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日谈哥伦布
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假日 “哥伦布日”(Columbus Day),目的是纪念“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2021年是哥伦布诞辰570周年,明年是他到达新大陆530周年。所以今年的哥伦布日(10月11日)格外瞩目。
哥伦布日谈哥伦布
文 | 程鸣远
克里斯多福·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8.25至10.31之间 – 1506.5.20)
01
夙愿与机遇
1451年9月22日,哥伦布出生于今天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a)。热那亚面临大海,是个繁忙的港口城。哥伦布从小就对航海、探险、地理、语言和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他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是《马可·波罗游记》。他一直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步马可·波罗的后尘,去陌生的东方闯荡。
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上有哥伦布做的笔记
马口·波罗去中国的路线
哥伦布10岁时便跟随大人出海航行,十年后已是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了。他曾驾船去过冰岛、爱琴海和西非。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亚洲是神秘所在、机遇所在和财富所在,去东方探险是他的夙愿,他一直在等待适当的机会。
从中国的汉代起,欧洲就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洲通商,到哥伦布的时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在1453年切断了这条通道,迫使欧洲商人另寻海上通路,由此开启了史上的“探险时代”(亦称“大发现时代”),哥伦布的机遇也就应运而生。
欧洲人在此前也走过海路到达东方,但他们仅知向东航行的路线。而当时一些重要的东行航线被敌对的穆斯林阿拉伯人控制,所以只得另辟蹊径。在这种情况下,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保罗·达尔·波佐·托斯卡内利(Paolo dal Pozzo Toscanelli,1397-1482) 经过测算和研究绘制了一张地图,提出可以向西航行到达中国(the Cathay)。他把地图呈献给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却被国王驳回。1474年托斯卡内利把地图交给了哥伦布,当时哥伦布已名扬四方,正在探索去中国的海路。
哥伦布潜心琢磨了11年,于1484年去参见葡萄牙新国王约翰二世,申请经费出航东方。哥伦布根据托斯卡内利绘制的地图、《马可·波罗游记》和其他文献,估测从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the Canary Islands)到中国的距离为2500英里(4024公里)。但约翰二世认为此估测过低,予以拒绝。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国王是正确的,托斯卡内利地图上显示的世界面积比实际情况小了四分之一。从加那利群岛到中国的实际距离是10,500英里(16,898公里),比哥伦布的估测多达三倍之多。哥伦布接着又去找了热那亚和威尼斯政府,均遭拒绝。
最后哥伦布去寻求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和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支持。他们起先也拒绝了他,但经不住他的苦求和保证终于应允,批给他三艘船,并许诺哥伦布可担任途中发现的新领土的总督,还可以保留探险所获财富的百分之十做酬劳。
02
发现与杀掠
哥伦布于1492年的8月3日率尼娜号(Niña)、平塔号(Pinta)、圣玛利亚号(Santa Maria)三艘船起航,一路往西向他们心目中的中国驶去。10月12日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the Bahamas)。哥伦布其实是知道到达的地方并不是亚洲,但终身对外一直坚持他到的地方是亚洲。由于当时欧洲把中国、日本和印度统称为"印地“(Indies),所以他把当地人叫做“印地人”(Indios),Indios在英语里写作Indians,和英语里的“印度人”拼法完全一样。
哥伦布计划中到达中国的航线
哥伦布到达巴哈马时原著民涌向海滩,热烈欢迎这些天外来客,随后请船员们上岸,予以热情接待并赠送了礼物。那时的原著民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自给自足的世界里,不知阴险与恶毒为何物,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大难即将临头。就在这帮来自欧洲的不速之客受到热情款待时,哥伦布已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
“他们没有武器,也不知道武器是何物。我给他们看了一把剑,他们去握剑刃,把手割得鲜血淋淋。他们没有铁。他们的矛是用手杖做的。他们会成为我们理想的仆人。我们只要有五十个人就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听我们的使唤。”
哥伦布一行离开巴哈马群岛后又来到今天的海地,并在那儿建立了永久居住地。不久后,哥伦布留下39个船员,返航回西班牙,船上还带了一些绑架来的原著民。哥伦布打算把这些人带回西班牙,培养成日后能为他们殖民服务的翻译。
、
