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蒙古好人】韩福海:8年自筹资金50万元 无偿帮助村里修路建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韩福海,男,汉族,1968年2月生,群众,初中学历,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关地塔社区居民,曾获评2017年10月“鄂尔多斯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2018年7月,韩福海荣登“内蒙古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

  修路,他自掏腰包出资12万;建公厕,他又拿出8万;修缮业委会阵地,他再出资28万……8年来,韩福海累计捐献各类公益事业资金近50万元。他不是大富大贵的有钱人,只是一个以打工为生的普通农民。爱管“闲事儿”的他,把群众的冷暖喜乐全都放在心上,只要群众遇到困难,他都急在心头,想尽办法为他们解决,用行动竖起百姓心中之碑。

修马路建公厕 他自掏腰包解群众难事

  关地塔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关地塔新村是一片平房区。从关地塔新村到韩福海家有一条500多米的石子路,路两旁的居民有几十户。由于十多年没有维修,昔日的道路早已变得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这里的老人们一不留神就会摔倒。2010年,为了方便乡里乡亲出行,韩福海决定自掏腰包,出资12万余元进行修路。“这条路又不是只住着你一家?为什么自己出钱修路?”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韩福海的妻子也不太赞成他的做法。但韩福海却说:“这条路破损太严重了,尤其是下雨天,老人和孩子出行很容易摔倒。虽然咱们家也不富裕,但是为了大家的方便和安全,我愿意少吃一口,少穿一件,也要把这条路修好。”自打路修好,从前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换了“新颜”,变成崭新的水泥路,居住道路两旁的居民心情舒畅了,老人和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


  路修好了,村里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公厕稀少。多年来,由于公厕少,村民如厕非常不便,这让韩福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为解决周围住户如厕难的问题,韩福海又打算自己出资修建一处公厕。韩福海的妻子得知此事,十分生气:“这么多年,一直见你往外拿钱,从没见你得过啥好处。现在又要修公厕,你究竟图什么?”听了妻子的埋怨,韩福海耐心对妻子解释说:“现在,咱们的日子已经很幸福了,吃的好,穿的也好。这么好的生活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共产党就要为老百姓谋实事。”在韩福海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下,妻子最终被他的决心所打动。2013年,他们出资8万元完成公厕修建,解决了关地塔新村20多户居民如厕难的问题。整洁干净的公厕投用后,周边村民都拍手叫好。

建阵地通供暖 群众喜乐冷暖他放心上

  在关地塔新村业主委员会办公阵地,文化活动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村民在农闲之余经常聚集到这里打牌下棋,开展文娱活动。2016年,关地塔新村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重新改造和修缮办公阵地需要投资48万元。正在大家愁眉不展时,韩福海主动站出来,自愿出资28万元帮助建设业委会阵地。如今,关地塔新村业主委员会阵地不仅有了居民议事的地方,还建了公共澡堂、居民活动室和超市,户外还添置了健身器材,有效解决了平房区居民的洗澡难、购物难、文化娱乐活动少的难题。居民高永虹回忆说:“以前这里垃圾遍地,居民们农闲时也没个去处。韩福海一心为了大伙,想着大伙,是他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新方式。”在交通方面,经韩福海多次与政府和公交公司协商,2016年,关地塔新村引进了8路公交,并修建了公交站牌,为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韩福海笑着说:“群众方便了,我就高兴了。”


  韩福海常说:“人活一辈子,要努力为身边的人办点好事。”由于居民都是使用原始土炉取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取暖问题一直困扰着关地塔新村的居民。2017年,为了实现统一供暖,韩福海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努力想办法减轻居民自筹资金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韩福海的付出有了回音,在蓝天街道办事处和准煤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最终决定,多出的80万元由准煤公司提供资助,修建从供暖站到供应处的暖气管道,关地塔新村居民自己出资修建从供应处到新村的暖气管道,居民冬季供暖的资金难题得到解决。至此,韩福海的脸上终于展露了笑容:“老百姓的家里暖和了,我的心里也就暖和了。”

好家风树人生 善举带动乡邻传递爱心

  修马路、建公厕、建阵地……这些惠民实事只是韩福海做过的众多好事中的一部分,平日里,他热心助人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这么多年,也有人经常会问韩福海,是什么让他一直坚持这样做?面对大家的不惑,他回忆说:“是我的父亲,他从小教育我要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父亲曾说,在他复员时,部队就教育他,自力更生,绝不麻烦政府。父亲去世之前也安顿我,在他去世之后要立刻注销户口,决不能欺骗政府去领他的抚恤金。”韩福海被父亲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感染,“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智力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能成就大业。”父亲的话,他一直记在心上,并决心用一生去践行。


  平日里,韩福海心心念念、时时牵挂的就是村里的居民。他像儿子一样孝敬村里的老人们,逢年过节,总会去孤寡老人家里送温暖,老人们有困难更是事必躬亲。有一次,韩福海去外地打工,没走多久,居民们纷纷打电话向他诉苦,说自他走后,村里的很多困难无法解决。最后,他还是辞去工作又回到村里。8年来,韩福海个人累计捐献各类公益事业资金近50余万元。提起韩福海,社区居民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这位邻居老大哥,把实事做到了百姓的心窝窝。”韩福海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带动村民一起为村里办实事。村民康飞荣也出资10万余元参与修路,并因此被评为“十全美丽庭院示范户”。谈起这事儿,康飞荣说:“韩福海来我们这儿几十年了,村里没有人说他坏,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办好事儿,我也跟上他学雷锋,把路修出来,方便大家。”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经历过缺衣少粮时代的韩福海,更懂得党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艰辛和不易。在他的心里,幸福就是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收获。他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时间虽然改变了他的容颜,但却改变不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决心。8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呵护群众,融化人心,诠释了一个幸福百姓的大格局。

【助人为乐】

韩福海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责编:冯伟达

READDING

文明荐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