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年男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往死里喝 | 张丰

张丰 骚客文艺 2020-01-14


本       文       约      39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浙江大学教授冯钢说,要考他的研究生,必须能喝半斤50度白酒,并说这是“师门规矩”。他很欣赏那种喝酒很猛的学生,“那股拼死喝酒的意向,奠定了他一生的骄傲”。意料之中,他的话引来一阵炮轰。学生在老师面前喝酒,尤其是那些报考他研究生的,拼命表现,其实是很可怜的。这里有一种明显的权力不对等关系,学生喝下的不是酒,是屈辱和投机。

我很想问冯老师,女生呢?也得半斤50度白酒吗?还是打个折?她喝多了,您给送宿舍吗?我更担心的是,冯钢这段话又会引来一波对中年男人的憎恶。中年男人已够不堪了,可以享受的东西不多了。你知道有多少中年男人晚上回家都不会直接上楼,而是停好车后坐在车里收拾半小时心情才能面对妻儿吗?

酒是中年男人最后的救赎。被冯老师这么一搞,有可能在公众眼里,就成了中年男人的犯罪武器。


不要太山东


几天前一个新闻说,某大学三位团委老师和一个校外人士聚餐,四个男人喝了四瓶白酒,散场的时候,一个团委老师跌落在沟里不幸死亡。如此悲剧,在成都这样的南方城市不太可能发生。四个成都男人聚餐,很有可能就四瓶雪花下肚,然后就有了“勇闯天涯”的豪情。重庆人嘲笑成都人,说他们的酒量是二两——啤酒。这话有点过分,但是成都人喝啤酒,确实有几个人分一瓶的,干杯的时候照样很豪爽。啤酒点多了,一定不会说“喝完再走”,而是存在店里。

如果是白酒,成都男人最后的难题则是:“这剩下的酒谁先拿回家?”所以,成都男人一点都不nán。当然,成都男人真正的重点不在酒量。“四个成都男人聚餐”这样的事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超过三人的饭局一定会有女人。再说,既然不多不少正好四个人,为什么不去喝茶打麻将,酒有什么好喝的?所以我有点怀疑,那四个聚餐的老师,至少有两个是山东人。“山东男人”最近几年的形象跌落得很快,切身体会就是:作为一个河南人,我都不再需要冒充山东人了。北大那位被指责PUA自己女友的学生会干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就是一个传统的山东男人”,又激起一轮对山东男人的嘲讽,就连“低调网红”王五四老师,现在也总是拿“我是一个传统的山东男人”挂在嘴上,自恋还是自黑,你猜。十几年前我考研究生时还不是这样。北师大文学院新录取的硕士中,有40%是山东人,以至于有老师感叹,要想办法遏制一下“鲁祸”。“鲁祸”当然是开玩笑。这些山东人,大多数都喝不了半斤白酒,他们是复习备考太厉害,才引起有些老师的“警惕”。这是很正面的男人形象。后来山东男人变得不堪,很大程度上和他们的酒风有关。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南的酒桌,要喝得和谐,核心原则就是给权力排座次——开喝之前,要反复揣摩大家的座位,什么主宾副宾、主陪副陪,非常复杂的尊卑算计程序,光是搞懂这一套就够麻烦了。

网传山东酒桌座次

在这种背景下,你要是不能喝半斤白酒,不要说考研究生,连酒桌都不敢上。我小时候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大人(中年男人)们的饭桌,我从来不敢靠近,因为不小心坐错位置,就会被教训一番。

我喜欢的那种酒局,是一帮人可以随便坐在一起,只要搞懂是谁买单(或者AA)就行。想喝酒的可以喝得尽兴,不能喝酒的也没人会勉强,能全身而退,不用老是陪着笑脸。这样舒心的酒局,近期只在潮汕见过。七月份,文友余少镭约我到潮汕小聚几天,美食就不用我说了,印象最深的是,每顿酒局也都是中年男人,但酒桌上不是红酒就是精酿,没有白酒,也没有劝酒的,到最后都是少镭兄一人在猛灌自己,而所有人都在劝他少喝点。

不想委屈自己的中年男人,就要远离山东风格的酒局。碰到那种场子,一句“我不喝酒”就是你必须坚守的底线。


不怕很东北,就怕往内蒙
有个说法是:在广东,有事喝茶,没事也喝茶;在东北,有事喝酒,没事也喝酒。而在四川,一个人失望透顶,说的话是“好嘛,那就鸳鸯的嘛”;在东北,一个人失望透顶,就会说“那就开一瓶吧”。在酒量的福克斯排行榜上,东北中年男人一向名列前茅。这也符合全国人民对东北人的想象: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随便摆个宴都是“百鸡宴”。东北中年男人曲飞说,他们那旮旯喝酒,都是一箱一箱地点,“甭管喝不喝得下,气势上就不能输”。请自行脑补穿着貂、戴着大金链子的大哥,脚下踩着一箱“勇闯天涯”,是不是倍儿豪爽倍儿有面子?

