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德意志宪制简史:(二)列强时代 | 冬川豆

2016-11-29 刘仲敬 冬川豆种子不死


宗教战争以后德国宪法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诸侯这一级强大了,皇帝这一级和自由市这一级衰弱了。以后几百年,德国最重要的宪法问题就是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这些新兴邦国的宪法问题。

·接上文·



西米亚人和卢森堡人退出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以后①,皇位最终落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手里面,这意味着日耳曼帝国的政局跟低地国家和新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接在一起了。哈布斯堡的皇帝作为一个诸侯的成分大于作为皇帝的成分。他比以前的各个王室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他一方面能够得到西班牙支系在经济方面和外交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他的政策也比以前的各位皇帝更加地方性,更加本位主义。部分因为这个原因,他号召日耳曼帝国全体诸侯的能量是特别差劲儿的。

————

1、1308年,卢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选为神圣罗马皇帝,称亨利七世,而他的儿子卢森堡的约翰则在不久之后接下了波西米亚的王冠。1437年西吉斯蒙德皇帝无后而死,在他生前的安排下,王位由女婿——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


西吉斯蒙德皇帝。1415年,他将纽伦堡城堡伯爵腓特烈六世封于勃兰登堡边区。

hhh日耳曼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分层次的结构,皇帝是一层,诸侯是一层,贵族领主是一层,自由市政是一层,还有各个千奇百怪的其他领地穿插在其中,它们之间有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同盟结构。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继承王位以后,这个同盟结构渐渐变得简单化了。哈布斯堡家族和西班牙天主教会形成一党,新教各诸侯形成另外一党,导致了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战争。①战争搞到最后,是通过流血的手段,而不是通过论证的手段,修改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也就是说涉及宗教问题的决议,在帝国议会当中必须由天主教各诸侯和新教各诸侯分别讨论,他们各自讨论出一个结论以后,然后再在皇帝的主持下由帝国议会整体讨论,达成的最后协定才能够纳入帝国的宪法体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帝国宪法造法的成本进一步地上升,因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要达成协议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

1、1531年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帝国城市在施马尔卡尔登缔结同盟,旨在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1546年查理五世利用同盟内部的不和,将同盟成员各个击破。不久,新教诸侯联合部分天主教诸侯,并同法王亨利二世结为同盟,于1552年打败查理五世。1555年,查理五世被迫与新教诸侯订立《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根据“教随国定”原则,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1552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不再退还;确立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


1547年的哈布斯堡疆域


查理五世

hhh几次宗教战争的结果是,帝国议会处理宪法危机的能力大大的削减了。依托帝国普世权威和特许状的各个政治实体,包括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权力显得比地方性邦国更大的自由城市,因此也受到了连带的打击。宗教战争以后德国宪法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诸侯这一级强大了,皇帝这一级和自由市这一级衰弱了。以后几百年,德国最重要的宪法问题就是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这些新兴邦国的宪法问题。这些邦国在宗教战争以后是一个新兴势力,尽管在俾斯麦的时候大家把它看成是古老和传统的势力,但是即使自称或者被称它们的系谱可以延伸到中世纪早期,实际上它们的宪法结构都是经过宗教改革以后重组的。



奥格斯堡会议和奥格斯堡和约

hhh而且在重组的过程中间,教随国定的原则发生了最重要的作用。例如勃兰登堡,就是后来的普鲁士王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教性。它的新教性使它在它的两大宗主,天主教维也纳的皇帝和华沙的国王①面前能够维持自己的独立性。它作为新教徒的保护者,使它能够得到瑞典国王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城市的财政支持,能够在穿过波兰地峡的贸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中间人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从新教欧洲的各地吸引学者来充实普鲁士这个贫瘠的、沙化的土地的基层社区,从新教欧洲的各个地方吸引领主来充实国王的行政机构。可以说如果不是法国新教徒在宗教战争中遭到严重打击,如果不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和罗马教廷把很多地方的新教徒赶得无法容身的话,后来能不能够产生出几位腓特烈大帝的王国都是很成问题的事情。在王国最初刚刚从骑士团转型过来、极其缺乏高级人才的时候,从欧洲各地迁来的新教徒对王国本身的塑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后来在坦能堡战役(1914)中间,为德军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弗朗索瓦将军,从他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得出他的祖先其实是法国的新教徒。

