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梁文道:中国就是江湖

2017-01-09 小助理 文道梁道长

第147夜拍摄现场


本篇微信分为四个部分


扫码收看完整节目

节目文本节选

延伸阅读

本期道长选答问题



1/4


今天,道长带我们进入金庸的江湖

《天龙八部》




为什么道长会将《天龙八部》这样的一部流行武侠纳入经典

金庸对中国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

而他塑造出来的江湖为什么那么迷人

同时又带着些悲情



2/4


天龙八部(一)

世界再也不是谁说了算



本文节选自 看理想 [一千零一夜 ] 第147夜


由流行到经典


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时候,曾经提过一件事,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要创作一部非常严肃的文学上的巨著,而是打算写一部老幼咸宜,人人都能看,人人看了也都乐乎乎的这么一本大众化的读物。只不过后来慢慢大家发现,它里面有无穷的价值,终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少数的经典之一。


由此可见,有一些东西,一开始出来,可能就是非常大众化,非常通俗的。但是后来,它慢慢被人奉为经典。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到,我们中国的相近的例子,甚至是现代中国,也都有类近的例子,这个例子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创造一种语言和类型的人


很多人就会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算得上是一流的经典文学巨著吗?


我们以前也跟大家介绍过,小说跟电影一样,是往往会出现一些类型的。比如说电影、小说里面都有恐怖电影、恐怖小说,有侦探电影、侦探小说,间谍电影、间谍小说,爱情电影、爱情小说……它都有固定的公式跟模式,那些模式是所有的观众跟读者都非常熟悉的,他们所固定书写的题材是所有的读者跟观众都非常喜爱的。而我们中国独门的类型小说和电影,就是武侠了。


这种类型小说、类型电影,有没有可能变成很有艺术价值的巨著呢?当然有可能,我们都看过有太多的侦探小说、间谍小说、科幻小说,是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的,同样的,武侠小说自然也可以。


那么说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无论怎么讲也好,不管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也好,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至少在一个意义上,它绝对是经典,那个意义是什么呢?就是有时候一些经典,不在乎于它里面内在的文艺思想价值,而是在于它对整个社会,整个文化造成的一种巨大影响。那个影响使得它甚至生产出了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类型,使得我们很多人日常生活的沟通,都无法摆脱他所创造出来的语言跟类型。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他老早就统一了全中国,甚至是全华人了,那是谁呢?那就是金庸。



为什么大家都爱金庸的小说?


那么说回来,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金庸小说,金庸小说迷人的地方在哪里?我觉得其中有一点很重要,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它的人物形象鲜明,它的情节曲折离奇,而是因为它提出了或者塑造了一种,理想的中国文化的想象。


那个想象中的中国,是使得我们无论到了天涯海角什么地方,都还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能够一下被它吸引进去。


以下摘自金庸《天龙八部》修订版序言




我们刚才读到序言中的那一部分,只是金庸在他全新修订版、世纪新修版的序言中间一小段,之前一大段呢,他自己都还在继续探讨武侠小说的一种文学价值何在。


他提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他希望大家不要用一个太过意识形态跟政治的角度去解读他的小说。而把他的小说呢,就当成小说来看。只看他的审美价值,不要去看它的所谓的真理价值。但是事实上呢,这一点呢,就连早年金庸自己在写那些小说的时候,都未必是这么想的。



武侠为什么先诞生在香港?


各位可能不晓得,有一本金庸的小说,在台湾曾经被当成是禁书,哪一本呢?那就是《射雕英雄传》,后来为了要防止被禁,他干脆改名叫《大漠英雄传》,怎么回事呢?原来,它那个射雕会让人联想起毛泽东的诗,所以在台湾被当成是禁书,可见当时台湾的环境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同样的,金庸在写他的小说的年代,那些小说在大陆也是不可能看得到。也就是说两岸都各自有自己的政治壁垒,使得大家都不能看金庸的某些小说,或者他的全部作品。


在50年代诞生的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里面的这个江湖,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缩影。这个江湖里面也许有很多的暴力,有很多的冲突,有很多的阴谋诡计,但是再怎么闹,它是有一套秩序的,里面个个武林门派之间,再怎么敌对,出来行走江湖,是要讲江湖规矩的。那里面投射出了一种有秩序的、有传统的、有门派的、有源流的这么一个中国的存在。


那个中国,它带着很多的旧社会的色彩,在大陆固然当时已经是消失了,在台湾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那个江湖其实是一个想象的一个世界,一个想象出来的一个中国。那样的一个想象出来的中国,在武侠小说里面,正好又对上了另一个在香港的土壤下面,诞生出来的新儒学,新儒家。


