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治】浦江县全域化特色化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018-02-02 浙江城乡建设



浦江县自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以高标准、严要求、远目标,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出了“全域化”和“特色化”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使小城镇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整治区域全域化


一是“山区”和“城区”同步整。 全县小城镇整治共16个整治区域,包括除县城外所有的乡镇(街道),并且由财政足额保障建设资金,确保山区和财力薄弱乡镇的整治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里子”和“面子”一起抓。 在开展沿街立面改造的同时注重背街小巷与城乡结合部的卫生和秩序的整治,彻底消除“脏乱差”和环境乱象,做到全域化的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三是“农村”和“镇区”兼顾创。 在创建美丽镇区的同时开展全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十佳村评选,通过精致做点,连点成线、扩线成面的模式已完成300余个村的美丽乡村创建,基本覆盖全县,实现内外全域美。


整治内容全域化


一是从天际线到地面不留死角。 浦江县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和整治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太阳能、水箱、店招、空调外机、老式卷闸门、橱窗广告和占道经营等问题的整治,全面提升城镇面貌。

二是从环境卫生到城镇秩序全方位整治。 在全面整治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整合力量,集中开展“剿劣治乱”行动,对“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进行彻底整治,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拉高标杆。

三是从治危拆违到剿劣治乱各方面配合。 2017年以来通过缴劣治乱全面劣五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开展小微水体的专项整治;通过“三改一拆”推动小城镇范围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县完成拆改任务265%,共计拆除修缮危旧房7133处;通过垃圾分类全域覆盖推进,实现全县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92%以上。



参与人员全域化


一是部门参与,合署办公。 成立各专项整治小组,加大建设局、卫计局、公安局、交通局、文化局、经济商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度,专门抽调业务精干人员到县整治办集中办公,做好各个专业领域的指导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整合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注入党员力量,建立“红色街长制”。 为有效解决集镇乱象以及“看得着管不着、管得着不来管”的难题,浦江县由党员带头建立红色街长制,动员各路街长走街串巷、拉网排查、全域治街。一方面进户宣传,劝导群众积极配合;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深入解决“车乱开”、“道乱占”、“摊乱摆”等集镇“顽疾”,不断加强源头管控,强化日常巡查,并主动协助相关职能执法部门,形成“街街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三是全民参与,全面发动。 发动全民动员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实现镇区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管理有序、路面无小摊小贩等乱象,无形中节省了大量的整治资金。让百姓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形成了全民参与、全域铺开的良好氛围,提升了自觉性,巩固了整治成果。



规划设计特色化


一是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要求设计单位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提炼出城镇特色文化。打造有故事的村落,有回忆的街区,并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相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彰显当地特色。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业态。 整治、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注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当地特色和固有业态,帮助和引导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小城镇。

三是造景造雅,以点带面。 建造健康公园、休闲绿地、镇区景观点,各小城镇打造一条可游、可玩、可赏景观路线。在精致做点的基础上,做深做细规划设计,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创新制度特色化


一是“二十字”战法攻坚破难。 在治理“线乱拉”问题过程中提出“二十字战法” 即“去除废线、归并散线、檐下走线、合理入地、管线成景”,解决了协调沟通难、资金保障难、项目推进难、落地实施难等问题,全力歼灭“空中蜘蛛网”。

二是降层整治促进风貌协调。 在立面整治过程中注重传承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保护。对严重影响街道整体风貌,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根据实地情况创新“等一安置、差额找补”的整治方法,对降层整治的农户按相同面积异地安置套房。既保障了农民住房问题,又节省了政府资金。

三是“三、四”原则精准开展小城镇立面整治 。 “三个原则”:即“干净整洁、风貌协调、安全实用”。“四个方法”:即清洁法、粉刷法、补型法、拆建法。在保证整治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特色对传统风貌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传承,避免了“大手大脚”和“千镇一面”现象的出现,达到错落有致、风貌协调的整治效果。

四是联村整治推进双十评选。 浦江首先开创了“联村整治、共同申报”的新模式,在环境卫生“十佳村”和“十差村”的创建过程中,临近的几个村共同建美。连成线,形成片,实现了浦江县双十创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的跨进和“齐头并进”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加速度”。

长效机制特色化


一是“四个平台”、综合执法下沉保长效。 以“四个平台”为载体,在各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中)队,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开展常态化的巡查和整治,大力推动环境卫生、城镇秩序的提升,实现任务交办“秒处理”,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二是探索市场化保洁。 改变传统的保洁模式,引入设备先进、管理有效、执行力强的保洁公司参与保洁工作并做好保洁情况的每日督查和不定时抽查,最大程度保证保洁效果。

三是党建+推动全民参与。 在全面落实“街长制”的基础上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发动党员联系农户,由党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门前三包和宣传讲解等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的整治氛围,维护整治成效。(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



  往期精彩  

 


【整治】湖州南浔打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民心工程”


【整治】宁波鄞州咸祥镇精益求精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整治】台州路桥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镇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