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帝之盾,不死之鹰——波兰宪制简史:(三)洪水 | 冬川豆

2017-04-29 刘仲敬 冬川豆种子不死


波兰宪法,跟英国宪法相比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波兰下议院是没有自由城市的代表的。波兰的市民阶级在本国的宪法中得不到地位,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失去了波罗的海的航运之利,在未来的一百多年内迅速地走向破产。从此以后波兰王国的资产阶级基本上就是外国人了。真正的波兰人和天主教徒不是农民就是贵族。这是以后一百多年波兰经济走向破产、国家财政全面崩溃的基本原因。

·接上文·



是无论如何,立陶宛和瑞典已经联盟了,而“耶稣会的国王”扬·卡齐米日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王国,波兰和瑞典陷入战争之中,这就是波兰人所谓的“大洪水”。大洪水结束了波兰王国的黄金时代,使波兰走上了没落的道路,所以波兰爱国者直到显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时代仍然对此耿耿于怀,用尽一切方法,通过文学作品来黑立陶宛人,尤其是黑万恶的拉齐维乌家族。《洪流》这本书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曾经出过一个译本,当时是中国最反苏的时代,出版波兰的文学作品可能是反苏外交的一部分。但是译者没有正确理解显克微支的原意,用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来解读:显克微支的那本小说,英译本应该叫做The Deluge,就是“洪水”的意思;而中国译者按照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把这个词译成“洪流”。什么叫做洪流呢?就是人民抗战的洪流,波兰的广大人民在瑞典人和莫斯科人的侵略战争之下团结一致,像中国人民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时代一样,形成了抗战的伟大洪流,因此这部小说叫做《洪流》。其实这是胡说八道了,波兰人用这个名词的意思就是大洪水,大洪水就是圣经上的大洪水。因为波兰人悲哀地发现,这场战争尽管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经过瑞典人和莫斯科人洗荡以后,波兰全国都变成了战场,经济生活彻底凋敝,以前的波兰是欧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荒凉的、只剩下狼在嚎叫的地方,变成了欧洲的主要战场之一,以后就不可逆地走向了衰落,直到十九世纪。这是他们使用“大洪水”的原意。中文译者既不了解圣经文化,也不了解波兰历史,就用中国抗战时期和革命时期的政治宣传口号,于是把大洪水变成了人民抗战的洪流。

显克微支(或译显克维奇),波兰文学巨匠,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创作于1883-1888年间的《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三部曲

1982-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梅汝恺译《洪流》

hhh在这部小说中,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发明家显克微支发挥了一个文人能够掌握的最高级别的诽谤艺术,把新教徒的卓越领袖和立陶宛人的民族英雄亚努什公爵和博古斯瓦夫公爵①丑化为卑鄙的阴谋家。按照他小说里的描绘,这两位公爵是通过欺骗手段才使立陶宛贵族背叛波兰的,他们打着爱国的幌子,使立陶宛人背叛了长期的同盟。他们在公开场合大谈立陶宛的爱国主义,而在私下场合则厚颜无耻地说:“我就是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你能拿我怎么样?什么爱国主义,爱国主义都是拿来骗人的,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私人利益。现在瑞典国王这么强大,我们把立陶宛卖给瑞典国王,对我们家族有很大好处,这对我们就已经足够了,我们还在乎那些干什么?我们在外面的贵族会议发表演讲说的那些话你千万别当真,那是我们骗你的话,我们实际上可聪明了,才不会上这种当。”按照小说的描绘,博古斯瓦夫公爵在自己的密室中对他的宠儿克密达(Andrzej Kmicic, 虚构人物,小说男主)发表这些演说以后,吓坏了克密达,以至于克密达没法忍受这种赤裸裸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又叛逃回扬·卡齐米日那一边去了。当然这个故事纯粹是捏造的,克密达和他的女朋友作为波兰爱国者的典范具有的这种性格特征和爱国主义人格,按说应该是十九世纪在波兰被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次瓜分以后才会出现的,在当时封建时代和宗教改革时代是不会出现的。

