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烂透了,这个××可以用任何词替代。所以,很多时候,看似一件普通的小事,只要去深入的追,就总能揭出来惊天大案。有人可能对娱乐圈不感冒,其实娱乐圈就是个小社会,你别的老虎动不得的情况下,这个又有眼球,又有内幕的素材,当然要多支持了。毕竟,这次事件,本身就是挺严重的,学历造假,意味着学术圈腐败,归根到底就是“教育公平”底线的问题。
![]()
所以,只要有明星人设崩塌,作为吃瓜不嫌事儿大的群众,就应该一往无前追穷寇,以大无畏的精神,打击一个,打倒一片。比如翟天临,博士都毕业了,竟然不知道知网,那其他名人呢?比如导师陈浥,北电表演学院的副院长,只有本科学位,那其他副院长呢?比如《一纸婚约》的电影,导演是北电表演学院的现任院长张辉,他娶了比自己小24岁的学生刘熙阳,那其他院长呢….
这个瓜的瓜藤上还有很多的瓜,至于那些不靠谱的艺人或者领导们,自然也是更多了。能够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甚至引发整个社会对于学术造假、教育公平的讨论,全靠网友的力量。最新的消息是,歌唱家陈思思博士被网友扒出第一学历是中专(怀化学院),后来去了湖南师范大学读本科和解放军艺术学院读研,在南京艺术学院拿了第二个硕士学位(视觉传达),拿了北大EMBA,又去哈尔滨理工大学读博士(思想政治教育)。
![]()
一个中专,通过自己努力,拿了三个硕士学位,这放在任何年代,都应该是个励志的故事,可是放在现在,是不是有点讽刺呢?就像我父亲以前的一个同事,老婆开始是政府科员,后来仕途顺利,做到副市长。同事呢,从饭店出纳调到总公司财务,再到学校图书馆,再到大学教授.....如果都照这样扒下去,我觉得吧,领导们就该急了。
有扒就有洗的,前几天,著名导演谢飞专门撰了长文,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深入探讨到有些艺术类专业没必要设博士学位,最后的结论是,希望舆论对犯过错误的人不要一棍子打死。这是说给谁听呢?还不是说给我们的嘛。只是,演艺圈可以拿抄袭造假不算个事儿,但对于学术圈来说,规则很分明。毕业论文是硕士、博士研究阶段最重要的学术成果,质量不合格、答辩不通过是不能毕业的,这是基本规则。
论文造假的话,意味着其学术能力不达标,其相应学位根本无法成立,一旦查实之后,硕士、博士都是要撤销的。而且,论文造假不是能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人品问题。就现在的网络舆论,多少假冒伪劣、多少贪污腐败,多少假疫苗、毒奶粉、性侵叫兽,等等等等,都是在网络舆论的倒逼下才水落石出的,所以,这个论文造假,不仅要打,还要严打。至于再扒下去,领导急不急的问题,光明正大的人有什么怕的。
所以,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人一定要给自己打一个光明的底子,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个人品牌塑造,稍微美化一些可以,但前提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一定要真实。要不然,早晚一天会被打脸。你以为你做的天衣无缝,可信息时代,你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一个谎言要一百个谎言来圆,有那么容易吗?就像翟天临,我们一梳理他的过往,能知道他每年干什么事。他读书的时间和拍剧、参加综艺的时间是重合的,读博的人都知道,博士论文有多难,他显然靠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
![]()
他的团队选了个学霸的人设,没成想北电的诸位大拿也都是参假的水货,于是这部剧就硬生生的成了大片。难怪网友们会说, 翟天临是燃烧自己,照亮黑夜,钓鱼执法,以身作则。他生生凭一己之力,就把一圈人给拉下了水。至于这件事的走向,我想说的是,如果苹果外皮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苹果已经从中心到表里,都彻底腐烂了。
本来就烂透了××圈,如果翟天临是清白的,那别的人只会更脏。所以,该扒的皮一个一个都要扒,不分先后顺序,谁赶上就是谁。不管是谁,背后都是同一片造假成风、黑幕重重的土壤,不管拿谁开刀,都能牵出一大串假货,这才是广大网友真正的目标。而且,前有北电侯亮平出师未捷身先死,阿廖沙性侵门再无下文,那些更多见不得人的黑幕,不如都拿出来晒一晒。
我们痛打落水狗,是希望激起的水花再大一些,学术造假的水再浑一些,这样那些表面风光,水面之下的肮脏,才能统统现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教育选才、育才,是用才的前提。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培养、选拔人才的基础。
不放过翟天临,归根结底是不想放过中华民族发展的机遇!
Go to "Discover" > "Top Stories" > "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