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台州黄岩回应民生期盼 重构空间布局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以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为契机,积极回应民生期盼,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多元利用空间、创新长效管理等方式,“拆、改、用”相结合,有效破解辖区内桥下空间土地利用率低、长期被非法占用、私搭乱建等“脏乱差”管理难题,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力助推桥下空间旧貌换新颜。该项工作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又美化了人居环境,得到周边群众广泛点赞,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全区共整治桥下空间问题点位66个,完成桥下空间利用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绿地约4万平方米,建成公共停车位320个约1万平方米,改造体育健身场所约0.8万平方米。主要做法:
一突出规划引领系统性谋划桥下空间
一是排查整治,细致摸清家底。根据省“三改一拆”办、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试行办法》,该区立即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桥下空间排查摸底,全面梳理问题点位,制作台账资料,形成整治任务清单,并及时开展桥下空间问题专项整治,完成66个问题点位整治,面积约2.3万平方米。经统计,全区桥下空间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公路桥下空间约13.5万平方米,铁路桥下空间约1.5万平方米。
二是专家论证,编制规划蓝图。组织交运、规划、消防、安监、国土等相关部门、公路经营单位及设计院专家,遵循“安全至上、统筹规划、公益优先、权责分明、属地为主”原则,共同编制《黄岩区桥下空间管理利用规划》,明确全区桥下空间主要用于绿化和绿道、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公共停车场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10万平方米的桥下空间管理利用。同时坚持因地制宜,落实分类处置,根据铁路、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桥不同的安全运行和保养维护要求,合理规划三类桥下空间管理利用内容,鼓励多样化利用。
三是广征民意,制定改造方案。在出台专项规划后,通过黄岩电视台、《黄岩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全区各处桥下空间的改造利用初步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征集活动启动以来,群众反响强烈,共收到210多份意见和建言,其中不乏普通市民、专业设计师和社会学者的声音。在充分征求民意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听取专家意见,坚持因地制宜,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建设改造,制定“一桥一策”、“一路一景”改造利用方案。
二、注重因地制宜多元化利用桥下空间
一是推进桥下运动场建设。该区东城街道104国道东复线立交桥下,早前因无人管理,乱扔垃圾、乱停车、乱堆放等“脏乱差”现象突出。黄岩区在完成上述问题整治后,根据该区域周边人口密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等现状,经充分调研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桥下安全评估后,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体育运动场。该处体育场所占地7000平方米,从西到东,分别建有长度为250米的田径场、两个标准的硅PU篮球场、一个轮滑场、一个5人制笼式足球场和水上运动基地,是全市首个桥下体育运动场,目前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并成为周边居民、学校师生、企业员工肆意挥洒汗水的新潮健身娱乐场所。
二是打造桥下绿化休闲公园。该区结合内环线黄岩城区段桥下空间所在位置和周边群众需求,以完善交通配套、丰富道路景观为目标,量体裁衣打造近3.8万平方米的集通行、绿化、绿道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公园。其中南城段项目将投入350万元,用于建设绿道、种植花草和设置简易健身器材,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东城段因出入口较多,来往车流量很大,将优先建设公路辅道,并在两边辅之绿化,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沿线绿化工程总投资1794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该项目将作为可推广的桥下空间利用示范点,带动全区上下积极探索桥下空间利用新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风格迥异的桥下风景线。
三是改造桥下公共停车场。沈海高速西城街道岙岸段桥下,周边模具企业林立,随着汽车的普及,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为多元化挖掘停车空间,该区立足实际,由交通治堵办牵头,拟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的闲置用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并辅以绿化美化,使之成为靓化的城市景观。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桥下空间公共停车位320个,面积约1万平方米,可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题。
三强化要素保障 长效化管理桥下空间
一是理顺职责,强化监管保障。该区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讨论研究,明确区环境整治办作为综合协调部门,牵头协调桥下空间管理利用工作;所属乡镇(街道)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桥下空间问题点位整治任务,并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改造利用;所属公路经营单位负责安装监控设施,加强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公路路政、质量监督和消防部门负责对改造项目建设进行安全指导和监管;区体育局负责专业指导体育健身场所、文体公园的建设,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补助,提供健身器材。全面理顺部门职责后,彻底消除了桥下空间权属复杂、利益多元、长期缺乏专门管理等监管盲区,为桥下空间的管理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分类施策,强化日常管理。根据桥下空间多元化利用形式,结合周边实际,创新采用差异化日常管理模式。比如桥下体育场所由区体育局负责维护检修,统筹安排周边学校、团体和群众的使用时间,并委托篮球协会进行日常管理;绿化公园由园林管理处负责日常养护,定期施肥浇灌,防虫除草,修剪枯枝,保持花草清洁整齐,把洁化绿化美化落到实处;公共停车场由区交通治堵办牵头统筹安排,所属乡镇(街道)委托所属村委会安装护栏,采取封闭式管理,收取少量管理费用于日常保洁、设施维护。
三是定期巡查,完善长效管理。将桥下空间利用项目列入“路长制”“段长制”的管理责任范围,健全“一个领导一座桥”的督办制度,设立专人定期巡查,推动区镇村三级领导齐抓共管,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点、对上负责、向下监督,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对于不听劝阻并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确保桥下空间管理长效化。在资金配套上,本着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的原则,给予桥下空间利用项目的建设及后续管理提供专项补助,增强桥下空间管理利用项目的民生获得感。(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精彩推荐
历史链接:【会议】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金华召开
历史链接:全省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衢州市召开
历史链接:金华市平战结合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