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猜火车 | 英国青年亚文化

mikki 菲林计划 2022-03-15


等你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猜火车》 1996 

《猜火车2》2017


在各个版本的“青年电影手册”中,《猜火车》必榜上有名。它同时是“文艺青年”“越轨青年”的心头爱。


“乱”、“燃”、“幻”、“丧”、“暖”。

 

20年一瞬,

20年前青春陌路,

20年后青春不再。


卢梭哥德曾表达了他们对青春烦恼、青春易逝的敏锐感受和浪漫想象。


青春期是一次新生,是向成人期蜕变所必经的混乱、创伤、突变、压力、风暴、恐慌。青春期需要安逸和懒散,也需要理想和浪漫。


在每一个年代,英国都有其青年亚文化领袖群体


20世纪50年代 — “泰迪男孩”

他们喜欢穿着模仿英王爱德华七世执政时代的高档服装样式:上衣领子很长,多有天鹅绒适边,内穿带有松弛领圈的高领白色衬衣,下身穿高腰瘦腿露袜子的裤子,脚穿粗糙度高的牛皮鞋。这一群体在伦敦先出现,迅速波及英伦。国内又译为“泰迪族”、“无赖青年”、“阿飞男”等。


泰迪男孩


泰迪女孩



 20世纪50年代 — “摇滚派”

又称“皮革男孩”或“飞车男孩”,指那些参与摩托车亚文化群体的白人青少年。他们喜欢穿摩托车皮夹克、牛仔裤或皮裤、高帮摩托车靴。尤其热衷摇滚乐和摩托车赛。


摇滚派(飞车男孩)



20世纪60年代 — “摩登族”

他们经常通宵出入夜总会,热衷时尚和音乐,爱穿做工考究的西服,喜欢听灵乐、节奏布鲁斯等黑人音乐,喜欢骑时髦的意大利兰美达牌或黄蜂牌小型摩托车。


摩登族



20世纪60年代 — “光头党”

英国白人工人阶级亚文化群体,名称源于他们所留的光头或短发发型。在时尚、音乐、生活方面,受到牙买加小混混文化和英国摩登族的影响,常穿带有吊带的短款牛仔裤。在60年代晚期,英国北部的光头党开始发动对南亚移民的暴力事件。试图复兴其父辈工人阶级社群的文化想像。


光头党



20世纪70年代 — “朋克”

又译“庞克”、“鬅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青年文化,人们常常把痴迷这种音乐的青少年成为“朋克”。朋克最早起源于音乐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整合音乐、服装、个人意识主张的泛文化风格。朋克乐队鄙视主流摇滚的过度滥情和明星崇拜,创造大众容易接近的、配器精简的、思想尖锐的、篇幅短小精悍的、有政治意识的、反显存制度的叛逆音乐。他们崇尚自己动手,很多人乐意自己生产唱片并通过非正式渠道发行。


朋克



20世纪70年代后期  — “后朋克”

继承了朋克乐在音乐上的反传统和大无畏精神,比朋克更丰富、更艺术化。形成了自己阴郁、黑暗的特色。


后朋克



21世纪初 — “带帽外套”

21世纪初备受关注的“带帽外套”现象源自黑人的嘻哈文化,他们采用日常穿的休闲运动衣,意在显示与办公室套装或学校制服世界的距离。他们歌颂反抗,既突出了威胁和危险,也突出了怨恨和愤怒。



青年文化的兴起是当代英国文化中最独特,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青年是“社会变迁的象征”,这些青少年通过种种方式将自己从父母文化中分离出来。这些越轨男孩多来自移民家庭或平民家庭,充满一种无法自控的情绪暴动,威胁到成年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影响到人们对于未来一代的看法。当我们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贴上“民间公害”的标签的同时,他们与成人主流社会的“道德恐慌”便相互成就

 

我们从光头党的行为和服饰当中发现了对于工人阶级传统阳刚男性形象的想象性复兴,对于社区地盘的强烈捍卫,对于黑人音乐和黑人文化的挪用,对于移民和同性恋人群的歧视和欺凌。消费主义日益侵蚀工人阶级青少年的精神生活,青少年们则以极端的方式来缓解自身认同的困惑,以及对“年轻态”对保持和纪念。