————

1、1466年条顿骑士团在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西普鲁士。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余领土,但成为波兰的封臣。直至1655-1660年第一次北方战争期间,大选侯腓特烈·威廉乘机摆脱对波兰的藩属关系,臣服瑞典,并于1656年7月率兵参加华沙之战。瑞典失利后,转而参加反瑞同盟,配合波军把瑞军赶出西波美拉尼亚。1657年他根据《韦劳条约》取得普鲁士公国主权,1660年的《奥利瓦条约》对此进一步确认。


为后来的普鲁士王国奠定了基石的大选侯腓特烈·威廉

hhh后来变成一种传奇的、所谓普鲁士人引以为自豪的“开明专制”的传统,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普鲁士王国是绝对君主的第一批体现者,号称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但是它的司法体系在国王本人的保护之下却又高度独立,而且以不必畏于王室本身的权威著称。这也跟普鲁士国王手下没有一个本土的像样的贵族阶级有关系。本土人其实原先是斯拉夫人,只是改信基督教以后可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来源,但他们产生自身精英的能力还是相当弱的,普鲁士人建立起绝对主义国家跟这一点很有关系。但就是因为贵族领主这一层非常薄弱,在其他国家往往被贵族领主这一层压住、或者说是被贵族的荣耀映照之下显得黯然失色的法学家这个阶级,在普鲁士王国显得特别重要,特别耀眼。在法国,行政法院往往是资产阶级的子弟、平民的子弟担任的,贵族不见得愿意在行政法院任职;但在普鲁士,贵族是很愿意在法院任职,甚至认为进入法院和军队对于他们子弟的发展都是同样有帮助的。


1745年霍亨弗里德堡战役,普军的进攻

hhh绝对主义时期的普鲁士,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自由主义者开始用自己成文宪法的要求来约束普鲁士国王的时候,普鲁士王国的宪法结构基本上就是一个三条腿结构。经济层面上,它依靠容克——容克是殖民者、开拓者,是农民的保护人。行政层面上,它依靠普鲁士地方色彩非常薄弱的职业行政官吏。普鲁士的行政官吏具有非贵族的精英性质。尽管它的大部分子弟仍然是从贵族阶级子弟中选派出来的,但是它的训练时间是非常之长的,技术要求很高。一个人从年轻时候开始接受训练,直到训练成为合格的技术官僚,时间投入的成本非常之大。由于沉没成本极大,他们基本上已经不能选择其他职业了。而他们和法院结成相互保护的关系,国王要想撤销一个合格的行政官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的独立性比他们在英法的同僚都要大,跟英国的法官也差不了多少。这个行政官吏集团构成普鲁士王国的第二条腿。第三条腿就是法院和司法机构。

hhh萨克森构成德国地方性邦国宪法发展的另一种模式,它是德国人当中最接近于欧洲的一个模式。它在欧洲各地有大量的联姻关系,像普鲁士这样比较乡土气的王国就很少有这样的联姻关系,萨克森的君主和公主跟法国、波兰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君主的通婚网比普鲁士要大得多,它依赖外交和联姻的程度比普鲁士要大得多,而普鲁士人更多地依靠自己本土的资源和自己的军队。萨克森人的宫廷虽然次于凡尔赛和维也纳的宫廷,但是在德国却是首屈一指的。在十九世纪巴伐利亚人赶上来以前,萨克森的宫廷是德国最国际化的宫廷,莱比锡在欧洲享有特殊地位。萨克森的贵族阶级实力强大,跟普鲁士贵族比较依附于王室形成鲜明的对比。萨克森的宪制,尽管它也没有正式的宪法,主要是贵族的宪法,萨克森的政治体制在德国各邦国中间最接近于波兰,大贵族享有巨大的权威,国君很少有越过大贵族保护平民的努力,平民主要依靠贵族而不是依靠国君。


