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郭沫若?

文道解读 2021-01-24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郭沫若? 


1

铁骨铮铮郭沫若?现如今,人们总是用一个这样的问号,来讥讽郭沫若。


恐怕他也想不到,几十年以后,他会背负这样的骂名。


事实上在上世纪,郭沫若先生一直是褒远大于贬的,但到了21世纪,风评直下,到了如今更成了网络上人人喊打的代名词。

评价一个人,不能完全以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而要从当时的历史时代出发,否则所有古人,都是要被批判的。

2

郭沫若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说他是“墙头草”,两面人,胆小,懦弱,没有骨气,缺乏气节。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并不是,证据有三。


证据一:他在蒋介石当权的时候,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叫《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该文对蒋介石大肆批判,令蒋介石大为光火,并由此遭到国民党的全国通缉,而流亡日本十年。


证据二:他从日本回来是一九三七年,正好是全面抗日爆发,且军阀混战兵荒马乱。


如果是墙头草,放着好好的日本平静的生活不过,偏偏要跑到战乱的中国淌这浑水?而且还得罪了蒋介石,是他脑子有病吗?

日本曾多次要归化郭沫若先生,他没有像吴清源一样答应,如果他是墙头草,没有气节,顺从归化占着两边的便宜岂不是更好?


证据三:重庆谈判期间,郭沫若和柳亚子等著名文人,去机场迎接毛泽东,之后与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互相笔墨攻讦,那时候全国形势未明,他敢在国民党大后方的重庆这么干,绝不是墙头草之流能比的。


当然,不得不承认,后来他确实写了些不雅的话,但要考虑到那是个特殊时期,比如他最被人诟病的当众阿谀江青的文字。


在十年中,他的一个儿子被逼自杀,另一个儿子被批斗至死,江青多次主持大会,点名批评,更是逼他写“批宰相”、“批大儒”的文章,矛头对准周总理。


不是当事人,无法知道他背负了多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散失自己的尊严,是多么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两面人,不是看说了什么,而应该看他到底有没有陷害人,有没有落井下石。


就算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没借黑料脱困,陷害别人,就这一点,已经超过许多人。凭这一点,说他两面三刀,我也绝不信的。

3

郭沫若先生第二被人诟病的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这句话绝对是以讹传讹,第一次看见这句话的时候,就越读越觉得奇怪,几年以后,再次读起,才恍然大悟,这句话太现代文了,虽然鲁迅先生也提倡白话文,但他的白话,和我们如今的白话,还是有些区别的。


鲁迅先生写的相似的话,是他骂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而这些话收录在了鲁迅的《二心集》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


但他辱骂郭沫若的这句话,并没有在任何一篇文章中出现。同时,也没在其他人的作品中出现。

直到二十一世纪,这句话突兀的出现了,据此可以推测这就是现代人杜撰的。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1936年8月15日出版的《作家》第1卷第5号上面,有鲁迅先生写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鲁迅写到:“我很同意郭沫若先生的‘国防文学是广义的爱国主义的文学’和‘国防文艺是家关系间的标帜,不是作品原则上的标帜’的意见。”


又说:“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记些鲁比茅如何,郭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座位,斗法宝。”

这是鲁迅先生的最后一篇长文,可以这么说,也是鲁迅先生对郭沫若先生的盖棺论定,倘若鲁迅先生真说了前面那句话,他还要登报打自己的脸吗?

4

郭沫若还被人诟病的事,就是他的“风流成性”。


所谓文人多情,郭沫若也不例外,他有三段婚姻,不用替他回避。


他有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流亡日本的时候,有个日本妻子。回到中国,又有一个妻子。


同时,他的最后一任妻子于立群死于自杀,而他最后一任妻子的姐姐于立忱,传闻曾是郭沫若的情人,也自杀了。


于立忱是不是郭沫若先生的情人呢?有这个可能,但两姐妹都因为郭沫若的原因自杀,并不真实。

首先于立忱自杀之前,并没有说郭沫若的不是,更没关于这样的文字留下来。


她唯一留下来的是绝命诗,“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短短十七个字,却首先重国家,重社会,其次才说自身,有身不由己的乱世飘萍的感觉。


于立忱在自杀之前,就身患重病,她这十七个字,也正好符合她的情况,因此我相信她是对当时的国家失望,病痛交加自杀的。


第一次于立忱被郭沫若欺骗而自杀的传闻,是在作家谢冰莹《于立忱之死》中出现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84年。


那么为什么谢冰莹要这么写呢?这里要介绍她的背景。


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女学生,常年在国军的文化阵线上工作,并于1948年跟随赴台,就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授。


大家看出端倪了吗?


谢冰莹这么写郭沫若应该是有政治意图的。198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一年,美国里根总统访华,邓小平直指台海问题,两国重申一个中国原则。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个时候两岸文人,都要各展本事挖苦对方,而位高权重又有话题的郭沫若,自然就成为了攻击的目标。


5

郭沫若先生,被人诟病的第四件事,就是他主持的挖掘古墓。


这个事情,以今天的观点看,的确是很不妥当的,但在当时则未必。


十年期间,孔陵、炎帝陵等被破坏的还少吗?


精通金文、甲骨文的郭沫若先生,被誉为甲骨文四大殿堂之首,倘若没有这些考古,我相信他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造诣,那些古文化恐怕真要长埋黄沙。


当年百废待兴,作为中国文化界的旗帜,为了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开凿皇陵,是可以理解的。


但的确没有考虑周全,很多历史文物都毁于一旦,造成永久的损失,也不必为他讳言。


最终,郭沫若尸骨不埋八宝山,而是遵照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在田间,大概也是另一段因果吧。


文章推荐

 性冷淡,是一个人最高级的炫富

 独立思考的人,一定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严歌苓:身无分文能走多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谢谢


探讨年轻人的矛盾生活—-梁文道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

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