————

1、亚努什·拉齐维乌(Janusz Radziwiłł,1612-1655)是立陶宛最有权势的贵族之一,加尔文教徒。1652年,亚努什·拉齐维乌利用自由否决权否决联邦下议院议案瘫痪联邦中央。1655年,瑞典入侵波兰时,亚努什·拉齐维乌和堂弟博古斯瓦夫·拉齐维乌(Boguslavas Radvila,1620-1669)一道,与北欧新教领袖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协商,试图让卢布林联合破裂,让立陶宛大公国分裂为两个公国,与瑞典形成仆从关系,分别由亚努什与博古斯瓦夫统治。部分贵族追随了他们,但波兰王国中占大多数的天主教贵族终因惧怕新教坐大而起来支持扬·卡齐米日国王。1655年瑞军的战败与撤退,亚努什与博古斯瓦夫的努力失败。

亚努什·拉齐维乌

博古斯瓦夫·拉齐维乌

hhh尤其重要的就是,博古斯瓦夫公爵和他的表兄亚努什公爵都不是他描绘的这种人。从新教徒的角度来讲,这两位公爵都是具有高度自我牺牲精神的人,非但不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反倒是毁家纾难,为了立陶宛的事业和新教的事业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保护新教的教堂和学校,为了立陶宛大公国的事业甘愿使自己冒极大的风险和牺牲的人。他们因为支持新教的事业,受到卡齐米日王室极不公正的迫害,甚至连参议院都没有进去。我们上次提到,联合王国或共和国的规矩是两院制,下议院是普通贵族通过审议会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则是国王推荐。原则上讲,国王应该把王国和大公国最有影响力的大贵族和宗教长老都放进上议院里去,这样上议院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然而,拉齐维乌公爵家族尽管是立陶宛最大的贵族和立陶宛的大统领,却变成了立陶宛大贵族当中唯一没有享有上议院身份的人。从立陶宛人的角度来看,卡齐米日的做法是极不公正,他把很多天主教的暴发户都送进了上议院,而这个源远流长、最高贵、最古老、最强大的家族却没有资格进上议院,这很明显是卡齐米日国王在滥用他自己的王室特权,企图用掺沙子的方法把上议院变成王室的工具,逐步地使波兰人和天主教徒在议会中占优势,排挤立陶宛人和新教徒的举措。

《洪流》插图:克密达和他的部队

《洪流》插图:克密达和他的恋人

hhh这个推定其实是不错的。波兰国王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他所有权力中间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第一,就是通过国王作为军事领袖的英明和勇武,像斯特凡·巴托里国王和后来的索别斯基国王①一样,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利用率领贵族打仗的这个机会,在贵族当中树立自己作为英明统帅的威望,从而获得一种非正式权力;第二,就是运用他提名上议院议员的权力,对上议院施加影响。卡齐米日国王,如前所述,是个不能打仗的国王,因为不能打仗,不仅受到立陶宛贵族的鄙视,在波兰贵族当中也不是很得人心,所以他唯一的力量就是上议院议员的提名权。而他淋漓尽致地使用了这个权力,拉齐维乌家族是他主要的受害者。而由于拉齐维乌家族在欧洲新教界的地位,这种行为明显是针对新教徒的敌对行为。同时,因为宗教宽容法案是立陶宛宪法的核心,同时也是立陶宛统治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东正教地区的主要依据,没有这条宪法,那么立陶宛就是一个小小的大公国,有了这条宪法,立陶宛就是兼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东欧大国,所以,这条宪法不仅是立陶宛内政的一部分,而且是立陶宛国家利益和外交利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波兰王室卡齐米日国王对立陶宛宪法的这种进攻,本身就是对立陶宛国家利益和未来前途的重大威胁。所以从立陶宛历史发明家的角度来看,拉齐维乌公爵不但不是什么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和卖国者,恰好是立陶宛民族的大英雄,最慷慨最无私的利他主义者。

————

1、约翰三世·索别斯基(John III Sobieski,1629-1696),曾参加反对赫梅尔尼茨基起义的战争,1655年追随瑞典人,翌年改弦易辙,成为驱逐瑞典人的领袖之一。在乌克兰同鞑靼人和哥萨克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中赢得名望。1665年任大元帅,1673年连续击败土军,1674年被选为国王。1675年试图利用法国和瑞典的支持夺取普鲁士的领土,但未能如愿。1683年与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一世缔结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条约。同年土耳其大军进逼维也纳,他率2.5万名波兰骑兵参战,9月12日在卡伦贝格一役中击败土耳其人,以伤亡4500人的代价斩获四万首级。但他的成就并没有给波兰带来多大的利益,内部的分裂和动荡仍使波兰快速衰落下去。