莱比锡人莱布尼茨,在巴黎知识圈声名鹊起,任柏林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hhh巴伐利亚代表了天主教反击或者说反宗教改革以后的第三种类型。它的产生本身就是天主教联盟企图从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当中收复失地的一种企图。在这以前,巴伐利亚的地位并不突出。由于它当了天主教联盟反击新教徒的盟主,而且确实在德国西部收复了很多失地,所以它的领土和威望都极大地扩充了。巴伐利亚原先就是跟使用罗马法的地区关系比较密切,然后在它反击宗教改革以后,又接收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资源,最后它在路易十四干涉德国本身的政务以后,长期跟德国西部的宗教领主和凡尔赛的宫廷结成联盟,所以它的君主势力比起萨克森要强大得多。

hhh但在巴伐利亚,能够对君主实行有效制衡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教会领主,而不是来自于贵族。巴伐利亚的贵族阶级和军事力量一直不强,它没有能够产生出自己的军事传统。而巴伐利亚在德意志各邦国中间能够站得住脚,在维也纳和凡尔赛宫廷中能够说得上话,主要是依靠它自己教士的力量。它是天主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大的重镇。这些天主教徒不仅在宗教上有势力,而且还是巴伐利亚王室在外交上的重要支柱。巴伐利亚的宪法,基本上是国王赡养或者是从欧洲各地笼络出来那些凡尔赛式的文人名士、连同强大的教会之间的一个组合。教会和王国是各占半边天,而且从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发展来看,主要是王室借了教会的光,而不是教会借了王室的光。


1672年,路易十四率军跨过莱茵河

hhh维也纳的帝国把它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神圣罗马帝国以外、德语世界以外的地方,听任以上的这三种模式和正在衰微的各自由城市和公社自行发展,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路易十四入侵为止。路易十四入侵德国的主要后果就是,他本身是看准了维也纳宫廷对北德事务的漠不关心和德国各邦国在政治上的软弱,但是由于他深度介入德国事务,首先导致英国为了抗衡法国而深入德国,其次又导致俄国为了支持它在德国的盟友而介入德国。因此,在路易十四没有介入德国以前,德国还不是一个列强特别关心的地方;他介入以后,其他列强想要不介入也不可能了。因此德国在以后的这段时间就变成列强角逐的一个战场。

hhh英国人由于汉诺威的王室关系,对德国有一定的利益关系,而汉诺威王室入主英国这件事情,本身也跟路易十四对英国继承权的干涉有关系。英国人如果听任按照血亲原则来确定他们的继承权的话,结果很可能是安妮女王以后,查尔斯·爱德华①又重新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和天主教统治,结果会使法国势力重新回到英格兰。为了避免这一点,他们宁愿通过索菲公爵夫人②在信奉新教的德国诸侯当中为自己寻找王位继承人。这样的结果就是1701年的英格兰王位继承法,导致了汉诺威和英格兰的共主君主制。

————

1、Charles Edward Stuart(1720-1788),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长子,被光荣革命赶走的詹姆斯二世之孙,自称查理三世。他领导了著名的1746年苏格兰叛乱,虽然最终失败,但仍然长期受到苏格兰人尊敬。

2、普法尔茨的索菲(1630-1714),又称汉诺威的索菲,布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夫人,汉诺威选帝侯夫人,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和伊丽莎白·斯图亚特最小的女儿,汉诺威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的妻子。1701年,英国为了解决当时因英国王室年老和缺乏新教子女引起的各种潜在继承危机而颁布了《王位继承法》,使索菲成为了她表侄女安妮女王的继位人。如果不是因为早于安妮女王数星期去世,索菲就会继任英国王位。1714年,索菲的儿子汉诺威选帝侯、布伦瑞克-吕讷堡公爵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在安妮女王死后加冕为英王乔治一世,汉诺威和大不列颠以及爱尔兰结成共主邦联。


汉诺威家族

hhh这个共主君主制一直到维多利亚王朝才结束,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实行了类似萨利克法典的男性继承法,而英国则允许女儿、公主继承王位,结果在威廉王去世以后王位需要继承的时候,英格兰王国可以允许维多利亚公主继承英格兰王位,而汉诺威王国①却不能允许维多利亚公主继承汉诺威的王位。因此到这个时候,汉诺威的王室才跟英国王室分道扬镳。但在那以前,既然它们是共主君主,而汉诺威又位于法国入侵德国的必经之路上面,所以英国人为了保护汉诺威,而且本来英国人引进汉诺威家族就是为了对抗法国,迎立汉诺威家族的结果又加强了英国对德国事务的干涉,结果使英国人和德国各小邦形成了长期的联盟关系。

