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发布:2018年食品安全12个热点科学解读

成都职工 2020-08-20


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工业是科普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广大的科技和媒体工作者共同努力,为公众传递科学信息。


白希:食品工业是科普领域中的重要方面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食品的需求逐步向食品安全和营养安全这方面过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也日渐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一中间,科普的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希


孟素荷: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日趋从容稳健 仍需警钟长鸣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已经由最初的危机应对为出发点的舆情热点解读,逐渐加大为和平时期与风险预防为特征的消费者教育。”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呈现整体趋稳,但风险犹存,需要保持警钟长鸣。


食品安全热点

科学解读


热点一

咖啡“致癌”论引关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


目前尚缺乏证据表明咖啡与人类致癌的相关性,建议相关部门强化对“剂量-效应关系”这一基本概念的公众科普,在面对谣言时理性认知,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咖啡被贴致癌标签

2018年3月底,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下达了一份判决称:加州的咖啡销售者必须在咖啡产品上贴癌症警告标签,明确标示咖啡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相关信息经舆论传播后,引发了消费者对“咖啡致癌”的高度关注。

专家解读:目前尚缺乏证据表明咖啡与人类致癌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对人和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对动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但所有这些毒理学数据均是基于丙烯酰胺,而不是咖啡。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并不能推导出咖啡与人类致癌的相关性。

2017年国际癌症研究基金会WRCF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喝咖啡会使人致癌,甚至有部分证据还表明:咖啡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肝癌。

由于我国人群咖啡消费量很小,就咖啡中所含有的丙烯酰胺而言,人体的暴露量是很低的如果一个人体重为60kg,他每天至少可耐受156μg丙烯酰胺,相当于12kg咖啡提供的剂量,约等于30杯中杯咖啡。即便是把咖啡当水饮用的人,一天也很难达到这个数量。



热点二

非洲猪瘟蔓延引发关注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


2018年出现的非洲猪瘟蔓延情况,消费者对猪肉的安全性产生的质疑。专家指出,人类不会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也不会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响,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非洲猪瘟蔓延 引发消费者担忧

截至11月22日,全国20个省份共计爆发73起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引发了消费者普遍的担心。


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从非洲猪瘟病例开始,舆情热度持续高涨,而后疫情不断蔓延,波及江苏、浙江、安徽、山西等多个省份。




专家解读: 非洲猪瘟非人畜共患病,对食用安全无影响


当前研究表明,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世界范围内尚无一例其他哺乳类动物感染该病毒的案例。人类不会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也不会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响,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在日常消费中,患病猪肉很难流入正规消费市场。

如果消费者对食用仍不放心,可以采用高温的方法来杀死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持续加热20分钟即可灭活。

消费者如发现类似可疑猪肉,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不能随意丢弃,从而在消费环节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热点三

辣条遭遇同品不同标争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对于近几年辣条产品被各地抽检不合格,以及行业标准适用等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申请食品添加剂扩项处于待批状态,市场监管中出现了标准空白期,导致了“同品不同标”。

2016年底,关于辣条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立项,最近已通过最终评审,即将由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

辣条频因“同品不同标”被处罚

2018年8月30日,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结果显示多款“辣条”产品被检出不合格。其问题主要是违规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两种防腐剂。问题被曝光后,媒体对于辣条背后存在的标准之争进行了深入报道,由此加速了辣条产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出台。


热点四:

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引热议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对于2018年出现的“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对身体有危害”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在食用盐中合理使用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

2018年8月网络上一则《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化钾》的帖子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流传,称食用这种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造成危害,甚至可以毒死一个人。这一传言在网上迅速大量传播,引发消费者的恐慌。而后中盐公司辟谣,多个专家科普,舆情热度回落。

专家解读: 亚铁氰化钾是我国食用盐中允许添加的一种抗结剂

一般在精制盐的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允许在盐及代盐制品中添加的抗结剂有硅酸钙、柠檬酸铁铵、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酒石酸铁、二氧化硅。

亚铁氰化钾中的氰离子与铁结合十分牢固,在正常食品生产或食物烹饪的温度下(100~200℃),不会有氰离子释放,更不会产生氰化钾(KCN)。其安全性已被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广泛认可,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其作为食用盐中的抗结剂已有20多年的应用历史目前尚未发现一例因为食品中添加了亚铁氰化钾而出现的中毒事件。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在食用盐中合理使用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热点五:

酱油比较试验报告引发信任危机 


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


对于多个酱油品牌在抽检中存在不合格,并引发公众对酱油产品不信任等情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酱油产品的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做好行业规则的守护者。消费者组织开展比较试验也应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

