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紫色|色彩、地域、文化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第十三》)
青、赤、白、黑、黄五色作为正色,名正、言顺、位高、显贵。而紫色作为衍生色,最初被视作“卑俗之色”。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后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色彩从阴阳五行的神格化到封建礼制的人格化,是美的意味形式,更是礼的天地之序。
“衣正色、裳间色。”——《礼记·玉藻》(上身衣服颜色必须用正色,只有下身内衣才可使用中间色。)
“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汉书·王莽传赞》(紫,间色;蛙,邪音也。也就是说,色之间色,乐之淫声,皆非正统。作为中间色的紫色等同于蛙声邪音。)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衣。”——《论语·乡党第十》(君子不用深青透红和黑中透红的布匹来做衣服的镶边,红色和紫色的布不能用来制作家里穿着的便服)。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河伯》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湘夫人》
“紫宫者,太一之居也。”——《淮南子·天文训卷3》
紫宫,即紫微宫,天帝所居。仿照天帝紫微宫而建的当是人间帝王住所,因此紫宫、紫微宫就成为皇宫的代名词。 到了汉代,“紫”已成为高官显贵的双关语。
“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后世皇帝诏书所用的印泥称紫泥,皇帝的车辇称紫轪,紫青、紫衫、紫服也成了达官贵人的别称。
受道教影响,紫色在唐朝地位飙升。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座是紫微宫,北极星进而被神化为北极紫微大帝。
明清的紫禁城则将紫色推崇到了极致。
日本古代官制《冠位十二阶》中,把紫、青、赤、黄、白、黑六种颜色按顺序排列,按照其浓与淡分出为十二阶。这十二阶与冠位相关联,形成官位等级制,以德、仁、礼、信、义、智配紫、青、赤、黄、白、黑,以德(紫)置于五常之首。《冠位十二阶》对紫色推崇至巅峰。
希腊城邦的祭司们穿紫色长袍,将紫色与灵性关联。 紫色是古罗马皇室的专用色,紫色染料仅供贵族穿着。 拜占庭时代的王族嫡系皇帝将“紫生”(born to the purple)一字加入自己的称号,以示正统出身,区别于非嫡出的君主。
基督教时代,紫色被赋予宗教色彩。它是耶稣的受难色,降临节和复活节会大量使用紫色,有说法称耶稣被定在十字架上处死时就穿着紫色衣服。因此紫色代表来自圣灵的力量。
犹太教大祭司的服装和圣器常常使用紫色。
直至今日,紫色成为优雅、高贵、神秘、忠贞、浪漫的代名词。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特殊的情感寄托、特殊的意义化身,形成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价值诉求和精神寄寓。
下期内容:《电影色谱|紫色·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