————

1、汉诺威选帝侯国在1803年被法军占领,直至拿破仑倒台。1814年10月,维也纳会议上决定,为了给予英国国王在德意志事务上的发言权,决定将汉诺威选帝侯国升格为汉诺威王国。

hhh对于英国的贵族来说,这些德国小邦是比较乡下、比较贫困的地方,他们的金融经济不发达,在英国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在德国就是一笔大钱,所以与其在英国招兵买马,在国内引起涉及常备军的严重宪法问题,倒不如给这些德国的诸侯一笔钱,让他们把自己的军队交给英国人使用来得划算。所以后来英国人为了打击法国和对付美洲独立战争的时候,都要借用德国北部这些新教小邦的诸侯。而这些新教小邦,像黑森—卡塞尔选帝侯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把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士兵出租给英国人,变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和产业。①同时德国西部,像科隆大主教这些宗教界的诸侯则选择了依靠路易十四的津贴和法国军队保护的路线。

————

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动用的军队有四类:英国正规部队;部份印第安人武装,作为辅助力量;殖民地的效忠派所组成的地方部队;来自黑森—卡塞尔和德国其它五个邦的雇佣军。黑森把征来的士兵租借给英国人,从中得到每个兵每天租金一先令的报酬。由此而送到北美的黑森雇佣兵共约三万人,这些佣兵其中有一万人后来留在美国定居。


勃兰登堡鹰徽

普鲁士鹰徽

hhh英法在德国的角逐最初只限于跟低地比邻的那些小的领地,但是双方最后都越玩越大了。如果你在我的背后插上一刀,那么我就要在你插的这一刀的背后更远的地方再插上新的一刀,然后你又要在这把刀的背后的那把刀的背后再插一把新刀,这样就构成一个循环扩大的模式,最终把东部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也卷了进来。普鲁士王国的崛起,最初是由于瑞典在被彼得大帝打败以后退出了波罗的海的政治局势、不再能够承担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后给它安排的那个北德新教徒保护者的任务以后产生出来的补偿效应,但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普鲁士人是法国和奥地利达成外交革命以后,唯一能够替代奥地利家族遏制法国王室的力量。


勃兰登堡-普鲁士的扩张

hhh外交革命的实质,就是通过后来上断头台的那位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嫁给法王路易十五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路易十六,把哈布斯堡家族和波旁家族从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那个时代就开始对立的势头缓和下来。法奥双方的外交家认为,英国人的坐大和德国北部新教诸侯的坐大,归根结底就是由于法奥两个天主教强国之间不能达成协议的结果。双方之间相互斗了这么长时间,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结果得到最大利益的居然是那些万恶的新教徒,难道天主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不能够稍微友好一点,不给这些人制造机会么?这是理论上的动力。

hhh实际上的动力是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1780,哈布斯堡君主国史上唯一女性统治者)在腓特烈二世手里面吃了一个大亏。她继承王位的时候,由于她是以公主的身份继承王位,因此她的父王也必须在维也纳原有的宪法体系上做一个革命,必须收买他的日耳曼系和匈牙利系的贵族,要他们同意女儿也能像王子一样继承王位,腓特烈二世就利用这个宪法改革、君位不稳的真空期抢占了西里西亚。而玛丽亚·特蕾西亚和她的儿子共治者约瑟夫对这一件事情始终咽不下气,一而再再而三想夺回西里西亚,西里西亚问题变成了普奥决裂的关键。而奥地利人要想制裁普鲁士人,就少不了法国人支持。而奥地利人一旦跟法国人结成联盟,就不再能够像英国人所希望的那样发挥遏制法国的力量,英国人势必要在德国寻找一个仅次于奥地利的诸侯国,代替奥地利来遏制法国的势力,于是普鲁士人和英国人结成联盟。


