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worldpoetry Intro 八步诗一款诗歌创新互动为核心的手机移动软件。是全球首个实现诗歌文字、朗诵、艺演全新实时学习交流互动的诗歌专业平台。八步诗解决了传统诗歌文字表达渠道不畅及单一化的根本性问题,具有划时代的“诗歌革命”意义。 ●就因为这事,我回家后,睡不着觉,就想写个顺口溜。这就是第一首诗。 ●我写诗,尊重我自己的感受,再就是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跟风,不逢迎,不违心。这就是我的原则。 ●读到儿子创业时写的诗,郑天生有些哽咽,眼圈也红了,把头侧向一边。 ●凡是诗,若没有精神,没有内容,没有吸引力,这类诗就是写得再有技巧,也不会为后人所赞赏,也就传播不下去。 郑天生在朗诵自己的诗 一个偶然机会, 八步诗知道了河南省新密市有位农民诗人,72岁,自2003年始,笔耕不辍,写了数百首“顺口溜”。 体裁多样,有五言、七言等,也有长短句。内容涵盖国际大事,家庭琐事,方方面面,包罗万象。     2016年11月15日下午,八步诗记者见到了郑天生。 郑天生是河南省新密市赵寨村人,走进郑天生家,四合院,二层小楼,院子干净整洁。让记者进屋后,郑天生和老伴很快从屋子里端出一盘花生瓜子,一盘粉红可人的苹果,摆在桌上,并让记者不要客气。想来,这些花生瓜子、红苹果,是两位老人早已准备好了。 郑天生身高一米八几,虽已72岁,但走起路来依然如同年轻人,稳健快速,虎虎生风。 采访过程中,最多发生的,是郑天生每读完一首诗,朴实、真切、形象的语言,总会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他的诗,传递出的情感,在听者心里升起共鸣。 郑天生找人把诗词用A4纸打印出来,装成册子,外边包个塑料皮,封面上写着:诗词汇集——新密市岳村镇赵寨村郑天生。这是自2003年至今,13年时间里他写的诗词。郑天生把这些诗词分成八大类:歌颂盛世、大事评论、城乡见闻、老年生活、家庭亲情、创业发展、感悟人生、自然风光、旅游专辑。记者大概翻了一下,这些诗词,内容仿佛是生活大观、人生大观,读起来朗朗上口,朴实真诚,形象生动,让人寻味。 在记者采访郑天生过程中,郑天生老伴也在不远处坐着,一直听郑天生和记者聊天,时而笑着也接上几句,夫妻配合默契。 岳村镇中心学校郑建设和八步诗记者周鹏飞听得很入神   目睹一对夫妻打架,感慨写第一诗   郑天生告诉记者,2003年开始写诗,起因是一对夫妻打架。 郑天生:当时,我晚上常出去打牌。有个人的媳妇儿去喊他,家里有事,他坐着不动,又喊一次,他还不动。第三次喊他时,他发牢骚,起来一把揪住他媳妇儿头发,一手抱住腿,就往沙发上摔。然后就是满院子追打。最后他媳妇儿跑进屋里,要关门。我说,你别关,我出去跟你说。我就把她送回家。就因为这事,我回家后,睡不着觉,就想写个顺口溜,这就是第一首诗:《夫妻和好过百年》。 郑天生把这首诗归进亲情篇,他翻开诗集,找到那首缘起之诗,给众人念: 夫妻过日子,应该互爱怜 如果有摩擦,各自找根源 女人少啰嗦,男人少凶蛮 头脑要冷静,理智要占先 不要死计较,不要死纠缠 千万别动手,动手太悲惨 有人来劝架,一定听规劝 趁机下台阶,各方都好看 风平浪静后,一切好端端 两口不记仇,烟消乌云散 夫妻重合好,和好过百年 听郑天生念完这首诗,在场人都笑了起来。 郑天生也笑着说:写好之后,我在牌场中念了念,都说,不错。这是一个起因。成天打牌像啥样子!得有个活干干。用官面话说,咱得给社会做点贡献呀。  老友郑金聚写给郑天生的诗 老来福,看见啥写啥 郑天生写诗,还有一个原因,他写进了《老来福》: 漂洋过海游四方,异域他乡赏风光 江山壮丽夸锦绣,子女孝顺敬夕阳 天降祥瑞国昌盛,地造福祉民安康 人生最喜老来福,即然欢乐寿益长 郑天生笑着向记者解释:第一点,老逢盛世,以前我们经历那个阶段,国家穷,现在这么幸福,以前老头还要下地干活,现在想找活还找不来。