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高川渡 2018-05-31



这片土地的语言发展主线就是,永远处在原住民母语和通用语并用状态,在并用的过程中融合,最终发展出一门融合后的新语言,这门语言要么作为当地居民的新母语,要么作为新的通用语,进入下一轮的语言融合。



亚上古时代,语言可考的材料非常稀缺,殷商和姬周语言之间传承关系密切,但民族源流各不相同。羌周部落与羌藏系民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姬周和羌藏语言有着相似的音节结构,下面是摘自维基百科的一例藏文拼写:

hhh上面的藏文音节“བསྒྲོནད”(威利转写:bsgrond),由前加字ba、上加字sa,基字ga,下加字ra,元音o、第一后加字na、第二后加字da构成。该音节bsgrond结构即:

[前加字b+上加字s+基字g+下加字r]+[元音o]+[第一后加字n+第二后加字d]

可对比周秦汉语的全音节例字(切韵语崇母仙韵二等合口字 僝)sɢwrens

[前冠音s+声基ɢ+后垫式基本复声母(后垫音)wr]+[元音e]+[韵尾n+尾缀s]

hhh我们可以看到周秦汉语音节可以恰当地分别对应藏文书写中的各部分,前冠音对应前加字和上加字,声基对应基字,后垫音对应下加字,元音对应元音,韵尾对应第一后加字,尾缀对应第二后加字。

hhh殷商语言明显与羌藏系民族有着不一样的语言来源。甲骨文中“主谓宾结构+偏正结构”并用的语法形式,在一切东亚土著民族的语言——包括所有羌藏系民族语言中,统统都看不到。人们只能在西域的印欧雅利安系语言中才能看到相似的语法。

hhh然而同样语法形式却一以贯之的遍及商周的所有文字材料。殷商与姬周的语言融合过程无法具体考证,但通过现有文献尤其是铭文和甲骨分析,姬周几乎全盘接受了殷商人的文字、语法。

hhh我们只能推测,周原部落以及周王朝起码在正式场合的“雅言”及祭祀典仪中青铜器铭文的使用上,严格照搬了殷商的语言,最后这种语言融合了周民族原有的羌藏系土著语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保留了原来母语的特征。

hhh殷商语对于姬周来说无疑是神圣的,周礼是规范化的殷商巫术习惯法,继承了大量的殷商巫术仪式,姬周用自己的口音演绎着殷商的古老咒语,在不同场合严格对应着不同的吟唱形式,这种典仪用语,落实到文字上就是我们熟知的《诗经》。

hhh《诗》的神圣性,导致其具有严格的韵律和体例,与之前的文字材料相比,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在此之前,语言学家只能依据各种文字中谐声、假借现象或借助各种残存在羌藏语中的同源词,艰难摸索上古的语音线索,并勾勒一个不太完善的语音结构图景。因而语言学界将《诗》出现之前的这段时代称为“谐声时代”,而当《诗》出现后则进入了“诗经时代”。

例如上图,押韵是带有g尾缀的“职”部字,到中古切韵语里这两个字就不再押韵了

hhh诗经严格的韵律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大量材料,研究《诗》韵的工作从明清文人士大夫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是率先使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上古周秦汉语的学者,他的研究基于词义相关的词汇中元音和辅音的异同,通过对比总结出一批具有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下图是高本汉《汉语的本质与历史》p54页的内容,而这些基本人称代词,只是高本汉发掘的上古周秦汉语形态变化的极小一部分。

hhh《诗》是周礼诸典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周礼又是周天下政治体系的宪法,伴随着周天下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周人的武装拓殖,周雅言,这门融合后的新语言,便开始向边疆发起了新一轮的语言融合。

hhh姬周雅言伴随周人殖民团拓展到各地方国,野人在与国人的交流、交战过程中,逐渐习得了国人的雅言,齐莱、楚越、赵狄,各殖民点的语言受到周边民族的不同影响,逐渐展开分化分支,走向不同路径。

hhh一批类似《越人歌》的语言和《诗经》的语言融合产生了《楚辞》那样带有民族色彩的楚式雅言文学。《楚辞》的韵律是比照《诗经》来的,也就是其固定尾缀和长短元音的使用规律是《诗经》式的,然而同时又具有极其鲜明楚民族艺术风格,属于楚人利用姬周文化发展出来的本民族文化。在齐晋燕等边陲诸夏,类似的事情也在同时发生。

hhh经过了起初的接触阶段,殖民点国人与郊外野人的界限逐渐模糊,终于,在礼崩乐坏、贵族瓦解之后,诸夏迎来了战国绝对主义国家,起于郊野之人也能进入权力中心、原先部分国人却与被教化后的蛮夷一同编户齐民,战国七雄各自吸纳了周边独特的蛮夷民族,从而变为七个各不相同的新民族,诸夏的语言和文字一样,已由起初的一变为这时的多。

诸夏文字中的“夏”字演化

hhh然后新一轮融合的历史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秦汉大一统的出现,使得关中的周秦汉语成为东亚世界帝国通用语,秦语和周语的关系,近似大篆和小篆的关系,秦人作为周原地域的继承者,一定程度上是分化最小的,周秦汉语作为帝国通用语随着帝国秩序的深入基层,与六国语言重新杂糅,像揉面团一样与之前的底层互相叠加。这个过程中,六国语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和秩序度被大量损耗,语言和基层社会组织同时急剧萎缩。

hhh随着帝国扩张,巴蜀闽粤、陇西辽东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世界帝国体系的新边疆,帝国语再次如同当年的姬周雅言般施加给非同一语系的各类民族。然而这个过程绝不如周时顺利,在六国膏脂和秩序皆被压榨殆尽之后,周边民族向内地的渗透和阑入就出现了,他们带来了远方的文化与宗教,佛教祆教以及各类内亚宗教,伴随着教团组织深入帝国腹地,外来宗教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冲击,使得周秦汉语步入最后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汉魏时代”。

成都汉墓出土的同时具有巴蜀和内亚风格的青铜器

hhh汉王朝世界帝国出现的一批记载语言文字的书籍中,许慎的《说文解字》影响最为深远,事无巨细的记载了一万个左右的汉文字的用法和读音,尽管其语音记录方式仍然十分简陋,但是涵盖面广,包含了不只是汉王朝通用语,更记录大量先秦诸夏语言的残存词汇。而其中有一些极其生僻而不现于汉文材料的字,更可能是对其他语言的对音记录。

hhh这种情况,更多的出现在杨雄的《方言》中,本书全称叫做《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使用汉字记载了大量边陲方国的语言词汇。这个“方言”实为“方国之言”,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方言,其中所载语言,有的与汉朝通用,更多的可能属于帝国边陲居民的其他语言,或属阿尔泰、南岛,或为苗瑶、壮侗,或者亦有带有这些民族口音的周秦汉语。

hhh双语现象确实一直存在于东亚大陆,这里一向存在母语和通用语并用的现象,百越和内亚在与天下帝国的互动中,同时亦使用帝国的语言进行跨文化沟通。然后熟习这种帝国语言的外来民族随着政治势能的落差进入帝国中心,对整个帝国社会结构带来新的冲击,把各类外来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带入帝国,从源头上影响和改变着帝国语和帝国社会的原貌。语言结构被这些外来文化重塑、改造,除语言之外,文字也产生隶变、楷化,而这一切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社会巨变。


· 未完待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