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哲学|出轨心理学

mikki 菲林计划 2022-03-15

    自从宝宝的宝宝出轨以来,我又被大批粉丝 拥趸 玛利娅 催稿群众 们关照“贵圈好乱”。我也确实认真地考虑了一番要不要麻麻退出娱乐圈呢?

   后来经不住脑细胞的牺牲又觊觎贵圈的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决定还是从战略战术上扼杀敌人于摇篮之中比较优雅。

    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就要打入敌人内部。不是组织内部,而是思想内部。

    他们为什么会一次次伤害我们的爱情观呢? 官方声明解释为:性格不合,聚少离多,审美疲劳,真爱难却,等等等等。


   敷衍,官方,伪善,你还真信?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热爱马克思主义,我当然要从历史学生物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中为大家找到科学的攻略~


    有很多人以 真~善~的名义出轨,美其名曰“为了爱情”。有多少人一直想出轨,一直没出成,也许性格决定命运。


   渡边淳一写了一辈子出轨小说,村上春树也在《国境之南,太阳以西》中虚构自己出轨。影视剧中的出轨唯美又动人,就好像所有的爱情,都在婚姻之外。

电影中的花样出轨史诗级皇室出轨——《勇敢的心》日本偷情生死恋——《失乐园》
七年之痒复仇记——《苦月亮》
夫妇同心野花残——《不忠》
弹琴说爱女权恨——《钢琴课》
日法禁忌人兽恋——《马克斯,我的爱》
中国软蛋出轨记——《一声叹息》
血雨腥风宫斗怨——《浮城谜事》
发乎情而止乎礼——《小城之春》坚守克制,两情相悦——《花样年华》文化碰撞,他乡慰藉——《迷失东京》
爱与恨纠葛,背叛的背叛——《外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2168vxl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出轨心理学

出轨是社会婚姻学中的一种现象,是男女脱离正常的道德准则去谋求非正当的感情和性的利益。
    所以这个词语和现象,成立于婚姻关系中。而恋爱关系中的不忠,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也不是今天小编指导与保护的对象。
    “出轨”是一个情感抉择,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传承,是一个世界难题,也是一个生物学学科,更是一个心理学课题。这样的“出轨难题”,好有意思。    在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母猴子和公猴子“们”生小猴子,但是养baby的义务却是母猴子的。十几万年过去了,母猴子生儿育女,公猴子吃喝玩乐。时间久了,母猴子也需要关爱呀~ 这时候母猴子就找到一个公猴子,和他商量:“你来帮我看孩子,我出去找好吃的。”公猴子野惯了,凭什么天天帮你看孩子呢?母猴子就说:“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只和你生猴子,你看孩子,我找食物,怎么样?”公猴子一想,这样不错啊,每天就和小猴子玩玩,有吃有喝,还能生一堆小猴子。成交。     从此,母猴子的承诺就成了“道德规范”,人类就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在中国古代,女性处于男权社会的底层,“出轨”往往针对的是女性,还抱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西方社会也好不到哪儿去。古希腊以民主开放著称,但仍旧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城邦男性公民内部的民主,而奴隶,妇女,外邦人等,均不算作公民。所以柏拉图说:“我这一辈子两件事最幸运。第一,我是男人;第二,我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奥地利心理学家厄棱费尔认为,以文明的性道德为原则的一夫一妻制,是将以前对女性的要求延伸到了对男性的要求中。也就是除了婚姻生活以外,其他的性生活都不被接受。他认为,两性之间天生的差别,决定了男性偶尔偷欢受到的惩罚会轻一些。这不就是在为男性创造双重道德标准吗?

   所以,一开始,母猴子慷慨的承诺,却成为了日后只对自己性道德衡量的枷锁。

    2008年,韩国曾把“通奸罪”列入刑法,规定对有配偶而通奸的人与其通奸对象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这可是世界首例啊!

   但这条法律在去年废除了,据说废除的时候,有5000多人被免罪。

   可见阻力之大啊!

    所以,还是自救靠谱,寻求外力塑捏二人关系,不如和自己斗智斗勇来的心甘情愿酣畅淋漓。
    婚姻曾经一度是一种经济制度,你可以从中获得某种合作关系。它一般以孩子,社会地位,继承权等形式实现。

《纸牌屋》

   克莱尔纵容丈夫偷情,掩护丈夫谋杀,他们有共同的利益链条,他要求丈夫当上总统后提名自己为联合国大使。


    希拉里的统御力在克林顿当政时期就显示出来了。她也很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个女总统。
   可如今,我们在希望我们的伴侣可以继续提供这些条件的同时,又要求他们能够成为我们的知己、听众、第一读者、评论员,指导老师等等。还要求他们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猎奇本能。

    所以,如今我们选择伴侣时,我们对对方的要求,可能是过去一整个村庄才能提供的东西。比如财产、社会地位、忠贞不渝的爱情。

   同时我们还需要他卓尔不群,有新奇感,有神秘感,甚至会变魔术。

   我们希望对方在给自己安全感、依赖感、唯一性的同时,又要给我们惊喜。

    我们做一个小测试:

  你什么时候最爱你的爱人?


回答往往分为三类:
  1、分离的时候,小别重逢的时候  2、我看到他认真工作的时候,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认真拍摄的时候,踢球的时候,他光芒四射又自信的时候。  3、当他穿了一件新衣服的时候,当他改变穿衣风格的时候,当她换了妆容的时候。    这些,都与两个人相处时的状态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时那个我们熟知的人的状态让我们觉得不一样,带有点新鲜感,带有点神秘感。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对他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这时候,你和他之间产生了距离,而这种距离却成为了相互走动的空间和纽带。     两个人之间是稳定和愉悦的关系,这是两种需要协调的本能需求。    一方面,是对安全感、依赖感、可预测性的需要。所以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安稳”的归宿。但为什么婚姻总是“爱情的坟墓”?    无论男女,我们还有另一种强烈的需要,那就是对冒险,对新奇事物,对神秘感,对未知和预料之外的渴望。所以我们喜欢旅行,我们期望到未知的领域去领略异域风情。我们常常会说“我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这就意味着,在相处过程中,要协调我们对安稳感的需求和对新奇感的需要。也就是,“有激情的婚姻”。
    没有谁比谁更好,没有谁比谁更坏。变,是生活唯一的证明。愿你在平凡生活中,也有英雄梦想。
    还要,相信爱情。    在政治中,人们要面对的是敌人。    在爱中,人们要面对的是悲剧。——阿兰·巴迪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