》(汪耕绘,黄应祖刻)等。

(2)各地版画插图

新安黄一彬《青楼韵语》、明末《隋炀帝艳史》等。

(3)画谱、墨谱、笺纸及其他

用版画的形式系统复制历代名家作品,较早者有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顾炳摹绘、刘光信刻《顾氏画谱》(01T)

墨谱是印制墨锭上装饰画的木刻集。在万历年间出版的墨谱中,《程氏墨苑》(1595年刻,程君房辑、丁云鹏绘、黄鏻刻)较《方氏墨谱》更为引人注意(00T),不但反映了徽派版画成熟期的高水平,而且:摹刻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使用彩色印刷,开启了套色木刻的先声。

已知中国套色版画以明刻《萝轩变古笺谱》为最早,但刊刻于崇祯六年(1163)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崇祯十七年(1644)的《十竹斋笺谱》影响最大。作者胡正言,发明“饾版”与“拱花”。

酒牌当时称为叶子,热心于叶子版画的著名画家是陈洪绶。

3、年画:

明代后期已经出现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

(四)建筑:

见清朝建筑部分。

(五)雕塑:

见清朝雕塑部分。

(六)工艺美术:

见清朝工艺美术部分。

才思教育祝您考研顺利!

电话:150-1035-0657 / 177-0125-5875

                  183-1096-0627 / 010-57279732

QQ:2057307705 / 2382595332 / 1620808662

                 3494237840 /  1275181476 / 2187701796

微信:150-1035-0657 / 177-0125-5875/183-1096-06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海泰大厦7层710室官网:www.caisiedu.com

    

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让你一次圆梦,可以让你的人生没有悔恨,才思欢迎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