1683年维也纳战役前,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为波兰祝福

维也纳战役后,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派人向教皇送去胜利的消息

hhh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民族发明学的妙用。民族发明学必须处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像波兰和立陶宛这样曾经是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对于民族发明家来说就必须做双重处理了。同一个人物,同一件事情,在波兰爱国者和民族发明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必须坚决谴责的反面教材,但是在立陶宛民族发明家和立陶宛爱国者的角度来看,则是伟大的立陶宛人的英雄事迹,是广大立陶宛中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无限崇拜的对象。

华沙肖邦公园内,约翰三世·索别斯基马踏土耳其人雕像

波兰军队博物馆陈列的维也纳战役中翼骑兵装备

hhh无论如何,立陶宛人的倒戈给波兰人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从卡齐米日国王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位国王大概没有像显克微支描写的那样伟光正,而是确实是像当时欧洲新教徒嘲笑的那样非常不好战,因为瑞典人一旦兵临城下,不仅立陶宛人倒戈了,波兰人的很多贵族,像大波兰的欧帕灵斯基这些人也跟着倒戈了。他们倒戈的理由就不是宗教方面了,因为他们既不是立陶宛人,也没有东正教的臣民,也没有打算改信路德教或加尔文教,他们即使在倒向瑞典国王以后,仍然是忠诚的天主教徒,所以他们背叛波兰国王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一位波兰国王实在是太不能打仗了,而波兰贵族是最尊重、甚至可以说是只尊重英明的军事统帅的。瑞典的卡尔国王①是一位能征惯战的统帅,他能够给追随他的贵族带来军事荣誉和战利品;而可怜的“耶稣会国王”扬·卡齐米日只能给他们念经,带着他们去写书,波兰贵族对这样一种前途实在是很不感冒。于是瑞典人在大洪水的高潮席卷了整个波兰王国,卡齐米日国王带着他的耶稣会的会士一股脑地逃到神圣罗马帝国去了。

————

1、卡尔十世·古斯塔夫(Karl X Gustav,1622-1660)瑞典国王,1655年7月率军攻打波兰,没有遭遇抵抗就进入华沙,占领了整个大波兰地区。波兰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出逃至西里西亚。卡尔十世随即拿下克拉科夫,1655年,瑞军围攻Jasna Góra(光明山或光明顶)修道院遭受重大损伤,只得撤退。波兰人在民族和宗教热情下军势大振,卡尔十世逐渐在波兰陷入苦战。1656年初,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国王返回波兰。1656年6月21日,波兰军队收复华沙。

卡尔十世

扬·卡齐米日

hhh但是历史毕竟还是公正的,卡齐米日国王得不到军事贵族的支持,却能够得到天主教会的支持。天主教会非常清楚,这位国王是为了保护天主教、对天主教太虔诚的缘故才被他自己的贵族所抛弃的。所以,瑞典人尽管席卷了整个波兰,但是在天主教的圣地——光明山修道院(Jasna Góra)面前却碰了钉子。修道院利用宗教虔诚召集了大量的波兰民兵,一定不准瑞典人进来,而瑞典人一定要进来,双方发生冲突。结果全欧洲都惊讶地看到,能征惯战的瑞典军队在德国和荷兰把最善战的西班牙步兵团打得落花流水,唯独到了波兰,居然打不过一帮连贵族身份都没有的乡巴佬组成的民兵。这些民兵的统帅也就是新教贵族嘲笑的那些只会念经的僧侣,而这些民兵的成员则是一帮平时只会用斧子、连刀剑都不会用的农奴乡巴佬,而这样一支可笑的民兵,居然能够让能征惯战的瑞典贵族连续啃了几个月啃不下来。这一次失败严重损害了瑞典人的军事声誉,结果使本来已经倒向瑞典国王卡尔的许多波兰贵族又重新回到了扬·卡齐米日一边。尤其重要的是,他把瑞典人和波兰人之间的战争变成了一场宗教战争,天主教徒一边倒地重新回到卡齐米日这一边。这时,出于军事荣誉方面的需求,愿意支持瑞典国王的波兰贵族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卡齐米日国王虽然很不能打,但他毕竟是天主教徒,而他们麾下的天主教臣民不愿意接受异教徒的君主。

