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年中省级验收再创佳绩

浙江建设 2022-08-03

  

2018年是小城镇环境整治行动的攻坚年,杭州市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市委、市政府新“六场硬仗”决策部署,坚持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作为推进城乡环境品质提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市)以“全省树标杆,杭州创样板”为目标,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创新举措,狠抓落实。




----------

8月中旬迎来了年中省级考核验收,近日,省里传来消息,杭州市参加验收的10个乡镇(街道)全部高分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其中西湖龙坞集镇、淳安瑶山乡、富阳湖源乡、萧山进化镇、富阳春建乡等5个乡镇被推荐为省级小城镇示范样板,样板创建率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另外2017年已达标的龙门镇、莪山乡等4个小城镇也顺利通过“回头看”复查。考核验收组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观看视频等方式,对每个乡镇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逐项精准评判和量化考核,对杭州市各地小城镇整治工作反映出来的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打造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路径、成效和特色

一拆整结合建管并举环境

整治路径已经形成



两年来,市、县(区)、镇三级党员干部群众协同用力、精准发力。坚持全民动员、全域整治、高位推动,先后出台涵盖实施方案、政策保障、专项行动、项目推进、服务指导、督查考核、长效管理等2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整治和管理机制。形成了“一拆二整三建四管”的推进路径。



二强化功能补齐短板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两年来,全市小城镇治理“六乱”整治点1万多处,消除赤膊墙89万平方米,整治蓝色屋顶2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18个,新建(改建)公厕527个,新建(改造)污水处理设施521个,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104公里,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84个。新建(改造)各类公园306个,新增绿地24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2万余个。新创省卫乡镇34个,新创市卫乡镇11个。居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明显。



三乡土材料重塑乡愁

干群齐心打造城镇特色



两年来,各地一路摸索,在小城镇整治中逐渐摒弃了建大广场、大马路,更多的注重实效,建口袋公园、微型停车场,突出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在节点打造、庭院整治上,注重特色风貌,坚持就地选材、循环利用,用青砖旧瓦、毛竹、木头、鹅卵石等乡土材料重塑乡愁。在干群齐上阵的热潮中,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四产镇融合文化传承

助推乡镇提升内生动力



两年来,各地注重产业导向、民生导向,以整治行动引领小镇转型发展,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诞生了如乾潭、寿昌、临岐、姜家、仓前等一批由美丽环境不断催生美丽经济的城镇,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快车道,推进了产业发展、促进了百姓增收,实现了“美丽蝶变”。


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城镇作为联结城乡、补齐短板的战略节点和重要突破口,杭州始终将小城镇整治工作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势中来思考,放到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大局中来统筹,放到“美丽城镇”建设的蓝图中来衡量。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谋划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释放活力,全面发挥城镇的综合承载功能,促进小城镇发展壮大。



下一步,杭州市将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是在城乡统筹中找准“小镇价值”。充分挖掘小镇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生活价值和治理价值,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竞争力和营商环境竞争力,加快补齐美丽城镇建设短板,发挥好小城镇核心牵引力和城镇向心力。


是在特色引领下讲好“小镇故事”。积极开展“五类小镇”创建,打造一批彰显特色的魅力小镇。围绕“乡土”两字,着力讲好“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自然故事和“好人好事好文化”的人文故事。

是在产业引领下培育“小镇业态”。坚持把规划、建设、整治、管理、经营、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业兴旺。依托整治抓倒逼,立足优势抓植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发展优势。(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往期精彩


历史链接:杭州 宁波市公布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历史链接:杭州最新垃圾分类“红黑榜”出炉 看看有没有你家小区吧


历史链接:动态|杭州拱墅推出燃气受理2.0 版 实现燃气服务跑零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