玛利亚·特雷西亚加冕为匈牙利女王

hhh腓特烈二世作为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外交家,他看到英国人的援助非常遥远,普鲁士主要是一个内陆国家,在当时的整个国土上没有一个可以停泊舰队的港口,英国人给他的只是财政上的援助,而法国和奥地利都有能力在陆上通过它们本身的军队或盟国直接进入他的领土。他看到彼得大帝以后正在崛起的俄国是唯一能够遏制奥地利的力量,所以就想要把俄国人拉到自己一方。他看到当时执政的伊丽莎白女皇——伊丽莎白照俄国的叫法叫做叶丽萨维塔女皇,是彼得大帝的女儿,她发动政变,推翻了小沙皇伊凡六世和他的德国摄政,但是她本人又没有继承者,所以她立她自己的侄子荷尔斯泰因公爵彼得——就是后来的彼得三世作为继承者,然后希望给彼得三世找一个合乎她自己胃口的公主。这时候腓特烈二世看到自己机会来了,于是他把普鲁士影响下的一个小邦的公主,就是后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通过宫廷外交的手段送到圣彼得堡去,讨到了伊丽莎白女皇的欢心,从而暂时看来好像是巩固了普鲁士和俄国可能的结盟。

腓特烈二世在文艺方面建树颇丰,这幅经典油画描绘了他在无忧宫举办长笛音乐会,本人演奏长笛的场景。巴赫的次子C. P. E. 巴赫为其伴奏

hhh但是他这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有点弄巧成拙了,他把叶卡捷琳娜母女俩——就是公主和她的母亲送到圣彼得堡以后,是太急不可耐了,觉得公主既然已经嫁给了荷尔斯泰因公爵和王位继承人,就应该赶紧发挥影响,把女皇拉到自己这一边来。公主年纪还小,只有十几岁,当然能够替她做主的就是公主的母亲,于是他就通过未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母亲在圣彼得堡大搞外交阴谋活动。而这位母亲作为外交家或者是作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显然没有像腓特烈二世国王所希望的那么样精明强干,她的做法被女皇发现了。而女皇对她非常生气,下令让她和她自己在俄国宫廷里面的代理人以最快速度滚出俄国,她原谅了彼得和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但是把叶卡捷琳娜的母亲赶出了俄国,一直到她在巴黎去世,她都没能够再回到俄国。女皇很正确地推理,这个头脑简单的女人、拙劣的阴谋家不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搞这些阴谋活动的,她幕后一定有主使,而这个主使者除了欧洲公认最狡猾的腓特烈二世以外,不会是别人。因此她不但没有像腓特烈二世所希望的那样支持普鲁士,反而报复性地站到了奥地利一边,派出她自己的军队支持奥地利军队。


崇拜普鲁士的彼得三世和后来发动政变将他杀死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

hhh伟大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腓特烈二世一生玩弄阴谋,但是就是因为他机关算尽太聪明,才差一点把自己毁了。本来英普联盟和法奥联盟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由于俄国女皇加入到奥地利一方,他不仅打了败仗,连首都柏林也给丢掉了。幸亏伊丽莎白女皇及时去世,否则的话,腓特烈二世和普鲁士的下场是很难说的。伊丽莎白一死,彼得三世一继位,彼得三世是普鲁士的崇拜者,立刻改变了伊丽莎白女皇的外交政策,下令俄国军队撤回俄国,使奄奄一息的普鲁士缓过劲来。但是普鲁士经过这场战役以后,据说是损失了一半人口,但当时的人口统计大概也不会很精确,总之是元气大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恢复元气。幸亏英国人给了它照英国人来说不算回事、但对普鲁士人来说是可以解它燃眉之急的贷款,它才勉强可以坐下来舔伤口。


腓特烈二世考察土豆

hhh这种局势一直维持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革命军首先在德国西部制造了一系列共和国。这是一种外交上和宪法上的短视:第一它破坏了日耳曼帝国的宪法,势必使法国和日耳曼帝国的主要诸侯处于战争状态;第二呢,它废掉的那些诸侯国,其实就是路易十四以来最亲法的那些势力。这些势力,尤其是莱茵地区的各主教邦,在每一次路易十四入侵德国的时候,要么是毫不抵抗,要么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帮了路易十四及其继承人的忙。法国革命军把这些地方都改造成为共和国,虽然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符合它的理念,但是一方面使神圣罗马帝国宪法结构必然崩坏,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自己以后的外交基础,等于是自己损害了自己的资产。