光明山修道院之战(1655年11月-1656年1月)

2006年,教皇本笃十六世在光明山修道院

hhh结果,瑞典和波兰的战争变成一场破坏性极强的拉锯战。瑞典人虽然没有能够攻下光明山修道院,但是他们仍然在每一次战役中都能打败扬·卡齐米日。卡齐米日尽管在天主教徒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波兰,而且召集起了比瑞典入侵者要大五、六倍的军队,但他在每一次战争中都是失败的。他回到华沙,瑞典国王像后来的卡尔十二世打彼得大帝一样①,率领着几千名瑞典偏师来打他,而波兰国王率领的几万大军在瑞典几千人的打击之下溃不成军,又一次的把波兰丢给了卡尔。但是,由于波兰人口大多数都是天主教徒,扬·卡齐米日尽管是屡战屡败,但是每一次失败以后,他总可以逃到利沃夫或其他边远地区,重新召集全国的天主教徒勤王,很快又能召集起几万人的大军,然后再去打瑞典人。再一次碰到战场上的时候,一般来说他又要打一次大败仗,把这些召集起来的民兵重新打散,然后他又必须做再一次的逃跑,逃跑以后再一次召集新的军队来打瑞典人。结果,瑞典人的处境很像是皮洛士在意大利和西西里一样:从战役上来看,瑞典人每战必胜,但是每次胜利以后他们的精锐部队都要受一次损耗;而波兰人尽管每一次都要失败,但失败以后他们总可以组织一支跟原来差不多的大军,回过头来打瑞典人。最后瑞典人终于丧失了耐心,决定放弃波兰,回到那些比较欢迎瑞典人的德国新教诸侯当中去。在德国新教诸侯当中,瑞典人能够得到相当多的支持,能够获得大量的给养;而在被战争严重蹂躏过的波兰,获得给养很困难,而人民也是敌对的。

————

1、卡尔十二世(Karl XII,1682-1718)1700年5月率军进攻丹麦,8月即打败对手,11月,率军8000人回援纳尔瓦要塞,击败俄国3万余人的围攻部队。1701年开始转战于波兰萨克森境内,屡获胜利,到1706年歼灭波、萨军队,迫使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放弃波兰王位,转而同瑞典结盟。此后形势逆转,被俄军击败,进攻挪威时战死。

卡尔十二世

卡尔十世在华沙附近

hhh最后瑞典人主动退出了战争,扬·卡齐米日回到了国王的宝座上。但是他已经精疲力竭,而且即使回到国王的宝座上,他跟波兰贵族的关系仍然搞不好,于是他变成了波兰历史上很少有的几个辞职的国王。大多数国王都是在自己寿终正寝以后,波兰国会才选举一个新国王的,只有卡齐米日,是自己的身体还没有出现问题,就借口宗教虔诚的缘故宣布他要退休了,要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灵魂的福利着想,放弃了王国的政务。实际上他是厌倦了。他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企图把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变成天主教在欧洲最坚强的阵地,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是却搞得吃力不讨好,所以自己也感到很厌倦。卡齐米日的瓦萨家族和拉齐维乌家族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基本上收到了两败俱伤的后果,谁都没有达到目的,而波兰的社会经济,经过他们这一场折腾以后基本上彻底毁灭,造成的严重后果跟三十年战争对德国造成的后果差不多。乌克兰叛乱只影响了波兰和立陶宛的边疆地区,而“大洪水”则把波兰最精华的地区变成了一片荒芜。

大洪水前的克拉科夫

hhh波兰宪法,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跟英国宪法相比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波兰下议院是没有自由城市的代表的。英国下议院是骑士和市民的代表,而波兰下议院则只有骑士,没有市民。市民阶级在波兰宪法结构中原有的地位就比西欧要低得多,经过这场大洪水的洗荡以后,波兰原有的市民阶级基本上是彻底破产了。瑞典和波兰变成敌对势力,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波兰和立陶宛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都被封闭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各个城邦和封建领地基本上都是新教徒,不是普鲁士人就是瑞典人,总之是跟德国的新教诸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这次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战争,他们跟波兰天主教徒已经变成了仇敌。波兰的市民阶级在本国的宪法中得不到地位,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失去了波罗的海的航运之利,在未来的一百多年内迅速地走向破产。破产的结果就是,从此以后波兰王国的资产阶级基本上就是外国人了。他们要么就是德国人,要么就是犹太人,真正的波兰人和天主教徒不是农民就是贵族。这是以后一百多年波兰经济走向破产、国家财政全面崩溃的基本原因。

