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芬:垃圾分类路上且行且思且芬芳
黎芬是宁波市鄞州区德培幼儿园的园长,她的名字在宁波市垃圾分类的系统工作中如雷贯耳。她秉承“绿色”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并通过孩子这一“枢纽”影响更多的人将垃圾分类变成自觉的行为,成为了一方故事。
2015年3月,鄞州区德培幼儿园整体搬迁至金桥水岸小区,这是一个由三个自然村安置拆迁的小区,共有2832户居民,幼儿园的很多家长、祖辈都是当地的村民。面对崭新、整洁的校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黎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让我们的家长不乱扔垃圾,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有一次她在门口值班,看到一个孩子奶奶很自然的在大厅脱了鞋子,把鞋子放在门边,穿着袜子走进教室。她上前询问得知,老奶奶怕鞋底的泥灰弄脏整洁的幼儿园,所以才脱鞋。这件事给她的触动很大,原来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
幼儿园是对孩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场所,3-6岁的孩子又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一个孩子背后的3个家庭和6个大人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于是,在2015年开始黎芬带领教职工在幼儿园里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教育。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当时黎芬对垃圾分类也是处于“真空”状态,于是她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扫盲”,老师们进行自学,笔试90分以上算过关。后勤、门卫考虑到文化程度,通过一对一面试的形式,做到逐个过关。同时根据园内垃圾产生的实际情况,定点放置了分类垃圾桶。教师带头把进餐时用过的餐巾纸与厨余垃圾分开放、把可回物单独储存起来。在查阅垃圾分类教育参考资料时,黎芬发现有关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资料是少之又少,国内几乎是没有一本可供参考的用书,这给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于是,她和教职工摸索着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组织亲子旧物改造活动、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利用废旧物品进行了环境创设。
经过一个学期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虽有些成效,但各个活动比较零散,开展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不是几次活动就可以让孩子拥有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的。于是,黎芬进行了“垃圾分类主题教学活动”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把单个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系统化教学,设计了小中大不同年龄层的五大领域教学内容,把垃圾分类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蕴含在环保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学习方式开设了“小蚁哥王国”、“环保驿站”、“天然宝库”游戏活动,研发了益智区垃圾分类个别化游戏材料。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们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此外,幼儿园还组织孩子们去社区实践,到生化厂、焚烧厂去参观,近距离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经过四年的努力,黎芬把老师开展过的垃圾分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并汇编成《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创新设计》一书,公开出版。这本书给其他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垃圾分类教育过程中,黎芬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养成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她会邀请垃圾分类专家为园区内家长上一堂垃圾分类的课。为了能够带动家长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黎芬还创设了“周五回收日”活动,鼓励家长把可回收物积攒统一回收再利用。成立“创意无限旧物改造工作室”,以“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形式,每月推出不同的改造主题,教师和家长合力教学,以亲子制作、创意制作等形式,将生活中不起眼的旧物改造成为实用物品,向家长传递了旧物可再生利用的绿色环保理念。
对于取得的各种荣誉与奖项,黎芬表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看到孩子们分类意识的提高、习惯养成更值得骄傲。经过几年系统的教学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了环境保护的知识、促进幼儿生命成长。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家园互动逐步形成,“德培模式”日渐成效 。黎芬说,一群有情怀的德培人聚集在一起,做有温度有特色的垃圾分类教育,即便前路充满不确定,但依然坚持初心。(省分类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精彩推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