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略传播菁英计划”深圳研讨会成功举办

CGPI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2024-01-26

“策略传播菁英计划”深圳研讨会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2020年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30·60”碳目标的基础上,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几项总量指标进一步细化。

 

从2020年底开始,“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就成为中国高级别会议上的热词。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30·60目标”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随后,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明确,中国环保公益组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不过在举世瞩目的承诺之下,作为践行者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中国环保公益组织要如何参与推动“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如何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特色的传播策略?如何更好地动员公众参与到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进程中?

 

2021年5月28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能源基金会在深圳举办“策略传播菁英计划”深圳研讨会,邀请了深圳、广州、佛山等地18家机构的20位南方环保公益组织代表参加,共议“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气候与可持续能源议题的传播趋势与策略选择。

 

策略传播能力建设项目由能源基金会于2017年发起。“策略传播菁英计划”项目负责人黄玮介绍说,能源基金会是领域内少有的关注气候传播能力建设的机构,我们希望通过当下领域最亟需的策略、技能、知识产品的能力建设和分享,来促进领域合作、点燃创意和提升领域的公共叙事建设。

 


本次研讨会是“策略传播菁英计划”2020-2021项目的第二场活动。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策略传播菁英计划”北京训练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七省市的27名环保公益机构负责人和传播负责人参加了培训。训练营的主题为“新形势下气候与可持续能源传播:议题走势与策略选择”,分为4个模块,即议题新走向与新趋势、策略传播与组织战略、传播新思路与新技能、策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具体包括8门课程、2个工作坊、1场对话、2个案例分享,以及一次机构参访(含机构案例分享)。课程评估问卷显示,学员满意度达95.7%。

 

深圳研讨会在双碳目标话题日渐升温的背景下举办,会议聚焦双碳目标对环境公益组织的机构战略和传播策略产生的影响,分为授课和研讨两种形式,具体包括3门课程、2场主题研讨会和1场传播案例主题分享会。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课程Ⅰ 组织战略与策略传播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教授

社会组织想要实现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需要解决四个难点:一是完善治理体系;二是应用前沿技术;三是因地制宜设计;四是顺势而为同行。

 

黄浩明说,环境公益组织在制定传播策略时应具有顶层设计思维,理事会成员应参与其中,为资源调动做支撑;要有创新指标的设定,要有亮点和重点,要引领方向,一方面与公益组织愿景结合,另外一方面与受益人的意愿结合;要遵循平等、开放、公开和透明的原则;从方向上看,要有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发展意识。


课程Ⅱ 用传播拓宽实现碳中和的高速路

荆卉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主任

双碳目标的实现要求气候传播必须扩大受众。那么如何用传播来提升全社会的“碳中和”意识、促进低碳行为呢?

 

荆卉认为在气候传播中,“人”的故事目前还比较缺失,以至于气候意识和低碳行为的必要性和关联性没有成功搭建起来。

 

公众传播应避免将低碳塑造成纯利他行为;避免抽象、技术化的传播;避免把“低碳”作为传播信息的唯一落点;避免把低碳仅局限在“减量”;避免说教,以免让人敬而远之。


课程Ⅲ 短视频 长效应:双碳目标下气候与可持续能源议题的公益传播

李倩 二更传媒深圳副总经理

短视频内容制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讲人的故事、坚持高品质影像、坚持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坚持正能量的主题。

 

三个维度的影响力赋能短视频营销: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张力。内容生命力指的是作品中人物的价值,它会影响你作品的高度;人际影响力指的是群众关系,它能影响你作品传播的广度;传播张力包括制作等级、打磨周期、艺术语言和传播配置等对产品的投入,它影响的是你作品的爆款度。


主题研讨会

 

主题研讨会Ⅰ:“30·60”双碳目标对机构战略有什么影响?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黄浩明、杨凯婷、柯言、李倩、何为之、李知玄、黄稳)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与6位嘉宾讨论了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机构工作方向和内容产生的影响,以及身处经济发达地区,机构如何开展行动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红树林基金会(MCF)品牌传播总监杨凯婷介绍说,红树林近年来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解决方案。红树林的宣教策略是,让孩子走到户外。红树林基金会以自己托管的生态公园为自然教育的场域,让福田区的学生免费到保护区和生态公园来上一堂自然课。红树林基金会也在呼吁把碳中和、碳达峰写到自然教育中。

 

深圳市无废城市技术产业协会的宗旨是助力深圳打造成为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无废城市标杆。执行会长柯言表示,目前,协会正在与市生态环境局合作推动“无废城市细胞”的评定标准,“这是一个推动整个商业改变的重要途径”。同时,协会也希望能够推动碳标志,“把我们这个产业里在技术上做出的一些努力,让更多公众认识到。”

