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晚二美我与保定晚报的故事│每一份晚报,都是一份浓缩青春和生活的记忆
我与保定晚报的故事
真情读者杨全永,收藏《保定晚报》26载,8426期晚报一份不落,摞起来有7米高
试刊印象深刻
满是青春记忆
“26岁的《保定晚报》,影响了我们家三代人,早已成为我们家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世纪80年代,杨全永在保定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我的乒乓球拍》,讲述的是他小时候喜欢玩乒乓球但买不起拍子,父亲手工为他制作了一副球拍的故事。
至今,这副球拍和报纸他仍收藏着,浸满他对父亲的怀念,更是印证着他曾经的青春年少。
此后,在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古城支行上班的杨全永,一度在办公室负责文字工作。随着《保定晚报》创刊,这份“内容更加亲民”的报纸,让他爱不释手。每年订报他总是选择订晚报,20多年来从未改变。
“我曾多次给保定晚报供稿,除了工作方面发了很多之外,还曾发了很多生活感悟的散文。”杨全永称,每期刊登他文章的报纸,他都分别在报头贴上一个小标签当索引,注明时间和版面,方便查阅。
20多年来,在《保定晚报》上发了多少稿子,他已经记不清了,“少说也有300多篇。”
当年虽然稿费不多,只有5元、8元,“最多一次15元”。但每每发了稿子,杨全永都能高兴好几天,“像家里大人给孩子发钱似的。”每当这时候,他还会多买几份报纸,在亲戚们面前炫耀一下。
1996年,《保定晚报》创刊时,杨全永的儿子才8岁。随着儿子长大,同样耳濡目染喜欢文字的儿子,也开始给《保定晚报》投稿。
“有时候儿子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多买几份当天的晚报,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又发稿子了。”杨全永称,如今不光儿子是晚报的读者,在保定银行工作的儿媳,也经常因为工作的原因,在《保定晚报》发稿子。
“26岁的《保定晚报》,影响了我们家三代人,早已成为我们家生活中的一部分。”杨全永的眼睛里,满是对青春的记忆与怀念。
收藏成为习惯
“1998年分房时专门选择一楼,就是为了怕将来搬家时,报纸太多麻烦”
从1995年9月13日的试刊号,到1996年1月1日的创刊号,再到今年11月12日第8426期晚报,杨全永一期不落,份份收藏。
收藏报纸的习惯,杨全永称源于在报社上班的父亲。彼时,很多新闻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还有剪报的习惯。
“小时候,我经常陪着父亲一起看报纸。后来我有了儿子,变成了儿子陪我一起看报纸。”打小耳濡目染,杨全永不仅喜欢上了文字,也养成了报纸收藏习惯。
正是因为喜欢收藏报纸,1998年工行分房时,是选择一楼还是五楼,杨全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楼。
相比“孔子搬家尽是书”,杨全永搬家也曾经遭遇“报纸多”的难题。
“这套工行宿舍,是1998年分的。那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五楼和一楼。谁都知道一楼比较脏,安全程度也差一点,可一想到我要是报纸收藏多了,将来搬家可是问题,就选择了一楼。”在杨全永看来,这选择还就真对了。
“2010年左右想搬家,还有人劝我把这些报纸卖掉,要不然得拉一车。还说9毛钱一斤呢,把我气得够呛。”杨全永称,这些报纸有太多他的回忆,浓缩了很多他的青春,肯定不能卖。
不仅不能卖,为了防止报纸受潮发霉,他专门定制了近3米高的书柜。下边两米左右用来放其他物品,70多厘米的顶层,专门用来收藏报纸。而今,里面已经有10摞晚报,叠在一起有7米多高。
在杨全永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流行,如今订阅报纸的人在相对下降,但他始终觉得保定这座古城,需要有一份报纸来讲述发生过的故事,来记录人们生活的点滴,来沉淀时代的变迁。
记者 邸志永 宋文雅
见习记者 郝常见 刘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全年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