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林彪:真正的“战争魔鬼”!

2017-12-20 红色集结号

看完请点击上面  红色集结号



林彪:

中国名帅之花,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曾受到斯大林赏识和毛泽东重用,蒋介石曾骂他是战争魔鬼。他用一场场战争奇迹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天才,并新手造就了名传天下的“四野”。


林帅虽已远去,但历史并未消失。让我们盘点一下林帅指挥过的十大经典战役,以此缅怀他的在天英灵以及那一代为共和国奉献热血和生命的老兵吧……


请看林彪指挥的十大经典之战

第一战:龙冈伏击战


【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0年11月5日至1931年1月3日,历时60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永丰县东固镇、龙冈镇,宁都县东韶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经典战斗:龙冈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l军团第4军军长

林彪年龄:23岁

与彭德怀、黄公略、伍中豪并称毛泽东麾下“四骁将”

所辖红4军为中央红军主力

战役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红一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我军将领:彭德怀、林彪、黄公略、伍中豪、罗荣桓、陈毅、粟裕、

敌军将领:鲁涤平、朱绍良、蒋光鼐、张辉瓒、谭道源、公秉藩、蔡廷锴

经典理由: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大的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4军担任主攻。


第二战:黄陂草台岗伏击战


【第四次反“围剿”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3年2月9日至3月21日,历时41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宜黄县黄陂镇、草台岗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经典战斗:黄陂伏击战、草台岗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林彪年龄:25岁

被誉为“常胜将军”,蒋介石称其是“战争的魔鬼”

所辖红1军团为中央红军主力

战役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红一方面军共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3个师,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俘获敌主力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击伤王牌第11师师长肖乾。

我军将领: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滕代远、肖劲光、方志敏、罗炳辉、寻淮洲、罗荣桓、粟裕、罗瑞卿、张宗逊、李聚奎

敌军将领:陈诚、蔡廷锴、余汉谋、罗卓英、吴奇伟、赵观涛、李明、陈时骥、肖乾、莫与硕、黄维

经典理由:首创红军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范例,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打的最大的一次伏击战,林彪为战场总指挥。


第三战: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


【中央红军长征小档案】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4年10月10日至1935年10月19日

历时371天

战役地点:转战闽、赣、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战役手段:运动战、伏击战、阻击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夺占泸定桥,强攻腊子口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林彪年龄:28岁

毛泽东称其为“娃娃军团长”

所辖红1军团为中央红军主力

战役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歼敌情况:红2师第4团在红1师第3团配合下夺占泸定桥,歼灭川军第14军第38团主力;红2师第4团强攻腊子口,歼灭国民党新编14师第6团一部。

我军将领:林彪、聂荣臻、左权、陈光、刘亚楼、萧华、王开湘、杨成武

敌军将领:薛岳、刘湘、刘文辉、杨森、刘元璋、李韫珩、袁镛、鲁大昌

经典理由:飞夺泸定桥和激战腊子口两场战斗,是林彪在万里长征中指挥的许多战斗中最为经典之战。飞夺泸定桥一战,红4团一昼夜高速行军240里,在红1师第3团配合下,夺取泸定桥,越过天险大渡河。激战腊子口一仗,红4团强攻“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一样的天险,为红军北上打开通路。


第四战、平型关伏击战


【平型关战斗小档案】

战斗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9月25日,历时1天

战斗地点: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林彪职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师长

林彪年龄:30岁

所辖部队:八路军第115师是八路军主力

    “抗日英豪”、“民族英雄”、“无敌元帅”、“常胜将军”

战斗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我军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陈士榘、萧华、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杨勇、张绍东

敌军将领:板垣征四郎、三浦敏事、粟饭原秀、滨田、新庄、桥本

经典理由: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后的第一仗,取得了中国全面抗战以来“零的突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第五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战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108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北部和南部地区

    战役手段:运动战、伏击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张麻子沟伏击战、焦家岭围歼战、清沟子伏击战、城子街攻坚战、靠山屯围歼战、红石砬子伏击战

    林彪职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林彪年龄:39岁

    所辖部队:东北民主联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伏击战已退居其次,作战样式多元化

    歼敌情况: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

    我军将领:林彪、刘亚楼、谭政、萧劲光、萧华、李天佑、万毅、刘震、洪学智、赖传珠、韩先楚、梁兴初、梁必业、杨国夫、吴克华、彭嘉庆、胡奇才、罗舜初、莫文骅、程世才、李作鹏、陈光、钟伟

    敌军将领: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郑洞国、陈明仁、侯镜如、石觉、李涛、潘裕昆、刘玉章、向凤武、曾泽生、陈林达、梁恺

    经典理由: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彻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量在民主联军的不断打击下遭到严重削弱,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六战、辽沈大战


【辽沈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辽宁省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义县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沈阳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林彪年龄:41岁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东北战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

    歼敌情况: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我军将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周纯全、萧劲光、萧华、陈伯钧、程子华、黄克诚、吕正操、李天佑、曹里怀、刘震、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万毅、吴瑞林、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邓华、段苏权、邱会作、詹才芳、梁兴初、方强、贺晋年、钟伟、苏静

    敌军将领:卫立煌、郑洞国、范汉杰、孙渡、侯镜如、梁华盛、赵家骧、卢浚泉、盛家兴、阙汉褰、刘云瀚、沈向奎、曾泽生、周福成、尤天武、李涛、潘裕昆、郑庭芨、刘玉章、向凤武

    经典理由:辽沈战役结束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东北野战军获了得第一个战略决战的完全胜利,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宝贵经验,率先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第七战、平津大战


【平津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历时64天

    战役地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天津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林彪年龄:41岁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相比,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攻坚战为主,围歼战、追歼战相结合,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战。