“打酱油”真相引发争议

10月12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该报告称其购买的120个酱油样品经过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9个样品存在不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情况。报告发布之后,媒体与网站纷纷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再度引起消费者对中国酱油类产品的“信任危机”。

专家解读: 产品宣传要实事求是、有据可循

酱油历史悠久,是中国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本次事件中,部分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涉嫌虚标,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氨基酸态氮≥0.4g/100mL),应予以重视。

目前市场上存在减盐酱油、铁强化酱油、儿童酱油等诸多产品,目前国际上及我国并没有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儿童酱油的营销宣传无科学依据。其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热点六:

益生菌无益论刷屏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教育部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厉曙光


2018年,“益生菌无益论”出现在媒体报道当中。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教育部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厉曙光表示,益生菌的功能及安全性得到了科研成果证实及权威机构认可,其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益生菌无益论”的出现源于一项“研究结果”,它不能等同于“科学结论”,过度解读研究结果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2018年9月起,有两个顶级期刊刊发有关益生菌与健康的相关文章,一些媒体在援引这两篇研究文章时指出:“益生菌不仅无益,还有害健康”,报道一出,满屏的“益生菌无益论”轮番上演,一时间,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专家解读: 要认清“研究结果”不等于“科学结论”

益生菌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人类的饮食,长期的食用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科技界也正在通过大量科学严谨的研究,逐步发掘益生菌的有益作用。

2017年WGO基于大量医学证据,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此外,一些顶尖的期刊也报道了益生菌的其它健康功效。

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称作“研究结果”。但是“研究结果”不能等同于“科学结论”。研究结果往往是在“特定人群中”、“特定实验条件下”、采用“特定实验材料”等所发现的。引起本次争议的就是一项“研究结果”,任何科研的实验设计与方法都不是绝对完美的,研究者应在其特定条件下解释研究结果,过度解读研究结果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热点七:

木耳食用中毒情况频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


木耳本身无毒,但如果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发生中毒。她建议,消费者需要从源头重视预防,尤其在家庭加工环节中规避风险。

木耳久泡有毒?

2018年8月,有新闻报道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因食用浸泡2天的木耳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直接进了重症病房。近年来,经媒体报道的有关因食用木耳导致中毒的案例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专家解读:椰毒假单胞菌污染木耳易中毒

木耳要引发食物中毒需要前提条件。

它可能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消费者在泡发的时候不当,这种情况下才容易产生食物中毒。

据了解,椰毒假单胞菌来源于土壤,可能会随加工原料而污染食品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米酵菌酸,导致食用者中毒。米酵菌酸耐热性很强,120℃高温处理l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专家建议:从源头重视预防中毒

李宁建议,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必须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她强调,尤其需要注意源头重视预防,尤其注意从家庭加工环节规避风险。一定要将木耳表面清洗干净,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一次不宜泡发过多,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如需过夜,应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后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一定要丢弃

李宁特别提示,消费者不要食用自采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木耳,引起中毒的风险极高,千万切忌不可食用。


热点八:

部分食用植物油企业被曝 “造假”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


对于2018年食用植物油行业被曝出部分品牌产品成分造假情况,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教授表示,食用植物油种类繁多,加工工艺有所区别,只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其产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食用植物调和油鱼目混珠 国家重拳监管

2018年4月,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称,某些不同品牌的橄榄油调和油,产品的标签标识声称与实际成分含量不一致。报道播出后,大量媒体进行转载,部分食用调和油生产企业的“造假现象”——将食用植物油行业推向了食品安全舆情的风口浪尖。

专家解读:食用植物油加工工艺不同 均可放心食用

食用植物油种类繁多,加工工艺有所区别。“但无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只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其产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严格的管理,凡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科学验证并批准的转基因生物产品都是安全的,故此公众不必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热点九:

“酸碱体质”骗局被戳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

盛行了多年,备受质疑的“酸碱体制论”终于在2018年被彻底戳穿骗局。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表示,“酸碱体质”一说并没有科学依据,他建议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注重平衡膳食,企业应尊重科学事实,杜绝虚假宣传。


“酸碱体质理论大师”承认理论没有科学依据

2018年11月,一篇题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被判罚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被称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在法院上承认了他的“酸碱体质理论”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一石激起千层浪,“碱性饮食疗法”、“碱性保健食品”、“碱性饮食疗法”等一批伪概念也纷纷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质疑。

专家解读: “酸碱体质”不存在


“我们一般所说的酸碱平衡,是指体液的酸碱平衡。”马冠生指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酸碱平衡失调可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