这是最重要一点,我逢人都讲。第二点呢,子女们孝顺,都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们很支持我出去旅游。所以说呢,这也是我的幸福之一,也叫老来福。你说是不是这样。年轻时候受点罪没事,老了,享点福,不是很美么。是这样吧。还有一点感受,我这么老了,还能出去旅游。我年轻时候晕车,坐拖拉机都晕,也没去过什么地方。孩子们一再要求,我就说,可以坐火车去北京看看,咱首都嘛,再一个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看看长城。就是这个愿望。看完这些,我就不想别的了。就这样,把北京转了一圈。头一次去北京,我写了一首诗《上北京》。我是遇见啥写啥,不专门为啥写。(坐在一旁的“听众”——老伴补充说:看见就写。) 郑天生翻到那篇《上北京》,念了起来: 年年想北京,一想快一生 女儿为我想,老伴与我行 火车行千里,卧铺住三层 仰望天安门,热血已沸腾     郑天生在北京玩得很开心,坐车也不怎么晕了,看过了心中向往的首都,诗兴又来了,写了《北京游》: 入京东方红,初冬万里晴 旅辛乘巴车,客满载笑容 合影天安门,观光紫禁城 北京若看罢,如愿我今生。 郑天生念完这首诗,脸上露出知足和自在。 因为孩子孝顺,晕车病也好了八九分,郑天生又去了海南,而且平生第一次坐了飞机。郑天生感慨于祖国这些从未到过的大好河山,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天上人间》,依浪淘沙曲谱: 昨日上云端,一望无边,万里堆雪海南天,天庭壮丽还如梦,仙境奇观。今临东海湾,游人万千。水晶宫里珊瑚山,海浪滔滔唱不尽,天上人间。 郑天生:这一首诗,我感觉,确实表达我的心情了。一方面祖国山河很好,我心情非常高兴,第二方面,也说了祖国的大好形势。虽然词里没说大好形势,但词里写的是一片大好形势。就是这么个意思。 郑天生后来又陆续去了港澳,心里高兴,想写就写,总共下来写了有七八首。 郑天生:这一点儿是我想不到的,我这一生,可以说,够享受了。我很满足了。所以,我就写了一首《老来福》。这是我开始写诗的根源和想法。 郑天生读自己的诗集   阅历●想法●理念●诗   郑天生对毛主席诗词非常崇拜,非常爱读。他告诉记者,在某个方面,他诗里面还有毛主席风格。 经典巨著光照人,盖世才华无比伦,仅仅几笔绘北雪,寥寥数语定古今,气势磅礴震寰宇,胸襟博大纳乾坤,继位中华开国最,又领风骚踞北辰。     这是郑天生对毛主席诗词的概括。 郑天生:主席寥寥数笔,就把历史概括了,他那个胸襟,他那个气势,我读了很多诗,如毛主席这样胸襟者,几乎没有。我还佩服岳飞的《满江红》,还有苏轼的几首。我就喜欢这诗读了之后,振奋人心,让人有精神。 其实我并不会写诗,我是读着,学着。我爱读《唐诗三百首》、毛主席诗词,读了以后,我是琢磨着。平平仄仄这些,说老实话,我不懂。我的指导思想呢,以思想为主,以内容为主,有感而发。只要能表达我的思想,形式合适一点就可以,形式配合内容。我写诗,尊重感受,再就是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跟风,不逢迎,不违心。这就是我写诗的原则。有些人写撵形式的诗,写一首发表一首。我不是光跟形式,我也不是不跟形势。 说起写诗感悟,郑天生说:诗是心声嘛。有这个阅历,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思维或者理念,你才能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也写不出来,因为找不出适当语言。我是有这个内容了,就是思想明确了,那就开始,搭笔就能写两句。(记者:是不是一气呵成?)一气呵成,那是开始。然后重改,有的时候会改得面目全非。