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后,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朝野轰动。第二年哥伦布再度率领一支由17艘船组成的船队前往新大陆,此次他们对加勒比海原著民展开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以武力占据原著民的土地,逼迫他们成为奴仆。据史料记载,仅在哥伦布第二次到新大陆后的一年内就有5万原著民丧命。美洲原著民人口在哥伦布到达的1492年为6千万,150年后减少了80%-90%。可谓种族大灭绝。
与此同时,殖民者掠夺了美洲的大量资产,源源不断地运回西班牙。他们还开启了贩奴贸易。此后,哥伦布又两次率舰队到新大陆,最后一次率领的舰队有30艘船之众。哥伦布四次到美洲,去过的地方包括今天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多米尼克、瓜德罗普岛、波多黎各、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马提尼克岛、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每到一处都诉诸暴力,镇压土著的反抗并掠夺资产。
哥伦布四次前往美洲的实际航海图
03
哥伦布与美国
在美国,哥伦布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美国人从小就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是因为每年有个哥伦布假日,就连幼儿园的老师也会跟小朋友讲哥伦布的故事。
Columbia(哥伦比亚)和Columbus(哥伦布)这两个词同源,Columbia的意思是“哥伦布的土地”(Land of Columbus)。这两个词在美国处处可见,如:美国有50多个郡和市的名字是Columbia或Columbus,美国的首都兼政治中心叫“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俄亥俄州的首府是“哥伦布”(Columbus)市,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是“哥伦比亚”。美国建国时没有正式定国歌,但一直把Philip Phile为华盛顿第一次就职作曲、后由Joseph Hopkinson填词的《嗨!哥伦比亚》(Hail, Columbia)当作国歌。每当总统出席正式场合时,军乐队便演奏此曲。1931年胡佛总统正式宣布《星条旗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为国歌,《嗨!哥伦比亚》才“下放”,成为副总统出席正式场合活动时演奏的军乐曲。《嗨!哥伦比亚》歌词的第一句是“Hail Columbia, happy land!”(《嗨!哥伦比亚, 幸福之地》),显而易见是把美国的起源归于哥伦布。
美国在建国时甚至考虑过要把国名叫做The United States of Columbia (哥伦比亚共和国),而不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利坚共和国)。不仅如此,享誉全球的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建国伊始也不叫“哥伦比亚大学”。现今的哥大成立于美国建国前夕的1754年,当时的名字是“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在美国独立之后的1784年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1912年最后改名为“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纽约有哥伦布广场、哥伦布大道,纽约的中国城里还有一个哥伦布公园。在纽约中央公园里的“文学之径”上也有一座哥伦布塑像,与莎士比亚、司各特、彭斯等文豪比肩。在世界范围内的名人塑像中哥伦布的塑像也是最多的之一。
纽约的哥伦布广场
哥伦比亚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把自己称作“Columbian” (哥伦比亚人)
但是事实上,哥伦布作为美洲大陆的发现者,他一生并没有踏上现今美利坚合众国的这片土地。他曾到达过距美国最近的地方,就是他首航美洲登陆的巴哈马群岛。巴哈马群岛在佛罗里达洲的东南海域,与佛洲陆地相距300多英里。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时其实也意识到这并不是印度,但他还是把当地人叫做印度人。直到后来一位名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Amerigo Vespucci)的意大利探险家,经过多方面考察,正式确认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并不是印度,而是一块原来罕为欧洲人所知道的大陆,遂用自己的名字(Amerigo)将这片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America,美洲)。
04
文化标志与象征
哥伦布到达美洲300年后的1792年美国纽约就有人开始庆祝哥伦布日。1892年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发布公告在当年的10月12日庆祝“哥伦布日”,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400周年。1937年,在一个由成员多为意大利裔美国人组成的“哥伦布骑士会”(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兄弟会志愿者组织,后面会专门讲到)的游说下,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宣布设立“哥伦布日”。1972年,美国政府正式把”哥伦布日“定为联邦法定节日,并把日子定在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哥伦布从未踏上美国的土地,那他为什么会变成了一个美国的文化标志和象征呢?