人体摄入食物后的代谢非常复杂,迄今为止,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摄入酸、碱性食物能够影响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无论是成酸性食物还是成碱性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后,都不可能造成所谓的酸性或碱性体质。


热点十:

三文鱼标准之争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


有关“淡水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的争议便备受关注,进而引发有关三文鱼标准的讨论,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将虹鳟鱼列为三文鱼是不合适的,但淡水鱼类并非一定有寄生虫,只要做好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其风险是可控的

淡水虹鳟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鱼引热议

2018年8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虹鳟归为三文鱼的范畴。这一标准发布引发了关于“淡水虹鳟鱼在市场上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鱼”的热议。9月,中消协表态,不能让团体标准成为企业共谋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至此,关于“三文鱼身份问题讨论”瞬间升级为“三文鱼标准之争”并迅速白热化。


专家解读:将虹鳟列为三文鱼不合适 显示行业不自信


潘教授表示,“三文鱼”是需要海淡水之间进行洄游的种类或种群,而鳟鱼是指定居在淡水中并没有跨盐度洄游的定居型种群,在英文中也有明确的区分。由此可见,《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虹鳟列为三文鱼,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实虹鳟鱼在营养价值上与大西洋鲑鱼差别并不大;国际上,将鲑、鳟鱼类平等对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潘教授表示,国内引入虹鳟养殖的时间较长,但消费者对虹鳟并不了解,造成人们普遍对虹鳟的评价不高,企业不敢亮出虹鳟的名称,反而借用三文鱼的名字,显示虹鳟行业对虹鳟鱼的不自信,消费者也因此会误认为虹鳟鱼的品质一定不好。


专家建议:行业应建立自信 修订补充标准达到相对完善


热点十一:

美国频发环孢子虫感染事件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


对于近年来,因环孢子虫而引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源性疾病也不断的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表示,环孢子虫病主要来源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很难直接通过人传人这一途径进行传播。她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消费者也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食源性疾病引发舆论关注

2018年8月,《每日邮报》发布消息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有关部门在沙拉中检测出含有环孢子虫病毒,近年来,因环孢子虫而引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如何全力提升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专家解读:环孢子虫病主要来源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人体感染环孢子虫,主要是因为食用了被含有环孢子虫卵囊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从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环孢子虫病。

刘秀梅介绍,由于环孢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因此环孢子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样腹泻,1~5岁儿童是环孢子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可多次感染。除腹泻外,大多数病人还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未经及时治疗,病程可能持续1 ~ 2周或者更长时间,成为慢性腹泻。

由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温度和湿度较高,环孢子虫卵囊更容易发育成熟,因此,在这些地区居住或者旅行的人感染环孢子虫的风险较高。


专家建议: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消费者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吃蔬菜水果前,应清洗干净或去皮;饭前便后、做饭前后、接触宠物后洗手。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生熟分开;不要前往环孢子虫病易发地区;出现水样便等症状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同时,她建议政府加强对蔬果售卖店铺、跨境电商的科普教育和科学指导。同时,加强对腹泻患者,尤其是旅行腹泻者、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中可能感染环孢子虫人员的防控管理。


热点十二:

“职业打假”列入扫黑除恶名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


恶意打假给破坏了市场经营环境,动摇消费信心,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他建议严厉打击恶意打假行为,同时企业也应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职业打假人”备受争议

2018年8月,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简报(第53期)》中,批露该市捣毁了以敲诈勒索为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职业索赔人”团伙。由此,以“职业打假被列扫黑除恶名单”为题的报道持续发酵,事件引起饱受职业打假人袭扰的食品行业及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专家解读:“知假买假”恶意破坏市场环境 偏离立法初衷


2013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及相关指导案例中,将“知假买假人”视为普通消费者,并对其请求赔偿行为予以支持。这一规定是在三聚氰胺奶粉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出,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强烈的大背景之下,给予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政策考量。

然而,不法分子假借“打假”的旗号,实为“职业索赔”,以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为自己牟利,以“知假买假”、“寻假买假”甚至“造假买假”等方式,采取敲诈勒索等犯罪手段向经营者索偿,实际是偏离了立法的初衷

据罗云波介绍,在当前的新阶段,政府对恶意打假实施“零容忍”,开始从政策导向上对“职业打假”群体进行约束,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市场监管



往期精彩回顾成都,是网红,也是学霸。
火车票过抢,“捡漏攻略”订票成功率提升50%
快过年了,成都人都在这里扎堆,你来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