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村落】王村口:古镇的低语

浙江建设 2022-08-03


九龙山下,乌溪江边,古镇王村口沉默而孤寂。它是悠远而沧桑的,连绵的群山不曾遮掩这个古镇庄重的容颜,浩浩荡荡的江水也不曾阻挡它述说历史的低语。这是深藏在大山之中的垂暮古镇,这是傲立于红色土地上的久远乡村。


犹记得经年以前,这个深藏在三溪之中的小镇,因水运而得名,“小上海”的称号闻名远近;犹记得粟裕将军的慷慨之词,于革命的危难时刻写下属于王村口的红色记忆。于是,独属于乡村的传统在这里变得,因为就在不经意间,这个小镇的红色故事已悄悄渗透进了它的文化脉络中,这个小镇的历史韵味也已经深植于岁月之中。





因水而生的“小上海”


不妨说这个小镇的历史说起。据史料记载,王村口自清代康熙(1662-1722)年之后,人烟便逐渐稠密,当时居民中王姓居多,即以乌溪江此一流段为王溪,袭称王村口。王村口是乌溪江上游的常年口岸,由三条溪流交汇而成,静谧壮美的乌溪江自西向东出发,将这个镇子分成了东西两半,也就是现在的桥西与桥东村.乌溪江上游,对正溪、关川溪缓缓流入,使乌溪江的水流常年保持在较高的水位,也使王村口的水运条件变得异常的优异。三百多年前,王村口作为闽浦通往衢州的水上要道,来自福建、上海等地的竹木、柴炭都要路经此地,经过王村口码头的中转,方能到达衢州、金华地区。据传,当时停靠在王村口镇中的船只有近三五十条之多,可见其商贸景象的繁华。也正因为这里繁忙的水路,在当时,王村口有着“小上海”的美誉,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陆路开通之后,王村口的水上运输才慢慢衰败下去。



如今,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地处遂昌县西南部的王村口镇,已成为了遂昌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并有着“深山都市”“红色古镇”之称,不仅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也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训基地。



一座古桥 两个乡村


有人说,一座宏济桥,架起了古镇两边的人文和地理。桥的东边,是有着中国南方传统村落风貌的桥东村,山林吐绿,水质清冽,天后宫、红济桥、桥东老街、古树群、古民居等景观环抱而立,一派江南风光。据传,桥东村在元代便有人丁出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桥的西侧则被染成了“红色”,不仅孕育了古镇独有的红色文化,还有一段极为兴盛的水运历史。村中,有蔡相庙、挺进师部旧址、月光山公园(粟裕将军陵园)等景观,其中蔡相庙、师部旧址等古建筑抬梁斗拱,雕梁画栋,古朴秀美,具有一份独特的韵味。



据记载,宏济桥始建于明代,初名济川石桥,后几经修建,光绪初改名宏济桥,桥长35米,宽4.8米,矢高7.58米,四根桥梁,腾空过江,下由合抱粗的两根苦槠木交叉承托桥梁,桥上覆以瓦屋9间。其位置介于王村口桥东、桥西两村之间,古时候是通衢(州)入闽要津。在这座桥上,不仅仅留有王村口的身世之谜,更见证了这个小镇红色记忆中的一个个片段:民国24年8月26日,红军挺进师二纵队政委、浙西南特委委员洪家云在桥上宣布成立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民国25年6月,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焜在桥上主持召开群众大会,挺进师师长粟裕作抗日演讲。



忆往昔 浴血鏖战凝结红色记忆


无论是谁,但凡走进过王村口,就一定会被它独有的红色文化所吸引。1935年1月,当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被迫进行长征,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时,刘英、粟裕将军带领红军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浙江遂昌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王村口一带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给王村口镇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和战斗故事。



粟裕将军为何会选择王村口作为其最坚固的根据地?村中人说,这是由于王村口镇位于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山脚,地形复杂,容易躲藏和撤离,加之当时乌溪江水陆码头舟楫来往频繁,水路发达,物资运进方便,十分适合打游击战。“粟裕也正是看中了这几点,将王村口设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当年,粟裕带着538人挺进王村口镇,将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到打仗中,胜仗连连,虽然都是些小战役,但为他之后北上抗日,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据史料记载,在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国民党七万大军曾经“清剿”挺进师血洗根据地,那时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众多革命先烈长眠于此。1984年5月,依粟裕将军遗愿,将军的部分骨灰在月光山入土为安,与牺牲战友共长眠。当年,上千村民前来迎接粟裕将军的骨灰,古镇成了挺进师革命历史的见证、红军将士永远的家。



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于1985年7月为在此的将军纪念碑作诗,以诗纪念当年的鏖战历史。在王村口镇月光山上,粟裕同志的纪念碑光辉而夺目。这是一段革命故事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据悉,该碑于1984年5月修建而成,高2.95米,宽0.96米,厚0.22米。碑正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叶飞题“粟裕同志纪念碑”镏金大字,碑阴刻粟裕同志生平简介。建六角攒尖亭,修矮垣拱卫,亭园内建花坛,园外四周培植云松、广玉兰等花草树木。亭园建筑面积1332平方米。1984年5月15日,粟裕大将部分骨灰由他的亲属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同志护送安葬此处。(厅村镇处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往期精彩


历史链接:【传统村落】千年一叹河阳村


历史链接:【传统村落】走马塘 活着的进士村


历史链接:【传统村落】白彪村 古色古香  渊远流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