波罗的海重要港口城市格但斯克

hhh在波兰本土遭到宗教战争蹂躏的同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遭到哥萨克叛乱的蹂躏。历史发明家显克微支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火与剑》当中,也作了跟《洪流》当中差不多的污蔑性的描写,把乌克兰民族发明家心目中的大英雄、哥萨克人的领袖、扎波罗热人最崇拜的赫梅尔尼茨基①丑化成为波兰的卖国贼。但从乌克兰人的角度来看,自从立陶宛和波兰王国合并以后,他们的日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臣属于立陶宛大公国的时候,因为立陶宛宪法规定宗教自由,它们原有的东正教的体制是不受干扰的。但是联合王国成立以后,立陶宛把自己东南部的四个公国(Volhynia, Kiev, Braclaw (eastern Podolia), Podlachia)转交给了波兰王国,这四个公国就包含了今天乌克兰的核心地带,而波兰的宪法是不承认宗教自由的,波兰人的爱国主义体现在天主教信仰上面。因此,立陶宛人不积极要求乌克兰人改信天主教,而波兰人则十分积极地派来了很多传教士,尤其是波兰人跟耶稣会发展关系以后,敦促乌克兰人改信天主教的进程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样一来,就把原有的那些不愿意改信天主教的东正教徒全都得罪了。他们原先很讨厌莫斯科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打新的主意了。赫梅尔尼茨基和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叛乱就是这些人的政治代表,他们首先在黄水战役(Żółte Wody)中打败了波兰骑兵,然后把莫斯科人引进了乌克兰,形成了东正教的联盟。莫斯科人一旦参战,波兰人镇压这次内部叛乱的企图就完全没指望了,国内的叛乱变成了国际性的战争。

————

1、赫梅尔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1595-1657)哥萨克贵族,1648-1657年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领袖。在鞑靼人领袖图盖伊·贝伊等人的帮助下,乌克兰哥萨克多次打败波兰,攻占了基辅,成立哥萨克酋长国,赫梅尔尼茨基与俄罗斯签署条约,承认俄罗斯的宗主国地位。

《火与剑》插图:赫梅尔尼茨基叛军

1648年赫梅尔尼茨基叛乱时欧洲版图

hhh在莫斯科人还没被引进来的时候,波兰的大臣一度还设计过一个三元君主国方案①,也就是把原先的二元君主制——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联合形成的共和国——变成三元结构,把立陶宛统治下的白俄罗斯和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划出来,成立一个独立的“罗斯大公国”,然后在以后的三元君主国当中,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和罗斯大公,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和罗斯大公国在内政上彼此独立,但是在共和国这个层面上由共同的国王联结起来。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形成的话,莫斯科人大概就没有机会进入东欧了,后来彼得大帝的改革也变得不可能了,十九世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大概都不可能产生了。但是这个计划没有成功,主要是由于波兰天主教贵族一方面歧视东正教徒,一方面瞧不起乌克兰乡巴佬,他们尊重立陶宛尚武的贵族,但是不尊重乌克兰哥萨克,不愿意让乌克兰人获得跟立陶宛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立陶宛人在这方面倒还是比较开明的。

————

1、1654年赫梅尔尼茨基与俄国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在后来的俄罗斯历史书中,这个协定被视为“俄乌合并”条约。实际上,赫梅尔尼茨基起兵之初,是求助于土耳其人及其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只是在土耳其人抛弃了他之后才转而又投靠到俄国人的门下。赫梅尔尼茨基之后的历任盖特曼也是在内争之中对外多次反复结盟。盖特曼维戈夫斯基一度成功地击败俄国人,与波兰和立陶宛缔结平等的三方联盟,成立波兰-立陶宛-罗塞尼亚(罗斯)三元国家。但是很快盖特曼政权又陷入内讧,维戈夫斯基的政敌勾引俄国重掀战祸,使他的努力终于失败。

hhh西欧人用拉丁语的Ruthenia(罗塞尼亚)来称呼罗斯地区。后来,“罗斯”和“罗塞尼亚”的含义发生了分离——前者逐渐用来指代由莫斯科公国为核心发展壮大的俄罗斯国家(“Russia”),后者则仍指代原基辅罗斯境内,包含今俄罗斯西部、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以及波兰东部的这一片地域。

