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宁波坚定不移推进环境整治 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宁波市委、市政府把“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在“攻难点、创精品、固长效”上下功夫,做到初心不改、力度不减、目标不松,进一步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乘势而上建设美丽宁波。
突出抓共识明目标着力抓好问题排查整治
”
一是抓紧完成市级排查重点问题整治。 各区县(市)重点抓好全市主城区范围高架、高速、高铁以及国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以1月上旬市巡查到的112个问题点位整治为契机,举一反三,加大对上述范围环境问题的摸排整治力度,确保按期完成。市“三改一拆”办将把重点问题点位纳入市级信息平台,实行销号监督管理。
二是主动开展自查自纠整治行动。 各区县(市)点、线、面协同推进,对辖区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再次进行全面自查,并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有力整治,推动整治范围由建成区、主干道,逐步向穿镇公路、县乡道、村道等深入,实现全域覆盖,为实现全市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三是扎实推进桥下空间整治管理工作。 各区县(市)对高架、高速和高铁桥下空间仍存在的非法占用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和安全隐患。根据省《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试行办法》《关于推进浙江省桥下空间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即将下发的关于高铁桥下空间保护利用规定等文件要求,遵循“安全至上、统筹规划、公益优先、权责分明、属地为主”的原则,合理利用桥下空间。2018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桥下空间,在大力开展综合整治的同时,编制专项规划,以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停车场地等公共使用场所为主要利用形式,对辖区内可以利用的公路、铁路桥下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利用,打造具有本地特色、服务本地群众桥下空间利用项目。
深入开展品质提质行动
一是抓好精品示范创建和重点入城口品质提升。 从2017年被评为省级12条精品道路和12个精品入城口中,优选4条精品道路和4个精品入城口进行再提升,申报创建省级精品示范线和省级精品示范入城口。精品示范线打造要做好绿化提档升级和周边环境美化工作,努力把公路沿线打造成“美丽浙江”的标志线和风景线;精品示范入城口要通过整治周边环境、提升绿化档次、打造亮化工程、增设人文元素、完善交通功能等方式,实现入城口“洁、绿、美、亮、文、畅”。市本级将重点打造宁波和宁波东2个高速入城口,环主城区其他出入口以属地政府为主负责进行品质再提升。
二是启动城市主干道路品质提升。 各区县(市)在市住建委等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对25+41条城市主干道及两侧环境,按照整体谋划、重点推进的原则,结合轨道交通、区块开发时序,分年度分批次滚动推进品质道路建设和两侧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三江口”核心区、城市快速路、在建轨道交通沿线和重要功能区块连接道路等。到年底,重点把机场路高架(保国寺出入口至朝阳出入口段)、环城南路高架的道路及两侧环境打造成为主干道品质提升的样板路。
三是实施穿镇公路的品质提升。 加大对侵占公路违法建筑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加大对公路两侧乱堆乱放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加大对公路两侧立面改造力度,提高绿化、亮化、美化水平。遵循“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建设理念,通过“巩固提升、整治改造、打通新建”三种方式,深入开展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活动,建成奉化浒溪线、江拔线、象山环港公路、象西线象山段宁海段、鄞州规划310省道、329国道余姚段、镇海长邱线等12条300公里精品美丽走廊。 同时各区县(市)会同交通部门,启动214省道、215省道、319省道和329国道穿镇(街道)段品质提升,力争取2到3年全面完成。
一是认真落实职责分工机制。按照分管负责、属地负责的原则,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是各项整治工作的实施负责人。市“三改一拆”办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四边三化”“两路两侧”工作,市交通、国土、住建、城管、民政、规划、环保、铁指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针对十二大类问题拟定相应整治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合力推进综合整治和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各区县(市)政府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并分解细化具体任务至乡镇、街道,明确完成时间要求,加大督促检查等落实措施。
二是积极建立日常巡查督查机制。各区县(市)配齐配强“四边三化”专职工作人员力量,加强日常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快速反馈、快速处置的工作平台,力推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市“三改一拆”办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情况进行书面通报。
三是有效完善路(段)长制。 重新梳理明确主干道路(段)长,作为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好管、查、保“三位一体”职责,负责问题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落实跟班、协调推进,形成专项整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