拿破仑参观腓特烈二世的陵墓

hhh拿破仑在连续几次打败了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以后,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他的办法就是他自己称帝,就是想要把神圣罗马皇帝继承的那个查理曼的王冠从奥地利人的手上转移到法国人的手上,同时医治他自己作为政变上台的军事政权无法解决的合法性问题。奥地利人在他的军事威胁之下,无可奈何地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头衔。而拿破仑为了填补宪法真空,成立了莱茵邦联。根据他自己的逻辑来讲,莱茵邦联应该是神圣罗马体制的延续和扩大。在这个体制中间,法兰西帝国代替奥地利帝国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职位。而除奥地利和普鲁士以外的德国其他各诸侯国,应该组成一个相当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莱茵邦联。莱茵邦联的宪法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他们承认拿破仑皇帝作为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民政当局和他们理论上的宗主,同时他们自己由德国西部的各诸侯派出自己的代表组成邦联议会。这个邦联议会在外交上讲是拿破仑的一个工具,但从宪法上来讲,则是雷根斯堡帝国议会(神圣罗马帝国议会从1594年至1806年设在雷根斯堡)的直系继承人。


莱茵邦联

hhh拿破仑如果能够多搞几十年,他制造出来的这个宪法体系能否稳定,犹在未定之中,但是莱比锡战役以后,他的莱茵邦联自行解体了,组成邦联的大多数成员国都倒向神圣同盟一方。而神圣同盟所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当中,最核心的一个就是日耳曼问题。最后在梅特涅和卡斯尔雷①的主持之下成立了日耳曼邦联,替代莱茵邦联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日耳曼邦联的主席本着复辟的基本精神,回到奥地利皇帝手中,但是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和意大利的领地并没有算在神圣罗马帝国当中,普鲁士国王在波兰的领地也不算在日耳曼邦联的范围之内。

————

1、卡斯尔雷子爵罗伯特·斯图尔特(Robert Stewart,Viscount Castlereagh,1769-1822年),英国外务大臣(1812-1822),协助领导反拿破仑的大联盟,在1815年重绘欧洲地图的维也纳会议上发挥了主要作用。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

hhh日耳曼邦联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效果就是重新调整领土。腓特烈二世和叶卡捷琳娜瓜分波兰的时候,曾经得到包括华沙在内的大片波兰领土,然后拿破仑打败普鲁士人以后,又用这些领土成立了华沙大公国。维也纳会议(1814-1815)把华沙大公国改为波兰王国,由俄罗斯沙皇兼任波兰王国的国王,但是俄罗斯帝国继续实行专制制度,而波兰王国却有自己的议会,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立宪制度,构成君合国。普鲁士在东部受到的损失必须得到弥补,而英国人和奥地利人都觉得,法国人即使没有拿破仑,将来早晚也是要再次侵略四分五裂的德国各邦的,所以如果不在法国边境安置一个足够强大的抵抗力量,法国人早晚会再起,于是他们围绕着法国设立了一个防御地带。这个防御地带很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凡尔赛体系围绕着苏联设计的那个防卫地带。

hhh在北方,把低地各诸侯——现在比利时王国所在的地方并入荷兰王国,这样就加强了荷兰的力量。按照这个设想,原先的一个比较小的荷兰是抵挡不了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再加上比利时的领土以后,应该就能够抵挡住了。莱茵地区的各小诸侯已经被法国的革命军和拿破仑打烂了,它们的宪法已经不可能再恢复了,于是就索性作为莱茵省并入普鲁士。这些小邦,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抵挡得住法国,但是加上普鲁士人的力量以后,就有希望抵挡法国了。在南方,把萨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皮埃蒙特王国。①无论是撒丁还是这些小邦,都抵挡不住法国,但是把它们合并起以后,撒丁王国就是一个中型国家,似乎跟当时的普鲁士王国势均力敌,似乎也就有一定的力量抵挡法国的扩张了。

————

1、萨伏依(Savoy)法语作Savoie(萨瓦),从11世纪起就是神圣罗马帝国领土的一部分。18世纪皮埃蒙特和萨伏依被并入撒丁王国,萨伏依公爵成为了撒丁王国国王。1792年被割让给法国,1815年还给撒丁。1858年撒丁和法国缔结反奥军事同盟,约定法国出兵协助撒丁把奥地利势力逐出伦巴第和威尼斯,撒丁则将萨伏依(萨瓦)和尼斯割让给法国。


萨瓦和尼斯在左上角


· 未完待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