1658年,波兰-立陶宛-罗塞尼亚(罗斯)

联邦徽章

hhh罗斯大公国没有成功,于是整个乌克兰的粮食产区就变成了波兰人和莫斯科人搞拉锯战的战场。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落入莫斯科人的手中,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落入波兰人的手中。哥萨克团体一分为二,分别效力于莫斯科人和波兰人。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像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时代,西乌克兰向着欧洲、东乌克兰向着莫斯科那种局面,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撕裂的乌克兰民族把乌克兰变成了战场,乌克兰由欧洲的粮仓变成了一个只听见狼在嚎叫的荒野,也是在这个时代。于是,Commonwealth的整个疆土,从北方的波罗的海一直到南方的黑海都变成了战场,陷入全面凋敝之中,波兰的黄金时代也就到此为止了。

————

1、1667年,根据《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乌克兰以第聂伯河为界分为两部分︰右岸以西归还波兰,左岸以东和基辅确认归俄罗斯所有;扎波罗热地区则由波兰-俄罗斯共同统治(1686年由俄罗斯单独统治)。

俄罗斯的向西扩张

哥萨克与翼骑兵厮杀

hhh随着瓦萨家族的结束,波兰王位变成了外国君主猎取的对象。波兰国会的贵族很可能觉得,他们在瓦萨家族绝嗣以后选举萨克森人或者法国人当他们的国王,会像是以前选举匈牙利国王和瑞典国王当他们的国王一样,加强波兰的外交势力。但是以前这种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波兰自身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所以外国来的国王大体上来讲是给波兰增加了一个外交上的助力;但是在波兰本国的经济完全凋敝以后,兼任波兰国王的萨克森君主就不再把波兰当作自己的核心了。瓦卢瓦家族的亨利三世当了波兰国王以后,朝思暮想的就是哪一天等他的哥哥查理九世死了以后,他可以以闪电的速度逃回法国去竞争法国的王位,波兰本身的利益如何,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他待在华沙的日子是非常无聊的,一天到晚翘首以待,等待巴黎的消息,对波兰本地的事业基本上是无所建树。后来萨克森家族的国王在波兰也是这个样子,他们虽然兼任波兰国王,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萨克森度过,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德国的诸侯政治当中,把波兰人抛在一边不管。

亨利三世(1551-1589)亨利二世第三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1573年获选为波兰国王,但他只在波兰呆了6个月,1574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后,跑回巴黎即位。1589年被刺杀

hhh在这种情况下,波兰贵族的离心力更加扩大,自由否决权逐步战胜了原有的波兰贵族阶级的兄弟情谊和爱国主义。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前,尽管波兰宪法原则上仍然是推行共识政治的,但是参加国会的贵族仍然能够做到基本上达成协议。一个贵族议员投票反对、整个国会议事就进行不下去这种事件,是十六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也就是大洪水时代才有的。它的触发点也是宗教战争。第一位因为他自己不赞成国会多数派的意见导致国会议事搞不下去的议员,就是拉齐维乌家族。所以波兰人那么恨拉齐维乌家族,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拉齐维乌家族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在国会70%以上的议员是波兰人和天主教徒的情况下,他如果不行使少数派的否决权的话,是保障不了立陶宛人和新教徒的利益的。但是经过他这样开了头以后,自由否决权就渐渐成了风气,任何一个议员只要不高兴的话,就会让整个国会的会议开不下去。最初拉齐维乌家族使用否决权的时候,他还是出于比较大的理由,也就是要么是出于立陶宛的国家方面的理由,要么就是出于新教徒这个宗教方面的理由,并不像是后来诽谤者说的那样是为了拉齐维乌家族的私利,但是过了一百多年以后,后来搞自由否决权的贵族就真的是为了自己家族的私利了。波兰贵族的兄弟情谊和爱国主义逐渐瓦解,国会变成了各个贵族家族为自己私人利益争夺的场所。每一次某一个大家族的私人利益得不到满意的时候,他的代表就可以站起来行使自由否决权,让国会的会议开不下去。于是,联合王国或共和国唯一的核心机构——国会,在大洪水时代以后完全陷入瘫痪。

