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坚持党建引领开辟基层垃圾分类自治“主阵地”
近年来,天台县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坚持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内容,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基层党建述职考核重要依据,以推进基层小区垃圾分类自治为切入口,着力夯实前端分类工作。目前已有13个小区完成“两定四分、撤桶并点”工作,其中红石梁小区、桥南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100%,自觉投放率、准确率分别85%和90%以上。
坚持“红色+”,发挥党员真核作用
建立社区红色“议事网”
每个小区落实1名先锋党员、1名社区干部,指导、带动业委会、楼长、物业人员、督导员、志愿者等多方人士,形成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共同化解工作过程的问题。如名仕苑小区因大件垃圾投放点点位设置遭到部分业主反对,建设进度受阻,物业公司、业委会多次劝说无效,最后通过红色“议事网”平台,党员干部共策共力入户做工作,并联系公安、执法等部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调解落实。
推行小区党员“联户制”
全面落实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相关工作,积极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示范引领和率先垂范的导向作用。明确要求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每月到包抓的小区检查指导垃圾分类,机关党员干部一律到所在社区、小区报到,开展指导协调、志愿服务等工作。采用“月查季评”的方式,对党员及其联户家庭开展指导工作进行全面考评。如桥南社区等无物业、开放式的老旧小区,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补位担任桶长、督导员,进行桶边督导,既解决了基层社区人手不足问题,又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坚持“氛围+”,发挥宣教渗透作用
搭建“有形”宣传平台
各小区在公共醒目位置设立“温馨提示”指示牌,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借助“拉风吧”打造居民教育培训固定场所;组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义务劝导队,利用节假日、早中晚时间段,逐家逐户进门入户发放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如桥南社区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垃圾分类“充电站”,以动画展示,让分类宣传更生动活泼。名仕苑小区利用快递站人流量大的特点,将拉风吧与快递站共设等,切实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丰富“无声”教育载体
联系第三方组织“垃圾分类进社区”主题活动;利用党员学习日,组织垃圾分类培训讲座,签署“垃圾分类 党员先行”承诺书;利用小区居民微信群不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知识,使之渗透到每个家庭、辐射到社会。如红石梁小区改造大屏幕,定期曝光不分类、乱扔垃圾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开展了小区垃圾分类“云科普”等线上线下活动14场,组织各类培训300余次。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植市民群众心中,形成了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
坚持“赏罚+”,发挥问责警示作用
用“公约”规范居民
将垃圾分类写入小区“居民公约”之中,在“拉风吧”内设置“红黑榜”。红榜展现着居民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的场景,黑榜则是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巡查抓拍或通过摄像头抓拍到的居民随意乱丢垃圾画面。对于记入“红榜”的以小礼品奖励,而记入“黑榜”的则书面通报曝光。以此激励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如名仕苑小区,除了推行红黑榜外,在排屋区创新评选“片区红黑榜”,分片区评比PK,纠正了部分居民“小区这么大、黑榜轮不到我”的侥幸思想,人人绷紧了垃圾分类这根弦。
将“信用”挂钩物业
套牢小区物业公司的“紧箍咒”,明确其在管理的住宅小区内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法定职责,由业委会将垃圾分类列入物业管理合同。同时将小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入对物业公司的日常考核,并直接挂钩信用等级评定。采取“加减分”值划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对年度垃圾分类考核业绩优秀的物业,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补助。通过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形成有物业小区以业主委员会为主导、物业公司主抓的有效工作模式。(天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