    歼敌情况:东北和华北野战军共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个“剿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共52.1万人。

    我军将领: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亚楼、谭政、萧劲光、萧华、杨得志、杨成武、郑维山、曾思玉、陈伯钧、程子华、黄克诚、吕正操、李天佑、曹里怀、刘震、韩先楚、吴克华、万毅、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邓华、詹才芳、梁兴初

    敌军将领:傅作义、李世杰、李文、袁朴、郑庭笈、侯镜如、林伟涛、石觉、郭景云、李士林、安春山、袁庆荣、邓宝珊、左协中、陈继承、陈长捷、孙兰峰、马法五

    经典理由: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成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的基本方式。东野与华北军区联合完成我军三大战略决战的最后一战。

第八战、衡宝围歼战


【衡宝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历时33天

    战役地点:湘南衡宝地区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大突破强攻

    经典战斗:灵官殿截击战、祁北围歼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2岁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我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我军总体以多胜弱,以强击弱,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少吃多,以弱胜强。

    歼敌情况: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共歼敌正规军三个军部、五个整师,共4.7万人,其中俘虏17名将官以下3.8万人,收复县城24座。

    我军将领:林彪、谭政、萧克、萧劲光、陈赓、程子华、韩先楚、罗舜初、吴克华、陈伯钧、詹才芳、钟伟、周希汉、李成芳、秦基伟、邓华、赖传珠、李作鹏、方强、曾生、梁兴初、刘震、曹里怀、吴瑞林

    敌军将领:白崇禧、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张淦、刘嘉树、黄杰、徐启明、刘安祺、张光玮、李本一、鲁道源

    经典理由: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翼大迂回,正面大突破,前后只用33天,就歼灭了白崇禧赖以起家的第7、48军的四个精锐师,并消灭了湘系惟一美械的第62师,给湘系战力最强的第10师以歼灭性打击,成为我军渡江以来华中最大的一次战果。

第九战、广西追歼战 


【广西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11月6日至12月14日,历时39天

    战役地点:广西、广东两省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强攻大追歼

    经典战斗:粤桂边境歼灭战、钦州围歼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2岁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我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

    歼敌情况:林彪指挥3个兵团9个军31个师及粤桂边、滇桂黔边纵队共40多万人,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17.29万人,其中俘虏16万余人(包括将级军官78人),解放了广西全境。

    我军将领:林彪、谭政、萧克、萧劲光、陈赓、程子华、韩先楚、罗舜初、吴克华、陈伯钧、刘震、张天云、吴信泉、周希汉、李成芳、秦基伟、邓华、赖传珠、李作鹏、梁兴初、刘震、曹里怀、

    敌军将领:白崇禧、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张淦、张光玮、李本一、鲁道源、杨干才、李勃

    经典理由:我军解放了桂林、柳州、梧州、南宁和广西全境及广东西南沿海的城镇和全部海港。华中华南所辖范围内除海南岛一隅外,业已全部解放。桂系及蒋介石在华南蒋残余的歼灭,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第十战、海南岛登陆战


【海南岛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8天

    战役地点:海南岛

    战役手段:偷渡海峡强攻战、海岛围歼战、追击战

    经典战斗:临高角强攻战、琼北围歼战、天涯海角追击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3岁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为我军主力

    战役特点:海战敌强我弱,我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军军舰、空军飞机、海岸炮兵立体封锁;海岛陆地作战,双方势均力敌,但我军气势更盛,战术更高,最后战胜敌人。

    歼敌情况:我军共歼灭敌军5个师9个团,总计33148人,其中俘虏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敌机2架,击沉敌舰1艘,击伤5艘。

    我军将领:林彪、叶剑英、谭政、萧克、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袁升平、李作鹏、张池明、冯白驹、解方、邓岳、徐国夫、龙书金、王东保、马白山、

    敌军将领:薛岳、陈济棠、余汉谋、欧震、长薛仲述、李玉堂、李铁军、容有略、陈骥、罗懋勋、莫福如

    经典理由:海南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空封锁的一次成功的渡海作战,开创了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该战也是林彪指挥第四野战军的最后一战。

林彪指挥的对外作战——中印自卫反击战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在中印边境不断挑衅中国并将实际控制线向中国境内推进。解放战争后,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又遇到了自然灾害,加之苏联逼债,中国急需进行经济建设,另外,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中国来自北方的压力很大,同时,中国还要防备美国支持的台湾国民党军队。因此,国内外形势,都不允许中国对外用兵。但印度步步进逼,中国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战。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责无旁贷,以必胜的信念,指挥打了这一场对外战争,捍卫了国家主权,为国家立了又一大功。    


作战初期,林彪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主席曾接连7封电报,责备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林彪回电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深入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印度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军军长正是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看看他们祖先烧过的圆明园。 

林彪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以风卷残云之势,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    


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像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一样,我军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准备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乾净的消灭了,无一幸免。 印军其他部队在撤退途中遭到中国军队伏击。    


此一战,印军部队的斗志几乎丧失贻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打的太爽了。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作战部队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接受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次战役为屠杀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林彪在回到中央时汇报说:此战:其一,三十年内印军不敢再挑衅。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    


林彪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抗议不如行动,让拳头说话才有用。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他们永远记住了毛泽东和解放军。


苏联在了解战况后,惊叹林彪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超强的战斗力,他们虽在中苏边境沉兵百万,却不敢妄动;


美国了解战况后,庆幸及时与中国、朝鲜签定停战协定,否则,毛泽东安排林彪接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作战,联合国军队一个也不能活着离开朝鲜半岛;


蒋介石在了解战况后说,我们在短时间内反攻大陆没有希望了,国军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林彪的,集中精力搞经济吧,使台湾经济超过大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