1653年亚努什·拉齐维乌行使了一票否决权

hhh贵族的党羽失去了共和国全体一致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后,边疆的防御也就变成了几个大家族和大统领私人的事情了,大统领渐渐变成了几个大家族的私人军队。除了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拥有大量田庄的、有个人和家族利益的几个大家族以外,谁也不关心东方边境的事情。于是,立陶宛人和波兰人跟莫斯科人的战争就不再是联合王国跟俄罗斯帝国的战争了,而变成拉齐维乌家族和几个大家族跟莫斯科人的战争。这几个大家族,从封建主义角度来讲是相当强大的,因为他们动员他们自己的附庸,多的时候能够集结一万多人的军队,少的时候也能集结几千人的军队,比起大多数贵族已经强得多了。但是在俄罗斯帝国动不动就能够召集起来的几万大军甚至几十万大军面前,他们的军队总是处在一种以卵击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值得奇怪的不是为什么立陶宛人和波兰人输给了俄罗斯人,而是他们在最终失败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连续打很多胜仗。

柯斯丘什科(Tadeusz Kosciuszko ,1746-1817)领导的波军在1794年4月4日的Raclawice战役中击败三千俄军,叶卡捷琳娜二世随即派大军反扑

hhh立陶宛人和波兰人打俄罗斯人的情况,很像是瑞典人打波兰人的情况,只是这下双方的角色颠倒了,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在东方战争当中扮演了瑞典人的角色,而俄罗斯人在东方战争中变成了波兰人的角色。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总是以敌人十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的军队投入战场,但是在大多数战役中间,他们能够击败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但是每一次胜利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敌人总可以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经过几个月或者是几年以后,又带着跟上次一样多甚至更多的几万或几十万大军投入战场,而波兰人和立陶宛人仍然是只有几千人、顶多上万人的军队。每一次胜利,都使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在下一次战役中处在比原来更糟糕的地位;而每一次失败,都使俄罗斯帝国下一次带领着更多的士兵投入战场。最后的结果是,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打赢了绝大多数的战役,却输掉了所有的战争,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东部领土逐步地被俄罗斯人所征服。

十一月起义中的一场战斗

hhh与此同时,华沙的中央国会正在忙着搞派系斗争。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联合国外的势力,例如法国人、俄国人或者是普鲁士人,把亲近自己的外国君主推上波兰的王位。大洪水时代以后,国会选举出来的波兰君主多半都是外国人了,要么就是法国人支持的莱什琴斯基①,要么就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支持的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国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依靠外国君主的津贴收买波兰的大贵族,然后利用这些波兰大贵族的派系在国会中成立自己的党派,利用这样的党派把自己推上国王的宝座。而在国会下一次召集的时候,很可能是敌对派系上台,例如上一次国会开会的时候是法国人给的钱比较多,于是选上了法国候选人,但是下一次开会的时候又是俄国人给的钱比较多,于是又选出了俄国的候选人。同一个时期往往有两个波兰国王在位,随着法国和俄国在欧洲国际政治天平上的此起彼伏,今天你把我赶出华沙,明天我把你赶出华沙。经过这样反复的折腾以后,波兰的国力一天不如一天,由大国变成了小国。最后,等到路易十五国王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元气大伤、法国人再也拿不出钱来支持法国候选人,俄国候选人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之下开进了华沙,强迫波兰国会的议员选举他们的候选人当波兰的国王。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波兰王国就变成俄罗斯帝国的附庸了。法国候选人逃到洛林,接受了法国王室的支持,变成了洛林的一个小诸侯。

————

1、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Stanisław Leszczyński,1677-1766),1707年被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立为波兰国王,查理十二战败后,他随之退位。1725年,他的女儿玛丽·莱辛斯卡意外成为法国王后,1733年波兰王位空缺,他的女婿路易十五支持他再次成为波兰国王,遭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和俄罗斯帝国女沙皇安娜一世的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6年他失败退位,获得洛林公国终老。

