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自信”源自哪里?

2017-11-15 红色集结号

看完请点击上面  红色集结号

思想火炬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的最后,充满感情地讲了这样一段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这段话,许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听过。


 2013年12月26日,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讲过这段话。


 2014年2月17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又讲了这段话,并说这是他特别讲的一段话。


 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又讲了这段话。


 十九大报告中,他将这段话放在结束语中,意味深长。它传递着极为丰富的信息量,每听一次都激动人心。它对我们更加坚定起深厚的“中国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份“中国自信”,源自哪里?



源于我们拥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国为什么能自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信?首先源于中华民族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


 中华民族向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思想文化层面上,中华民族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我们今天仍能深深地感受得到。如先秦诸子的学说,《黄帝内经》的医学,《史记》、《汉书》的史学,唐诗、宋词的文学。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其辉煌的文化成就。


 与中华文明年龄相近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过,有的甚至消亡了。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


 所以习近平深情地感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是在指导思想上不仅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


 这是世界上所有别的政党无法相比的。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所以它在历史底蕴较浅的国家难以产生影响,而在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国却能获得勃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与中国历史上强调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有相合符。


 马克思主义追求消除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这与中国历史上崇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相合符。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与中国历史上强调经世致用,“学至于行而止”,有相合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解决了物质生存条件之后,才能从事其他的社会活动。这与中国历史上强调民有恒产乃有恒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相合符。


 马克思主义重视生态保护,认为毁灭森林必然引起自然界的报复。这与中国历史上强调“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有相合符。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与中国历史上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取得胜利,也是有相合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艰苦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与列子《愚公移山》等等中国古代许多历史故事所蕴含的拼搏和奋斗精神,都是相通的。

 如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都颂扬了拼搏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而毛泽东诗词处处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如:“战地黄花分处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


 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都有火的发现的神话故事,希腊古代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古代钻木取火的神话里,火是中国先人钻木取火坚忍不拔摩擦出来的!


 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都有面对大洪水的神话故事,西方古代神话面对末日洪水,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中国古代神话面对洪水出现了大禹治水,累得大腿没了肉、小腿上没了毛,终于战胜了洪水。


 中国古代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毛泽东在延安讲过多次,仅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就讲了三次。

 今天,习近平仍在继续讲述着这个故事。他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对外国人讲:


 中国有个寓言叫‘愚公移山’。讲的是几千年前,一个交通不便的山村里有位叫愚公的老人,下决心将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亲戚和邻居都说不可能,但他力排众议,带着子孙日复一日挖土移山。他说,山不会加大增高,人却子孙无穷,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把大山搬走。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神,两座山在人和神的共同努力下被移开了,愚公的家乡同外界实现了互联互通。



 中国人自己,就是一代又一代地听着这些神话故事长大的,勇于抗争、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不正是证明了这个遗传基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的强大力量吗!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为我们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源于我们拥有无比广阔的大地和时代舞台


 中国为什么能自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信?也源于中华民族无比广阔的大地和时代舞台。


 英雄离不开大地,也离不开时代,离开了大地和时代就会无用武之地。


 中国仅陆地面积就有960多万平方公里。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传统重视与时代同步,因时而动,乘势而为。中国共产党不仅扎根在深厚而悠久的中国历史之上,也扎根在广阔而特殊的中国大地和时代舞台之上。


 比如,毛泽东最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既写在勇秦、强汉、盛唐、文宋的历史之上,也写在滔滔黄河、巍巍长城的中国北方大地和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斗争之上。甚至可以说,毛泽东所有诗词都是中国悠久历史深度滋养与中国辽阔大地和时代舞台广度滋养的产物。


 离开了中国大地和时代舞台产生不了毛泽东那样气势雄伟的诗作,也产生不了毛泽东那样世所罕见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毛泽东正是“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的人物,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革命时代的人物。


 尼克松曾将李光耀与毛泽东作过比较,他认为虽然李光耀也很出色,但可惜新加坡与中国的舞台差别太大,新加坡的舞台太小,中国的舞台太大。

 同样,今天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习近平,也只有在中国的广阔大地和时代舞台上才能产生出来。


 陕北黄土高原的梁家河、河北平原的正定、闽山闽水的宁德和福州、钱塘江和长江入海口的杭州和上海,这些不同地方不同水土的滋养和时代的磨砺,培育和锻造了他一心为民、敢于担当、善于谋划的品格和智慧。


 中国有无比广阔的大地舞台,地域差别非常大,可以在各地之间进行协调、配合、互补,乃至于可以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这在一个小国简直不可想象。


 对外开放,先在四个特区实行,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这也是大国条件支撑下的对外开放。


 因为国土辽阔,跟别的国家国情差别大,回旋空间也大,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也能够走自己的道路。


 所以,习近平指出:


 中国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因为国土辽阔,国内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地也不能形而上学地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工作。


 习近平又指出:


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定位错了,之后的一切都不可能正确。要加快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常居大陆的台湾学者朱云汉感慨说,与中国相比,“一个比利时就是一个沿海比较大的地级市,法国也不过是一个省。”


 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轻易相信美国的模式可以帮助70亿人找到康庄大道,那就是一个迷思。”“中国跟印度大概是极少数有可能去做某种程度的改变,甚至有可能带领其他非西方国家另辟蹊径的国家。”


 这也正如习近平所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祖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为我们创造伟业铺就了广阔舞台。


 中国有无比广阔的大地舞台,中国有条件探索走自己的道路。



 

 


(作者:曹应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