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HY EMP | 新生心语01:跨界投入公益,兼顾情怀与专业

CGPI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2023-07-02

✎ 编 者 按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发起人之一、桥水联合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写过一本书《原则》,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工作,要么是你想从事用于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要么是你想完成的使命,要么是二者的结合体。”


在历经疫情洗礼,又一批满怀公益情怀的同学在此艰难而充满希望的时刻,在此应对变革和重重危机的时刻,加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国际慈善管理EMP学习中,投身中国的公益事业的浪潮里。


中国公益行业建设中最紧急而重要的事项之一,是要解决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这一专业化的成长对改变中国公益行业生态至关重要。而对于每一个加入者,当公益成为生命的一种追求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每个人的事业和人生来说,就可以像苏格拉底所说,“是一种经过审视的人生”。


“打开眼界,以更好的位置看待行业”

黄毅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秘书长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并以志愿者身份前往贵州山区开展志愿活动。从那时起我开始慢慢了解西南山区的教育状况和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参与公益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戈友基金会在教育公益领域内所做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当地真正需要的。能在偏远地区长期扎根教育事业的人,本身就值得尊敬,能为这个群体做些事情,是值得骄傲的。志愿者的经历让我觉得在公益领域有很多的事情可做。2017年我放下原来的工作,以全职身份进入戈友基金会,负责基金会筹款和对外合作。


戈友基金会诞生于一个企业家文化赛事活动平台——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创始人、理事、志愿者和捐赠人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优秀代表。在与商学院和戈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这个群体对公益的热情,迫切的希望回馈社会。


作为戈友基金会的秘书长,我希望能将戈友基金会打造成一个服务于商学院和企业家群体的平台型基金会,为商学院提供专业的公益咨询服务,成立各商学院校友组织的慈善基金管理平台,与这个群体一起更好的回馈社会。但前行的路上,我觉得自己的眼界还是比较窄。在我看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课程的设置后,觉得学习能够使我不断地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了解更多公益领域内新的趋势和行业动态。自己可以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去看待这个行业。


选择入读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是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加系统和专业化的公益组织管理知识,并运用到所在组织,让组织更加具有生命力和传承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组织,并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我们组织的影响力。



“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社会发展”

晏和淘

昆明市官渡区点亮眼睛教育公益支持中心主任

云南大学MBA


我曾经做过大学英语老师和记者,也曾经有5年时间在法国依视路集团负责社会企业项目。但是十多年的公益行业经历最终促使我在40岁决定选择以公益行业作为终身职业。那是2019年,我离开依视路,加入点亮眼睛,希望与点亮眼睛一起成长,在公益领域探索更多可能,为改善农村学生的视力和生活水平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公益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链,它可以帮助我营造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比较乐观和积极的生活圈子,也能让自己为身边的人带来更多积极乐观的影响。



加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的大家庭,是希望自己能够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从小问题出发为社会发展做一些改变。我在多年开展公益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疑惑,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希望个人能够进入一个更加开阔的公益社群,为机构的公益项目带来更多想法和资源,让机构能够发展得更好。


从小白向专业蜕变系统学习公益组织运营”

王蓓蓓

上海嘉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大学毕业后因对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我投身影视行业,希望可以通过文艺作品透视社会现象,倡导正能量。从业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文艺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否有作用,有多大作用?2012年我到美国一家帮助残障人士的公益机构做义工,这段经历引发我更深地思考人的价值、教育公平及社会发展等议题。


是做旁观者或呼吁者,还是做践行者?


2014年转战公益领域,开始探索儿童教育及健康、青少年职业教育。作为同样在农村长大,经历过困窘的人,我希望能够为面临困境的人群带去改变的能力和机会。加入上海嘉和公益基金会后,随着工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社会问题都是由综合因素导致,而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公益组织不能闭门造车,亦不能只有情怀或空喊口号,要积极创新、整合资源、跨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地解决社会问题。



然而,我注意到国内的公益组织数量并不少,公益人虽满含热忱,但是给予他们的职业培训并不多,能力和视野亟待提高。当我看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招生信息时,非常兴奋,终于有一个系统学习公益组织运营管理知识的机会


我很希望能够在资深专家的指导下,在优秀同学的帮助下,成长为有知识、有经验、有视野、有理想的公益人。


(本文为EMP十五期新生“WHY EMP”系列第一期,未完待续,敬请持续关注)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源自: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统筹:公益传播中心



点击在看分享更多公益教育前沿资讯


 长按扫码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