熟悉美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美国最初是由英国在北美洲设立的13个殖民地独立而建的,北美洲的原著民为印第安人。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裂痕,英国对北美殖民区采取高压政策,激起了当地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殖民区民众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建立了国家政权。也就是说,从民族意义上讲,美国并不是一个崭新的国家,而是一群从大英帝国独立出来的英国后裔所建立的国家。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克劳迪娅·布什曼(Claudia Bushman)所说,“哥伦布热”缘于一群独立后的北美殖民者试图避开客观存在的英属起源,而把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作为自己的先人。
前面说到,美国差一点被命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目的就是想撇清与英国的殖民关系。此外,Columbia和Columbus在西班牙语里都是阴性名词,更具美感和诗意,用作美国的女性化的国家化身(National Personification)再合适不过,至于后来这个化身是如何从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哥伦比亚”变成了如今胡子拉碴的“山姆大叔”(Uncle Sam),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美国人心目中的哥伦比亚
除了想与英国撇清关系外,美国人如此热衷哥伦布还有其他原因吗?作家Brian Hardwerk指出:哥伦布为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遗忘”原著民的便捷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教科书一直把哥伦布当作是美洲史的开端而闭口不提及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尤为重要的是,“哥伦布”浓缩并代表了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初期所倡导的殖民主义(Colonialism)和帝国主义(Imperialism)意识形态。
1848年,密苏里州的众议员托马斯·本顿(Thomas Benton)向国会进言对墨西哥宣战时就声称:对墨西哥宣战是“继承哥伦布的夙愿”,是属于哥伦布“西进亚洲”大战略的一部分。本顿的托辞彰显了19世纪美国白人所普遍持有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扩张主义理念,也代表了“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这样的意识形态即使在美国深陷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的内战泥潭中时,敌对双方对此也从无丝毫分歧。
如果说上面所述的历史是美国政府给哥伦布日的背书,那么哥伦布在美国民间的影响,则是由前文提到的“哥伦布骑士会”(Knights of Columbus)这个群体组织来扩张光大的。
1882年,在一个名叫迈克尔·麦克格尼(Michael McGivney)的牧师领导下,60多个年轻人聚集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NewHaven, Connecticut)的圣玛丽教堂(St. Mary’s Church)成立了“哥伦布骑士会”。这个组织成立的初始目的是在共济会(mutual aid society)名义下,给予亡故成员遗留的寡妇和孤儿一些帮助。在哥伦布骑士会建立8年后,年仅30岁的麦克格尼牧师便英年早逝。2020年十月,梵蒂冈的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将麦克格尼牧师誉为圣人,这是罗马教廷给予哥伦布骑士会的最高荣誉。
至19世纪末,哥伦布骑士会就已经遍布美国各州,未久又发展到加拿大、墨西哥、以及菲律宾等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今该组织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团体了。在如此庞大的民间宗教组织影响下,“哥伦布日”在美国成为一个如此重要的节日和文化符号也就不奇怪了。
05
争议与警示
但是另一方面,哥伦布日如今在美国引起的争议也非常大。当年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殖民入侵者在拉美掠夺的大量资源与财富,成为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却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对当地欺诈性的商品贸易形成了不公平的世界贸易市场;在美洲实行种植园经济造成拉美经济结构的不完整和缺乏独立性,以致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更因殖民者大肆屠杀当地原住民,贩卖奴隶,传播疾病,造成精壮劳动力丧失和人口锐减。楚马耶尔的《奇兰·巴兰之书》(17世纪末)中有记载:“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疾病……当时人的德性进程井然有序。外人来到了这里,一切都改观了。”
美国某地,横幅上写着“哥伦布什么也没有发现。(他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一千个部落民族了”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的市长今年9月5日宣布将拆毁位于市中心的哥伦布塑像, 代之以一位原著民妇女的塑像。市长宣布时,哥伦布的塑像已遭民众涂鸦
如今,很多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和那些反对白人中心观或欧洲中心观的有识之士认为,在所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已经有几亿安居乐业的土著居民。然而,在哥伦布涉足之后,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后来的法国、英国和荷兰,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接踵而至,带来了枪炮、马匹、刀剑和病菌,把西半球变成了屠宰场。据201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美洲后,欧洲殖民带来的暴力和疾病夺去了90%原著民的生命。西方白人的殖民史基本上就是美洲土著的血泪史。因此,美国现在已有很多州和市把“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日”(Indigenous Peoples' Day)。这些州和市包括:阿拉巴马、阿拉斯加、夏威夷、爱达荷、爱荷华、路易斯安那、缅因、密歇根、明尼苏达、新墨西哥、北卡罗来纳、俄克拉荷马、俄勒冈、南达科他、佛蒙特、弗吉尼亚、威斯康星以及旧金山市、西雅图市、丹佛市、凤凰城市和首都华盛顿。走在最前面的是加州的伯克利市,该市于1992年就把哥伦布日改作土著人民日了。
拜登总统今年10月8日发布公告宣布10月11日为土著人民日,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做此宣布的美国总统。公告的第一段如下:
自古以来,美国的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人和夏威夷土著人就在这里建立了充满活力和多样化的文化——世世代代保护自己的土地、语言、精神、知识和传统。在土著人民日,我们的国家庆祝土著人民的宝贵贡献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承认他们固有的主权,并承诺履行联邦政府对部落民族的责任和义务。
公告的最后一段如下:
我,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约瑟夫·拜登特此宣布2021年10月11日为土著人民日。我呼吁美国人民以适当的仪式和活动纪念这个日子。我也下达了指示这一天在所有公共建筑上升美国国旗,向为塑造我们这个国家做出贡献的土著人民致意。
拜登的公告只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但并不意味着作为联邦假日的哥伦布日已被废除。
06
哥伦布是发现美洲的第一人吗?
