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美学革命 文化汇流(一)
等你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美学革命 文化汇流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
华语电影,包括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两岸三地不同的政治模式、生活方式和经济格局缔造岀风格各异的电影思维方式,却深植于中国文化共同的血脉,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与文化之“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先后掀起“新电影”运动,是历经沧桑的中华文化在电影界的自我审视与成长。
香港电影“新浪潮”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在香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到七十年代末,香港电影的类型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几乎可以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分庭抗礼。香港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但鲜有风格清新独特的艺术片问世。
面对这种状况,从国外回到香港的青年电影工作者们深感忧虑,担心香港电影将堕入纯粹商业化的深渊。另一方面,新浪潮青年导演想在电影领域作出一番事业,超越老一辈电影人的类型片帝国,只能另辟奚径,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浪潮的导演们开辟了自己的地盘,他们坚守艺术上的“自觉性”,成就了香港电影“新浪潮”。
崛起
1976年,香港无线电视台节目部经理梁淑怡创立了“菲林组”,提倡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电视节目并先后招揽了一批在国外受过正规电影教育的年轻人(严浩、徐克、许鞍华等),又提拔了一批自学长材的年轻人(章国明,谭家明)。
梁良指出,“香港新浪潮的崛起,主要是拜香港无线电台菲林组所赐。”
1978年,梁淑怡加盟新成立的“佳视”,引发“无视”菲林组年轻成员的集体自动退职,在独立制片人帮助下,寻机进入电影界。从1978年底到1979年,这些刚加盟电影圈的影坛新人大多拍出了自己的首部作品,拉开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帷幕。
1978年底严浩指导的《咖喱啡》一片,被视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此后,许鞍华的《疯劫》,徐克的《蝶变》,章国明的《点指兵兵》等获得好评。这些影片成功的业绩表明,香港“新浪潮”与法国“新浪潮”和德国“新浪潮”相比,是较具商业化的一次电影艺术革新运动。这些影片强调并突出个性,力图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寻求平衡,而又偏重于“满足观众”,以便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
演化
1981年,“新浪潮”导演大多被大公司收编,开始拍摄主流商业片。如新艺城公司网络徐克、翁维铨拍摄《鬼马智多星》 《再生人》;世纪公司网络章国明、谭家明拍摄《边缘人》 《爱杀》;严浩、徐允抗为嘉禾拍《公子娇》 《凶榜》。只有许鞍华的《胡越的故事》在独立制片公司完成。
在“新浪潮”的直接推动下,1982年《电影双周刊》创办了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2年后电影届就很少用香港“新浪潮”或香港“新电影”之类的概念来指称新锐导演所执导的影片。
【“新浪潮运动”的结束时间】:
一说是1981年;
一说是80年代中期,即1984年前后。
美学风格
【创作方向】:
A、社会和政治题材: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3)、《美国心》(1986)
B、艺术形式和主题追求:谭家明的电影——作品或营造出庞大的叙事结构,或对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模式进行改造。在《烈火青春》中,对“青春片”进行改造,拼凑了黑帮片、悬疑片类型,形成了类型混杂的叙事策略。
【导演特点】:
徐克:擅长选取冲突激烈的题材,影像风格上偏爱密集的视觉轰炸效果,缺憾是过于倚重特技而疏于情感的展示。
严浩:“新浪潮”中坚持文艺片探索的突出代表,善于运用散文化的叙事方法讲述过往时代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
许鞍华:“新浪潮”中写实影像风格的代表,擅长处理敏感的社会题材,重视影片的主题深度,关注社会变动中普通人的情感波澜,作品风格整体上趋于严谨平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980年,“新浪潮”作品在数量上大大增加,如严浩的《夜车》,徐克的《地狱无门》 《第一类型危险》,谭家明的《名剑》等。但这些作品中有一半以上的都是暴力电影,引起很大争议。
