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20遍,也没发现她这样教孩子有什么毛病
作者:何异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zqfxl2013)
我有一个同学林,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里的内部心理咨询师。最近一次同学会,大家骑单车逛母校。其间,她教6岁的女儿骑自行车的一幕,把我们惊呆了。
豆豆学单车
林的女儿提出想学自行车,林二话没说把自行车交给女儿,并对她说:豆豆,你天生就会骑自行车,去吧。
好心的男生想上去帮忙扶一把。结果还没上前,孩子就滑了出去。林用眼神示意大家不用帮忙。孩子滑得还算稳,可第一次尝试踩踏板,就一个不稳,摔倒了。
林快步走过去。豆豆说:你不是说我会骑的吗,怎么会摔倒呢?
林帮豆豆扶起自行车,说:每个骑自行车的人都摔过,这很正常。
孩子哦了一声,就又爬上了自行车。接着,她开始滑,开始试着一点一点地踩踏板……几分钟过后,豆豆学会了骑自行车。
看着只能站着骑车的豆豆,快乐的飞翔,所有人首先是惊呆的,然后体会到一种本源的快乐和兴奋,之后,大家的知情意(认知、情绪、意识)开始在不同的位置被扰动了——这种奇葩方式会不会有毛病?一场重回学生时代般的讨论就此展开。
第一个问题
这是什么原理?
(后来我们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属于专业病)
林的直接回答是,我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只知道我小时候是自己偷学会骑车的,我只是把当时学骑车时候的感受告诉了孩子,我感觉自己天生就会骑车。
基于林的回答,我们十几个人报告了自己的经验。一大半的人报告,并不记得当时旁人都说了什么指导意见等,因为,在学骑车的当场脑袋是完全考虑不了那么多。并且,在感觉自己头脑空白的那一刻,学会了骑车。
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其实并不能确定我们是怎么学会骑车的。那么,虽然我们会骑车,但是,如果我们试图指导一个人学骑车,我们给任何指导意见可能都是不靠谱的,诚实一点说,可能根本就是临时瞎编的。
林对自己过往经验的忠诚,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家长的动机性遗忘。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这可能源于对自身的不满。家长为了避免自己身上不好的部分传递给孩子,于是下意识选择遗忘童年。而这个遗忘具有无选择性属性。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并被屏蔽了。
这就是为什么,太多的教导都显得离家长的情感好远好远,甚至达到完全没有人味的地步。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即使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非要指导两句。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不在旁扶一把,或跟在左右?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落脚在专注力上。出于对专注力的重视,林几乎是下意识的阻止了旁人想去扶一把的“好意”。想想也是,无论是指导还是扶一把,都可能是引起豆豆注意力分散的噪音。
对于见过太多职场人的林来说,她觉得成就一个人的核心品质是专注力。而我们通过讨论自己有限的心理学知识觉得:专注力不是需要培养,而是需要保护的。因为,婴儿有着更优势的专注力,而成长却伴随着专注力的损失。
比如,婴儿可以在一堆相互只有1个色差的纯色纸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张;可以在50段同一种鸟的叫声中,听出自己家的那只。虽然这些实验都是考量感觉阈限的,说婴儿可能有更敏锐的感觉,说成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自己重复这些实验的时候发现,其实,在非常专注的情况下,成人是有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
所以,婴儿具有的不一定是更强的感觉,而是更优势的专注力。
从保护专注力,而不是培养专注力的角度来说。骑车是专注于平衡,而扶一把,这把力是一定会打破平衡的。从豆豆的角度,就是一定会影响其专注力。
有人还提到最新的一项研究,玩具超过5件的儿童,专注力水平低于玩具不足5件的儿童。有点意思~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发散,谈到很多家长都在说的“放养”。我们经过讨论后,对放养下了一个定义:放养是为保护专注力而给孩子空间。除此之外,都是懒。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摔倒后,不总结一下,或给点指导?
这里有人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非注意盲视。这来自有趣的实验,一段视频,有两队人在打篮球,期间会有一个人穿着大猩猩的服装以常速穿过球场,由于被试在观影前被授予观察某一队球员传球次数的计数任务,于是,在影片播放完后,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了有一只大猩猩穿过了整个球场。
这里有个很好的现实例子就是,有经验的驾校教练,在汽车启动之后,一般不会在副驾上叨叨——感受一下。所以,在学骑车过程中,如果我们给豆豆一个抓牢龙头的“指导”,无疑会造成孩子无视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比如,地上的石头。
由于非注意盲视是必然存在的,孩子需要同时关注的信息太多,身体,自行车,环境等,这个时候给任何指导,都可能起反效果。
另外,基于非注意盲视这个话题,我们进一步谈到一个广泛存在的教育现象——我们太多时候都在主导孩子生活学习的内容,我们强调一个又一个的重点,诚不知,这会造成一片片盲区。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考完就忘,这其实不是遗忘,而是非注意盲视。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也许大家可以考虑,当我们对孩子说“这个很重要”的时候,谨慎一点。我们可以换成“因为什么,所以这个可能会需要注意”。把“很重要”变成“为什么重要”。教孩子怎么去想,而不是想什么,可能会好点。
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属于“非注意盲视”。
最后一个问题
这是当时的一个额外观察:而当我们称赞豆豆是,林和孩子一起对我们说谢谢。而林全程除了陪孩子高兴外,没有表扬孩子。为什么?
我们一致否定父母使用功利色彩的表扬。孩子已经学会骑车了,她正在享受一种本源的快乐,表扬完全是画蛇添足。
这里有同学提到“潜伏抑制”这个概念,值得玩味一下。
条件反射的实验——敲铃,给狗喂食,之后,敲铃,不喂食,狗也会流口水——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实验也有失败的情况。如果一只狗在参加实验之前就经常听到铃声,那么敲铃喂食的套路就难以奏效。这就是潜伏抑制。如果一个信息经常出现,并已经被下意识的标记为无意义,它就会被忽略。
显然,林为了不让“称赞”变成被孩子潜伏抑制的无意义信息,很节制的使用这个手段。毕竟孩子的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赞扬等着她呢。
最后,我们愉快的总结了这次讨论: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用来教育孩子的道道,自己都不照做。
Hello,爸爸妈妈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作者:何异,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zqfxl2013),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