就是这么个弄法,“千呼万唤使出来”。 听郑天生说完,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郑天生写诗,除了感悟,似乎也带些“激情”。随行采访的岳村镇中心学校主任郑建设告诉记者:我们俩常聊天,不谈到某一事情的时候,激发不了他的兴致。一旦触及到某些事情,非常有感受的时候,就像滔滔江水。为此,他还写过一句诗,“茶香醉你我,滔滔如狂人”。     最近郑天生也写了几首,还没来得及收录进册子。他找了一首,描述他兄弟晨练,给记者念到: 神鞭啪啪响连声,恰似雄鸡报黎明 过去扬鞭是催马,如今扬鞭是养生 郑天生形象的语言,又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在采访过程中,郑天生多次提到“老逢盛世”,能听得出来,他心里装着国,装着家。 记者:你心里是很爱国家? 郑天生提高声调:不但是爱,我是全力以赴地爱,全心全意去爱。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是世界第一。我有一首诗《世界中心将东移,只是时间长和短》。现在写诗,一是传递正能量,一是有所乐,有所为。  郑天生读到写自己儿子创业的诗哽咽了 念到这里,郑天生哽咽了   记者:写完诗之后,心情感觉怎么样? 郑天生:写诗嘛,老有所乐。写成后,你要是感觉这首诗很满意,心里会很高兴。我跟你说,我这是,人家不懂,我懂!(“我懂”二字声调扬高,透出自在,自豪)。 郑天生告诉记者,同镇上有个朋友,叫郑金聚,是岳村一杆笔,他看了诗集后,建议郑天生一定要出书。 郑天生:我写的诗,说好也说不上,有个特点,别人涉及不到的咱会涉及到。咱是农村,咱是看见啥写啥,是自己感受去写的。有些人对这些往往忽视,他认为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伟大事件。咱是把琐碎生活体味体味,悟出一些道理。就像刚才甩鞭子那首,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对吧,过去扬鞭是催马,现在扬鞭是养生。这就上升了一定高度,也歌颂了当今的形势。 郑天生1965年高中毕业,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没能上得了大学。但在高中时,各课都很拔尖,还曾是校运动员。毕业后,1968年开始当老师。1976年担任民办学校校长,是建国后新密第二个民办校长。以前省吃兼用,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如今,孩子们各自事业有成。儿子创业那段历史,郑天生也把它写进了诗里:    伟峰创业有高见,决心杀进城里来    城里人多钱也多,死守农村目光浅    首站选在长生路,开个店名叫蓝天    尽管伟峰有大志,实际操作有困难    资金不足大问题,需要亲友来支援    灵芝一进招待所,不少帮忙或借钱    我的亲家全力助,出钱出力在关键    多亏大家伸援手,才能顺利度难关    应该感谢亲和友,滴水之恩报涌泉    从此生意随心意,财神自己上门来    伟峰爱云也吃苦,起早贪黑连轴转    晚上睡觉不解衣,白天常吃清水饭…… 郑天生念到这里,哽咽了,眼圈开始发红,头也侧向一边,不再说话。 他的这首诗,曾在儿子公司年会上念过,念完后,一位女职工哭了,因为感动,她说,原来老板创业背后吃了这么多苦。 《八步诗》诗刊唯一投稿途径为“八步诗”APP 长按二维码即可下载注册 《八步诗》诗刊订阅方法: 电话订阅:0371—55293028或18903868878 微信订阅:bingfangyyy 【八步诗】图书出版简 章2017年《八步诗》诗刊征订启事 八步诗 | 招募诗歌选稿、评论人员!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