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突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修复——给上海生态空间规划的建议
尽人皆知上海是湿地之城。
上海,雄踞于世界最壮阔大江汇海处,他六七千年的成陆史就是河口滨海湿地由自然生态不断孕育和转化为人文生态的历史。上海没有高山深谷,没有冰原洞穴,甚至没有森林茂密,似乎连环境资源都缺乏,以至于当今社会多把上海看作是“无自然”的空间。是的,可以说上海只有一种生态环境资源——水,这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的载体就是湿地。但是,上海又恰恰富在“水”、富在“湿地”。包含上海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其生态上的基本特点就是肥沃富饶和丰富的多样性。大江带来巨量泥沙和营养物质构成优越生境的基础,滋养着水底、水中、陆地、天空的万千生物而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湿地生态系统,并哺育着中华文明从良渚时期直到新时代。从沧海桑田、生命演化、文明孕育的全部历史来看,湿地是上海唯一的自然禀赋,是城市生态的魂和根。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符号化的“指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鸟飞、只见水面不见鱼游,不能只顾林木覆盖率不问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多样性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之一,在国家层面以《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来体现。查上海2035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对生物多样性原则均体现不够。
建议,为修复、坚守和呈现上海城市生态的灵魂,本市生态规划应突出以丰富生物多样性为统领,以湿地修复保护为抓手,坚持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生物物种的本土性,走出一条具有上海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把上海建成全球生态最文明的城市之一。
1、修改第6页湿地体系中的“两圈”为“三圈”,即增加南汇新城滨海湿地圈,并在第4页“(1)重要区域”中单独描述南汇新城湿地区,明确所有5个重要区域的范围。
从生态空间布局与主导功能来说,上海应构建形成“一个顶面、三个足面的稳定三棱锥台结构”。这个顶面就是作为城市主体的上海腹地,以城市公园插绿增绿;三个支撑足面:崇明定位为坚决不搞大开发的生态岛,青浦重在对内陆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临港新片区是面向太平洋的国际化+滨海湿地新城。而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则是这个结构体的灵魂、血脉和根底。地处临港新片区的南汇新城滨海湿地圈犹如神针钉在长江口、东海、杭州湾交汇处,不仅直接承载临港主城60万人口,还要为上海腹地提供足够的生态屏障。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再有丝毫模糊和放低,明确该湿地圈不少于70平方公里的范围(海堤之内的陆地10多平方公里,堤外潮间带约60平方公里)。
2、明确湿地建设优先,公示稿中所有同时出现林地(森林)、湿地的表述均修改为“湿地、林地(森林)”;按照概念逻辑,公示稿第2页“三、规划策略”第一段第二行“绿林湿多元生态要素共建”中的“绿林湿”应改为“园、湿、林”。
3、正确处理植树造林与保护原生生态形式(湿地)之间的关系,调减植树指标为18%(2035年),创新生态评价指标,建设生态多样性城市。
规模化植树只是绿化行动的手段之一,本质是对受损的生态进行修复,要求是“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而绿化质量和稳定性从哪里来?从科学绿化、因地制宜来。上海由湿地“长”成,林木适生性较差,所以上海历史上没有森林茂密只有水草丰美。
已有指标体系中,草地是绿化,为何湿地不算绿化?仍把湿地视为一钱不值的“荒滩”?我们了解到,日本把“绿视率”作为常规生态指标,由“草地”、“农用地”、“湿地”和“林地”等几部分组成,恰恰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原则之一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对各种生态形式的统筹对待。我们应认真研究借鉴。
2035年目标是全国森林覆盖率26%,而上海的23%显然太高了。建议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论证,适当调减上海的比率。假如18%比较合适,那么这5%的差额一是可以通过湿地比率填补,二是在长三角区域统筹,三是创制新的生态评价指标。国家现有的生态称号有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都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评价,上海可以建成生物多样性城市,并建议国家采纳和推广。
4、本市郊野公园全部更名为“郊野湿地公园”,并在附图(5)中标记全部郊野湿地公园。
查上海大力建设中的郊野公园全部依水选址、水绿相映,建议全部更名为“郊野湿地公园”,扩大湿地植被。始终牢记湿地是上海的魂与根,坚持生态系统的原生性、生物物种的本土性,建设和重现有灵魂的好风景。给大众传播正确的生态观念,即野花野草也是美,一片芦苇荡也是美,把湿地原真的美展现出来,以“原创性”彰显生态之美,从而提高大众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摒弃那些片面追求四季常绿、常年花开,用外来树种取代本土植物,过分强调景观的人为艺术性,忽视和降低生态功能,导致“建设性破坏”的理念和做法。
5、删除公示稿第2页“三、规划策略”第一段倒数第二行“更加多元的生态要素”这几个字。生态要素由区域亿万年自然演化形成,不可能由短期人造。现有要素已体现在本市生态实践中,无需更加多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