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被歪曲的元史 | 冬川豆

2016-11-22 刘仲敬 冬川豆种子不死

本文选编自今年初阿姨与粉丝的交谈记录。

公告:冬川豆支付宝PayPal账号已改为dongchuandou1109@gmail.com

元朝建立了一种儒家知识分子无法理解的秩序,然后遭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歪曲和否定。


:我认为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秩序,对秩序起的是一种破坏性作用。

刘仲敬:我认为你关于元代的看法是很成问题的,这是通俗的一种解释方法,但是它里面错误和歪曲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是说元代在中原无法建立秩序,只是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而是它在中原,不如说它在整个帝国境内,建立了另外一种儒家知识分子无法理解的秩序,然后遭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歪曲和否定。就我们所看到的情况,元朝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体制的地方,它让像刘基这样的儒家知识分子感到无法忍受,就是因为它不接受儒家帝国认为天经地义的那些金科玉律。按照这些知识分子的想法就是,你征服了,我们可以让你一起统治,你任命儒生当大臣,我们也不管你少数民族的出身,我们继续按照原有的郡县制统治。

hhh但是蒙古人不是这么做的,它实行,我们可以说是封建统治,也可以说是部落统治,但是这无关紧要,就是说,它实行了多种习惯法和混溶的体系。成吉思汗把草原各部落的习惯法做了一个总结,构成了大扎撒,也就是成吉思汗法典。我们如果再对照一下西方历史,那你就可以把它跟日耳曼习惯法总结的过程相比,加以对照。原来的法律是什么呢?你是谁,就用谁的习惯法。这一点后来被歪曲成为对汉人的歧视。例如有这样的案例就是说,最典型就是这样的:蒙古人杀了人,付多少多少烧埋银,南人杀了人以后砍头,这是不是歧视你压迫你?


1206年,铁木真即大汗位,颁布大扎撒

hhh但是其实这不是。蒙古人的规矩是这样的,各人行使各人的习惯法:草原的习惯就是这样的,杀了人赔钱;同时,宋朝的成文法是这样的,谁杀了人,官府砍谁的头。蒙古人不动脑筋,他们不像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那样,喜欢,我是太祖皇帝,我要立下一个太祖宝训,子孙都要根据太祖宝训办事;我是儒家知识分子,我要把孔孟的经典念一遍,以后大家都按照孔孟的经典办事。但是蒙古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简简单单地把他们统治下的各部族、各种传统都混在一起,我承认你们全都是合法的,各人继续按照各人的方法办事,以最低成本办事。大家不要以为这种办法很野蛮,儒家知识分子认为这是野蛮的,我们不要忘记,大英帝国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统治的。


钱穆将并无实据的“四等人制”写进《国史大纲》

问:我认为元代的蒙古人在进入中原以后就皈依了汉文化。

刘仲敬:我觉得这说法是有大问题的,就是说,从元代进入中原的蒙古人并不是简单地皈依了汉文化,而是后人在叙述过程中间,采取了高度选择性和偏差性的叙述的结果。你要是从原始材料来看,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确实有个别的蒙古人改了汉姓,变成士大夫吟诗作赋,这样的中原文化爱慕者确实是有,但是在数量上讲,他们并不占主流。而且主要的同化也不是在元代,而是在明代。是在明太祖建立了明朝以后,对那些还没有办法离开中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后代实施了强制同化,因为他们仍然是比较有战斗力的团体,他把他们编入各地的卫所,任命他们当卫所的军官,然后赐给他们汉姓。你如果去翻明史的话,翻明朝前期那些武官的列传,你会惊讶的发现,你原来看名字以为绝对就是汉族的那些人,其实十个中间有八个,不是蒙古人就是色目人,都是元代遗民。明太祖任用了他们,比如原来姓失必儿,赐一个名字,你以后就叫李贤了,你以后子孙后代就姓李,然后时间长了以后就同化了。他们的同化是在明朝而不是在元朝。

1、失必儿·丑驴(?-1425)初为北元工部尚书,洪武二十一年投明,被朱元璋赐名为李贤,授燕王府纪善。靖难之役中有功,累迁都指挥同知,晋为大学士。明仁宗即位,拜右都督,封忠勤伯。


儒臣耶律楚材

hhh这一点还不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元代的多样性是超出大多数人想象之外的。像在杭州这个地方就有非常庞大的西夏人的聚居团体,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超过了少数西夏侨民正常的增加速度,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有原来不是西夏的人,受他们的文化影响,开始使用西夏的语言和文字,甚至加入了他们的印刷行业。杭州的西夏文明发育是极其发达的。和有些人说法相反,你不能认为成吉思汗杀光了西夏人。合理的推论就是,他在灭西夏的时候狠狠地杀了一通,但是没有杀光的人,在过了那一波以后,也就没有继续杀下去,然后他们就迁移到各地,形成了自己的部落文化特性。像是在采石、淮济,长江西岸这些地区,有高加索的阿兰人的社区,他们是谁呢?他们是蒙古西征的时候,从高加索带来的阿兰人同盟者,他们在这里长期居住下去了。他们跟捷列克河的阿兰人居民保留了密切的关系。他们的法律和审判是用的他们自己的习惯法,不受附近的州县所管辖。明太祖起兵的时候,两淮两河有众多的苗军。而山东河北在经过红巾军的扫荡以前,有各种各样的中亚军户。元人灭了大理以后,西南地区的很多蛮夷部落以同盟者身份加入了元军,散布在中原甚至是江南的大片土地上。


阿兰人

hhh这里面复杂的事情要说起来的话,可以写好几本书,你可以从一个比较简洁的侧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明初重建制度的时候,是怎样对付镶嵌在中原和江南境内这些众多异质体的。明太祖当时处理这个问题采用了很多很巧妙的手段,就凭这些巧妙的手段,你就可以看出元代的中国是怎样的结构,如果它还能叫中国,是怎样一个镶嵌型结构。即使是同样的,我们现在所谓的汉族居民的话,他在不同区域所使用的法律制度也是非常不同的。南方和北方的管理体制不一样,南方的士大夫基本上完全退出了各式的管理体制,但是在北方却不是这样。同时北方的汉人还有高丽人,胡化程度是非常大的。像张柔(1190-1268,少慷慨,善骑射,原为河北地方武装首领,归顺蒙古后屡立战功。其第九子即指挥灭宋之战的张弘范)这些人,你不要以为他的名字是汉人他就是汉人了,他在生活实质上纯粹是蒙古化的。


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卷一所载“氏族”条中的色目人分类

hhh汉化和胡化是一个网络状的复杂过程,不是说阑入中原的游牧部落向一个方向去皈依了孔孟之道,恰好相反,如果你要单纯从数量上看的话,有元一代,高丽人和中原居民主动模仿草原部落习俗,尽可能地把自己想象成为蒙古人,从数量上讲,比蒙古人学习汉文的要多得多。同时除了蒙古人以外,大都还有巨量的中亚居民,他们推行他们的文化,对戏曲这些民间文学的影响一直是被低估的。你如果认真考察金元以来的杂记,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到底说是谁的文化还是很难说的。不说别的,直觉看上去,你看那些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凭这一点,你就可以发现很多线索。


· 全文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