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式父母,正用“付出”毁掉下一代(深度好文)

2017-08-21 Jenny乔 财经网在线


  最近,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台湾和大陆分别以7万、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报告还显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轧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于是,当人们问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答案无一例外:贵和累。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可牺牲不是爱,是糊涂。


  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上周末,邻居Maggie夫妻去参加朋友婚礼,把四岁的儿子小宝托我照看。本以为小宝平时和儿子玩得那么好,照顾他应该不是件难事。


  可Maggie把小宝送来的时候,我傻眼了,一箱子的儿童用品和一张写得满满的时间表,无辜地跟我说了一句,麻烦你了。


  吃完早饭,我照例带儿子去小区花园散步。


  于是,招呼着小宝往外走,走到门口,发现小宝呆呆地站在我身后,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原来还没穿鞋。


  他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拉着他坐下来,教他穿鞋,儿子不吵不闹地坐在旁边,帮我一起教小宝穿鞋。我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穿好鞋,小宝笑呵呵地跟着儿子冲出门。


  晚上,Maggie来接小宝,聊了两句,她就急着带小宝回家,小宝像白天我教他的一样,自己拿起鞋往脚上套,费了半天劲,才发现穿反了,急得满头大汗。


  Maggie看着心急,冲上去帮儿子把鞋缓过来,小宝哇地一下就哭了。


  Maggie一边拎着大包小包,一边哄着小宝,狼狈不堪地走出我家。这样养孩子,怎么可能不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而在这个时期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帮助,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挫败感。


  孩子需要的是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来自于独立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伸出援手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在很多中国式家庭里,孩子却只是问题的制造者。



  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式家庭里还有另一种危险:孩子没有界限感。


  孩子摔倒的时候,我们立刻飞奔而去,扶起孩子,排掉他身上的尘土,用各种方法哄他开心。


  孩子背不动书包的时候,我们想也不想,就伸手接过那个并不沉重的书包。全能父母的跨界帮助,很容易让孩子把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当做是父母的义务。


  所谓界限感,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差别。缺少界限感的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


  姨妈家有个从小被宠大的妹妹,从上学到生活,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打理。甚至工作都是爸爸托人找的。


  她每次到我家串门,只要看到桌上的好东西就会开始随意摆弄。我关紧的房门,她更是如入无人之境。


  有一次,爸爸从日本带了一盒包装精美的和果子说给姨妈和姨夫尝尝,表妹想也不想当着我们的面,就把盒子打开,说自己先尝尝。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她经常抱怨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好,总是喜欢评论别人的选择。人际交往中,困难重重。小时候没有被尊重界限感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界限感。



  很多父母都有一种困惑,爱得少的孩子缺少安全感,爱得多了又容易变成溺爱。


  有这么几个关键,值得思考:


  1.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伤害,是父母最大的焦虑。但父母的敏感却会让孩子变得无比脆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就曾说过,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他们长大后,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


  生活里,你一定经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冲上去,安抚他们,用各种各样新鲜的玩意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致于孩子从来没有完整地体验过一次疼痛、难过、恐惧的感觉。


  可是,没有体验,就不会成长。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坚强,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处理伤痛、维持秩序。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帮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2.为孩子设立界限,温柔却坚定地说不


  邻居Maggie经常跟我说,小宝是家里的宝贝,她总担心自己一旦说不,就会失去小宝的爱。每次听到小宝说,奶奶比妈妈好的时候,她都心如刀绞。


  亨利克劳德在《为孩子立界限》一书中说,父母一旦产生对孩子的依赖,孩子不仅得不到适当的管教,还学会了“把爱收走,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这种功课。他们在用情感威胁父母,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温柔却坚定地说不。


  有一次和朋友出去吃饭,她带着两个八岁的双胞胎儿子。


  男孩在这个年纪特别烦人,这两个孩子也不例外,坐在后排不停地吵闹,朋友果断地把车停在了一边,认真严肃地跟孩子说:


  你们太吵,影响到妈妈开车了。如果你们再吵,我就不开车了。


  两个孩子立刻安静了下来,朋友开动了汽车。可很快就原形毕露,朋友又一次坚定地停下车。几次下来,孩子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是越多越好。合理地设置界限,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3.让孩子为你付出


  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糊涂的父母会一味地为孩子父母,聪明的父母却懂得,孩子越付出,亲子关系越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来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一热就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


  父母就如同这阵北风,无论外力多强,也比不上孩子内心的自发力量。一个人愿意成长、独立,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成长多重要,而是成长过程里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感。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


  但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比成人简单很多,很多你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洗一只碗,倒一次垃圾,甚至只是伸手去按电梯键,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让出一个身位。


  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而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们像闯关一样帮你来解决问题,当他们帮你做事的时候,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而恰恰是付出得太多了。望天下父母都找到正确疼爱子女的方式。


延伸阅读:

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


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她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儿,以为有了哥们儿就有了天下。


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


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


“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什么叫吃苦?


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


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老师们,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还有你们的爸妈!


在有空调、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


读书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同学们,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


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


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德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

微信推荐 | 知识就是力量       订阅号:cjwzxnet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及时的经济金融信息,尽在财经网在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