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位教授穿透灵魂的谈话: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世俗社会?

文道解读 2021-01-24

一位教授穿透灵魂的谈话: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世俗社会

文 | 河森堡(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来源 | 网络

 

导读


教授举着手机意味深长地说:“牧野之战后,中国人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礼制去构建一个世俗社会,在之后3000多年的时间里,世俗力量一直死死地压制着宗教势力,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全国性政权,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厚的世俗传统,在封建王朝倒台后大大扫清了科学传播的阻力,赛先生也没有辜负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任,生产力的爆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便是赛先生给这片世俗土地的回报。”


“啧啧,这社会真是疯了,要我说啊,咱这地方就是因为没信仰,所以才有这么多没底线的事。” 傍晚学校食堂,小伙子一边用筷子挑面一边用手机刷着社会新闻感慨,“要是一个人有宗教约束着,就不会做那么多坏事。”


对面教授看了小伙子一眼,没说话,低头吃饭。


小伙子捕捉到了教授一闪而过的神情,放下手机笑问:“怎么?您不同意?现在这社会这么堕落,您还一天天地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要热爱这里,我问您,您自己热爱这吗?”


教授听出小伙子语气中的挑战,抬起头看向他,平静地说:“我热爱啊。”


“噗,煽情永远是廉价的,您不妨具体说说,这片土地您到底热爱哪?”


教授放下筷子,扶了扶眼镜:“好,就从你刚才提到的宗教来说吧,我热爱这里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片世俗的土地。”


“哦?” 年轻人插起腰发出质疑和不逊的声音。


教授:“年轻人,你知道什么状态下的人会更倾向于拥抱宗教吗?”


小伙子摇了摇头。


“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的人会拥抱宗教,当一个人被各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左右时,人就会去宗教里寻找庇护,从神仙那里去寻找一个笃定的答案。你就好比说,咱国家某个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曾经引领潮流之先,但求神拜佛的风气很盛,知道为什么吗?” 教授说到这,探过身子压低嗓音。


“不知道...”


“因为这个城市没什么实业,立足之本是金融,而金融很容易被不确定性因素左右,很多当地金融精英挣了大钱,但却没有安全感,因此他们格外在意宗教,这些占据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精英一旦热衷于求神拜佛,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被影响了。” 教授说这些的时候始终盯着小伙子看。


小伙子抬手做了一个请继续的手势。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一个人对宗教的态度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小伙子一愣:“什么?这也能遗传?!”


教授点了点头:“是的,有研究表明,遗传对于一个人看待宗教的态度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


见小伙子气势已经弱下来,教授继续跟进:“你知道为什么中国是个世俗国家吗?”


小伙子也探过身去:“不知道...”


教授低沉道:“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我的猜测,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农耕传统。”


“您又来了,讲个道理先绕出八百里去,行,您讲吧,我听着。” 小伙子无奈地咧开嘴。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有三种生产方式比较常见,分别是农耕、游牧、渔猎,虽然我们总说过去的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但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来说,农耕是最强的,最弱的是渔猎。” 教授用筷子指着自己碗里的米饭说,“如果生活中的不确定越多人就越倾向于拥抱宗教的话,那生产方式最稳定的农耕就是最世俗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小伙子看着教授不说话。


教授:“刚才我提到说人对宗教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推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的生产方式会通过历史的筛选效应影响这个民族的宗教取向。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农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民间虽然有各种信仰,但世俗力量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在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中,劳动力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被内卷化的精耕细作瓜分干净,在这种情况下,把精力和资源过度投入到宗教里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这与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


小伙子眯起眼:“我咋觉得您说的这么玄乎呢?”


教授:“你看过《齐民要术》吗?你要是看过就会发现贾思勰那农书里记载着大量农业精耕技术,当时的农民在仔细摸索各种轮作方式,还有播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南北朝时期也正是中国的精耕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但你别忘了,《齐民要术》的时代也正是中国世俗力量和宗教势力殊死搏斗的一个时代。”


小伙子猛然一惊:“对啊!三武灭佛...”


教授更低沉了:“所谓的灭佛战争,其实从逻辑的底层来看,根本就是世俗政权和宗教团体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的争夺,年轻人,你要庆幸中国的世俗力量取得了胜利,否则,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中国是否会变成一个超大号的复活节岛也犹未可知。”


听到这,小伙子冷汗都下来了:“我看过戴蒙德教授的《崩溃》,波利尼西亚人因为宗教狂热,最后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


教授的语气低沉地仿佛是在讲恐怖故事:“是的,变成了一个食人乐园。”


小伙子沉默了。


教授缓缓吐出一口气:“华夏之所以是个世俗民族,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建立在历史悠久的农耕传统之上,勤劳务实的基因在这里传承扩散,崇奉鬼神的血脉则处于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会被历代中央帝国推崇备至。”


小伙子:“可是很多中国人都拜鬼神啊,比如说......”


教授举手打断:“当然是有的,但那只是主流世俗之外的杂音,中国历史中真正完全陷于宗教的中央政权只有一个,就是上古时代的殷商。” 说到这,教授拿出手机给小伙子看一张照片。


小伙子吓一跳:“这是...?!” 照片里,一个青铜器里装着一颗人头。


“这是一种叫甗的炊具,殷墟出土...这个残暴的王朝必须毁灭,否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长久地被宗教所束缚,颤抖着匍匐在鬼神的脚下。” 教授举着手机意味深长地说:“牧野之战后,中国人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礼制去构建一个世俗社会,在之后3000多年的时间里,世俗力量一直死死地压制着宗教势力,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全国性政权,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厚的世俗传统,在封建王朝倒台后大大扫清了科学传播的阻力,赛先生也没有辜负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任,生产力的爆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便是赛先生给这片世俗土地的回报。”


小伙子不再说话。


教授收拾起碗筷,一边起身一边说:“至于你之前说的道德和宗教之间的话题,我觉得两者之间未必有什么直接关系,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在于是否信仰宗教,更多地在于其自身的选择。年轻人,你知道在我看来什么是最大的道德吗?”


小伙子摇头:“不知道。”


“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就是最大的道德。” 说到这教授指着小伙子的碗:“我看你就是吃的太多。”


阅读推荐

我们的思想为什么容易被他人带跑?

 穷人的自尊

 

赵富有:看孩子上学的女人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请后台联系删除。本文不代表本号立场。

探讨年轻人的矛盾生活—-梁文道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

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