把哥伦布尊为英雄的人有种种理由,但第一条理由都是他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很多学者认为维京人、中国人、闪米特人、西伯利亚人、圣殿骑士(The Knights Templar)、马里人、古埃及人、爱尔兰人、日本人、波利尼西亚人、罗马人以及其他意大利人都有可能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限于篇幅原因,这里仅简介维京人和中国人的相关考辨。
欧美广泛流传说,北欧冰岛的维京人(Vikings)大约在公元1000年航行到达今天加拿大的纽芬兰(Newfoundland),在那里开辟了殖民区。在维京人的语言里纽芬兰是Vinland,意思是“葡萄酒之乡”。还有很多人认为他们到达过更南的地方,甚至可能远至今天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传说中首先抵达北美的维京人,是一位有名有姓的年轻女子—古德里德·索比纳纳德(Gurid Thorbjarnardóttir)。据传她与丈夫一起从冰岛航行到纽芬兰,并在纽芬兰生下儿子。三年后她回到冰岛,此后她又去过美洲8次。
古德里德
这个传说非空穴来风,两部写于13世纪的冰岛传奇故事都提到了古德里德: 一部是《格陵兰人的传奇》(The Saga of the Greenlanders),一部是《红色艾瑞克的传奇》(The Saga of Eirik the Red),书中讲述的都是公元970 年到 1030年间发生的故事。现代考古学家在冰岛发掘出传奇著作所称的古德里德最后居住过的草皮屋(turf house),可以作为传说的佐证。因为这座草皮屋的结构与当地的其他草皮屋大不一样,却与北美维京人居住地的建筑风格相似。此外根据碳含量测定,纽芬兰的维京人居住地是公元1000年建立的,碳含量测定的误差仅为20年。
孟席斯著《1421:中国发现美洲》
中国在明代期间也有过数次大航海,据说在1421年的那次到达了美洲。这种说法在学术界被称作“1421理论”。这一理论因2002年英国民间史学家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发表的《1421:中国发现美洲》(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一书而广为流传。孟席斯在书中指出中国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有相似之处。他认为,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之前的70年,中国人就统治着美州的主要部落,并与土著人通婚。虽然至今没有太多证据支持1421理论,但在美洲确实发现了一些可以追溯到哥伦布到达之前的文物,其中有散落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中国古钱币、一件由中国珠子制成的内兹皮尔斯(Nez Pierce)印第安人的旧衣、哥伦比亚一个洞穴画里的中国骑手,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发现的一块中国玉器。
似乎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一张中国绘制的地图,据说这张世界地图绘制于1408年,图上有美州超大陆(supercontinent)。不过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张地图不可信,只是仿制17世纪耶稣会绘制的一张地图的赝品,理由是地图上中国部分不很详细,如果是中国绘制的地图,图上的中国部分应该是最详细的。而中国的清朝销毁了前朝的大量文献,也给研究取证带来很大的困难,故此目前只能存疑。
随着考古和史学研究的不断发现,在不远的将来确定谁是到达美洲大陆的先驱者有望,就目前的种种迹象揭示:此人很可能并非哥伦布。
哥伦布日谈哥伦布,我们纪念他在人类航海史上建树的丰碑,回顾他在西方发展史中的作为和影响,重新审视他的“发现” 带给美洲原著民的毁灭性伤害及荼毒至今的种族主义,冀望世人携手,让类似的屠杀或种族行为再无后来之作。
作者介绍
程鸣远,美籍华人。东南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师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斌教授。本科就读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系。
往期相关文章
编辑 | 幽丽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属作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转自“语言学世界”。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