阶级的分化对生活领域的生活际遇和机会继续施加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穿越了几代人,深嵌在社会秩序内部。“阶级”到20世纪90年代成了一个事关人生机遇、期待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猜火车》



《猜火车》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继六七十年代的“愤怒青年”之后,世纪末的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再次出现了年轻一代的精神塌陷,《猜火车》则表现了这一代青年的焦虑与癫狂。它被视为“1996年最令青少年感动,甚至让放浪形骸、孤苦无依的那一部分痛哭流涕的一部电影”。较之他们的前辈,当今的迷途青年们更为颓废,他们天良未泯,但却堕落异常。



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来自失业、社会排斥、种族伤害程度较高的城市贫困中心区的黑人和白人青年群体,在爆发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和对抗事件中,表明了他们的不满。亦真亦幻的锐舞文化、夜总会文化兴起,受控于音乐、舞蹈、药物、性和对快感的追求。

 

这群“无所事事”的底层青年,他们进行着被成年人视为纯粹浪费时间、缺乏目标的事情,在这些青年看来却充满故事满含“各种奇思妙想”。也许这些只是一种简单的、但引人入胜的“消磨时光”的活动。他们在梦魇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树立任何意义上的精神之父。没有信仰,沉迷又痛苦。



吸毒文化



《猜火车》中的文化主角——吸毒文化,贯穿上下两部的人物关系与人物命运。吸毒,是他们的娱乐与生活。



20世纪50年代,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 开始用吸大麻的方式表示过对现实的不满。

 

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群体。他们继承了“垮掉的一代”的传统,并有了新的发展,从吸大麻,到海洛因,再到迷幻药(LSD)。吸食毒品成为作为一名合格嬉皮士的标准。

 

嬉皮士通过吸食毒品来表达他们对传统的蔑视。废弃道德,远离主流社会,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传统的宗教文化、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抗拒。使用毒品则是嬉皮士文化的中心内容。这群年轻人希望利用毒品所产生的幻觉来达到内心的修养,毒品往往被看作是嬉皮士的一个标志,和他们不肯遵从社会守则的原因。


“随处可以看到吸大麻的人。人们在边道上吸,在点心店里吸,坐在停着的车里吸,或躺在金门公园的草地上吸。街上几乎每一个20岁的人都是用毒者,不是吸大麻,就是吃迷幻药,或两者都用。” 

 ——《纽约时报》 1967、5、14



“每个人都应吸毒,就连儿童也应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儿觉醒,非要等到老呢?人类需要彻底的自由。上帝就在那里。我们需要消灭虚伪、欺诈、谎骗,重新回到我们儿童时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的纯洁中去”(一位嬉皮士接受采访时说)

——《纽约时报》 1967


嬉皮士运动一直持续到80—90年代,从美国蔓延到欧洲,来到英国。他们抛弃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毒品,成为了具有打开被封锁领域的能力的解药。吸毒群体认为,我们的感官都被传统观念和传统经验束缚住了,这时候可以通过吸食迷幻药来跨越这些限制,解放全部感官的体验。


穿过肮脏的马桶

达到自我的世界


“你能够看到其他的感觉,我还没有看到气味,但是我已经听到了声音,听到了色彩......我曾经通过吃迷幻药‘孵出了一个小鸡’。”


吸毒者相信,毒品意味着一定量的自由。由此,更加意识到“现在”是什么。他们相信,一个人肯定是生活在当下,毒品给予他们那种刹那间的、对于当下的体验,像是进行修道、沉思、冥想。

 

他们在毒品体验中得到感官的最大的开放性,驱散各种厌恶感,使得难堪的处境变得令人愉快,令人陶醉。


直至深度幻觉,自我丧失。

 

然而《猜火车》并不是美化毒品体验的影片,导演丹尼·博伊尔可不承认《猜火车》会使人以身试毒。加拿大警方甚至自掏腰包分发电影票给青少年,他们视该片为反毒品的教材。因为影片对毒瘾发作时的痛苦描写非常真实客观。


青春期是半独立的生命阶段,可以是新生,可以是毁灭。

 

青年文化是成年秩序的踢馆者。“自恋”式表演,也许是一族的未来。


青年文化,终将继续......



谁的青春不嚣张

    赞 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