 

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倩介绍了今后三年的行动方向,一是希望能够汇聚更多专家,为佛山的低碳发展献计献策;二是会推动企业发布ESG报告;三是将结合一些场景,如学校、景区、乡村及创业园等开展低碳工作,形成一些场景案例,向公众进行传播。李倩说,绿盟也在协助创建一些环境教育基地,但她认为宣教还是需要有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她希望能够与更多机构进行合作。

 

万科公益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官员何为之介绍,基金会的聚焦方向是“可持续社区”,以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开展工作。为达成“可持续社区”这一目标,万科公益基金会又将社区废弃物管理列为旗舰项目,并确定了“研究-试点-赋能-倡导”的工作方式,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分为小区、学校、办公等不同的场景进行试点工作。不同场景中,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展开情况也各有不同。

 

小水滴环境保护中心理事长黄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也是一名在职教师。小水滴的成立,也是源于受到学校推动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影响。成立一年多来,小水滴将环境保护融入学校课程,落到孩子身上。黄稳说,双碳目标提出后,小水滴的方向更清晰了,第一个行动计划是结合劳动教育,让孩子学进去再走出来,在家里、社区或者公园落地去做;第二个行动计划是融合公益圈的力量,设计更专业的课程,让孩子喜欢听、能听明白。小水滴的愿望是“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主题研讨会Ⅱ:“30·60”双碳目标下的机构传播策略调整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吕宗恕、谢静华、何为之、李知玄)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传播中心主任吕宗恕与3位嘉宾围绕双碳目标对于机构传播目标和对象的制定产生什么影响、开展传播所采用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讨论嘉宾也介绍了本机构在面向特定人群进行气候、碳排放或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的传播案例。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公众参与主管谢静华介绍了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千禾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等国内外领先研究机构,开展气候变化在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和社区影响评估,探索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并推动气候变化议题主流化和能力建设。在传播方式上,谢静华说,我们希望与居民建立一个比较近的连接之后,自下而上地产生影响。比如千禾就发现,通过种植,能够让大家关注气候变化。


万科公益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官员何为之着重介绍了一次成功的联合传播活动。2020年,万科公益基金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发起了“故宫零废弃”垃圾分类项目,通过各项宣传体验活动,倡导游客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关注并践行垃圾分类行动。“借助故宫这个大IP,我们将垃圾减量和零废弃的观念,至少是狠狠地推了一把。”


传播案例主题分享会

在主题传播案例分享环节,来自4家机构的分享人,围绕“低碳生活方式倡导”这一主题,进行了机构传播案例的分享。

 

 

案例1

数字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解决方案

李海涛 深圳市英尔科技总经理


我们最主要的项目是生态文明巡回大讲堂,我们从三年前开始进学校,以每场200~500名学生的规模进行生态文明的授课,内容包括粮食引发的战争、塑料的前世今生、气候变暖、垃圾分类、碳中和大国担当等。

 

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让孩子能改变他一生的价值观。经过实验,这些课程是非常受欢迎的,特别讲塑料的时候,看到那些海龟,看到那些动物被塑料所侵蚀,夺去了生命,这些孩子都是非常感叹的。


案例2

双碳目标下环境、气候与能源议题的传播

李知玄 深圳凡圈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凡圈子”是一个倡导绿色生活、践行绿色消费的电商平台。凡圈子主张通过绿色消费,让居民举手之劳便可参与环保,轻松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生产污染源头减少,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绿色消费,壮大绿色产业,倒逼生产企业优化转型,最终促进绿色发展。


案例3

行动,让改变发生

马海鹏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


蓝协有三大品牌活动:国际海洋清洁日、国际儿童海洋节、民间增殖放流日,这是我们引进和打造的事件。其中,国际海洋清洁日已经坚持了16年,每年200多场净滩活动,上万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影响力逐年上升。

 

除了打造品牌事件、品牌项目,蓝协也直击问题,对公众的行为方式进行引导,比如我们就开展过“禁喂海鸟”的公众教育活动;我们也进行政策推动,如我们推动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等出台了加强深圳市海洋垃圾清理工作的相关文件。


案例4

垃圾分类,我们一同前行

李新明 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项目负责人


践行垃圾减量3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减量化怎么做?避免过度包装、拒绝一次性餐具、拒绝酒店“六小件”、净菜上市、自备购物袋、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出门带五宝:水杯、餐具、饭盒、手绢、环保袋。


“策略传播菁英计划”深圳研讨会合影



源自: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统筹:公益传播中心



点击在看分享更多公益教育前沿资讯


 长按扫码了解详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策略传播菁英计划”深圳研讨会成功举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