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生 眼中的菜摊
春分已过,清明未至。这个时令的江南很适合踏春,海棠落红,桃花正暖。
周末清晨听着杰哥的新歌--《经典咏流传》,漫步到古镇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
路边绿化随处可见的的救荒野豌豆。《中志》云:“为绿肥及优良牧草。全草药用。花果期及种子有毒,国外曾有用其提取物作抗肿瘤的报道。”
野老鹳草也冒出来了,还未开花。《药典》老鹳草来源之一,药材习称“短嘴老鹳草”,辛、苦,平。归肝、肾、脾经。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千屈菜,老根之下发新枝。《中志》云:“本种为花卉植物,华北、华东常栽培于水边或作盆栽,供观赏,亦称水枝锦、水芝锦或水柳。全草入药,治肠炎、痢疾、便血;外用于外伤出血。”
漫步闲拍,已经从厂区走到了镇边,入眼的是一座石板老桥,桥体上散布着绿植,镜头拉近后原来是紫堇。
紫堇,《秦岭植物志》云:“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止痒,收敛,固精,润肺,止咳”,据吴征镒考证:堇字古通芹字,诗经 “堇茶如饴”,说明古代食用的“芹”即紫堇,为古时蔬菜。近来本种作为蔬菜栽培已绝迹,作为野菜用的也很少见。
踏过石板桥,在一家土著居民的小花园发现了蝴蝶花,《中志》云:“为民间草药,用于清热解毒,消瘀逐水,治疗小儿发热,肺病咳血,喉痛,外伤瘀血等。”
韵味十足的古镇街道,青烟袅袅,无处不流露着江南风情。
40分钟的路程,漫步到了弄堂的一个菜摊。虽然已经错过了早高峰,但买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接下来跟着安同学的镜头,看看都有哪些新鲜的食材。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唯有萝卜白菜保平安。”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多吃点萝卜白菜还有有好处的。白菜,甘,微寒。归胃、肠、肝、肾、膀胱经。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萝卜辛,甘,凉。归肺、胃经。下气,消食,化痰,生津。
藕,莲菜,生食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用补益脾胃,益血生肌。其鲜汁是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五汁饮药物组成之一;其节,名藕节,炒炭,收敛止血,化瘀。
芋,当地人称芋艿,《中志》云:“块茎可食:可作羹菜,也可代粮或制淀粉,自古视为重要的粮食补助或救荒作物,台湾省雅美族至今以芋为主粮。叶柄可剥皮煮食或晒干贮用。全株为常用的猪饲料。块茎入药可治乳腺炎、口疮、痈肿疗疮、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叶可治荨麻疹、疮疥。”
折耳根,鱼腥草新鲜根茎,餐桌上美味凉菜,不爱之人或许接受不了其鱼腥之气味。鱼腥草,肺痈之要药,临床很常用。
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
慈姑,泽泻科野茨菇的变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球茎可作蔬菜食用。水八鲜(仙)之一。
生姜,药食两用,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当遇到上图这样的姜,你会选哪种?个人认为胖胖的是菜姜,食用的;右边的小黄姜入药才好。
荸荠,俗称马蹄,水八鲜(仙)之一,亦是五汁饮药物组成之一。《中志》云:“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大蒜,药食两用,入药,辛,温。归脾、胃、肺经。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用于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食用也是很美味的,尤其是冬日,三两瓣配上一碗热乎乎的鸡肉面片。
除了植物类蔬菜,还有其它美味食材,比如田螺。这些美味,回味起的还有童年间的玩趣。
最近镇上随处可见的时令美食,芽麦圆子,又称芽麦塌饼,是古镇春饼的一种。是以米粉、芽麦粉及棉线草为原料制作而成。糯糯中有一丝青草香气,很适合寒食节前后吃。
★ E N D ★
推荐阅读
附近期作品--《清明节,桐始华》
广而告之
安同学,90后阳光小伙,热爱中医药,喜欢本草摄影。拍点植物,采点本草,炮制饮片,性状显微,顺便悟点天人合一的道理。或许就是安同学日后努力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