兴衰动因
崛起动因:
1909年,摄制出短片《瓦盆申冤》和《偷烧鸭》,仅比大陆的第一部短片《定军山》晚4年。1913年,香港首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和大陆首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同时拍竣。
1970年后,香港经济起飞,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获得世界认同。80年代,香港金融业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群体文化消费时尚趋向西方靠拢。
衰落动因:
1、香港社会政治环境变化。1984年,香港“新浪潮”开始退潮,原因之一是“九七”回归的心理冲击,港人充满了困惑和疑虑,产生了回避现实、原理时政的心理,当时“新艺城”公司推出了成龙的喜剧片,迎合港人心理,功夫喜剧片渐渐主导了市场。
2、电影制片体制的嬗变。从电影工业环境上看,香港“新浪潮”得以发生也大大受惠于独立电影的制片体制的勃兴。香港电影发展历程中,独立制片和大制片厂体制轮流消长。“新电影”的主将们,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进入电影工业,但也无法避免很快衰落的周期律。
3、观众审美情趣的流变,导致“新浪潮”由注重艺术创新转向商业娱乐。回归之际,香港正值后工业资讯社会迅猛发展之时,“新生代”对港产电影产生了前卫性和时尚性的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促成“新浪潮”导演重视维系和扩大自己的观众群。
4、文化传承上发生了断裂现象。“新电影“在文化形态上与传统民间、文人美学有很大隔膜。导演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经留学回国,缺乏具有长远文化意义和美学追求的目标。
贡献
1、 艺术成就和美学贡献
(1)、题材上:
突破原有范围,大胆创新。如许鞍华的越南移民题材《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体现出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思考。
(2)、电影语言上:
力求创新,试图在影像层面表现出不同于过往的风貌。如谭家明《名剑》的快速剪辑,徐克《蝶变》的悬疑诡秘风格,《地狱无门》中的恐怖片、喜剧片、动作片、惊险片等元素融为一体。谭家明《烈火青春》借用“青春片”的类型架构,拼凑了黑帮片、悬疑片的元素,形成类型混杂的叙事策略。
(3)、为香港影坛输送了新生力量,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篇佳作,革新了电影技术,刷新了影像风格等。
(4)、推动了1970年代末香港电影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群雄并起的局面。
尽管一些导演具有开创精神,但也只是在当时的电影机制下进行的小规模调整和改良,不能从根本上变革原有的电影体制。这些作品普遍在艺术性、社会性及主题开拓上有大胆、突破的表现,但多数电影在主题上仍未达到较大深度。
2、 文化品味与史学评价——褒贬不一
香港影评人张弄潮:“大多数香港人有四种缺乏:缺乏历史感、缺乏国家感、缺乏民族感、缺乏政治感。”
在香港新浪潮影片中找不出有远大理想、胸怀大志、既有浓厚的国家民族意识,又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人物。
高思雅:“新浪潮”唯一的特色,只在他们的技巧,而这些技巧上的翻新,离创新一台电影语言形式的阶段尚远。
“新浪潮”运动中,徐克、许鞍华等人以全新的电影理念、电影语言,拍摄了一批风格新锐的影片。这次运动还显露出香港文化本土化的趋势,特别是运动过后,香港电影更为关注本土的现实生活,更多开始从港人立场思考问题。此外,主题上所开启的批判现实精神还进一步提升了香港电影的文化品位,有助于香港主流电影的革新的转型。
从历史的角度评议,“新浪潮”导演们热衷于将传统商业电影中的不同影片类型混杂、重组,创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样式新格局。而且,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视角独特、题材新颖、语言新锐、风格新异著称,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灰色地带,拓宽了香港电影的表现领域和书写深度。
从电影体制上看,“新浪潮”电影的出现是独立制片体制的最大功绩,“新锐”导演纷纷加盟或自组独立制片公司拍片。同时也推动香港一些电影机构的发展。1980年的新艺城电影公司,1984年的徐克电影工作室,张坚庭和陈友组建的二友公司等。1981年世纪影业公司重组,1982年长城、凤凰、新联公司合并成立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从“新电影”到“后新电影”,关锦鹏、王家卫、陈果等导演在影片中兼顾写实路线,倾向文艺片路线,把影片处理的自然而细腻。继承了“新电影”兴起时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