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被法学博士告了 “违法收集用户隐私第一案”出炉?官方回应

乔治 时间财经 2020-09-13

尽快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6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日前,江西许先生收到了江西某法院的裁定书,法院裁定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 腾讯)立即停止在“QQ浏览器”APP中获取申请人微信以及QQ账号中的头像、性别、生日、地区等个人信息,以及好友信息的行为。

2018年11月28日,中消协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报告显示100款APP中,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即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近年来,类似数据陆续曝光,让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

这次对“QQ浏览器”APP的裁定,是否意味着腾讯将成为第一个为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行为付出真正代价的知名互联网公司?

法学博士惹不起

媒体报道称,许先生是一名法学博士,是“QQ浏览器”用户,偶尔也会用自己的微信账号、QQ账号登录“QQ浏览器”。

但在一次使用中,许先生发现微信账号登录“QQ浏览器”之后,“QQ浏览器”在没有提示、告知,也未经许先生授权同意的情况下,就获取了许先生的微信好友关系,并展示在好友页面上。不仅如此,“QQ浏览器”还同步了许先生微信账号中的性别、地区等个人信息。

许先生又使用QQ登录“QQ浏览器”,发现同样在没有被提示和告知的情况下,未经授权同意就被获取了他的QQ好友关系,以及性别、地区甚至生日信息。“我从未授权过‘QQ浏览器’收集微信、QQ上的个人隐私信息。”许先生表示完全不知情,他说自己不知道“QQ浏览器”是在什么情况下收集了自己的隐私。

担心之余,许先生就想在“QQ浏览器”中删掉这些被违法收集的个人隐私信息,但让许先生惊讶的是,QQ浏览器居然未提供任何方式来取消个人信息的授权,在“QQ浏览器”中,也找不到任何能够删除个人隐私信息的地方。

于是,许先生在江西某法院提起了行为保全申请(诉前禁令),要求“QQ浏览器”APP运营方腾讯立即停止侵犯其隐私权的行为,并立即停止在“QQ浏览器”APP上使用原告的微信和QQ账号信息以及好友关系。

突然不想告了

时间财经就此事联系腾讯相关人员,对方默认确有以上裁定书一事。不过,腾讯相关人员还提供了另一份裁定书,该裁定书显示,法院已于5月31日裁定同意许先生撤销其此前提出的诉前行为保全。腾讯相关人员称:“原告方已撤回禁令申请,法院就此也做了新的裁定,禁令已经失效。”

北京京安律师事务所张越律师向时间财经表示,许先生与腾讯之间的两份裁定书,前一份是许先生申请行为保全,后一份是撤销行为保全。行为保全一般发生在提起诉讼之前或诉讼过程中,许先生发起的是诉前行为保全。按照正常逻辑,许先生申请诉前行为保全的目的,应该是让腾讯“QQ浏览器”APP在许先生提起诉讼之前这段时间,就不再非法收集其个人信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按照《民事诉讼法》,申请人需要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否则人民法院将解除保全。

另外,《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时间这么短,也意味着保全裁定一般不会进行实质审查。但事先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比如该案件中许先生以一万元做为担保。

张越提醒,这意味着,第一份保全裁定中,法院做出的要求腾讯“立即停止在‘QQ浏览器’APP中获取申请人微信以及QQ账号中的头像、性别、生日、地区等个人信息,以及好友信息的行为”的裁定,并不表示已经确定“QQ浏览器”App的确存在非法收集其个人信息的行为。张越表示,“QQ浏览器”App是否存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还是要以诉讼判决结果为准。

时间财经试图联系许先生了解撤销保全的原因,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其回复。张越表示,撤销保全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为双方已经和解,也有可能是因为需要提取出保全担保金,或者已经提起诉讼等。

腾讯相关人员也未对许先生撤销保全的原因给予时间财经回复,也未回应“QQ浏览器”APP是否存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及对针对该事件中反映的问题有什么改进措施。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7年发布的一份《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称,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是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之一。但时间财经查阅公开资料发现,针对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过去鲜见有侵权人受查处的案例,像许先生这样以个人身份与APP运营方对簿公堂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今年3月,第一财经报道称,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张业遂表示:“中国已经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是从总体上看,呈现分散立法状态,所以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来加以规范,形成合力。”

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但是截至目前,中国还没有针对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立法。张业遂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散见于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民法总则、刑法等多部法律中的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过于繁杂和笼统,且只限于规范侵犯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行为,震慑、打击力度不大,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现象泛滥成灾。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召开手机APP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情况专家评议会,会上公布的疑似存在过度收集用户敏感信息的APP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腾讯旗下的“QQ音乐”。

虽然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制订中,但不知该事件是否会引发该类诉讼的热潮?(北京时间财经 乔治)

“时间财经”微信号btimecaijing

加我进群,和大佬畅聊财经热点事

————    猜你喜欢    ————

招行追债罕见索赔35亿 光大证券子公司涉52亿海外并购爆雷

海天味业5年翻6倍股价破百 2700亿市值堪比上汽集团:曾遭生蛆事件

国产特斯拉开售 电动汽车重洗牌?摩根:市值或再蒸发164亿美元

营收破200亿后 安踏突遭美国“杀人鲸”沽空:坪效高过耐克不正常?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留言,转载时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ID,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