新儒家,他们构筑出来的一个文化上面,坚不可摧的,代表中国本质的一个文化中国。流落在香港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一个殖民地,英国统治的地方里面,在投射出一个遥远的家乡般的文化中国。而在通俗的武侠小说作者这里,则想象出了一个很神奇,很魔幻,但是又不乏美好,终于还会找得到正义的,那么一个江湖中国。那都是在香港这个殖民地里面想象出来的,它提供给香港人,跟这些武侠小说作者,还有这些大学者的,是一个怀乡的慰藉,那是一个对于中国的怀乡症,就诞生在那种情况下面的香港。



内功至高无上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江湖里面,它要讲究的是一些什么东西。武侠小说作为武侠小说,不能不讲武功,而武功这个东西在金庸的小说里面,我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比如说跟古龙、梁羽生比较起来就看得到,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最根本的东西,当然就是内功,所谓的内力。有了内功,有了内力,那外面所有的招数、拳法、刀剑的技法,那都是驾驭起来如鱼得水。


那怎么样的武功内功才叫好内功呢?说到这儿,必须一提,这也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一个投射,怎么讲呢?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道德的修养,我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在的道德,德行够的时候,他外面就配得上相应的权力。


所以中国人认为天子、皇帝,他应该理想的状况是要做圣王,他是内圣外王,他内在达到圣人的境界,他外在出来的表现就是一个王者的气象。当官、当领导,也要有品德,才能够当得好领导。直到今天,我们不还说一个当官当领导的,要有品德上的一个修养吗?仿佛一个人他只要德行好,他做领导都自然会做得好,做领导你要学很多管理的艺术,治理地方的艺术,但是这些也都只不过是花招,就跟武功一样,那都是招数,重要的是内功。你看到没有,这也是一个很中国的一个东西,它灌注在这里面了。



主角们的身份认同困境


金庸小说里面的江湖,跟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还有所有的武侠电影里面,都还有另一个特点,那个特点就是高度地崇尚中国。一种中原中心主义,华夏中心主义是贯彻始终的。在金庸的小说里面,那些什么吐蕃、西域来的人多半都是有一点邪门,他武功再好呢,品德上面大概还是有点奇怪的。


再看香港拍出来的那些武侠电影,打从李小龙开始,陈真、霍元甲、黄飞鸿、叶问,他们最大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那就叫做打老外。这是一个殖民地里面拍摄武侠电影,就是不断地打老外的一个历史。从打俄罗斯拳王、日本浪人、什么西洋剑客,全都得压服在我们中国功夫的手脚底下。有的时候夸张起来了,连子弹都躲得过。


但是金庸是一个大华夏主义者,是民族主义者,全盘接受中国传统的固有价值吗?真不一定。我们看《九阴真经》就已经会看出一些问题了。


《九阴真经》既然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我们不马上就要想到,启蒙时代狄德罗主编的那套百科全书。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为的是要普及知识,让人人都能看得见,人人长见识,人人启蒙。而《九阴真经》是什么呢?它是个秘籍,人人都要争夺它,占为己有,所以才发生了那么多的灾祸,那么多的你抢我夺,种种的阴谋诡计,江湖仇杀。


所以在这里,你开始看出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我说的是中国文化不对劲的地方。我们再来看看,他所有小说里面的一些角色,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对于传统价值观、社会秩序肯定的身份的一些质疑。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可能在文学评价上面,大家会觉得后来的《鹿鼎记》,要比它更高超。但是它作为一个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一个转型期的重要的巨著,我觉得在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对于我刚才说的那一大套中国传统价值的一些怀疑跟颠覆。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对于父权的怀疑,怎么讲呢?在《天龙八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当爸爸的,都没有立下好榜样,都是有问题的人。慕容博为了他的复国大梦,造成的是雁门关惨案。玄慈他要做好人,做带头大哥,结果却是枉杀无辜,而其他人为了护着他,也纷纷惹上杀身之祸。段正淳因为自己的风流淫乱,害苦了自己的孩子一生的爱情……


这里面所有当爸爸的,都有问题,都不太对劲。我们传统讲父慈子孝,我们传统讲,你一辈子当儿子的,就该孝敬父亲,父亲没有不对的,但是整个《天龙八部》告诉我们是什么呢?这些父亲全都是错的。



3/4


节目用书



作者: 金庸   

出版社: 明河社(港)  

出版年: 2005-11



4/4


道长答问




不开森: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抗拒读书?被同学或者室友看到自己拿本书在读都会被略带嘲讽的说:好爱学习、好爱表现……然后在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的被众人保持距离,只好拿起iPad看电子书,当他人问起时,略带尴尬的说在玩游戏,于是,皆大欢喜。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在高中时代,一个个抢看课外杂志如饥似渴,为什么到了大学有了这样多的时间、精力去读书,却又不读书,更看不起读书人?不明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