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嘉县“三治融合”构建千年屿北新风貌

浙江建设
2024-09-25


  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自启动古村整体开发以来,千年屿北内外兼修、美丽蝶变,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改造而成的“风貌协调区”280多间民房修葺一新,统一的设计格调突出了屿北“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最美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出一幅古色古香,富有楠溪韵味的水墨山水画卷。这一切都离不开“三治融合”的助力。

“自治”议事排忧解难



整治中涉及村民房前屋后的道坦拆建和外墙改造,党员、村民议事厅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村内事务大家评、村务管理大家议、村务决策大家定,议事厅制度以党员、村民共聚一厅的形式,共商与自己利益有关的身边事。


议事厅制度有利于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可以起到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280多间民房修缮,涉及1000多人,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问题,错综复杂的村民事务就在“议事厅”逐一化解,努力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村民形成了自主参与“身边事”的意识,自觉遵循有章可循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德治”拓展自治空间



乡贤是乡村中最具“视野”和“资源”的人士,在村民间具有极强感召力、信服力,对带动乡风向好、民风向上更有示范引领作用。


在屿北村开发建设过程中,许多村民房前屋后零散堆放的砖块、瓦片、柴火、老缸等杂物,扔了,村民舍不得,不扔,影响村容村貌。进退两难时,乡贤们主动站了出来,先收拾了自家的院落,再动员亲朋好友打扫院落,村民们不仅积极性高涨,民间智慧也开始释放,涌现出一大批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妙招,一个个精致的庭院在公路边“冒”出来:会泥工的村民利用闲置的砖瓦和菜缸在路边修葺成景观,不甘落后的村民用各种盆景小花弄出一个个“私人花园”--作品不断叠加,村容村貌华丽蝶变。许多村民表示,身处这么养眼的环境,根本不忍心随意乱扔垃圾。


这是岩坦近年来通过“乡贤治理”探索基层自治的一个缩影。隐藏在民间的一批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的老同志、老干部,都是现成的调解高手。因为说话讲理接地气,对当事人又知根知底,他们调解起来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越来越受大家的信赖和欢迎。



“法治”规范乡村治理




在屿北村开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始终把“三治融合”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增效,以自治、德治为手段,以法治为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法治是乡村的“硬治理”,在此理念下,屿北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与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村文化礼堂,每个月都会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预防电信诈骗”等活动,并在“3·15”、“12·4”、“法治宣传月”等重要节日发放法律宣传手册,走家入户开展法治宣传,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及村务监督等制度,使其成为农村法治建设和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建立农村法律大讲堂,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巡回讲座和“送法下乡”活动,依托文化礼堂建立法律图书专栏,增强农民法律素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强化法律在解决农村事务和化解矛盾问题中的权威地位。


经过多年运作,屿北村“三治融合”给岩坦镇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不少惊喜: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开展中,多方力量整合形成突破各类矛盾的巨大能量,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往期精彩

历史链接:永嘉农旅融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历史链接:永嘉全面推进古村保护与利用工作

历史链接:乡村振兴战略下做好小城镇整治工作的思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