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以,美国对网络战不设底线么?

2018-02-06 E安全 E安全

更多全球网络安全资讯尽在E安全官网www.easyaq.com


推介阅读:美国新核武战略定位“跨域威慑”:犯我网络者,核武退之!

E安全2月6日讯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2月2日发布新版《核态势评估》(简称NPR)报告,将中国、俄罗斯及朝鲜视为主要核威胁,暗示会降低动用核武器的门槛,可能会动用核武器响应网络攻击等非核威胁。


报告暗示重大网络攻击会引发核反击

报告的两名主要撰写者:美国国防部负责核与导弹防卫政策的副助理部长罗伯特·索弗和美国联合参谋部J5战略稳定性副主任格雷格·韦弗表示,这份报告对美国核武器的综合审视与其秉持的原则与奥巴马时期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没有区别。

奥巴马版报告从广义上说明了“极端情况”的相关可能性,这份报告则试图明确可能会引发核反击的事件。“奥巴马版报告”从广义上说明了“极端情况”的相关可能性,而最新的这份报告则试图明确可能会引发核反击的事件。自从新版报告的草案外泄之后,美国安全界的主要争论点发生了变化,认为这份报告似乎可允许以核武器响应美国国土上的大型网络攻击。

例如,外泄的草案在“灵活能力”一节中提到,美国总统将通过一系列、有限、不断升级的选择有效阻止俄罗斯方面的核或非核战略攻击,这可能包括在太空和网络空间针对美国核指挥、控制和通信(NC3)发起的攻击。

而此次公开发布的报告将这条内容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有必要提高核力量灵活性的一般性陈述。

另外,草案中有一项“规避多种不确定”一节指出,美国必须防止出现核与非核战略威胁或阻止这类威胁迅速愈演愈烈,包括化学、生物和大规模传统入侵行为,这项内容在最终版报告中完整保留。

美国人士称,意在“打预防针”,防止越线

2018年1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保罗•塞尔瓦否认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动用核武器响应网络攻击。索弗也淡化了这一概念。塞尔瓦和索弗认为,这份报告中的措辞并未改变奥巴马 NPR 报告的立场。但是,当被问及让美国遭受重创的网络攻击是否可能触发核响应,索弗则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索弗表示,他们会关注战略攻击,造成灾难影响的非核战略攻击。如果这类攻击导致美国一座城市成千上万的人员伤亡,对手有必要知道,这类攻击可能会让美国动用核武器予以响应。这便是威慑效应。

韦弗表示,无意扩大动用核武器的范围。奥巴马时期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并未排除任何可能的极端情况。他们的目的是澄清可能会构成极端情况的事件,避免对手误判,无意中跨过这个门槛。

注:本文由E安全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easyaq.com/news/788677842.shtml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