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

2、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1732-1798),波兰立陶宛联邦末代国王与大公(1764-1795),早年在圣彼得堡认识叶卡捷琳娜二世,后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出任波兰国王。他试图实行改革,在1791年推动通过了五三宪法。1792年,以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后台的塔戈维查联盟击败了忠于国会和国王的军队。他被迫退位。

1791年五三宪法通过

hhh俄国候选人来到波兰以后,波兰宪法问题再一次以宗教战争的方式体现出来。传统的波兰贵族讨厌俄国东正教徒的傀儡,于是他们的爱国主义再一次以天主教的形式体现出来。他们在波兰国会中间成立了天主教联盟,提出“一个真正的波兰人必须是真正的天主教徒”;而亲俄派则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宣言”,要求非天主教徒,比如说东正教徒和路德教徒,在波兰王国当中享有跟天主教徒同样的特权。天主教党派的后台是法国人和波兰民族主义,宗教自由派的后台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当时欧洲的启蒙知识界是反对法国和波旁王室、支持腓特烈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像伏尔泰和狄德罗这些人,他们就经常接受普鲁士人和俄罗斯人的津贴,在法国境内跟法兰西王室唱反调。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普鲁士人和俄罗斯人瓜分波兰①是保卫宗教自由的一次措施。伏尔泰就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瓜分波兰的时候反复说:这次行动不是侵略,而是三位英雄所见略同。他们认为,波兰爱国者代表的天主教势力是跟波旁王室一鼻子出气的,代表了启蒙思想家最憎恶的耶稣会和天主教徒的势力,跟他们所提倡的启蒙运动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背道而驰;而叶卡捷琳娜大帝作为东正教徒的代表,腓特烈大帝作为新教徒的代表,跑到顽固的天主教保守主义的大本营波兰去,是替他们弘扬宗教信仰自由的事业,替他们出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在法国是经常受天主教会的气的,看到天主教会在波兰倒霉,他们兴高采烈。

————

1、俄国和瑞典的进攻伴随大饥荒导致人口从1100万减少到700万。波兰参与击败奥斯曼帝国,仅仅是波兰的一次回光返照,联邦开始走向衰亡。1768年,联邦在法律上成为俄罗斯的保护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三强之间的缓冲国。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开会之后分头进军,占领协议的波兰领土。1791年,联邦制定《1791年五三宪法》。1792年俄罗斯不宣而战,9.7万军队攻占波兰。1793年,俄国和普鲁士再次瓜分波兰30.8万平方公里:波兰仅剩21.7万平方公里。1794年,波兰起义,俄罗斯再次出兵镇压。1795年,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第三次瓜分波兰:三国意见不一,先分头出兵瓜分波兰既成事实,1797年才按照瓜分的领土签订三国协议。

三次瓜分波兰

hhh波兰王国最后的灭亡,就是在天主教党派和宗教信仰自由党派的斗争当中发生的。在波兰国会当中,天主教党派仍然占优势,他们在波兰民族的最后垂死挣扎中,宣布新教徒没有资格享有跟天主教徒同等的公民权;而宗教自由联盟就毫不犹豫地投靠腓特烈大帝和叶卡捷琳娜,把俄国人和普鲁士人的军队拉进来维持平衡。他们在外国军队的支持下最后实现了波兰的宗教自由,也就是说,最后实现了波兰王国的灭亡。波兰王国的宗教自由是在外国干涉者的支持下才得以实现的,对于波兰民族主义和民族发明家来说,宗教自由跟国耻是一回事。在英格兰和荷兰,宗教自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民族发明学家最珍爱的王冠宝石;但是在波兰和立陶宛恰好相反,宗教自由的实现,是联合王国的灭亡和古老光荣的最后毁灭。波兰不用说,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忠实的天主教徒;立陶宛原本是一个新教徒、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混杂的地区,居然也在被瓜分的最后时代彻底皈依了天主教,主要就是为了对付他们的俄罗斯征服者。

被俄罗斯流放西伯利亚的波兰人在欧洲和亚洲分界石柱周围告别欧洲,本画作者当时就在人群之中


· 未完待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