东北人劝酒,也有一套碾压全国的说辞。比如:“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你不醉,我不醉。马路牙子谁来睡?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东北中年男人王小山,在酒桌上则常用这招劝人喝酒:“在座有没有姓司马的?……哦没有,那不姓司马的干一杯。”我还听过一个更经典的,说有一人外地人到了东北,酒局开始前,主人问:“您刚才进村的时候,在村口看到什么?”“看到……一块写着村名的石碑。”“石碑下面是什么?”“好像是一只……是一只乌龟。”“对对,大家都听到了哈,十杯以下是乌龟,整!”你说这样外地人能不谈(东北)虎色变吗?但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内蒙人喝酒,比和东北人喝酒更内伤。“哥们儿,咱内蒙喝酒有个规矩。我先介绍一下今天桌上的几个朋友,然后咱们先喝一圈。喝完后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我们自己喝一杯。要是你说不出来名字,你自己喝一杯。“那么,先从你旁边的噶拉仓巴拉丹扎木苏日丹开始,再往下是乌勒吉德勒格列日图愣巴猜……”

然后,当聪明绝顶的我录下来这些名字的时候,对方突然掏出一个大瓷碗,说:“这是我们老祖宗的碗……”


可以发胖,请别油腻
著名“前媒体人”朱学东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喝酒,酒量惊人,回家后还能抄诗或者读书。第二天早上,他会运动以摆脱“宿醉”,为下一次酒局做准备。有好几次想在朋友圈留言给他,劝他老人家少喝点,但是都自觉闭嘴了,因为那种“酗酒”实在让人向往。有一位老兄,酒后喜欢亲别人。他亲吻的都是男人,我也被他亲过。那一刻确实体会到了某种神奇的幸福。在友情和爱情之间,似乎还有一种男人之间历尽苦难的情感,借助酒精的力量被激发出来。他为了晚上的酒局,背包里装着好几瓶白酒,叮叮咣咣的,和喜欢看的书一起背到公司,下班后又骑着车去饭店占座。这种清新和健康,即便是在20年前的我们身上,也不多见。前面说的余少镭兄,酒喝多了之后,喜欢在大街上走得飞快。作为参加酒局的一员,我几乎是一路小跑跟在后面。一次他太太跟在后面,跟得很吃力,有点无奈地对我说:“他每次喝多了就这样,那是表示对我不满。”我想他太太可能误解了,酒就像是时光机,让少镭变成了少年。果然,第二天我问他,你为什么酒后要走那么快?他不好意思地说,喝多了,就有一种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的错觉,就觉得步子必须快,否则,被别人甩下,不就成落后分子了吗……但就是这样好酒的少镭兄,跟我讲过,他2005年去内蒙古采访,自知酒量差,出发前就做好一滴不喝的准备。到了呼伦贝尔,热情的内蒙人怎么可能让“余记者”不喝,使出浑身解数,包括美女献哈达唱歌劝酒,就是不喝,反来复去就一句:“我身体不行,不能喝酒。”人家来一句最狠的:“那不行,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呢?”他微笑着说:“我就是不行,各种不行,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个男人了。”在这样坚贞不屈的人面前,神仙也拿他没辙——你总不能绑了硬灌吧。结果,少镭兄在内蒙十天,真的一滴不喝,全身而退。这真应了那句话,喝酒,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少镭兄这样的。以上朋友,都是我喝酒的榜样(少镭兄是不是,还在考察之中)。他们可能会发胖,但是不会让人感到油腻。

事实上,他们的酒风,就是一种实践,在“肥胖”和“油腻”之间划出了界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不是酒量,而是在酒桌上都很尊重女性。他们不会去讲荤段子,酒后与人左拥右抱,都限于同性之间,看那些酒局的合影,即便是半斤白酒之后,他们在女性面前还是非常拘谨。最糟糕的中年男人,就是在酒桌上劝或逼女性喝酒的那些。一饮而尽让人心情舒畅,劝酒则让人讨厌,劝年轻女性喝酒就几乎让人难以容忍。中年男人多半拥有一点“权力”,即便没有权力也拥有阅历或者更多受辱的经历,这些都让他们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在年轻女子面前有着某种优势。说句不好听的,极有可能,潜意识里他们觉得,在别的场合已无法“长久”了,那就在酒桌上把“雄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恰恰,这是雄性动物衰老的标志。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女孩看着他们的时候,眼中不是钦佩,而是怜悯。


中年男人需反省


最近觉得不能忍的,就是酒后话变得特别多。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能把话茬接过来说一大堆,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我从中汲取教训,喝酒的时候,就变得沉默。今天朋友圈突然热传一条旧闻,2012年9月,上海市宣布将对常住人口开展疑似精神病患者调查,其中的一个症状就是“过分话多(说个不停)”,看来,“过分话多”确实是不太正常的表现。每个人喝酒之后,话都会变得多起来。适当多说两句,人会显得可爱,尤其是说一些平时不太敢说的话。我认识的朋友中,有酒后可以背诵《离骚》的,当然让人佩服。但是,他不背书的时候,也让人头疼。朋友们私下的诀窍是,不要看他的眼睛,否则他将对你发表演说。有才华的话痨还算有营养,大多数时候,中年人的“酒后话多”,往往就是把浮夸的人生经验、道听途说的传奇和想象中强大的性能力糅合在一起,变成絮叨和自夸,对周围的环境实在是一种侵犯。一个社会变坏,到底是从中年男人的油腻开始的,还是从嘲笑中年男人开始的,各有各看法。但是,中年男人确实也需要反省自己,酒局是我们最后的伊甸园了,无论蛇怎么诱惑,还是要“控技你寄己”,不要对那苹果伸出手去。《你要控妓你妓己》河夫作品
以正确的姿势酗酒,防止中年男人“失乐园”。


-  推荐阅读  -

四川人独特的生物钟,就是要比全世界慢一秒 | 张丰

中国男人为什么缺乏搭讪能力 | 张丰

流沙河逝世:成都失去了它的灵魂 | 张丰

 


值班主编 | 余子野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801 篇文章

- END-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